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發現作文 >

【精華】我發現作文八篇

【精華】我發現作文八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發現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我發現作文八篇

我發現作文 篇1

上課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寫下“我發現花會游泳”,我們看了大吃一驚,簡直難以置信,腦子裏的問號越來越大,糊里糊塗又半信半疑,不知道老師這葫蘆裏買的到底是什麼藥,真是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啊!

老師拿出了一朵乾巴巴的梔子花幹,它看上去像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就它還會游泳?我又好奇又納悶,只能耐心地瞪着老師揭開謎底。只見老師先把梔子花幹放進杯子裏,再把開水慢慢倒進去。梔子花幹在杯子裏上下浮動着,不停翻滾着 ,花幹成了一個優雅的舞者,好像在跳芭蕾;好像又成了一個活潑的小朋友在轉呼啦圈;又好像是一隻調皮的小猴子在翻跟頭。冒出許多氣泡的梔子花在杯子裏吸飽了水,慢慢的變大了。老師説要是水再燙一點就完全張開了。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就這樣成了一個落落大方的小姑娘,這真是太有趣了!老師説這種花泡的茶可以喝,我們喝了一口,啊,又苦又甜!

最後老師和我們説世界上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我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世界上所有美的東西!

我發現作文 篇2

晚上,當你走在大街上,會發現在你身邊有一個一會兒大、一會兒小、一會兒前、一會兒又在後的影子。它時刻跟着你,你走得快它也快;你走得慢它也慢;你跑,它就跑;你跳,它也跳;你停,它也在你身邊等着你,奇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經過我仔細觀察發現,原來燈光的照射方向不同,影子也隨着改變位置。假如,燈光從你身體的前面照射過來,影子就在你的後面出現;假如,燈光從你身體的後面照射過來,影子就在你前面出現;總之,燈光從哪個方向照射,影子就會出現在相反的方向。

我發現影子有時也會給人們帶來不方便,例如:醫生在給病人動手術時,影子會遮住醫生的視線,使醫生看不清楚病人器官的位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發明了無影燈,使影子在燈下消失,這樣手術就能準確無誤地進行了。現在,每個醫院的手術室裏都掛着無影燈。

更有趣的是,影子還會給人們帶來歡樂呢。如:我國民間傳統劇目皮影戲,就是利用影子給人們帶了很多快樂。演戲時,人們把一塊白布當做銀幕,後面有許多人操作着用驢皮做成的皮偶,燈光從後面一照,人物、動作的影子會映在銀幕上,就是好看的皮影戲了。

我真沒有想到影子還有這麼大的作用!

我發現作文 篇3

一個“煮”字寫出了寫作者的良苦用心。“煮”是“熬煮”之義,原料是中外典籍,煙波浩渺的卷帙,細細加以熬煮,提煉精華,佐以寫作者的珍貴感悟,造就釅釅的精神食糧。啖之,讓人不禁涕淚泗流。經過如此精心熬煮的精神濃湯,其一是口口精華,其二是容易消化。

“療飢”説起來卻有些曖昧。煮字倘若光為療飢,是寫作者動機不純,勢必會造成功利性寫作,輕則熬煮不徹底,不夠香甜可口,重則味同嚼蠟,口味值得商榷。

既是精心熬煮,用料勢必上乘,耗時頗長。寫作者塗塗抹抹,刪刪改改,錙銖必較,眉頭緊鎖。譬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歐陽修口中的“逸馬斃犬於道”,譬如賈島“僧敲月下門”的“敲”字。賈島煉字的佳話早已口口相傳,為人所津津樂道,“推敲”一詞便來源於此。詩人作《題詩後》一首,讀所作詩竟“一吟雙淚流”,其中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其實,對文字講究得近乎挑剔是一切虔誠忠實寫作者的常態。

一個真正的寫作者,不會為療飢而寫作,因為寫作就是一種單純到近乎極致的表達的快樂。

大家都讀過陶淵明的詩文,陶公很明確地説“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他説道:“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晏如也”就是怡然自得的意思。杜工部吟道:“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潦倒至此,詩人卻不以為忤。“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白居易如是説,樂天曾不屑於“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的糜爛生活。陶公的物質生活匱乏,卻煮字不輟的精神,杜工部、白居易作為一個純粹寫作者的身份也不必言説。他們的寫作,決不會是為了一點口糧。倘若説他們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寫作的,那就失之偏頗了。

