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高一家鄉味道作文

高一家鄉味道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家鄉味道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家鄉味道作文

高一家鄉味道作文1

家鄉的味道是什麼?是春天遺愛湖公園裏的花團錦簇,是夏天赤壁公園裏池塘邊的蛙鳴,是秋天望月堤旁桂花的甜香,是冬天龍王山上的銀裝素裹……哦!對於一個名副其實的‘吃貨’來説,家鄉的味道有羅田的糖炒板栗、紅安的烤紅薯、黃州的東坡肉……當然絕對不能少了外婆做的包子!

説起外婆做的包子,我忍不住要流口水了,那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味道,它麪皮筋道,肉質鮮美,一口咬下去是滿嘴湯汁但決不油膩。這麼好吃的包子是怎麼做成的呢?為了滿足我的口福之慾和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外婆讓我參與了她做包子的過程。

外婆把做包子材料什麼的都準備好了便忙活了起來。只見外婆先把肉放在菜板上用兩把刀一上一下交替地剁,那聲音極有節奏,眨眼間就剁好了一大盆肉泥了。然後加工包菜丁、紅蘿蔔丁、生薑末等等配菜,將配料和肉沫調和成肉餡備用。

接下來就是和麪了。外婆在麪粉里加上適量的水和鹼使勁地揉。麪糰和好後,外婆將麪糰搓成粗粗的條狀,然後切成大小一致的小麪糰,在案板上上下移動麪條,邊移邊切,以免切出來的麪糰粘連。接着用擀麪杖將麪糰壓成一張張麪皮。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我在一旁不由得驚歎外婆嫻熟的手藝和速度。外婆也不無得意地説:“別看外婆年紀大,這速度可決不會比小年輕慢哦。”

開始包餡了。外婆把肉餡挑起放在麪皮中間,再將麪皮輕輕合攏,一邊合一邊捏,很快一個包子就成型了,邊上出現了一圈大小一致的褶子,像展開的花瓣一樣,真好看!

總算開始蒸包子了,等待的過程漫長難捱。我在旁邊不停地轉悠,從蒸籠裏發出包子香味,早已讓我按捺不住。外婆見我猴急的樣子,慈愛的颳着我的鼻子笑眯眯地説:“瞧把我家的小饞貓給急成啥樣了。”火候差不多了,外婆用筷子夾了一個給我先嚐嘗。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外婆心疼地説:“慢點慢點,別燙着,別急!”

品嚐着那回味無窮、齒頰留香的包子,我簡直陶醉了。留在舌尖上的不僅僅是包子的味道,還有滿滿的愛的味道!,叫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高一家鄉味道作文2

家鄉的味道,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聞過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這一縷濃濃的家鄉味。

家鄉的味道是爺爺包的蓮菜大肉餃子。每每感到幸福時,眼前便流動着奶奶繫着圍裙,爺爺坐在沙發上,媽媽笨手笨腳,爸爸小心翼翼包餃子場面。

從我記憶時就愛吃餃子,平時愛吃,過年時更愛吃,喜歡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的氣氛,在歡聲笑語之中一個個似乎還印着爺爺指紋的餃子誕生了,它們是一個個快樂和幸福的吉祥物。晶瑩潔白的餃子出鍋了,白白的,胖胖的,可愛極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餃子的餡緊湊實在的抱在一起,吃起來有沙沙的顆粒感覺,那令人陶醉的滋味在我的小嘴巴里哼着小曲漫長的遊行。蓮菜的脆香拌着鮮嫩豬肉的濃香加上金黃薑末的點綴,真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家鄉的味道是藏在太奶奶親手縫製的棉襖棉褲裏。“太奶奶又給你寄來棉襖棉褲啦!”媽媽喊着。我蹦蹦跳跳地奔跑過去打開包裹,裏面是一身嶄新的海軍藍棉襖棉褲。我抱在懷裏感覺軟軟的,暖暖的,我嗅到了太奶奶那淳樸、甜甜、太陽般的味道。我的鼻子一酸不禁流下了思念的淚水,以往那一幕幕暖心的情景浮現在眼前。

記得每年暑假,媽媽都帶我去寶雞看望太奶奶。太奶奶那慈祥的笑容,温暖的懷抱,親切的話語如陽光明媚,温暖。我照例在太奶奶面前站好,張開雙臂,等着太奶奶用那神奇的尺子——手,給我量尺寸。“一紮、兩紮……”太奶奶自言自語的.邊量邊説。在寒風蕭瑟、冷風刺骨的冬天,夥伴們都流着鼻子,縮着脖子,而我正因為有太奶奶親手縫製的棉襖棉褲,不僅早已温暖了我的身體,更温暖了我的心。

家鄉的味道是渭南老城的古建築。味道令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老城的一些建築還保留了過去年代的老縣衙、城隍廟風格。那裏有青磚碧瓦的古典式重閣樓房,古樸的大廳,撐着赤紅的柱子,一磚一瓦,藴含着家鄉人的智慧和結晶。這些建築瀰漫着歷史的味道,文人的氣息令我自豪感油然而生。

家鄉的味道醇香而温馨,平凡而温暖,古樸而雅緻,它沉澱着濃濃的鄉土味、融入着深深地情與思,令我沉醉,觸動我心。這就是我家鄉的味道,我眷戀這種味道!

