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規則作文 >

關於規則作文十篇

關於規則作文十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規則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規則作文十篇

規則作文 篇1

世易時移,當世之人在這浮世之中生活得越來越浮躁,諸如善良、堅守等一些傳統的老規矩都在歲月的洪流中被沖走。當今社會出現如此多的道德危機,歸根到底是心中堅守的規矩被歲月帶走了。

孟子有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人生在世,當活的問心無愧,而規矩則可以約束我們的行為。它是心靈的一道門檻,把自私、酒色、貪婪擋在門外,讓自己做到我心有主。

有一人名為公子季札,是春秋吳王的四兒子。一次他帶吳國的鎮國寶劍出使晉國,出使前先去看望了徐國國君。徐國國君是個愛劍之人,見到寶劍不免面露喜色。季札注意到了,便想把這寶劍贈予愛劍之人徐國國君。但當時他們還有任務在身,時間緊迫,便只能回來後再給了。未曾想,待他們回來之時,徐國國君卻已去世了。季札執意要把寶劍給繼任的徐國國君,而他卻説什麼也不肯要,季札只好把寶劍插在前任徐國國君的墳上。

有人説季札這是迂腐頑固,又沒有當面承諾,這寶劍不贈也罷,更何況徐國國君已經死了。姑且不談這想法正確與否,先來看另一個人謝靈運。他是著名的山水詩人,同時也是一位欺壓百姓的官員。他空有一身才華卻得不到賞識,這時他心理上已有了一種不平衡。政治卜不得志的他索性到處遊山玩水,所到之處,鑿山挖湖,弄得民不聊生。後來,皇帝下令逮捕謝靈運,他還武裝拒捕,發兵叛逃,最後在廣州被結束了生命。

這,就是心中有規矩與無規矩的區別。季札的心中遵守着誠宴守信的老規矩,所以他不欺於人,不欺於心,這不是迂腐;謝靈運的心中無規矩,所以他放縱自我,自甘墮落。心中有規矩的人,即使沒有外在的規則束縛他,他也會給自己的心中加上一道鎖,嚴於律己,不會讓自己的行為逾越道德的界限。而心中無規矩的人,只注重自己的私人利益,不顧他人死活,最終陷入慾望的泥沼中不肯自拔。

成佛還是成魔,行善還是作惡,都只在一念之間。若當世之人都可以做到像季札那樣堅守心中的規矩,不欺心,不欺人,不欺世,不隨波逐流,不放縱自我,不讓歲月的洪流沖淡、衝散,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變成我們理想中的“烏托邦”。

規則作文 篇2

20xx年浙江高考閲卷,一篇題為“朝聖”的作文,引發了較大的爭議。一種意見認為此文可判為56分,因為作者審題恰當,語言功底紮實,結構獨特,全文透露出難得的書卷氣;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全文語言晦澀,主題不清,邏輯混亂,是典型的“天書型”文章。最後,閲卷組綜合各方意見,此文被判為40分(內容分16分,表達分21分,發展分3分)。這到底是怎樣—篇文章呢?為何有這樣大的爭議呢?得分又説明了什麼?

先看原文:朝聖蘸一抹天青,暈開沉睡千年的寂寞;掬一捧清泉,勾起微涼淡漠的回憶。我在冰冷潮濕的墳塋裏躺了太久,而此時我醒了,踏上了坎坷的朝聖的旅途——我是一本宋詞,身後是無邊的荒涼。一、神於天記憶的水路很模糊,可我依然記得你的倔強。記得你輕輕翻開我的內頁,用蒼白的手指摩挲着一個個你曾經以萬丈豪情揮就的字眼。“嘀嗒”,是窗櫺上的雨滴打濕了你的心,也打濕了我的眼。路遇黃葉,是你的不幸還是我之大幸?你沉默。然後靠窗獨面寂寞沙洲冷。還記得小時掌燈讀《四書》,未來驕傲的士大夫,不過只有封妻廕子的小小心願,如今卻被這雨打得支離破碎……我知你的愁苦。