療飢誠可貴,煮字價更高。曹雪芹“舉家食粥酒常賒”,劉禹錫説“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説出了寫作者的清瘦。煮字非但沒有療寫作者的物質之飢,同樣也沒有療寫作者的精神之飢。越是寫作越是對知識飢渴,愈是寫作愈是“飢腸轆轆”。見了典籍,寫作者兩眼冒綠光,迫不及待,如餓狼撲食。

那麼,煮字是為了什麼呢?對此寫作者三緘其口,“俯而不答仰而笑”。像老舍的《想北平》所説的“這個愛幾乎是要説而説不出的”。寫作就是一種純粹的表達的快樂。

我發現作文 篇4

她,是我的同學,在我眼中,一個自私自利的,無惡不做的壞女孩!老師和同學們都不喜歡,甚至討厭她,我更是與她爭鋒相對。這一切都是因為她是一個鄉下來的姑娘,身上總是有一股難聞的土豆味,成績更是一塌糊塗。可是自從那次,我卻不得不承認“人不可貌相”這句話藴含着多麼偉大的真理。

這還要從那次春遊説起。

“撲通”一聲,正沉浸在春遊快樂心情的我們,猛然被拉回了現實世界。我們朝聲音的“發源地”望去。天哪!一個一年級的小弟弟正在蓮花池裏上下撲騰着。我們的心也隨着池水一起起伏。可心急歸心急,我們誰都無能為力,只能在一旁乾瞪眼。平時幾個表現得很膽大的“體育健將”,全都膽怯的退到一邊,成了一隻只縮頭烏龜。我急切的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啊!再拖延那小弟弟就沒救了!可我不會游泳,跳下去,估計也適合小弟弟一樣的‘待遇’……….”

突然,又一聲“撲通”,我嚇了一身冷汗,循聲朝池邊望去,映入眼簾的竟是她和那弟弟在池中掙扎的情景。終於,弟弟被救上來了,可她自己卻被水嗆得不停的咳嗽。這時,我突然想起,她也不會游泳!

我看着全身濕透的她,震撼了。是什麼讓她義無反顧的跳下水?是心!對,是一顆美麗,善良的心!樂於助人的性格使她奮不顧身,而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當我們嘲笑她,歧視她時,她沒有氣餒,相反,她的不斷努力使她變得更加光彩照人。她的美不在表面,而在內心!她因有一顆善良的心,而變得愈發美麗!

我發現作文 篇5

爸爸,這是多麼清晰又熟悉的字眼,你的爸爸是不是總會有變臉的時候,但是我的爸爸臉上會變花。

有一次期末考試,我的成績非常好,尤其是語文。當我一蹦一跳的`拿着獎狀回家後,讓爸爸看見了,只見爸爸臉上立刻有了一朵愛笑的開心果的花,當時爸爸把我抱起來,又是親又是笑,還説,你沒有讓爸爸失望我的寶貝女兒,當時我高興極了。

還有一次是吃完飯後,我跑到書房津津有味的玩起電腦,當我出來喝水的時候,爸爸臉上出現了一朵火花,當時嚇得我心驚肉跳,爸爸説,吃完飯後你可以看書,為什麼要去玩電腦,我急忙跑到書房,把電腦關了,然後拿起一本書認認真真的看了起來,爸爸臉上的火花才沒有了。

知道了吧,我的爸爸臉上能變花。

我發現作文 篇6

夏季的某一天,我和哥哥在草地上抓螳螂,螳螂可真多啊!大家一下就抓了幾十只,我用一個玻璃瓶子把他們一一關入“監牢”,當我們拿出玻璃瓶賞析我的作品時,發覺螞蚱的小臉部除開有一雙烏黑的雙眼和小小嘴之外,什麼也沒有,連鼻子也沒有,我難以相信,又仔仔細細的找了找,還真沒有鼻子。我也很怪異,螞蚱沒有鼻子,它用哪些來呼吸呢?我想:我還在游水的情況下,要是把全身上下都泡到水中,便會覺得十分不舒服,假如螞蚱放進水裏,他是否也會和大家一樣會拼命的掙脱呢?

