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故宮作文 >

有關遊故宮作文合集8篇

有關遊故宮作文合集8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遊故宮作文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遊故宮作文合集8篇

遊故宮作文 篇1

老媽帶我去過首都北京。在北京我們參觀了舉世聞名的紫禁城,現在人們把它叫做故宮。這裏可謂是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無比豪華而壯麗。

站在午門前的廣場上,你會覺得一切都變小了;走進五光十色的珍寶館,你會覺得世間的珍寶也不過如此;逐一參觀三宮六院,你更會因為那處處閃爍的金光、銀光刺得眼睛都倦怠了,而懶得細細觀賞那些平常以為很高貴而又精巧的工藝品。

我還來到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聽老媽説:“長城初為秦始皇下令修築,前後共抓了幾十萬民工,用了九年才完工。長城的修建,有利於抵禦北方匈奴的騷擾,因而保證了一方百姓的正常生產生活,對中原一帶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站在長城上,我心潮起伏,不僅讚歎古代人民的勤勞智慧啊,長城,你是千萬勞動人民的血汗凝結而成的,你是中外建築史上的奇蹟!”

遊故宮作文 篇2

如果你打小兒就住在北京,沒去過故宮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世界上現存的最大也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羣,是北京的不二象徵——提起北京,就會想到故宮;提起故宮,就會想到北京。

我聽説,想逛故宮,即使是走馬觀花,只用一天的時間,也絕不可能。就是用整整三天(我説的可是絕對的三天,不曾掐頭去尾),你也只能看個大概。

故宮位於北京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帝王們居住的地方。它本來叫做紫禁城,其名是因紫微星垣而來。紫微星垣位於三大星垣(太微星垣、紫微星垣、天市星垣)的中央,因此是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住的地方就叫做紫宮。天帝自然是至高無上的,而人間的皇帝們為了彰顯自己的至尊地位,也把自己執政、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紫禁城。

紫禁城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四周有高10米的寬厚城牆。城的四隅各有一座結構精巧的角樓,城外有護城河環繞。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有宮殿建築9000多間。紫禁城由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組成。外朝是皇帝辦理政務、舉行朝會和典禮的場所;內廷則是皇帝處理日常事務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自紫禁城於明朝永樂18年建成後,曾先後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裏,統治中國長達500多年之久。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5000年的封建帝制,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浦儀被迫退位,後於1924年遷出紫禁城。1925年,這個昔日的皇宮,被改造成中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紫禁城是嚴格按照儒家禮制思想設計的,建築上依照“皇權至上”的原則,保持了中心突出、嚴格對稱的格局。所以其主要建築物都分佈於北京城的南北中軸線上或是有序地排在中軸線兩側。紫禁城的建造是不惜工本的。在皇帝的旨意下,能工巧匠雲集北京,用從全國各地徵集而來的上等建材,精雕細琢出了天下只此一家的紫禁城。所以僅是建築這一項,就值得細細賞看。此外,明、清兩代皇帝積聚的奇珍異寶,絕大多數也收藏於故宮博物院內,琳琅滿目的古珍寶,讓人歎為觀止。

數字“九”是奇數中最高的一個,所以深得歷代皇帝喜愛,九的應用在紫禁城內可謂隨處可見。比如宮中許多大門的門釘都是九行,每行都是九個門釘;又比如太上皇宮內還備有九龍壁;而保和殿後的大石雕上也是九條龍。現在,就讓我陪你,一起逛逛古老而神祕的紫禁城。

天安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兩側分別為太廟和社稷坊。在舉行盛大慶典的日子(如皇帝大婚),便會有一道昭書告示天下,詔書擺在“龍亭”——一頂特製的轎子中,從深宮一直抬到天安門前。禮部官員在高高的城樓上,向臣民宣告慶典消息。巍峨的午門高達80.42米。門樓高聳,左右分兩翼向前突出。兩翼之上,在轉角和頂端處共有四座方亭守望。每年十月,皇帝在午門頒發下一年的歷書。

午門門樓下有三個門,當中那個只供皇帝出入。不過也有例外,在皇帝成親之日,皇后可以由這個門進入紫禁城;而科舉考試的頭三元得主,即狀元、榜眼、探花,在考試結果宣佈之後,也可經由中門走出皇城。

走過雄偉壯麗的午門,就進入了一個寬闊的矩形廣場。這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廣場。它的正前方橫着一條河,河上有五座拱橋,北邊平台上矗立着太和門——只有皇帝可以進出。太和門東邊是給武官用的昭德門,西邊則是給王公大臣用的貞度門。走過這些大門,眼前又出現一處巨大的廣場,足可容納兩萬人。這個廣場是供皇帝朝會大典時使用的。北邊,三層漢白玉欄杆環抱一個八米高的寬闊台基,高台上自南而北依次屹立着三座大殿。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便是太和殿。皇帝的登基大禮、大婚、元旦慶賀等大典,都在這裏舉行。

