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1

天朦朦亮,和着清脆的狗吠聲,好不愜意!

一大早,父親就在樓下開始洗漱了,衣服還是那麼地單薄,臉頰還是那麼地消瘦,臂膀卻依舊是我心目中的偉岸。嗬!家鄉的温度還是不會到零下那般冷冽,還是説,家裏就有那般地温暖?

近年端了,家鄉的集市應該在凌晨就沸騰起來了吧!這不,父親雄厚温和的嗓音在喚起我對家鄉集市的記憶:樸素、清新、自然!父親給我戴上頭盔,叮囑這我多穿幾件衣裳,繼而就是悦耳的摩托引擎聲蔓延開來……

撥開薄霧,迎着幾滴小雨點兒,集市的景象使我盡收眼底!最是第一景當之無愧的就是早餐店了吧!瞧!那熱氣騰騰的饅頭、豆漿、粉絲、白粥……小主兒熟練地扳起一個個蒸夾,大的小的饅頭就像他的孩子一樣乖巧地躺在暖窩裏。聽!“賣饅頭咯!紅糖饅頭、刀切饅頭,菜餡的肉餡的,鹹的甜的辣的……”“店家,來碗豆漿,白粥外加鹹鴨蛋一隻。”“好嘞!豆漿白粥鹹鴨蛋來咯——”“這邊來份……”一餐兩塊錢,包你吃的飽飽打小嗝。

挺着鼓鼓的肚皮,每個人都笑着湧入集市中。趕集的人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是疲倦吧!一些七老八十的老爺爺一股的勁兒,他們擔着沉甸甸的籮筐擺在了路旁,蔬菜都沾着晶瑩的露珠,好是新鮮。老爺爺們總會實打實地售賣他們的勞動產品,天然無公害。家鄉的集市是沒有限定性的攤位的,自由來自由走。水果攤,蔬菜類的估計時不時就會變成一家子。

父親走在我的前頭,我就這樣乖乖地跟在他的後頭。他不會去講價錢,賣家們好像很熟悉父親這位顧客,多出來的零頭總會被省略去。其實我很想問問父親,為什麼不去講講價,砍砍價,但我知道他會以沉默答覆我。我心裏也明白,一些東西不用言語,自在人心,這不是物質性的交情,而是無形的鄉間獨有的情誼。

近中午了,人反而更多了。有句俗話説得好“不挑頂尖物,自在響午時”。怎麼説呢?這是每個集市都有的特點吧!很多人會在趕集者收攤之際,揀揀“便宜貨”。畢竟家總會喚起人們歸依感,為了早早回家吃頓飽飽的中飯,賣完貨物就很開心咯!鄉間的鄰人都是容易滿足的,各得其所地買賣,看似簡單現實難吶。但是,鄉間的集市永遠是純樸的!

我給父親戴上頭盔,自己提起一袋袋的收穫品,悦耳的摩托引擎聲再次蔓延開來……

家鄉集市,父親的味道,鄉人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2

我的家鄉羅田,地處吳頭楚尾的大別山腹地,秋冬季節,氣候清寒,自古以來就有圍坐火塘吃吊鍋的習俗。説起家鄉的味道,除了脆脆的板栗、甜甜的柿子、鮮嫩的野菜,最讓我念念難忘的就是羅田吊鍋了。

山鄉土菜招遠客,吊鍋美名天下傳。隆冬臘月,正值農閒,是鄉親們一年中最享受的時候,因為可以開始吃吊鍋了。近幾年“羅田吊鍋”作為特色美食亮相於黃州的街頭。城裏的吊鍋從土吊鍋推陳出新,吊鍋下面是由一個鐵架子,鐵架子中間的火盆裏燃燒的是無煙,無污染的人造碳。架子上面的鐵鍋掛在升降自如的鐵鈎上,鍋裏煮的食物五花八門,蒸騰的美味香氣撲鼻。

每每在黃州吃着家鄉的吊鍋,就想起老家三叔公家的土吊鍋了。三叔公家的吊鍋我覺得是最最正宗的“羅田吊鍋”。三叔公家在樓房旁另砌了一間廚房,廚房靠牆的一角,用土磚做了一個火塘,火塘上方的桁條上安一根能升能降得滑鈎,火鍋就吊在滑鈎上。土屋的另一角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樹蔸子,這些硬柴可是燒火鍋專備的。每逢回老家,親朋好友圍坐在火塘的四周,一碗自制的老米酒下肚,一股暖流湧遍全身。接着,話匣子一打開,家長裏短,鄉間趣聞,無所不及。三叔公一邊拉着家常一邊往火塘裏添樹蔸子,火塘裏的火越燒越旺,吊鍋裏肥嫩的野幹筍、美味的薰臘肉、臘魚,地道的肉糕,金黃的炸豆腐,滑嫩的魚丸子,再添上一碗香濃的土雞湯,一起被鍋下的柴火燒的咕嘟咕嘟熱氣騰騰,香氣四溢。

屋外大雪紛飛,寒氣逼人。屋內爐火正旺,美酒飄香。我一邊心滿意足地享用着美味的火鍋,一邊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這句家鄉人盡皆知的歌謠,用在此時是多麼貼切!

