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觀察作文 >

觀察小蝸牛作文通用15篇

觀察小蝸牛作文通用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小蝸牛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觀察小蝸牛作文通用15篇

觀察小蝸牛作文1

這周黃老師佈置觀察小動物蝸牛的日記。放學一回家,我就去小區的小池塘邊找蝸牛。聽媽媽説蝸牛喜歡在潮濕的地方活動。於是,我順着草叢邊找,終於找到兩隻小蝸牛,我小心翼翼的把它帶回家。

我仔細觀察,發現蝸牛揹着一個"小房子",那是它的家,遇到危險,它的"小房子"可以保護它。蝸牛有兩對觸角,長的是它的眼睛,像兩根長長的天線,探測周圍的境,短的是它的鼻子,嘴巴長在短觸角中間,住下一點兒的地方一個小洞,就是它的觜巴。

蝸牛的膽子特別小,我輕輕一碰,它就把頭縮進殼裏。我等了老半天,它還是紋絲不動。我想:"這隻蝸牛是不是餓了。"於是,我從冰箱裏拿出一片白菜葉,把蝸牛放在上面,就去看書。

過了一會兒,它悄悄地爬岀來,把白菜葉吃了幾個小洞,而且菜葉上有小小的齒痕,我想蝸中嘴巴那麼小,哪來的牙齒呢?後來,我去查了資料,才知道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嘴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5600顆牙齒!我還發現蝸牛雖然沒有腿,但它用腹足爬行,它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黏液,那是蝸牛的分泌物,有助於蝸牛爬行。

通過觀察,我知道了好多蝸牛的祕密,同學們,只要仔細,認真觀察,就可以發現更多的祕密。

觀察小蝸牛作文2

在我家旁邊大樹下的泥土裏,有一個深深的洞穴,裏面住着一羣可愛的小螞蟻.它們每天早出晚歸,十分勤勞.怪不得人們都説,螞蟻是我們人類的好榜樣.有一天,我看見一隻褐色的小螞蟻正在悠閒地散步,突然,它望着遠處停下不動了,我順着它的視線向遠方看。

在我家旁邊大樹下的泥土裏,有一個深深的洞穴,裏面住着一羣可愛的小螞蟻.它們每天早出晚歸,十分勤勞.怪不得人們都説,螞蟻是我們人類的好榜樣.

有一天,我看見一隻褐色的小螞蟻正在悠閒地散步,突然,它望着遠處停下不動了,我順着它的視線向遠方看;原來,是一隻又肥又大的青蟲.小螞蟻不顧三七二十一就衝向了大青蟲,咬住了它的頭部,這青蟲的力氣可大了,它一甩頭,就把小螞蟻給甩掉了,小螞蟻見孤掌難鳴,於是就跑進洞裏用它的"發報機"來傳遞信息,後來,數以萬計的螞蟻大軍全體出動,向大青蟲發動攻擊,那場面可真壯觀!

螞蟻大軍立刻跟大青蟲扭在一塊撕打起來,有的咬住大青蟲的頭,有的咬住大青蟲的尾,有的竟然鑽進了大青蟲的嘴巴里.有很多螞蟻被大青蟲壓在身體下面,但它們無所畏懼.大青蟲終於奄奄一息了,螞蟻大軍抬着"戰利品"浩浩蕩蕩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觀察小蝸牛作文3

雨停了,我和媽媽去買菜,在路上看到好幾只小蝸牛正慢悠悠地過馬路。我便停下腳步蹲下來,靜悄悄地看着它們過馬路。

我發現小蝸牛身體非常軟,像一堆泥。它們揹着一個灰色的殼子,就像揹着一座大房子。它們有四個觸角,兩個長的,兩個短的。它們的眼睛長在長的觸角上。它們揹着美麗的房子,爬來爬去。它們爬過的地方,都有它們留下的足跡。我很好奇,蝸牛的嘴巴在哪裏?我查了一下百度,蝸牛的嘴巴在短的觸角下面,蝸牛的牙齒有兩萬五百六十萬顆牙齒,怪不得蝸牛號稱牙齒最多的動物,動物世界真有趣。我看着它們一分鐘過去了,小蝸牛一動不動,好像睡着了,半小時過去了,小蝸牛才挪了一點點。一小時過去了,小蝸牛連三分之一的路都沒有走過。

因為蝸牛揹着重重的殼,所以才走這麼慢吧!我要不把這幾隻小蝸牛送到對面呀?説着便小心翼翼地把小蝸牛拿到我手掌心裏,把它們送到對面。小蝸牛雖然揹着重重的殼,但始終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有時候我都不如這幾隻小蝸牛,做事做一半,不能堅持到底。我以後一定要像小蝸牛一樣,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

觀察小蝸牛作文4

國慶節假期的早晨,我寫完作業去廚房洗手。發現爸爸買的菜葉上趴着一隻小蝸牛在緩緩地移動,真是太奇妙了!