中和殿座落在太和殿後,是一個較小的方殿。皇帝去太和殿前,要先在這裏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每年一開春,種子和農具便被送到殿裏,進行儀式性的檢審,以此祈望有個風調雨順的大豐年。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的末殿。其結構設計與太和殿相似,只是規模較小、等級稍低,但它卻是個氣派頗大的待客殿堂,遇國者大典和新年佳節,皇帝會在這裏宴請外國使臣和少數民族首領。而科舉考試的最後一級——殿試,也在這裏舉行。

從保和殿出來後往北,可以看到一個東西橫長的廣場,東、西、北三面都有門。北面的就是乾清門,進得此門,即是內廷。內廷是皇帝、皇后以及嬪妃們的生活起居場所,外人不得擅入。

1912年中國結束帝制、實行共和後,內廷與外朝之間便以一堵牆分隔開來,外朝三大殿為新政府所佔據,內廷仍為遜帝溥儀所居,直至1924年他被趕出皇宮。內廷第一座宮殿就是乾清宮,在明朝和清初時,這裏是皇帝的寢宮。清晨五點,皇帝起身,用畢早膳,便到乾清宮處理國事。

中間那個不太大的宮殿是交泰殿,裏面珍藏着二十五顆寶璽。殿內掛有鐵牌,刻有“太監不得干預政事”的皇帝御旨。宮中還有一座1798年製造的大型自鳴鐘和一個古時用以計時的銅製水漏壺。這三宮一組的建築的末座是坤寧宮,明朝時是皇后的寢宮,清朝用作帝、後的結婚洞房。

依照傳統規矩,帝、後新婚,要在這個殿堂裏度過三天。坤寧宮後有坤寧門通御花園。這個花園建於明代永樂年間,是宮中三個花園中年代最久、規模最大的一個。與所有的園林一樣,御花園也想要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儘量重塑出多姿多彩的自然界。山水之間,無所不用其極。

御花園中央是欽安殿,是一個道教殿堂,也是紫禁城中保存得最好的明代建築。欽安殿西側是千秋亭,東側是萬春亭。後三宮的東西兩邊,有多組佈局繁複的小建築,這就是紫禁城的東西十二宮。它們依舊沿襲了外朝建築的東西對稱佈局,但卻是以傳統的四合院風格為主。每個院落各成一體,分別住着皇帝的眾多嬪妃。後三宮的西側為養心殿。清康熙帝駕崩後,繼位的雍正將寢宮從乾清宮移到養心殿。其後從乾隆至宣統幾個皇帝都在這裏居住和處理國家政務。這裏也是年輕的溥儀皇帝退位後選定的居所。

紫禁城的城牆每個角上都建有角樓。在這些角樓的設計中,數字九仍獨受青睞。每個角樓都是九樑十八柱,三重檐,七十二脊,屋頂正中都有鎏金尖頂。

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出了這道門就是景山(亦稱煤山)。這座人造山,是紫禁城的屏障。山上的一組殿堂存放着清朝歷代皇帝的“標準像”。明代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就是在這裏走投無路,自殺身亡。

就這樣,我終於粗粗瀏覽了一下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是我國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它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所展示的明清宮廷歷史、宮殿建築以及大量的難得一見的古代藝術品收藏,都是世界上其他博物館所無法企及的。而我這種粗枝大葉的介紹,恐怕也只能道出它的九牛一毛。

遊故宮作文 篇3

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宮,有着幾百多年的歷史,建於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舊稱紫禁城。故宮是世界五大宮殿之首,其它四殿分別是英國白金漢宮、法國凡爾賽宮、俄羅斯克裏姆林宮和美國白宮。故宮的面積有72萬平方千米,共有各式公室9999間半,整個皇宮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去年暑假,我去了一次世界五大宮殿之首——北京故宮。那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懷着愉快的心情和爸爸媽媽來到了故宮門前,我們買了票,進了故宮的大門。走進故宮的大門,也就是午門,我們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門前對稱着兩頭威武的銅獅,那鋒利的牙齒,鋒利的爪子,兩隻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眼前看到的是真正的獅子,好像這頭獅子尋找到了食物。我們經過一扇大門,剛走出去就看到了太和殿。太和殿色彩鮮明,雄偉壯麗,是皇帝上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的地方,太和殿那獨特的造型,讓我大開眼界。進入太和殿內,我看到了皇上上朝時坐的龍椅,那張龍椅,金碧輝煌,威嚴雄偉。