家鄉的春夏秋冬都有各種各樣的野味美食,春天的地菜、香椿芽、春筍、荊芥茶葉;夏天的蕨苗、苦菜、馬齒莧、樅樹菇;秋天的板栗、甜柿等;冬天的吊鍋、餈粑、各種乾菜和野味等,它們具有家鄉特別的味道,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裏,走到哪裏都不會忘記。

除了美食,我常常會想念家鄉的青山綠水:神奇險秀筆架山、醉人秋色九資河、避暑勝地天堂寨,無不令人魂牽夢縈。千里大別山,美景在羅田。歡迎朋友們來羅田賞美景,品美食,點讚我們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3

家鄉是一壺酒;家鄉是一杯茶;家鄉是一股清泉。我的家鄉在吉林通化,那裏有肅慎,東胡,穢貊族等先民的足跡;有風景宜人的松花江;有人民英雄——楊靖宇的烈士陵園。在我的家鄉有早在四五萬年到七萬年前的遠古人類。據文獻記載,吉林省在歷史上,除漢族外,主要有三大族系:肅慎,東胡,穢貊族。這些遠古人類在吉林大地上繁衍,生息,書寫了吉林的輝煌歷史。

美麗的松花江位於吉林,它風景秀麗,是個值得觀賞的好去處。松花江是黑龍江水系在我國境內最大的一級支流,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流域面積五十四點五六萬平方公里,有南北兩源,北源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裏山中段南側,長達一千零八十九公里,南源第二松花江發源於長白山主峯白頭山天池,長八百餘公里,南北兩源於三叉河匯合後稱松花江,幹流長約八百六十七公里,由右岸注入黑龍江。東晉至南北朝時,上游稱速末水,下游稱難水。隋、唐時期,上游稱粟末水,下游稱那河。遼代,全河上下游均稱混同江、鴨子河。金代,上游稱宋瓦江,下游稱混同江。

元代,上、下游統稱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間始名松花江。它的存在為早期生活在吉林的先民提供了有利條件。1939年2月18日我們的民族楊靖宇在蒙江縣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犧牲,年僅35歲,楊靖宇死後,日軍剖開了他的遺體,想知道,在冰天雪地的林子中,是什麼支撐着他一直戰鬥。後來,發現裏面沒有一粒糧食,只有野草和樹皮。我們可以這樣説;人民英雄楊靖宇永垂不朽。因為楊靖宇愛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他有愛國的崇高精神,我們應向他致敬。家鄉是你永遠也品不完的。我愛我的家鄉——通化。因為它給予了我無限的愛,是它滋養我,讓我不斷進步,不斷成長,讓我成為一個有才華,有知識的人。家鄉是一壺酒,它會讓你去細細品味。

家鄉是一壺茶,它是你閒暇時休閒品。家鄉是一股清泉,它會在你心頭上源上一絲清甜。家鄉使你受益無窮!家鄉使你有了一顆樸實而善良的心!它給予了我關懷的力量!我愛家鄉吉林通化!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4

午後,陽光,沙灘,海風。很多人喜歡這種意境,肆意慵懶,享受。

此刻,便是這樣的一個午後。我,慵懶地躺在沙灘椅上,感受陽光與我的肌膚親密接觸,呼吸清新的海風,回味着剛才那頓美味的海鮮大餐。

湛江,是我的家鄉,它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因美味的海鮮和獨特的風景而得名。我不得不承認,從小就生活在湛江的我,是幸運的,因為我每天都可以品味美味而又新鮮的海鮮,但這在內陸地區的人們看來,卻是夢寐以求的。

扇貝,是我最喜歡的海鮮之一。它味道極其鮮美,營養也很豐富,與海蔘、鮑魚齊名,並列為海味中的三大珍品。它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的食譜中,都是一種極受歡迎的食物。在西方的食譜中,扇貝通常的處理方式是通過黃油煎制,或者裹上面包粉一起炸。在東方的食譜中,日本人喜歡將扇貝配上他們的壽司和生魚片一起食用,而中國主要有蒜蓉粉絲蒸扇貝、清蒸扇貝、清烤扇貝和扇貝煲湯的食用方法。

我最想推薦的是清烤扇貝,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種吃法。不僅是因為它的製作簡單,還因為它的美味。製作清烤扇貝只要三個步驟便可完成:一用刷子清理扇貝的殼;二用蒜蓉製作醬料;三把醬料淋在扇貝肉上,放在爐子上烤。其實有時候,簡單的製作也同樣是那麼美味,沒有過多的調味料,反而保持了更多的原味。

乾貝因預熱後收縮,所釋放出來的湯汁更能讓人感到海鮮的“鮮”味,如果再在上面加入大蒜末,那就更好了,因為這樣會抑制住扇貝本身過分的腥味。做到了鮮而不腥,肉質不僅香嫩還吸附着湯汁,咬起來是既甘甜又富有嚼勁,讓人吃了有種飄在雲端,仙境般的感覺,幾乎人人吃了都讚不絕口。

而我每年也只有那麼一次機會能吃到清烤扇貝,就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那天。那時候,家裏會聚集許多親朋好友,我們會一起到樓下燒烤,食物是應有盡有,但我卻惟獨鍾愛扇貝,所以,每次扇貝的配料和燒烤工作都是由我負責,更讓我感到自豪的是——每當我端上一盤香噴噴的扇貝時,盤子都會一掃而空,連汁都不留。