我仔細的觀察,發現蝸牛的身體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頭、腹部和殼。

小蝸牛的腦袋圓圓的,頭頂上還有兩對天線似的觸角,一對長觸角上長着兩顆“黑珍珠”,這就是它的眼睛,另外還有一對稍稍短的觸角,下面長着那張小得不能再小的嘴巴,與其説是嘴巴還不如説那是一條細縫更形象。

小蝸牛走路主要靠腹部,我們稱之為“腹足”。他走起路來非常的慢,能像吸盤一樣牢牢地吸住物體,然後再緩緩拉長身體,彷彿一名戰士匍匐前進,走過的路上會留下一條長長的黏液,有時還回拉點“便便”,好像是説:“小蝸牛到此一遊!”

小蝸牛是貝殼類軟體動物。它的殼圓圓地,有螺旋形花紋;它的殼很堅硬,像是一座堅固的房子。小蝸牛走到哪裏就把房子背到哪裏,一刻也不分離,既擋風又遮雨。

當我調皮的用手去碰它的觸角時,它就會迅速地把觸角縮回去,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整個身體躲進房子裏面藏起來,以免受到傷害,好久都不出來。

多麼可愛的小蝸牛啊!

觀察小蝸牛作文5

今天放學回家時,我驚喜地發現路上有一隻小蝸牛。我興奮地蹲下來,仔細打量它。

我一邊哼着“蝸牛揹着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一邊看到蝸牛背上的“房子”鼓鼓的,上面還刻着一些

精美的花紋。蝸牛

看到我似乎很好

奇,它竟然伸出頭

來了!它頭上長着一對像自動鉛筆芯一樣粗細的觸角,再仔細一看,原來在長觸角的下面還長着一對短一點的觸角。媽媽在一旁解釋説:“長的觸角是蝸牛的眼睛,短的是它的鼻子。”我友好地用手按了按它背上的“房子”,想跟它打個招呼,可是它的天線一樣的觸角馬上縮了回去。我再用力一按,這回連小蝸牛的身子也縮進了殼裏。哈哈哈,蝸牛可真膽小。

書上寫着蝸牛愛吃菜葉,我很想知道蝸牛是不是也吃樹葉。於是我摘了一片翠綠的樹葉放在它的面前,蝸牛沒有吃樹葉,而是爬了上去。我拿起樹葉,讓樹葉在空中飛舞着,小蝸牛並沒有像我所想象的那樣掉下來,反而是坐了一回“過山車”,下來後還是穩穩當當地趴在葉子上。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媽媽告訴我:“這是因為蝸牛爬行的時候會分泌出一種黏液,這種粘液能使它附着在葉子上,不掉下來。”哦,原來如此啊!小蝸牛,你還真行!

觀察小蝸牛作文6

今天,我在家門口捉了幾隻小蝸牛,把它們養在瓶子裏,準備好好觀察觀察。

小蝸牛的樣子很可愛。它的身體軟軟的,黏糊糊的;頭上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長的那對上,短的那對是用來尋找食物的。它的殼是黑灰色的,呈螺旋形的,就像一座大房子。

小蝸牛的爬行速度很慢。有一次,李老師讓我們做一個實驗,看一看蝸牛兩分鐘能爬幾釐米。李老師説:“開始。”我們就把小蝸牛拿到桌子上,我的小傢伙兒爬得可慢了,像一位老爺爺在過馬路。我一個勁兒的喊:“加油!加油!”可我的小蝸牛就是不領情,還是在慢吞吞地爬着。時間一分一分的過去了,眼看兩分鐘就快到了,就在這時,李老師説:“停。”我拿出尺子量了量,一看,我的小蝸牛才爬了17釐米,要是我兩分鐘至少可以跑五六百米呢。