龍椅上的那條龍更是威武兇猛,龍是皇帝的化身,是皇權的象徵,皇帝坐在上面,顯現出了皇帝的威嚴。接着往裏走,我們經過交泰殿、隆福門,來到翊坤宮。翊坤宮是皇帝取妃子時用的地方,整個翊坤宮小巧玲瓏,雖然沒有太和殿大氣,但到處都不失自己特色。我突然想起來,翊坤宮正是後宮大劇《甄嬛傳》裏的年妃年世蘭的寢宮,翊坤宮果然像電視裏拍的那樣華麗。我們走出翊坤宮,來到了體和殿。體和殿位於翊坤宮之後,晚清當時的'西太后慈禧,就在這飲茶吃飯。我們接着走到了儲秀宮,這裏就是當時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慈禧太后還在這生下了同治皇帝。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了皇家園林--御花園。御花園的面積並不大,其南北深八十米,東西寬一百四十米,古柏老槐與奇花異草,以及星羅棋佈的亭台殿閣和縱橫交錯的花石子路,使得整個花園既古雅幽靜,又不失宮廷大氣。這裏是帝后茶餘飯後休息遊樂的地方。另外,每年登高、賞月活動也在這裏進行。

我們出了神武門,來到景祺閣。景祺閣位於內廷外東路、寧壽宮中路北端。景祺閣是一座二層樓閣式建築,面闊7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底層四面出廊,前檐明間開門,接穿廊直抵頤和軒後檐,次間開檻窗,上為方格玻璃窗,下為玻璃屜方窗。室內西次間設小戲台,西梢間山牆闢小門與閣後小院相通;東次間內以槅扇分成小室數間,東梢間有樓梯通二層。

一、二層之間設平座,尋杖欄杆施於二層擎檐柱間。二層前檐明間開步步錦槅扇門,裙板飾夔龍紋;次間、梢間均為步步錦支摘檻窗。東面明間開門,餘皆為步步錦支摘檻窗。觀光完了這幾個景點,故宮準備要閉館了,我和爸爸媽媽依依不捨走出了故宮。故宮代表着我們國家悠久的歷史,是世界偉大的建築!世人要讚歎我們祖先巧奪天工的設計,要讚歎我們中華民族兒女的智慧,我們更應該為我們中國的宏偉建築感到自豪!

遊故宮作文 篇4

我懷揣着期待和媽媽還有妹妹一起來到了北京,為什麼要來北京?那就因為我們要來看看老北京的“皇城根”故宮!讓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首先我們進入午門,走過金水橋,再走過太和門,映入眼簾的是太和殿,真不愧是古代的皇家宮殿,殿外的欄杆是用漢白玉雕刻的,殿內的椅子、扶手、柱子和屋頂,竟都是金子做的。太和殿是故宮裏最中央的一個宮殿,也是皇帝行政的地方,所以,太和殿是所有宮殿閣樓中最壯觀、最精緻的。在太和殿的屋頂上,龍的九子之一—嘲風,栩栩如生的立在屋頂的兩個角尖上。

走出太和殿,走過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宮,再往前走,就來到了御花園。園內建築多數倚靠着圍牆,只有少數精美造型的亭台搭建在園中。園佳木葱蘢,其古柏藤蘿,皆數百年物,將花園點綴得情趣盎然。各色的石子鋪在地上,拼成了900多幅不同的圖案,沿路欣賞,趣味無窮。在古代,這裏是帝王后妃休息散心的地方,老百姓不得踏入半步,所以,在古代老百姓眼中,這裏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紫禁城”。御花園以它古木繁花、亭台樓閣、嶙峋山石……的美麗而聞名遐邇。

故宮還有許多許多的宮殿閣樓,如:儲秀宮,永壽宮,萬春亭。走進故宮,你就已經置身於它最宏偉,最重要的展示品——紫禁城宮殿羣中。

故宮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我們中國人心中不可磨滅的一點歷史記憶,我和妹妹很不捨的離開了故宮,離開了北京,現在想想還是回味無窮呀。

遊故宮作文 篇5

故宮,古代皇帝住的房子,共有八千餘間房,佔地七十二萬多平方米,也稱紫禁城。

天安門內人山人海,我們一行人匆匆忙忙地買了票,就隨着人流進了端門。端門後,有一大片空地,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五座金水橋,橋東是協和門,通向文華、主敬殿,橋西是熙和門,裏頭坐落着武英殿和敬思殿。而正前方就是主要的“太和殿。”這太和殿乃是萬臣朝上之所,是皇帝辦事之地。青色的房樑下有着一扇又一扇木門,木門上還有金色的拉環,這拉環雕成獅子頭狀,祈求門户平安。而房頂則是用黃瓦鋪成的,在烈日下閃閃發光,還有幾隻小獸立在瓦上。整棟房子透着一股威嚴的氣勢。通向大門的樓梯共有三層,是用漢白玉做成的,中間刻有龍圖。

參觀完這兒,我們進入了御花園,御花園裏有參天古樹、假山假石、還有清雅的古亭等美麗景物,我徜徉在御花園中,時不時有些雀兒在我眼前蹦蹦跳跳。我情不自禁地感歎道:“這御花園太有韻致了!”我們又繼續向前走,在一面牆看見了著名的文物:九龍壁!這九龍壁是名副其實。共有九條龍盤在壁上,張牙舞爪,栩栩如生,好像要從牆壁裏鑽出來似的。令人看了不由得佩服古代人民的高超雕刻技藝。到了一處展館,裏邊盡是古代的珍寶,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大開眼界。

雖然出了玄武門,但心中的震撼還未消失,真想穿越到古代到那兒去看看呀!