雖然每年只能吃到一次清烤扇貝,但在我看來,那已經足夠了,因為每次吃到扇貝時,並不單單是隻有扇貝的美味,它還藴含着另一種獨特的味道,那是一家人圍在一起聊天、賞月,是一種親切,一種家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5

家鄉的味道,如刻畫般雋刻在我心中,使我永難忘懷……

——題記

我的家鄉,位於祖國大陸的最南端——湛江。這裏環境怡人,美食數不勝數。但最令我着迷的,是白切雞。

白切雞,顧名思義就是不經濃味的調味料烹飪而成的雞。也許你會問,這樣的雞寡然無味,何處令你着迷?所以,這就要講究雞肉的質地了。湛江別的不多,空闊的農地倒是大把大把的,飼雞者在每日清晨會將雞放出籠子,把雞指引到空地,散上稻穀和雜米,讓他們自己自由地吃,盡情的跑。這樣的雞我們本地稱為“走地雞”。所以正宗的白切雞都是選用走地雞,這種完全自然的放養使雞更健康,雞肉更美味。在我家,全家人都喜愛吃白切雞,這是奶奶的薰陶。奶奶是地道的湛江人,她熱愛生活,熱愛美食,會做一手好菜,其中她做的最好吃並且她最愛吃就是白切雞。每到逢年過節,奶奶都會做白切雞給我們吃,那時的廚房便是奶奶的天地。奶奶先將一隻新鮮的雞去毛,挖出內臟,洗淨後將開水煮沸,然後將雞整隻放入鍋裏,加上一勺鹽,關上鍋蓋。待十幾分鍾後,打開蓋,只見雞皮澄黃,這時的白切雞就可以出鍋了。最好吃的白切雞就是雞肉煮得與雞骨剛分離,雞骨還帶着一些血色,這時的雞肉是最嫩、最滑、最鮮美的`。待雞涼凍後,奶奶會把他們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美味的的白切雞就可以上桌了。

隨着白切雞上桌,除夕夜的大餐便拉開了序幕。姑姑伯父們一邊吃着白切雞及其他飯菜,一邊談論這一年的歡樂事。表弟表妹們與我便為了好吃的雞腿和雞翅膀“大搶出手”。每次的白切雞都會被掃個精光。

我去過不少外省的城市旅遊,也品嚐過當地的雞,雖然味各不同,但辣的只有辣味、甜的只有甜味,完全沒有家鄉原汁原味的白切雞好吃。父輩們也都説,吃了半輩子的雞,只有家鄉的雞最好吃,百吃不厭。家鄉的白切雞不同其它雞般用各種調味裝飾自己,它把自己最真實最原本展示給人們,讓人們對它讚不絕口。它就如同家鄉人一般,純樸、真實,不用各種虛名裝飾自己。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家人和我,以及家鄉人對白切雞痴迷的原因吧。

也許將來的我會因學業、事業去到很遠的地方,但只要想起美味的白切雞,就會記起逝去的奶奶,記起兒時吃白切雞的快樂,記起遠離的家鄉,記起純樸的家鄉人民。白切雞,是家鄉的味道,是家鄉人民返璞歸真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6

我的家鄉温州是一座臨海的“美食之城”,在温州的任意一條不起眼的小巷裏,都藏着濃濃的温州“味”。

小學校門口的那條小巷子裏一家“扁頭燈盞糕”小店就是我兒時的回憶。這家店最多不過3個平方大,可它的美味卻吸引了門外排着的那條長龍樣的隊伍,這幾十年的老店,味道從來沒有變過。終於等到我的那份燈盞糕了,只見師傅拾起一把大湯勺先在裏頭鋪一層面漿,用蘿蔔絲將湯勺填滿,再蓋上一層面漿。聽師傅説,那麪漿是要恰到好處的,要看起來挺稀,看似着要溢到湯勺外面,卻流不下來。這樣做完以後,再把湯勺伸到沸油底下,“嗞啦”一聲響,香氣就冒出來了。光聽着聲音就讓直流口水了,更何況那香氣。一提湯勺,一顫,一甩,一拎,又穩穩地落回勺子裏。這樣製成的燈盞糕,味道自然不同凡響。師傅將燈盞糕用紙包裹起來放入袋子裏。在放學路上,我捧着袋子,大口地咬着熱乎乎的燈盞糕,便是兒時最欣喜的滿足了。