你愛蒼生,所以你不願向小人低頭。而你更愛這一片繁星閃爍的中華文化之天空,所以你用文人的尊嚴捍衞你接近天空的理想。人怕寂寞,而你獨愛它,抓住中華文化之魂,你需要它。

二、聖於地深夜無眠,我躺在狹小的書篋裏渴盼着一雙手把我拉出黑夜。我討厭這狹小的空間和糾結的蛛網。我是一本宋詞啊!曾經是萬千文人的摯愛,而今卻……被人遺忘,厚厚的灰塵説明了一切。千年後的人們,已把我遺忘。可是,你來了。拍拍我肩上的塵土。你小心翼翼地把我裝進你隨身攜帶的書箱。你帶我上了船,一艘開往大洋彼岸的船。你是即將遠行的遊子,可我知你深愛着身後的熱土。你喜歡在清晨對着東方將我翻開,用你充滿情感的鄉音一遍遍地呼喚。子瞻、易安、稼軒……你愛它們,就如愛你的祖國。你又要遠行了,這一次你將奔赴前線,所以你要和我告別,把我埋在這棵大槐樹下,向着東方的太陽。我又再一次回到了地下……我累了,此時的我是東方的一枚葉子,承載着太多人的神聖理想。此時我只想貼近大地,傾聽她的呼吸,那麼真實自然。

三、回家沒有人知道我的家在哪裏,可我知道來時的路。我不憚其他人把我忘記,因為我是一本宋詞,我是中華文化輝煌的註解。但,原諒我的寂寞吧。我離不開故鄉的土,更懷念那曾經浸潤我心的讀書聲。儘管這條朝聖之路那麼艱難,我想回家……帶我回家……獨特而富有想象力的內容,豐厚而深刻的主題,靈動的語句和高超的敍事方式,説明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它一定出自平時作文出類拔萃者之手,而不大可能出自作文水平一般的考生。按理説,這樣的文章應得到高分,最後,它卻被冠以“語言晦澀,主題不清,邏輯混亂,是典型的‘天書型’文章”,被判為二等下的分數,發展分也僅得3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評判呢?從這樣的評判中我們可以看出高考作文評分怎樣的潛規則呢?1.內容獨特、富有想象力未必就受歡迎在套話作文受到抨擊之後,人們開始追捧寫實之作,這種傾向在高考作文中尤為明顯。

像20xx年浙江卷高考作文(“綠葉對根的情意”新材料作文),絕大部分考生都能扣題,不少考生能從祖國統一,祖國與人民的關係,自己與父母、老師、學校的感人深情或傳統文化的繼承與迷失角度切入。於是,評卷時評卷老師習慣於這方面的內容表達,習慣於在流水線般的閲卷過程中為這方面的作文打分。那些越貼近學生生活,越反映真情實感的內容越受歡迎,而那些超越現實或特別有想象力的文字,往往會被認為是不顧事實的胡編亂造,會給老師留下杜撰的印象。像《朝聖》這樣內容獨特的作文,它需要認真解讀,而認真解讀又需要時間,但高考閲卷受時間限制特別明顯。因此,其獨特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就等同於深奧,等同於難懂,甚至等同於晦澀。高考作文的這種遊戲規則,其實拒絕了一批不肯從眾、從俗,富有才華的高水平學生。他們超越一般並富有獨特想象力的作文在這裏佔不到半點便宜,相反卻還有可能被打入另類之作,並被判為低分。

2.立意深刻、意藴豐厚未必就受肯定直接而明確的點題在考場作文中十分重要,主旨的表達最好用明白的語言直接點破,這樣才讓人覺得沒有離題之嫌。但實際情況是,有一部分優秀作文往往將主旨藏在字裏行間,它需要閲讀者認真的感悟或思考,甚至深思或靜思。雖然高考作文鼓勵大家寫得深刻,但過於隱含主題卻很容易招致評卷者的不滿,也可能給人留下“為賦新詞強説愁”的印象。高考閲卷老師的年齡一般在30歲至50歲之間,過於前衞或者個人化色彩過於濃重的文章一般不符合他們的審美習慣和對優秀作文的評判要求。《朝聖》的主旨是寫失落的中華文化的迴歸,擬人化的表達,尤其是結尾的“我想回家”“帶我回家”,應該會讓人明確這就是“綠葉對根的情意”,但結果卻被人認為是“主題不清,邏輯混亂”。可見,高考考場作文主旨的表達,還是明白淺顯些為好。