遊故宮作文 篇6

對,我也看出來了,這對獅子耳朵是耷拉的,很温順的樣子,而剛才那對獅子耳朵是豎着的,很威嚴。

導遊姐姐公佈答案:”你們説對了,到這個門的地方就是後宮了,一般的男人進不去,一般的女人它也出不來。後宮是非之地,是警告您小心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朝廷,前面是朝,後面是廷;國家,前面是國,後面是家,就是從這個地方開始劃分的。“

經過交泰殿、坤寧宮、最後我們來到御花園。我奇怪為什麼眼前的御花園這麼小?導遊姐姐説電視演的都是騙人的,其實御花園就是這麼小。姐姐又問我們最喜歡看什麼清朝劇?我們女孩都説是”還珠格格“,男孩則説是”鐵齒銅牙紀曉嵐“。御花園裏有古樹、假山、水池和奇花異石等。其中有一棵連理樹很顯眼,但它是人為的,不是自然生長的,導遊姐姐説只有末代皇帝溥儀和皇后在此樹前拍過照,他們的結局都不好。所以不建議大家在樹前拍照。

走出神武門,結束了對故宮的遊覽。通過遊覽讓我大致瞭解了明清兩代的歷史變遷,氣勢雄偉的宮殿無不體現着封建禮儀的等級制度。也讓我讚歎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幹,它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遊故宮作文 篇7

故宮是我們去年到北京遊玩的第一站。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古建築之一。導遊介紹説在建造北京故宮的過程中,沒有用到一顆釘子,這真讓我感到驚奇,佩服他們的智慧!

來到故宮,最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那雄偉的午門。進了午門,彷彿回到了古代,金碧輝煌的宮殿雄偉壯觀,紅牆黃頂分外好看。黃色的琉璃瓦頂上還雕着代表權貴等級的仙人走獸。我一邊想象着古代皇帝的生活情景,一邊往裏邊探尋。

跨過金水橋,我們來到太和門,太和門是故宮最大的門,以前皇帝就是在這裏上早朝。過了太和門就是故宮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也就是所説的金鑾殿,是當年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再往裏走就到中和殿再到保和殿。保和殿後面是乾清門,乾清門是外朝和內廷的分界,乾清門以南是外朝,處理朝政問題,以北叫內廷,是皇帝嬪妃生活的場所。從南到北分別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最後到達御花園。整個故宮只有在御花園才能看到高大的樹木,這裏種植着各種珍貴的奇花異草,假山流水,環境悠閒舒適。最後,我們從神武門離開故宮。

在故宮,我瞭解了中國歷史的變遷,欣賞了各種珍貴奇特的歷史文物。

遊故宮作文 篇8

暑假裏,媽媽帶着我去北京旅遊,遊覽了長城與北京許多名勝古蹟,令我最難忘的就是參觀故宮了。

經過天安門,映入眼簾的是故宮的城門,進入城門一個莊嚴絢麗的宮殿出現在我的眼前。這就是故宮,也稱紫禁城,這裏曾經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距今有580多年的歷史了。

我見過上海高聳入雲的東方明珠,遊覽過蘇州園林,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雄偉壯麗的故宮。故宮有着巍峨壯觀的宮殿,裝飾着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畫與金光燦爛的瓦頂。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黃琉璃瓦頂,白石底座,雍容華貴,氣勢磅礴,像一幅千門萬户的繪畫長卷。有人説天下美景盡在故宮,並不誇張。

故宮,美不勝收的陳設,雖然沒有水、電等現代生活的設施,但是中外遊人都為它別具一格的特色,而不遠千萬裏前來觀賞。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遊人似乎已經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幾千年、幾百年前,見到了古人,嗅到古人的氣息。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如果要在中國的土地上找一個代表性建築,那就是故宮,華麗不失莊重,肅穆不失神采。而如果要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尋找一個象徵,那麼還是故宮,曾經的輝煌,曾經的喧囂都能在那裏找到註解。

一座世間僅有的皇城,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彙集了中華大地古往今來無數的奇珍異寶,凝結了能工巧匠們幾許血汗、幾許淚水……直至今天,故宮始終見證着歷史的進程,講述着無聲的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gugongzuowen/vzopeo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