高一家鄉味道作文3

想看到什麼,就能看到什麼,想看到多遠,就能看到多遠。

春天,我們在這裏,誰都是詩人,就像那些樹葉,一夜之間就學會了鳥兒綠色的語言,這個味道是什麼?是寧靜的味道。

沒有莫扎特的交響曲,沒有貝多芬的鋼琴聲。這些高妙的東西,不應該在這裏,因為任何人工的雕琢在這裏都是多餘的。那這裏究竟有什麼呢?一陣石破天驚的雷聲,帶來的是一覽無餘的春景,光禿禿的樹枝,昨夜還在冰雪裏沉睡,一覺醒來換了模樣,抑或是他們從南國偷來的花朵,點綴在發間,但為什麼如此恰切呢?

我喜歡優雅的早晨,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陽台上遠眺。剛好落在我臉頰上的,彷彿是從一個詩人的眼睛裏搬來的陽光,那麼温暖,照透心扉。門口就是河。河溝的水,很清,清的可以看見水底的游魚;河溝的水,很靜,靜的讓你感覺不到它的流動;河溝裏的水,很甜,甜的好似九天瑤池裏的玉露瓊漿……風吹動着水波,也吹動着少女的心思,一粒水珠就是她的眼眸,一片嫩葉就是她的嘴脣,風飄絮,又是一個多了思戀的味道啊!

秋色已晚。我曾撫摸過的春天的樹葉,在風中蕭蕭落下。想象着它在春天的樣子,心中多了思戀的味道。

舉起一片樹葉,細數着清晰的紋路,刻錄的是歲月的滄桑。人們説陶罐裏醖釀着一罈鄉情,古色古香,那這片樹葉就醖釀着家鄉的心願,從寂寞的這兒,飛向遙遠的那兒。當男女老少湧向都市的時候,還有很多人流了下來,守着這片黃土地,守着這條河,守着這個家。橘子早紅了,稻香早散了,棉花早白了。老水牛哼着同樣的調子,老爺爺呼喚着孫子的乳名催促着作業。夜色降臨的時候,那一家家射出的燈光,有多少折射的是盼歸的目光啊!這目光裏,有高樓大廈,有車水馬龍,有流水線,有建築地……

如果,你要問我了,家鄉是什麼味道?我不能回答你,因為只有你來了才知道。

高一家鄉味道作文4

我的家鄉羅田,地處吳頭楚尾的大別山腹地,秋冬季節,氣候清寒,自古以來就有圍坐火塘吃吊鍋的習俗。説起家鄉的味道,除了脆脆的板栗、甜甜的柿子、鮮嫩的野菜,最讓我念念難忘的就是羅田吊鍋了。

山鄉土菜招遠客,吊鍋美名天下傳。隆冬臘月,正值農閒,是鄉親們一年中最享受的時候,因為可以開始吃吊鍋了。近幾年“羅田吊鍋”作為特色美食亮相於黃州的街頭。城裏的吊鍋從土吊鍋推陳出新,吊鍋下面是由一個鐵架子,鐵架子中間的火盆裏燃燒的是無煙,無污染的人造碳。架子上面的鐵鍋掛在升降自如的鐵鈎上,鍋裏煮的食物五花八門,蒸騰的美味香氣撲鼻。

每每在黃州吃着家鄉的吊鍋,就想起老家三叔公家的土吊鍋了。三叔公家的吊鍋我覺得是最最正宗的“羅田吊鍋”。三叔公家在樓房旁另砌了一間廚房,廚房靠牆的一角,用土磚做了一個火塘,火塘上方的桁條上安一根能升能降得滑鈎,火鍋就吊在滑鈎上。土屋的另一角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樹蔸子,這些硬柴可是燒火鍋專備的。每逢回老家,親朋好友圍坐在火塘的四周,一碗自制的老米酒下肚,一股暖流湧遍全身。接着,話匣子一打開,家長裏短,鄉間趣聞,無所不及。三叔公一邊拉着家常一邊往火塘裏添樹蔸子,火塘裏的火越燒越旺,吊鍋裏肥嫩的野幹筍、美味的薰臘肉、臘魚,地道的肉糕,金黃的炸豆腐,滑嫩的魚丸子,再添上一碗香濃的土雞湯,一起被鍋下的柴火燒的咕嘟咕嘟熱氣騰騰,香氣四溢。

屋外大雪紛飛,寒氣逼人。屋內爐火正旺,美酒飄香。我一邊心滿意足地享用着美味的火鍋,一邊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這句家鄉人盡皆知的歌謠,用在此時是多麼貼切!

家鄉的春夏秋冬都有各種各樣的野味美食,春天的地菜、香椿芽、春筍、荊芥茶葉;夏天的蕨苗、苦菜、馬齒莧、樅樹菇;秋天的板栗、甜柿等;冬天的吊鍋、餈粑、各種乾菜和野味等,它們具有家鄉特別的味道,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裏,走到哪裏都不會忘記。

除了美食,我常常會想念家鄉的青山綠水:神奇險秀筆架山、醉人秋色九資河、避暑勝地天堂寨,無不令人魂牽夢縈。千里大別山,美景在羅田。歡迎朋友們來羅田賞美景,品美食,點讚我們家鄉的味道!

標籤: 家鄉 高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j2rvp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