3.語意含蓄、思維跳躍性顯著未必就受青睞高考作文有散文化的傾向,語言在其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美的語言能讓整篇文章上升一個檔次,因此,考生在作文中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辭的現象比較普遍,也較受閲卷者的認同。但如果把思想感情表達得過於深沉細膩,或運用各種旁敲側擊、寓意雙關的筆法,雖能收到含而不露、弦外流音的效果,卻往往讓閲卷者望而卻步或無暇欣賞,原因就在於此時的含蓄差不多就是含糊的同義詞。同樣,上下段之間如果思維跳躍性過大,往往會使閲卷者無法把握內容。跳躍性思維可以是橫向跳躍,也可以是縱向跳躍,還可以是不同層面的跳躍。在寫作活動中,若在成文時合理地使用跳躍性思維,可以增加文章的容量和跨度,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富於表現力。但是,這樣的思維如果寫進高考作文,就容易被讀成文思不暢或文氣不順,甚至是人物言行不合情理,事物發展不合邏輯。可以説,《朝聖》正是因為顯著的跳躍性思維,才讓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篇“天書型”文章。當然,高考作文評分的潛規則還有很多,如:內容上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語言表達嚴禁文白夾雜,嚴禁使用別人看不懂的方言、網絡術語;段落最好是五至八段,書寫最好用楷體字等。掌握這些“潛規則”,有助於你避免高考作文不必要的失誤。

規則作文 篇3

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大火中,只有一本被學生違規帶出的書倖存,但是當這名學生將自己“拯救”的圖書交還時,校長在感謝過後以違規為由將這名學生開除。

可能有人要説,這位校長過於嚴苛,規矩雖死,人情卻活,難道不應該通融幾分?對於保護了圖書的行為,難道不應該給予減罪處理嗎?

誠然,人情常與規則產生尷尬的火花,大多數人更希望看見富有人情味的靈活處理,而不支持規則化的冷酷裁決。可是人們很少意識到靈活處理常常使規則失去其作用。可以靈活與通融的地方通常是無窮多的,你是救下最後一本書的英雄,那我是圖書館長的親戚,他是校長的朋友……有太多的人可以尋找理由打破規則,那規則還需要存在嗎?

況且,我們難以知曉一個理由究竟需不需要通融,因為情的界限是如此模糊,我們無法判斷這個帶走圖書的行為是過大於功還是功大於過。而規則——以其強制執行性與普遍適應性聞名的產物,將我們從兩難中解放。千萬種情況被分為兩種:合規和不合規。其過程或許不近人情,但是產生的結果是一種統一與公平的美。要發揮規則的作用,執行者就不需要化身為一位不近人情的判官。

那麼,這位學生就沒有值得辯護之處了嗎?當然不是,情與法的衝突出現時,“情”應當讓步,而“法”更要反思:如何能在保障秩序的同時,接納更多的“情”。僅一次違規就開除是不是過於嚴重了?大學生是成長中的年輕人,經常犯錯,也需要犯錯,而犯錯之後,學校不應僅是懲罰,更應施以教導,給與機會。交出圖書,是艱難掙扎後的誠實之舉,發揚和鼓勵這種品質,是不是應該相應作出獎賞?的確,執行者要冷酷無情地執行規則,但不是天天只執行一套規則,規則應在與人情的衝突中實現合理的磨合。從根本上來説,這兩者是一致的,把握好情與法的界限,調整規則,才能發揮規則的作用。

規則需要嚴格的執行,更要追求自身的合理。嚴格執行合理的規則,讓判官與受判者都露出微笑。

規則作文 篇4

一束陽光從窗外透了進來,此時已是黃昏。瀋陽羞怯的躲到了雲裏,每次都是這樣,每次都是這麼羞怯,這也許是一種規則吧!

讓寫作在規則中盡情發揮

這次的作業是寫一篇抒情散文,以前我很少寫這類文章,因此我只能看着斜陽,在那絞盡腦汁的想,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散文呢?