當然,燈盞糕這樣的美食也不是每天都能接觸到的,另一味温州的美食才是我的“常客”。

家樓下,還是大清早,只見一縷縷“白氣”從一家小店跑出來飄蕩在空氣中。“老温州餛飩擔“一抬頭就可見店門前醒目的招牌。我鑽進熟悉的老位置,坐在桐色的長板凳上,雙手一揮對老闆説“嘿大叔,來碗餛飩!”老闆正掌着鍋中的大湯勺,透過廚房裏那層濃濃的白煙,向我回了個“0K”的手勢,幾個裹着白衣的小餛飩就被拋向了大鍋中,稍等一小片刻,這些裹着白衣的“小淘氣”就浮上水面了。老闆熱情的將盛着餛飩的碗捧到我面前,我接過來,用雙手捂着碗的兩邊,在冬天,這簡直就是我的“暖手寶”。碗中的白煙撲到我臉上,帶着餛飩、香菇、蛋絲等湯料的香氣瞬間打開了我的味蕾。我拾起勺子,將沉在碗底的餛飩舀上來,這一個個小餛飩像極了穿着水袖的白衣女子,餛飩皮很薄,都是老闆幾十年來精心琢磨出來的手藝。咬下一口餛飩,再喝上一口湯,這就是温州“味”啊。還記得在外地吃的餛飩,那一個個裹得跟餃子似的,店裏的老闆也是那麼冷漠,顧客們排着隊拿着自己的那碗餛飩就入座,這相比在“温州餛飩擔”吃的餛飩總覺得差強人意,這就是温州特有的味道啊!

老巷子、老街道、老店鋪、老味道,在温州這樣的一個小城市裏,角角落落的每一處都藏着獨有的一份的温州“味”。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7

説起重慶,個個都想的起火鍋。其實對於我一個在外的重慶人來説,回到重慶,來不及吃上火鍋,就一定要去吃一碗小面。

前兩年個,重慶小面算是火了,但這一火,也是搞的不倫不類的。不管再走到哪裏,好像都有重慶小面的招牌掛起,五花八門的,讓人看到都焦灼。反正我要是抱起好奇的心態,就是不帶上一份情懷,去嘗一下,也沒有一回,是讓人覺得滿意的。

外地的店家們,大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有的在小面裏面加牛肉,其實我在重慶吃小面,根本就沒有吃到過,上頭漂起兩片切牛肉的,一看都不像小面,就是牛肉拉麪。而且從價格上,外地的重慶小面和速食的重慶小面,也都比重慶的小面貴。外頭的小面,感覺佐料都沒正宗過,速食就更莫説。也是重慶的海椒面,太怪,出了重慶,就找不到那個味道。所以離家的時候,總是要帶些重慶的海椒面走,但是這樣,也帶不走小面的靈魂。

我的老家,是重慶豐都。豐都,地方不大,小面倒是隨處可見,人們也不會覺得奇怪,小面就像重慶人的魂。回豐都讀書的時候,我總是覺得很幸福,到哪都吃的到小面。雖然就算你在重慶,到每家吃的小面,味道上都會有一些的不同,但大體上卻又是相似的,我想,那就是小面的靈魂,別個不曉得的店家,做不出那種靈魂,也是那些速食,替代不了的味道。

在豐都,現在的店裏頭,基本都有三種口味的小面。清湯,紅湯,胡辣殼。其中我最喜歡的都是紅湯小面。一瓢潑油辣子海椒,染紅了一碗白玉清骨湯,如柳葉細長的小面,舀入碗中,再來一小把藤藤菜的翠綠點綴面上,熱氣漫漫,像極了霧氣迷幻的山城,看起安逸的很。吃着山城的面,找不到山城方向,迷失在味覺的衝擊之下,點燃了重慶人的熱情。

重慶,在我眼裏,其實是一個美麗的山坡坡,有長江綠水,有青山野地,也有很多人嚮往的安穩。這個地方好耍,好看,也安逸。所以,重慶的人,想家,就回來看一看。而如果你到重慶耍,可以錯過美女,錯過火鍋,但是一定不要錯過,一碗熱氣騰騰的小面,因為重慶的小面,怪,出了重慶,就不是那個味了。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8

提起我的家鄉,鼻邊又飄來熟悉的味道,那是清甜的西瓜味。如果有人問:“你老家哪的?”我便會自豪的回答:“某某鎮某某村,西瓜之鄉啊!”

西瓜就是我家鄉的標誌。一到夏天,滿地滿地的西瓜熟了,一地都是綠油油的藤蔓。站在地頭,面對着地裏的瓜藤,我常摸不着頭腦,瓜呢?爺爺卻眯起眼睛,感歎上兩聲:“哎呀,好瓜!”瓜究竟在哪裏呀?我瞪大眼睛順着爺爺的手指的方向使勁兒望,卻總是看不到瓜的身影。哎呀!瓜啊!你是故意躲着我藏到了藤蔓底下嗎?爺爺下地去了,我便在地邊的溝裏,便擺弄着什麼帶刺的灌木,便往地裏看,西瓜啊,西瓜,我又不是烏鴉,你躲着我幹嘛!

西瓜的種子那麼小,轉眼就長得那麼大,這時,就是賣西瓜的時候了。家鄉把賣西瓜叫做發瓜。發瓜前,我在爺爺自行車前的橫樑上,隨着爺爺在田間轉悠,每當聽爺爺説:“這瓜好發了。”我就滿心歡喜。發瓜那天,我就坐在樹底的陰涼中,伴着蟬的聒噪,愜意地嗅着滿地溢出的西瓜味。眼前是專心忙碌着的人們:女人靈巧的手指操着剪刀把瓜蔓剪斷,叔叔伯伯們都脱了上衣,露出壯實的脊樑,笑着把瓜們一個個裝上車。渴了,敲開一個瓜,我就趕忙去幫着分一分,瓜自然是很甜的,咬一口,紅得透透的結的緻密的瓜瓤裏,就流出淡紅色的汁來。我常吃的臉上衣服上都是。