為了更好地搞搞清楚這個問題,我趕快打過一盆水來,我先從“監牢“裏拿出來一隻螞蚱,隨後先把螞蚱的頭徹底泡浸在水裏,可螞蚱一動都沒動,彷彿一點事兒沒有產生一樣,我還以為它去世了,趕快把它從水中拎起來,可螞蚱一離去水,便活蹦亂跳起來,我把它放進玻璃瓶裏,又換另一隻螞蚱。

此次我把螞蚱的腹部放進水裏,這隻螞蚱並不像剛剛那隻螞蚱那麼談定了,它拼命掙脱起來,還用它那像鋸子一樣的大長腿來鋸我手,我想,難道説它會用腹部呼吸?怎麼可能?這次到我不會淡定從容了,我把這隻螞蚱放回玻璃瓶子,跑回家了打開電腦百度了一下,原先螞蚱跟蝗蟲是一樣的,他們的呼吸器官在腹部的兩側,,他們的呼吸器官叫支氣管,支氣管的張口叫氣門,氣門是遍佈在螞蚱的胸腹部的,氣門現有十對,兩對在乳房,八對在腹部,他們便是運用氣門一張一閉來開展呼吸的。

原來如此啊!這一密祕總算一不小心解除了。

我發現作文 篇7

數學那樣的神奇,那樣的深不可測,奧妙無窮,只要你認真地去思考,去研究,就會發現它其中的深趣和奧妙。

一天,我從書中看到了一道題,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我就思考起來,我想,這樣簡單的一道題怎麼能難到我呢啊!我左思右想的想了半天,終於做出來了,可是再算一遍我做的不對,這時困惑起來,我繼續認真研究,我清除腦子裏的一切雜念。把心思完全想到這道題上。我冥思苦想,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着,突然之間我的腦海裏浮現起我的好朋友給我講題的情形,朋友給我講的那條概念對啊着不是相似的嗎就圍繞這個概念做這到題。

我終於做出來了,這使我不禁呼喚起來,啊我做出來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只要你認真去做去思考了,你就會得出真知,正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這樣你就會發現數學就是這樣簡單有趣。

我發現作文 篇8

美麗無處不在,一次跌倒後的攙扶是美麗的;一次挺身而出、捨己救人是美麗的;一次阻止別人亂貼廣告紙也是美麗的……只要你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就會發現生活中原來有這麼多美好的事情和美麗的人!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媽媽去步行街上游玩。在步行街的拐角處,停着一輛白色的大巴——無償獻血車,車上還畫着一滴很大的鮮血在衝着大家微笑呢!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拉着媽媽的手徑直走向了停在拐角口的無償獻血車。剛走過去就看見車的旁邊立着一塊塑料板,上面清晰地寫着幾個顯眼的大字——無償獻血。只見一位專門負責抽血的醫生,穿着一件白色大褂,坐在一張椅子上,面前是一張長方形的桌子,桌子的上面擺放着一堆包裝好的針筒和許多個獻血袋。桌子前面有幾位愛心人士在等待着為急需用血的人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等到醫生喊開始獻血的時候,隊伍後面的人有些處於害怕的心理,表情有些猶豫。這時,其中一位三十歲左右的阿姨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她坐在椅子上,挽起袖口的手有些顫抖。我猜測,這也許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獻血。不一會兒,她終於克服了心中的恐懼,對醫生説:“醫生,我是O型血,我想獻400毫升血,請您幫我抽血吧!”我和媽媽站在一旁看着,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心裏想着:這位阿姨真勇敢啊,在眾多獻血決心不堅定的人羣中挺身而出,第一個坐下來獻血。她真是一個無私奉獻、心地善良的人啊!

想着想着,只見醫生撕開一個抽血針筒的包裝袋,又把準備好的獻血袋拿了出來。那位阿姨盯着那粗大的針頭,情不自禁地哆嗦起來,緊張地閉上了雙眼。我望着針筒,心也跟着阿姨揪了起來。隨着醫生不停地抽血,只見獻血袋裏面的那鮮紅色的血越聚越多。一股股鮮血順着一根長長的細管流入了獻血袋中,我的手也不禁抖了一下。不知不覺中,獻血袋裏面便注滿了一整袋鮮血。那位阿姨因為被抽掉了太多的血,臉色也漸漸變得蒼白起來。

獻血結束了,那位阿姨扶着桌子慢慢站了起來,工作人員頒發給了她一個紅色的小本——無償獻血證。她看着那美好的五個字,露出了甜蜜的笑容。作為姜堰日報的小記者,我忙上前一步,問:“阿姨,我想採訪你一下,此刻你最想説些什麼?”阿姨説:“我獻這點血不算什麼,為了讓更多的人生存下去,今天我成為最美的人了。今後,我還會來獻血的。”媽媽感動極了,也走上前去説:“我也要獻血。”聽了媽媽的話,後面的人也變得更積極了,我也因為有一個心靈美的媽媽而感到自豪。同時,我默默地下定決心:等我到十八週歲,一定要加入無償獻血的行列,把愛心繼續傳遞下去。

美麗不在外表,而在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同學們,讓我們都來從身邊發現美,去實現“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的價值,努力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出美麗的鮮花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faxianzuowen/zrkwv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