古人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寫作自然也有寫作的.規則,有時候,總是覺得寫作時這樣那樣的規則是是令我們發揮不好,其實不然。

一個作家的最高水平,那便是在寫作規則內使自己的文章依然無半分拘束的發揮出來,這樣的文章,讀起來讓人感覺自然優美。而且這文章既在規則之內,卻毫無拘束之感。

凡事有規則的文章讓人覺得條理不清,沒有半分美感。所以請別埋怨規則,他也在幫你。

讓舞蹈在規則中盡情發揮

有時候,我們會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些舞蹈表演,這些表演有一般的,也有大師級別的,而兩種舞蹈給人不同感受,儘管他們的舞步都是按照規則來的。

一般的舞蹈,每一個舞步看上去都很不自然,儘管他們很遵守舞蹈規則,每個動作都做得非常到位,但是這樣的舞蹈,看上去是被規則拘束的。而大師級別的舞蹈卻不是這樣的,他們的舞蹈看上去非常優美,旋轉自如。雖然如此自然灑脱,但卻並不代表他違犯了舞蹈規則,他的每一個舞步都沒有觸犯誤導的規則,他總是在規則的邊際徘徊着,但卻始終沒有邁出那一條界限一步。

讓態度在規則面前迅速改變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會抱怨,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規則,彷彿什麼都不能幹。其實,為何不換個角度想想,這是因為有了規則,我們才能平安幸福的活在世上。

大多時候,我們總是喜歡抱怨規則,可是我們又何曾想過,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規則,會變成什麼糟糕的樣子?

所以面對規則,我們不應該有太多埋怨,我們只需要在這規則之內盡情發揮出最好,便可以了。規則總是時時刻刻提醒着我們該怎樣去做人,所以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我認為我們應該感謝規則。

規則作文 篇5

人們總説,要做一個有“規則意識”的人。在我看來,樹立這種意識的前提是要先立下合理的規則。社會就像遊戲,如果缺失了合理的規則和負責的“裁判”執行規則,人們便不可能有遵守規則的意識。人內心的“覺悟”和“意識”的產生不會憑空產生,而應基於客觀存在的規則之上。

眾所周知,“中國式”過馬路早已是老生常談,也是公認的證明中國人“缺乏規則意識”的典型例子。人們在佩服外國人各種遵守規則的表現的同時,也逐漸認同自己國家的人“沒有素質”這一説法。但是,人們並沒有想過,外國人之所以不像許多中國人一樣闖紅燈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國外在闖紅燈這方面有着嚴格的懲戒制度,一旦犯規闖了紅燈,將面臨着嚴厲的處罰。時間一長,“不闖紅燈”便潛移默化地印在他們的腦海。而中國,正是因為缺乏了這樣的制度和執力,“中國式”過馬路和橫衝直撞、見縫插針的車輛屢試不爽,才讓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儼然成為常規。

國外的許多規則或制度完備,且得到了嚴格的執行。比如在中國成為老大難的尾氣排放問題,曾經在英國也出現過。因為霧霾嚴重,英國一度成為世界聞名的霧都。1968年,英國頒佈了《清潔空氣法案》,並且嚴格執行。關停煤炭企業、要求工業企業必須加髙煙囱、規定工業燃料裏的含硫上限等硬性標準。在這些剛性政策面前,燒煤產生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排放減少放緩,空氣污染明顯好轉。關停煤礦企業等措施都有嚴格、明晰的規定和執行辦法。這項法規在空氣污染整治方面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到1980年,短短十二年的時間裏,倫敦已由原來一個月即因霧霾殺死4000多人的“霧都”,變成“霧日”降低到每年5天,摘除“霧都”的帽子,逐漸恢復了藍天綠水的良好生態環境。

但在中國,至今環境污染依然是令人頭疼、難以治理的問題。人們普遍沒有規則意識,排放違規、污染嚴重的企業被勒令整改後,依然捲土重來的現象在新聞中屢見不鮮。這固然是人們沒有規則意識的緣故,但規則中存在的漏洞讓人有可趁之機、規則中不明晰之處無法落實到位、在執行規則中存在着的不作為,不都是規則被漠視、問題積重難返的原因嗎?我們習慣於譴責企業主沒有公德心、只為牟利、缺乏規則意識和良知,但沒有合理的規則和堅決的執行作保障,何來規則意識根植人心?人性趨利避害,規則與懲罰存在的必要便是引導人們權衡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矛盾,作出讓步,讓整個社會達到利益最大化。從而為社會成員接納,潛移默化為內在的行為準則,形成規則意識。而缺乏合理規則和執行裁判的我們,又拿什麼去樹立“規則意識”?