小蝸牛特別怕陽光。有一次,我把小蝸牛放在太陽底下,想讓它曬曬太陽,沒想到小蝸牛卻把小腦袋縮了回去。又過了好長時間,小蝸牛才把頭伸了出來,往陰暗潮濕的地方跑,好像在哀求説:“別曬了,別曬了,再曬我就沒命了。”

小蝸牛也很怕撓癢癢。記得有一次,我看見小蝸牛睡着了,便輕輕地撫摸着小蝸牛的殼,沒想到的是它卻把頭伸了出來,一會兒往東轉,一會兒往西轉,似乎在搖着頭對我説:“小主人,別撓了,我可難受了。”

我喜歡這可愛有趣的小蝸牛,更喜歡觀察小蝸牛的一言一行。這次觀察蝸牛的實驗讓我增長了好多知識呀!

觀察小蝸牛作文7

雨停了,我和媽媽去買菜。在路上看到好幾只小蝸牛,正慢悠悠地過馬路。於是,我停下腳步,蹲在馬路邊上,靜靜地看着它們一步一步往前走。

我發現小蝸牛的身體軟綿綿的,它們的頭上有四個觸角,它們的眼睛長在後面兩個長的觸角上,在兩個小觸角中間往下一點的地方有個小洞,那就是它的嘴巴。它們還揹着一個重重的殼,那個殼就是它的家,走到哪兒就背到哪兒。我用手指輕輕地碰了一下它的觸角。它就會縮到殼裏,過了一會兒,它又會從殼裏探出頭來,繼續往前爬。它們爬得很慢很慢,爬到哪裏,哪裏就會有濕濕的足跡。我蹲在那裏看了一會兒,它們在原地一動不動,半個小時過去了,它們才爬過一個白色斑馬線。

我蹲在那看呀看,心想:它們爬得也太慢了,什麼時候才能爬過馬路?於是,我輕輕地抓住它們的殼,把它們一個一個放在手心,送到馬路對面。這樣,它們就可以快速到達它們要去的地方了。

送完小蝸牛,我跟着媽媽繼續往前走。路上我就在想:小蝸牛為了自己的目標一直堅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我們也要學習小蝸牛堅持不懈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為實現自己的目標努力學習。

觀察小蝸牛作文8

我在草叢裏抓到了一隻小蝸牛,聽説蝸牛能把比它的殼還要硬的紙箱給啃破,我就對它產生了興趣,就把它帶回家,放在塑料盒裏,仔細觀察起來。

蝸牛有一對短觸角和一對長觸角,它的短觸角就像是感應器,能感覺到前面有沒有障礙物。它的眼睛長在長的那對觸角上,如果你碰它的眼睛,它就會馬上縮回來,等一會兒它覺得沒有危險了,再把眼睛伸出來。它還有着一個又大又圓的殼,上面佈滿一圈又一圈的螺紋。

一天,我覺得蝸牛在盒子裏會很悶,就決定讓它出來散散步。只見蝸牛用腹足緩緩地向前爬着,爬過的地方,都留下了粘液,好像在告訴我們它曾“到此一遊”。我拿來一根小木棒,無論怎麼挑逗它,它就像磁鐵吸在金屬板上一樣,一動不動。我又拿來一片菜葉,放在蝸牛的前面。蝸牛慢慢地爬上菜葉,先在菜葉中間啃了一個洞,然後沿着洞的邊緣繼續啃,洞越啃越大。真不能小看了蝸牛的“櫻桃小嘴”,太厲害了!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着它的臉……”蝸牛,你真了不起!

觀察小蝸牛作文9

今天,我在小區的樹蔭下,發現了一隻灰棕色的小蝸牛。

蝸牛雖然很小,又不咬人,可我覺得它的粘液太噁心了,所以我摘下一片樹葉,把它放在樹葉上靜靜地觀察它。蝸牛的頭上長着一雙觸角像兩根天線,背上揹着一個螺旋形的殼。我剛碰到它的殼,它就膽小地把身子縮了起來。也許它覺得危險已經過去了;也許是太想呼吸新鮮空氣了,它慢慢從殼裏爬了出來。先是觸角露了出來,接着,柔軟的身體隨着一起一伏的動作完全暴露在陽光下。它享受着陽光的愛撫,安靜地睡着了。

我靜靜地看着蝸牛,腦子裏有了不少想法。我帶着它回家,去解開心中的謎團。

通過查資料,我知道了蝸牛的眼睛長在觸角上。它的觸角就像是盲人的枴杖,可以分辨方向,及時地避開障礙物。

蝸牛吃什麼呢?為了做實驗,我拿來一根小樹枝、一根葱、一片菜葉。我把所有東西都放在它面前。過了一會兒,它在菜葉上不動了,我知道了蝸牛不但吃菜葉,而且也是害蟲。

生活中處處皆學問,只要認真觀察,就會探索出大自然的奧祕!