西瓜市場上,到處都是賣瓜收瓜的人們,在噪聲中,西瓜味更濃。我愛躺在三輪車的簾子上,盡情的嗅着那種甜味兒,心裏不知不覺就有什麼情感在微漾,舒服又愜意地摸着身旁圓滾滾的瓜,突然又捨不得賣了,十分愛惜地摸着它漲滿了濃綠的表皮。

到處都有人在吃瓜,似乎到處都瀰漫着清甜的西瓜味兒,甜甜蜜蜜,清清爽爽,驅走夏天那股子燥熱的氣。雞們的菜譜上也多了一道甜點:西瓜皮。看他們咯咯咯地歡喜地吃着,別提有多美了。

曾經有一個同學和我説:“西瓜是沒味的。”我便氣憤的辯解:“那是你沒遇到好瓜!”回家後,我便切開一個瓜來,專門聞了一聞,淡淡的,淡淡的,還是有一股味道的,但我一踏進家鄉,迎面就會吹來一陣濃郁的瓜香,我的家鄉是浸泡在瓜香中的啊!

我的家鄉就是西瓜味所在的地方,那清甜清甜的瓜香就是我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9

秋季的原野,一片金黃蔓延至天際。

車在似曾熟悉的公路上行駛,遠遠近近的風景如雲煙一閃而過。

極力捕捉那些兒時的記憶,只是越是想抓到點什麼,結果越是一無所獲。當失落的情緒在心頭無限蔓延的時候,遠處的一縷炊煙,裊裊升起,出現在我的視野。眼眶忽然不自主的就濕潤了---這就是我要找尋的兒時記憶嗎?

曾幾何時,朝陽初生,炊煙相伴,原野的靄靄薄霧牽動朦朧的睡眼;曾幾何時,午時歸家,房頂的一柱炊煙勾起舌尖的無限慾望,忍不住加快返家的步伐;曾幾何時,夕陽西下,倦鳥歸林,暮色四合將那一縷炊煙融入青天,竹門柴杖,靜謐安然。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怎樣的一幅温馨與恬淡......

未曾成年就四處漂泊,那時志在四方,總覺得生存的地方就是家。於是停不下跋涉的腳步,放不開心中的理想,一路向前,一路奔波,一路收穫,最終盤點行囊,結果行囊幾欲空空,留下的只有對家鄉的萬般牽掛和不捨,對親人和朋友的無限思念,於是家鄉情結日益深厚。只是每次返家,匆匆而別,兒時的那份記憶,深藏的那份感動再也找尋不到。可以見到高堂老母,可以見到牽掛的兄嫂,可以見到多年的摯友,可以見到舊日同窗,只是那份失落依然無處安放。

這次因了侄兒的婚禮,千里奔家,本想等婚禮結束立刻返回,但是昔日同學的濃濃深情另我實在難以拒絕,跟隨他們一路,回到曾經就讀的學校,回到曾經生存的村莊。學校破敗的景象依然,舊日的一幕幕畫面重現,無數次的感動,無數次的欲説還休,心內滿滿的情緒堵在咽喉實在想一吐為快;父老鄉親的鄉音依舊,濃濃的鄉情依舊,曾經走過的路依然,曾經住過的房屋依然,只是曾經挺拔的身軀已經佝僂,曾經清澈的雙眸依然渾濁。我的父老鄉親,我的兒時玩伴,我的舊日記憶,我的家鄉,我的牽掛!

幾個曾經發小兼同學,特意帶我吃純純的家鄉菜。

那遠遠的炊煙就是從我的母親河邊升起。林中的一塊空地,偶爾的野雞飛過。幾座簡易的土房,炊煙正從土房的房頂飄過。木板的吊橋,吊橋下淙淙淌過的河水訴説着千年不變的故事。

老鄉憨憨的笑臉,不多的言語,質樸的表達。純純的家鄉菜,簡單而濃郁。不需寒暄,沒有做作,沒有繁文縟節,一切自然而隨意。聽河水緩緩流動,聽鳥兒啁啾鳴唱,聽秋蟬率性而歌。吃着地道的家鄉飯菜,聽着地道的鄉音,感受地道的鄉情,雖無名酒入腹,已然沉醉其中。

原來這才是我最終尋覓的家鄉的味道:自然,隨意,淳樸,簡單。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10

世界再美,家和家鄉的味道,依舊是我們最難捨的牽掛。

夕陽的餘暉映在車窗上,透過那一縷陽光,我看到遠處的家鄉彷彿在向我招手,沒有什麼比家鄉更讓人感覺温暖了。“媽,我回來了!”我站在家門口,眼前是我熟悉的家和我最愛的親人。母親看見我,臉上抑制不住的喜色。“快進來吧,餓了吧,快來吃飯吧!”母親接過我手中沉重的行李,催促我去廚房吃飯。還未進門,我便聞到了那個日思夜想、魂牽夢繞的味道。餐桌上,有我愛吃的紅燒肉、糖醋排骨、可樂雞翅,我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個放進嘴裏,眼淚卻不自覺地流出了眼眶。“是了,這便是我兩年來我想念的味道。”酸酸甜甜的,裏面有家人對我的思念和期盼,還有家鄉的回憶。母親做的菜也許比不上外面的大廚做的那樣好吃,但是總能透過味道讓隱藏在你心中的思念再次復燃,讓人一重逢就熱淚盈眶。