所幸近年來,我國對各項法律法規開始完善,並監督落實到位。人們也開始對“規則”有所敬畏,生活中便不難覺知。飯店裏“禁止吸煙”的告示牌不再被當作擺設,還增加了“控煙監督員”去勸誡吸煙者,人們也從最初的“被罰款”到自覺掐滅煙頭,飯店裏“煙霧繚繞”的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同樣,在地鐵站裏,進出地鐵時推推搡搡的情況本是家常便飯,但自從地鐵站裏出現了顯眼的“讓”字宣傳標語,許多志願者從旁指揮,入地鐵的人在車門打開後會自覺在車門兩側站成兩列,等下車者出來後再進去,漸漸已成習慣。一些地方已開始由交警和志願者試行闖紅燈要罰款的規定。“規則意識”正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

不僅人們對規則愈加重視和完善,而且還有眾多“裁判”的監督和執行。相信有了合理規則的制定與執行,假以時日,“規則意識”終將植根於人們心田。

規則作文 篇6

幽谷,我的所愛。我最喜歡在無人的季節,獨自踏上這無人的小徑,不是欲扮陶淵明的隱士之風。也不為追求'踏雪尋梅'的浪漫抑或'獨釣寒江雪'的超脱。只因想走出那個由人類以自我為中心制定的規則,在自然之靈中得以陶冶,找回那迷失在都市混亂之中的真我。

靜靜的深潭,恰似一位身藏不露的隱士,倒映着夕陽一抹淡淡的餘輝。坐在潭邊大石上,竟發現魚兒一羣羣聚攏過來,自在地向我擺尾致意。我驚異了,驀然想到釣魚池中的魚兒,它們不是生命,只是玩偶,它們具備決定命運的權力。而潭中的游魚,平靜而無憂地生活,它們並非得到神靈的護佑,而只是生活在自然的最平常的規則中...

痴痴想着,竟至於傷感,看見水中映出我真情流露的面龐與淚攏的又眸,我知道此時的我可以盡情地渲泄。自然的規則中,萬物本是互相融合、互相感動的。我們可以感動周圍的人與事,而周圍的山川草木、蟲魚飛鳥亦可感動我們,而達到'獨愴然而涕下'的境界。而出了這幽谷,步入天天面對的社會,在人類的規則下,男人要觥籌交錯地寒暄,女人要極盡嫵媚地微笑,每個人活的刻板、生硬,原本因力圖完美而導致喪失本色的人類,再也無法感知自然的清純與生活的細膩甜美。

對着曠野,對着深潭,感受着自然的撫慰,回到這正常的規則中,我才覺得生活原來可以如此清新而灑脱。對蒼天訴説我心中的壓抑,而蒼天卻許我一個會心的微笑並告訴我:'放下那些自私的規則,或許,您會發現自然的規則同樣適於你們人類。'是啊,人類從出生之日起便覺得自己是世界的寵兒,可以完全不守規則,任意改造社會。誠然,這種心理造就了一個所謂文明世界,然而隨着歷史的步步推移,自我的固定作法漸成了人類自創的規則,這個規則有益於發展的內容固然不少,但自私的成份也漸漸築起了人類與自然的一道屏壁,阻斷了主宰世間的規律與我們規則的互通,於是這自創的規則逐漸淪為唯心與扭曲,致使很多人迷失了本性。

或許,人們該反思下了,或者像我一樣走規則,走入自然的懷抱,理一理生活的得失,反醒一下自己的自私與狹隘。找回那些原本也適於我門的自然規律。

是的,自然母親廣博而寬客,她仍在苦苦守候,迷途的她的最聰明的孩子,走出自定的小規則,迴歸,和諧而美好地譜寫真實的文明而滿載的生活...