觀察小蝸牛作文10

小蝸牛的眼睛很小,如果你不仔細看,看不見。嘴巴也看不見。它的殼是圓的,硬硬的,這有可能就是它的房子。

一天,我在園子裏抓了一些蝸牛,把它放進瓶子裏,仔細地觀察它的頭。它那兩個長長的觸角,真像兩根天線,輕輕地觸摸一下,它的身子就會很快地縮進殼裏,真有趣!我們又觀察它吃草,輕輕地把它放在葉子上,我們用放大鏡看清楚了,它是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我睡了一會,剛醒來,就向放蝸牛的地方跑去。一看,啊!怎麼蝸牛不見了?我東張西望,一看,它已經爬到牆上睡大覺了。我生氣地説:“你快點給我起來!否則,我就把你踩扁!起不起來?”突然,蝸牛慢慢地伸出了頭,好像是説:“聽見了,我馬上就起來。”真有意思。

還有一次,我在家外捉了一些蝸牛。我一踩,是空的,我又拿了一個蝸牛,還是空的;我又拿了一個,又是空的……我生氣了,把土裏的蝸牛都踩了一遍,竟然都是空的。我又把水澆在了土裏,等了一會兒,所有的蝸牛才慢慢地爬出來,它們爬過的地方還有一道粘液,我一把就抓住了蝸牛。原來,蝸牛喜歡潮濕的地方啊!

這就是我經常觀察的蝸牛,雖然它是害蟲,但我也喜歡蝸牛!

觀察小蝸牛作文11

今天,我走在靜謐的竹林中,享受着竹子的清香與鄉間的快樂

我的目光集中在一隻蝸牛身上,好奇心使我迫不及待的想把它抓住,我的天啊!蝸牛的粘液!滑滑的,有些臭味,比水更渾濁一些。

我立刻放下了他,繼續觀察他的動作。突然前面有一些破碎的玻璃,我想把它拿走,但想了想,蝸牛看見有阻礙,一定會自己掉頭的。沒想到他不僅不掉頭,還筆直的向前走去,那樣子就像一個英勇的戰士,永不退縮。但他那樣柔軟的身體,怎麼能承受被碎玻璃劃破的疼痛呢?我浮想聯翩,想象自己光腳踩着碎玻璃的場景,那叫一個痛啊。但是蝸牛的舉動讓我感歎了,他竟然可以安然無恙地走過,看他的樣子,彷彿是一種享受,根本感受不到一點疼痛。

回到家我查到,原來蝸牛的粘液有一種保護作用。

竹林前冒出縷縷青煙,我聽見了幾聲犬吠,這才回過神來,原來已經到了晚飯的時候了。

回到家,我細想了一下,感受到萬物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如果不仔細查驗還真不知道呢。

觀察小蝸牛作文12

今天,我到小區裏散步,在菜地的'圍牆上發現了一隻慢騰騰爬行的蝸牛。我被它那新奇有趣的外表吸引了,於是把它捉來觀察一番。

它的外殼呈現一層油亮的灰褐色。上面佈滿了斑點和條紋,它的肉體是嫩黃色的,上面有兩根如探測器天線般的觸角,還有兩根像植物短短的嫩莖一樣的小突角。它沒有爪子,它的腳長在肚子上,像一個大大的吸盤,這種動物被稱之為“腹足動物”。蝸牛就是屬於這一類的。

蝸牛吃什麼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於是, 我決定做一個小實驗,我把葉子,一朵迷迭香,還有一小片白菜,放在蝸牛的面前,蝸牛慢慢地向前爬去了。我本以為它會吃葉子,於是就把葉子推到了它的面前。它卻拐了個彎,向白菜葉子爬去,一到白菜葉子上,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彷彿在嘲笑着我的無知。等它吃飽了,便縮回殼裏睡大覺去了。

我決定進一步瞭解有關它的祕密。通過上網查找資料,我還知道了蝸牛是草食性動物,一般是吃蔬菜的。在雨後出現的概率比較大,是一種對農業有害的動物。它分為陸生、水生兩種,一般都是陸生,最大的有一隻吉娃娃狗大小,最小的只有指甲蓋那麼大。在英國還有流行把蝸牛做成菜,和乾貝、魚翅、鮑魚被稱為四大名菜。

觀察這隻小蝸牛,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呀!