面對着夕陽,我用力的擦乾了眼淚!夜幕悄然而至,我躺在外頭的搖椅上,抬頭望着星空。“媽,我出去逛一逛。”“好,注意安全,早點回家。”“嗯!”原本打算再去我兒時的地方逛一逛,可心裏卻是忍不住。我的家是在一個街道上,夏天的夜晚,總會有很多人沿着我家面前的街道散步。我走到對面的一個超市,買了一瓶水。“放假回來了啊?”“嗯呢!”超市的阿姨看見我,滿臉笑容地問着我。一路走來,都看見許多熟悉的面孔。我微笑着和他們打着招呼,心裏頓時也覺得暖暖的。獨自走在充滿家鄉味道的小路上,感覺整個人都鮮活了!

我家附近是一個公園,每天晚上都會有很多人在那裏散步健身。我一邊欣賞着夜色一邊往公園走。公園那裏依舊是人聲熙攘,和我離開的那一年一模一樣。廣場上有人跳着舞,耳邊傳來的是家鄉軟蠕的方言。透過空氣傳入你的心臟,感受到的,是一種甜蜜的味道!兒時玩耍的公園,温暖舒心的小城,綿軟的家鄉方言,都是家鄉的味道。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呆的時間越來越短,以前迫切想要離開,現在想要快點回來。“老闆,來一份油煎豆腐。”“好嘞!”金黃的豆腐拿到手裏的時候,我猛得吞了吞口水。一口咬下去,酥脆的豆腐夾着醬汁流入口中,齒頰留香。我大口的吃了起來,全然不顧自己的形象,這種來自味蕾的熟悉感,快要將我的心臟填滿。這種味蕾上的鄉愁令我終生難忘,而且隨着時光的流逝更讓人刻骨銘心,是任何山珍美味所不能比的!

出門在外,最想念的就是家鄉的味道。每個人心裏的家鄉味道,都是童年最深處的記憶!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11

我的老家在陝西省寶雞市,可我從小生活在石家莊,我們只能每年過年回老家一次。

又是一年春來到,我又得跟着爸爸媽媽回老家,想起以前的那種像趕場似的奔波,我打心底裏不願意回去。可是,沒有辦法,春節是閤家團圓的日子,我只能跟着父母回去了。

我們的車子行走在京昆高速公路上,十個小時的奔波後,我們順利地到了爺爺家。一進村就看到了在村頭迎接我的爺爺,還沒下車就看到爺爺咧開嘴不停地笑着,從爺爺溢滿笑容的臉龐我能感受到他的興奮,感覺到他對我們的想念。車剛停穩,爺爺就迫不及待地打開車門想抱我,爺爺粗糙的手讓我立刻感覺到是那麼親切,那麼温暖。我不由自主地撲向他的懷裏,爺爺使着勁想抱起我,可我又長高了,而爺爺又老了,抱了半天都沒有抱起來。爺爺爽朗地笑着説:“我的小孫孫又長高了,爺爺今年抱不動了呢!”説完,呵呵呵地笑起來。

剛進家門,一桌美味的晚飯就擺上了桌。一路的顛簸讓我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沒等大家都坐好,我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邊吃邊説:“今天的飯菜真好吃。”就連一向吃飯很少的媽媽也變得胃口大開,嘴裏還不停地説:“嗯,就是這個味,終於吃到我想念已久的那種菜味了。”我知道,這麼多年以來,一吃飯,媽媽就會提起家鄉的飯菜味。也不知道是水土的原因,還是心情的緣故,她總是説怎麼做都做不出家鄉飯菜的那種味。以前我不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味道,今天我終於感受到了。這是一種帶着濃濃鄉情的味道,是一種帶着款款親情的味道。

第二天早晨,爸爸帶我出去玩,沒想到眼前的一幕讓我耳目一新:爺爺家的門前竟冒出了一個大廣場。廣場上有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還有很多健身器材;門前原來的那條坑坑窪窪的泥土路變成了一條寬闊乾淨的水泥路,原來路邊凌亂的柴火堆也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兩排整齊的風景樹,它們儼然就像站崗的士兵守衞着這裏的安寧。這哪裏還像過去我印象中的那個農村哪,簡直就是一個城鎮。新農村的變化真大呀!家鄉的變化讓我感受到新農村新風尚的味道。我喜歡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12

家鄉的味道,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聞過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這一縷濃濃的家鄉味。