規則作文 篇7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現代法治社會中,規則與人情常相沖突。但社會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規則面前無人情,我們必須遵守規則。有了規則,社會才會在規範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上海一名高考學生因遲到而與高考擦肩而過,母親下跪求情卻也無補於事。對此,我們只能感到惋惜與同情。高考面向全中國這麼多的學生,必須有高考的規則來保證其公平。在規則面前,人情是不足為道的。

古往今來,成功的領導者都遵守規則,制定一系列規則管理好自己的國家,組織好自己的隊伍。韓信睡着後,一個管理衣服的手下怕他着涼生病,便為他披上袍子。韓信醒後找來此人責問,並將他殺掉。在人情方面看來,我們認為這完全是不可取的做法。但韓信認為,此人沒有遵守自己的職業規則,做了不該做的事,因此必須受到處罰。、

在規則面前,人情是冷的,但也因為遵守了規則,國家再規則的指導下才越來越繁榮。

在西方國家,佈雷是一名非常著名的腫瘤治療專家。然而因為一次錯誤的判斷,他把一個小生命錯認為是腫瘤。他承擔了責任,認識到錯誤,把嬰兒留了下來,準備接受法規的審判。在法庭上,他沒了一大半財產,甚至沒有再做醫生的資格。他的良心讓他接受法規的審判,但他沒有後悔。也許,他敢於承擔責任可以讓他的審判輕一點,我們會如此想到。但如果因此而忽視法規,將會給社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也許,有的人會心懷不軌,利用規則的漏洞作惡多端,利用人情來騙取不合法利益。所以,規則面前,只能遵守,只能惋惜,但卻不能因為人情而不去嚴格執法。

在中國的現代社會中,民主法制越來越完善,頒佈了許多法律法規來約束和規範人們的行為。這對於一個建設法制社會的國家來説是必須要做的。只有建立規則,完善規則,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好更快地發展。

在規則與人情相沖突,我們或許要捨棄人情,做到大公無私,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完善好規則,減少兩者的衝突。

讓我們在規則的引導下走得更遠更好吧!

規則作文 篇8

紅綠燈,太平凡了,幾乎人人都見過。可現在科技發達了,時代進步了,人們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

你不見,每天早上,人們的時間都很緊張,人人都在趕時間,邁大步。有一次,我親眼見一輛紅色的小轎車,在黃燈閃爍的時候“嗖”的一聲飛馳而過,到邊的行人都看呆了,真是爭分奪秒啊!規則不在!

還有一個行人在走路時戴耳機聽音樂,無視紅綠燈的存在,以致被一輛疾速行駛的大卡車給撞上了高空,摔成了殘疾,可惜了她花樣的年華!

人們在白天過街時,絕大多數人對交通規則還算是比較老實地遵守,可很多人一到了晚上就變得無法無天,只管亂闖,以為夜色能掩蓋一切,那就大錯特錯了。別忘了還有監控錄像呢。

要説規則意識,德國人可算是最認真的,我們簡直是沒法子比,和人家差着十萬八千里呢。有一次,一個在德國的中國人想去理髮,卻走進了車站的理髮店,理髮的人卻堅持有車票才能理。中國人趕緊去買來一張站台票,理髮師看了之後説,如果你是為了理髮才買的票,我也不會給你理髮,中國人啞口無言,對德國人的遵守規則佩服至極!

還有幾個在德國留學的人,為德國人制造一次考驗。他們在本屬於男士的電話亭寫上了“女士”二字,而德國人則在男士電話亭前排起了長龍,任由“女士”電話亭空閒着。

規則就是規則,你遵守了它,把它放在眼裏,那麼它也會回報給你一個秩序井然的世界!