觀察小蝸牛作文13

我的蝸牛全身烏黑,揹着個陀螺形的小房子,沒有腳,也沒有毛,是靠腹足來行走的。他有點兒小,但在幹什麼,我都看得一清二楚,這還多虧了放大鏡呢!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兩對觸角,一對長長的,另一對短短的,不認真是觀察不到那對短觸角的。那對又細又長的觸角像一對指南針一樣,它指向哪,蝸牛就朝哪爬。他喜歡在飼養盒裏到處溜達,累了之後就把觸角縮起來,頭也收在殼裏,腹足粘在一個地方,就安心地休息了。不一會兒他睡着了,接着就流出白色的液體。一會兒,他又醒了,小腦袋又伸出來,觸角也探出來了。

他一定是餓了,爬到了小菜葉上,啃了幾口,又排出一條條細細的糞便。他又吃了點胡蘿蔔,啊,不得了,他排出了紅色的糞便!

吃飽喝足後他又睡着了!我用細細的狗尾草碰了碰它,蝸牛癢極了,探出頭來東張西望,好像在嘻嘻説:“太癢了,太癢了,別撓了!氣死我了,好好睡個覺都不行,還打擾我!”他氣得在飼養盒裏煩躁地走來走去。

這隻活波、可愛的蝸牛,有誰不喜歡呢?

觀察小蝸牛作文14

去學校鍛鍊的時候,我路過飲水區,發現旁邊的水台上有一個小黑點在挪動,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隻小蝸牛。

小蝸牛揹着一個大大的殼,殼裏面是軟軟的身體和兩對細長的觸角,令我很好奇。經過了觀察,他的觸角上張了四隻眼睛,老師告訴過我們,其中一對是假眼,另一對才是真眼。自然界的蝸牛種類很多,有大有小,最大的有拳頭那麼大;小的只有芝麻那麼小。有的殼像一個小小的釘子,有的殼像小漩渦,還有的像迷你龍捲風。

我的蝸牛非常“懶”,它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而且一睡就睡好幾天。當我把他放在水裏的時候,它才舒展開那小小的身體。

蝸牛非常喜歡吃嫩青菜,它是從中間開始吃菜葉的,一眨眼就把一片菜葉吃完了。蝸牛特別挑食,只吃菜葉,不吃菜梗。不過我還聽説過有些蝸牛還會吃蛋殼,那是為了補鈣。

世界上有趣又值得觀察的東西還有很多,蝸牛隻是其中的一種,比如“知了為什麼叫”,“天牛住在哪裏”,“哪些蜘蛛有毒”,“蜘蛛的毒牙長在哪裏”……

觀察小蝸牛作文15

今天我與媽媽去了鄉下,我一個人在田間的小路上散步。走着走着,一隻正在緩慢爬動的小動物進入了我的眼球。

仔細一瞧,原然是一隻小蝸牛。我突發奇想,我想與這隻小蝸牛一起散步。於是,我慢慢得走着,生怕這隻小蝸牛跟不上。當我走了幾步,回頭一看,那隻小蝸牛竟離我這麼遠。

我在它後面推了推,可它仍是那樣慢慢地爬着。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在説:“我已經盡力了!”

蝸牛它雖然爬不快,但是它仍舊爬着。為的就是能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為的就是能完成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是怎麼樣完成這些目標的?蝸牛它靠自己的努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我們要學習蝸牛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目標!

生活常給人以啟示,然而,生活卻不會主動把"啟示"送上門。生活按照它自己的模樣和規律進行着,每個人都有權利從它那裏獲得啟示。它給每個人以機會,而問題在於我們自己能不能從中去發現"啟示"。勤于思索的人,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在辛勤尋找啟示的人——帶着懸而未決的問題去找,懷着種種疑團去找。思索生活本身,思索生活中的種種現象,你才會受到生活的饋贈。

標籤: 通用 蝸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guanchazuowen/n34zg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