家鄉的味道是爺爺包的蓮菜大肉餃子。每每感到幸福時,眼前便流動着奶奶繫着圍裙,爺爺坐在沙發上,媽媽笨手笨腳,爸爸小心翼翼包餃子場面。

從我記憶時就愛吃餃子,平時愛吃,過年時更愛吃,喜歡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的氣氛,在歡聲笑語之中一個個似乎還印着爺爺指紋的餃子誕生了,它們是一個個快樂和幸福的吉祥物。晶瑩潔白的餃子出鍋了,白白的,胖胖的,可愛極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餃子的餡緊湊實在的抱在一起,吃起來有沙沙的顆粒感覺,那令人陶醉的滋味在我的小嘴巴里哼着小曲漫長的遊行。蓮菜的脆香拌着鮮嫩豬肉的濃香加上金黃薑末的點綴,真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家鄉的味道是藏在太奶奶親手縫製的棉襖棉褲裏。“太奶奶又給你寄來棉襖棉褲啦!”媽媽喊着。我蹦蹦跳跳地奔跑過去打開包裹,裏面是一身嶄新的海軍藍棉襖棉褲。我抱在懷裏感覺軟軟的,暖暖的,我嗅到了太奶奶那淳樸、甜甜、太陽般的味道。我的鼻子一酸不禁流下了思念的淚水,以往那一幕幕暖心的情景浮現在眼前。

記得每年暑假,媽媽都帶我去寶雞看望太奶奶。太奶奶那慈祥的笑容,温暖的懷抱,親切的話語如陽光明媚,温暖。我照例在太奶奶面前站好,張開雙臂,等着太奶奶用那神奇的尺子——手,給我量尺寸。“一紮、兩紮……”太奶奶自言自語的邊量邊説。在寒風蕭瑟、冷風刺骨的冬天,夥伴們都流着鼻子,縮着脖子,而我正因為有太奶奶親手縫製的棉襖棉褲,不僅早已温暖了我的身體,更温暖了我的心。

家鄉的味道是渭南老城的古建築。味道令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老城的一些建築還保留了過去年代的老縣衙、城隍廟風格。那裏有青磚碧瓦的古典式重閣樓房,古樸的大廳,撐着赤紅的柱子,一磚一瓦,藴含着家鄉人的智慧和結晶。這些建築瀰漫着歷史的味道,文人的氣息令我自豪感油然而生。

家鄉的味道醇香而温馨,平凡而温暖,古樸而雅緻,它沉澱着濃濃的鄉土味、融入着深深地情與思,令我沉醉,觸動我心。這就是我家鄉的味道,我眷戀這種味道!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13

家鄉,一個温暖而又幸福的名稱:在家鄉,我經歷過許多,有酸,有甜,有苦,有辣。種種故事編繪成一首快樂的歌,在我耳邊一直盪漾着。

如西瓜,清涼而又香甜。

夏天的下午,太陽總是散發着餘光,大樹影照在地面上。按照我調皮的性子,怎麼可能老是呆在家裏呢?我和兩個朋友,一起找到了兩棵大樹,不大不小,剛剛好。將吊牀的兩邊繩子分別圍在大樹上,再打個結,我坐在上面,兩個朋友在一旁搖。大樹的影子遮住了陽光,天空湛藍,白雲成羣結隊的掛在其中,知了在樹上不知休息的唱着歌,那感覺一個字,爽!我們之後一起坐在吊牀上,微微搖晃。那感覺真的很甜,晃着晃着,一直晃到夕陽……

如榴蓮,臭卻令人留戀。

在夏天作業的人,無疑是最倒黴的,如此之熱,真叫人受不了。上午,我見爺爺出去,我正無聊,就跟着爺爺一起出去了。去了才後悔,原來爺爺是出去看樹苗,既然來了就幫點忙吧。我在一旁有許多人正在挖樹苗,我走過去主動提出幫忙,他們讓我拔樹,我二話不説,馬上開始了。首先對準一棵樹苗,抓住它,心中默數一二三,一用力整棵拔了出來,自己卻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一下午就這麼過去了,我的任務還剩一課,卻怎麼也拔不出來。自己一個人正在一旁納悶着。其他人幹完了活都走了過來,笑着説:“最後一棵了,來,我們一起拔。”眾人都抓住樹的枝頭,三二一,樹被拔了出來,我們坐在地上都笑了,即使這戲幹活很酷,卻令人流連往返,去品嚐它的滋味。

如櫻桃,酸甜而美味。

櫻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又回到了奶奶家。理所當然地去看櫻花。櫻花粉粉嫩嫩的,真是好看。時不時,還飄下幾片花瓣,感覺唯美,温馨。我和姐姐在裏面跑着,時不時還發出幾聲清脆的笑聲。在那時,我們忘卻了所有的煩惱,什麼都不用顧慮,心中只有快樂和開心,什麼也不管,只需要沉浸在這櫻花世界裏便足夠了。哪一篇可得美好,定格在我心中永恆的回憶。

三種味道各有各的特色,帶給我的卻是永恆的回憶。在故鄉,這三味為我會繪製了一個不一樣的家鄉,在我腦海中留下了一個腳印。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14

每次回外婆家,便是去吃食餅筒。

外公負責買菜,外婆負責炒菜。去菜場買幾隻蟹,挑幾隻蝦,抓幾把螺,再捎帶上幾種蔬菜。回頭,把菜洗好,丟進鐵鍋裏,灑下油,將它們快速地翻炒,不會兒,屋裏便充斥着那誘人的香氣。

每當這個時候,大人們總在樓下啃着瓜子聊聊瑣事,阿姨媽媽她們則去幫外婆做飯。而小孩呢,便在樓上玩遊戲,追逐打鬧。玩得累了就跑下來衝到廚房口看看飯菜做好了沒有,媽媽總是攔着我們不讓我們進去添麻煩。沒辦法了,我們只能在廚房門口把脖子伸得老長,眼巴巴地看着正在大鍋中被翻炒着的美食,吞嚥着口水。而媽媽看我們這幅德行,總是説道:“看你們猴急的,別急別急!馬上就可以吃飯了。”