規則作文 篇9

在那些廣為人知的潛規則中,不少人,為了名譽和利益,紛紛喪心病狂。官場潛規則,就是賄賂高官,從而得到職位上進一步的提升,權力上進一步的擴大。

不少人面對潛規則,都表示置若罔聞。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小學五年級那會兒,我一直以為評“省級三好學生”真的如校方説的:公平、公正、公開。我就在學校一直努力表現,頒獎時,我還在傻傻的祈禱自己能拿三好生。

獲獎選手都上台合影了,主持人口裏還沒念出我的名字。後來我才知道,三好生,不可能頒給我這種無名小卒的,都是教師子女的份。

在那之後,我曾一度對學校喪失信心,潛規則中,還隱藏多少利與益?

後來不知怎麼的,我莫名其妙想通了,腦海中就一個想法:把自己做好就行了。

在潛規則面前,我們何不將它化作動力呢?既然別人起點高,我們何不奮起直追?既然別人有光環,我們何不趁其享受虛榮時反戈一擊?

活在潛規則的榮譽中,未曾經歷過失敗,漠視的感覺。而我們在努力,我們在衝,我們在使自己努力蜕變,我們在磨練自己的毅力。潛規則是一條鞭子,雖然抽得你渾身是血,但是也把你往前推,面對潛規則,我們要努力要奮鬥,要展現出最好的自己。

潛規則當下的社會,我們要把自己做的最好、最無瑕。哪怕被潛規則鞭策得遍體鱗傷,我們也要把自己做好,做得最好!

面對潛規則,做自己,最努力的自己,做最完美的自己。

規則作文 篇10

生活中,人人都在面對着形形色色的規則。面對規則,我們應該怎麼做?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人人都應該遵守規則。不遵守規則,有時候能夠帶來很嚴重的後果。20xx年的一個深夜,一對夫婦的小女兒珠珠突發高燒,年輕的爸爸媽媽帶着珠珠外出求診,卻在一個十字路口,被一輛失控的英菲尼迪轎車猛烈的撞擊,致使爸爸和珠珠不治身亡,而媽媽也落下了嚴重的殘疾。經過調查,發現小轎車的主人是醉酒駕車。他也許只是一次不遵守規則,卻釀成了如此大的悲劇,不僅失去自己年輕的生命,還硬生生地拆散了,原本幸福美好的一家人。由此可見,遵守規則是多麼的重要,它可以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生命安全。

當然,如果所有人只是一味的遵守規則,而不知變通,那麼這個世界將少掉很多樂趣。我們還應當適時地利用規則,這樣,才能闖出一片新天地。在有一年的冠軍盃決賽上,利物浦與AC米蘭終極點球對決,最終,AC米蘭以1分憾負。正是因為利物浦的門將杜德克巧妙地運用了規則:門將可以在門線上來回橫向移動,但不可以縱向移動。於是,他就利用了這個規則,巧妙的干擾了對方點球球員,最終為利物浦贏得了一座大大的智慧獎盃。巧妙地利用規則,不僅可以展現出你的智慧,有時候還能高幫祝你成功,使你打開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

讀到這裏,有人不禁要問了,遵守規則也好,利用規則也好,都是建立在有規則的基礎上的,那麼,規則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其實,這世上本沒有規則,那些所謂的規則,只是多年以來的民風民俗衍生而來的。於是乎,便有“好事者”將它們整理起來,制定成了規則。相對於前兩種人,這創造規則的人又不一樣了。前兩種人,前者是被動的接受規則,後者是較積極的利用規則,殊不知,能夠創造規則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比爾蓋茨,世界上最傳奇,最著名的富翁,為什麼會獲得如此大的成功?他剛剛創辦微軟的時候,軟件市場幾乎被蘋果和IBM兩大巨頭所佔據了。若是常人,一般會選擇退出。可是他,不是別人,他是比爾蓋茨。他發現,蘋果與IBM是不相兼容的,這個客户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於是,他制定了他自己的規則:做出來的軟件,要與蘋果的和IBM的兼容。正是這個規則,使得他成為了身家逾600億的世界第一富豪。創造自己的規則,走出自己的路,這才是面對規則時的最高境界。面對規則,弱者服從它,強者利用甚至創造它。面對規則,我們首先應當服從它,再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利用它,甚至創造出全新的規則,爭做生活的強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guizezuowen/o072gr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