炒好後的菜一盆盆躺在桌上。外公便開始擺好架子吆喝着大家吃飯。有時候,我正玩着興奮,外公便走上來,説了我們一頓:“剛剛急着要吃,現在又不吃,快下去!”説完便嘟着嘴走了,而那香氣早已鑽入我的鼻中了。

老家的習俗似乎有個規定,吃食餅筒必須先放米線,而且要放最多。我攤開面皮,盯着那紅紅綠綠的食材,看到什麼便夾什麼,絲毫沒有不好意思,一副不管不顧大吃到底的樣子。夾完後,便捲起麪皮,料理在其中,鼓鼓脹脹的,正想一飽口福,卻沒想到,“噝”一聲,這麪皮竟被我撐破了。無奈,只得不甘心地放回碗裏,心裏也一下沒了那情趣。

大家邊吃邊聊天。哈哈哈,累了一上午的外婆坐下來,也受到了大家的盛待,我們爭先恐後地為外婆夾這夾那,外婆只是笑呵呵的,時不時説道:“夠了,夠了。”説完,又開始發笑。屋子裏打着暖氣,我們的臉上紅得像個紅蘋果,不僅僅是熱的更多的是那其樂融融的親情散發出來的温暖吧。

吃不完了,便開始“打包”。不過,食餅筒的打包方式有所不同,要一個個先用麪皮把它裹起來,第二天便可以煎着吃。我特別喜歡吃煎過後的麪皮,不像之前那樣易碎,而是極脆極脆,咬一口,整排牙齒髮出“咔嚓”的聲音,滿嘴的油膩卻顯得異常的香。

回到寧波後,便很少吃到食餅筒,偶爾看到路邊的小店在買,總會忍不住想起外婆做的食餅筒。咬一口,是香的,只是少了那味,那是故鄉特有的味。我知道,故鄉其實和許多地方也一樣,只不過其間藴含了一種特別情感。那是家人淡淡濃濃的親情。

家鄉的味道_思念家鄉的作文800字15

什麼是味道,味道就是人的嗅覺的一種體驗,也可説是嗅覺的記憶。在城市裏呆久了,你體會到城市是種什麼味道嗎!你的嗅覺有體驗嗎。我感覺城市味道有幾種:

滿街汽車尾氣味,是種汽油、柴油。酒精的混合味道,很刺鼻;空氣中充斥着煤煙味與霧霾的混合味道(尤其冬季更甚烈),即刺鼻又刺眼;走進步行街或購物商場,撲鼻而來的是化粧品味、香水味,使人昏昏晉噩噩,半醒半睡,不知是在天堂還是在地獄!總之,我覺得城市的味道,渾濁,黑暗讓人沉悶、窒息、壓抑!

告別了城市,離開這鋼鐵水泥森林,驅車向久違的家鄉駛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廣袤的田野,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心情豁然開朗,就連呼吸也覺得順暢了!

到了家鄉,閉上雙眼用鼻子來嗅一嗅,唉!這真是久違的鄉村味道。它在我嗅覺記憶中刻下深深的痕跡。我貪婪地吸吮家鄉的味道,品味着它,它還是過去的老味道,那麼純正,那麼親切!我細細咀嚼家鄉味道,真是豐富多彩啊!

在青青的草地裏,你可聞到草的青香,使你回味宂長,這氣味清爽就像在口中含了塊薄荷糖。躺在綠草中打滾,追憶着童年時無憂無慮的時光,也想起玩伴小芳,如今她一定是位漂亮的姑娘,我還真有點想念她,不知她在何方!

在緩緩的山坡上,你可聞到花的芬芳,這山上處處開滿了山花,映山紅似火焰燃燒了山崗;百合花張開秀麗的小嘴,吐着舌尖似乎要親吻你的臉龐;不知名的花朵豔豔開放,彩蝶飛舞,花香四溢,這裏是人間美麗的天堂,空氣中充滿了芳香,這味道讓人把一切煩惱遺忘!

在綠綠的瓜田中,你可嗅到鮮瓜的芳香,瓜田是生長甜蜜的地方,瓜兒個個像綠色翡翠,瓜秧好似優美的詩行。咬一口嫩脆的鮮瓜,甜蜜湧心頭,陣陣撲鼻香。會覺得生活無限美好,處處充滿甜密的暢想。

在碧波麟麟的魚塘,你可嗅到略帶腥味且美妙的味道。這是純正的魚塘味道,塘裏銀鰱飛,錦鯉躍,一幅豐收的景象。一網捕上鮮活魚兒,就着塘水鐵鍋燉魚,一會就飄出誘人的魚肉香。吃着魚鍋就着二鍋頭白酒,把這故鄉的味道品嚐!

家鄉的味道還有很多,哪種都會讓我心曠神怡刻骨不忘。家鄉啊!你的味道就是,清馨、高雅。清爽、芬芳。投入你的懷抱,就象擁抱了我的親孃。你的味道永遠記憶在我的心上!

標籤: 思念家鄉 家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jp940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