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分別作文 >

【實用】分別的作文錦集七篇

【實用】分別的作文錦集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分別的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分別的作文錦集七篇

分別的作文 篇1

在有短短的幾個月,我們就要畢業了,想起和同學在一起的時光,我不禁流下了眼淚。

這六年裏我們經歷了風風雨雨,在學校的生活有苦有甜。從傻傻的我到懂事的我,都有着無數次的經歷,第一次上課,第一次回答問題,第一次軍訓……

在剩下的日子裏,我希望大家都要好好珍惜,“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誰都會有離開學校的一天!有一次我做夢,夢到快要畢業了。誰知,到了第二天,我發現枕頭全濕了。可小學畢業是我們人生必經的一條路啊,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事。

請大家珍惜這短暫的幾個月吧!

分別的作文 篇2

在這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日子裏,我已度過14個春秋,不明白人生為什麼要面對分別?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成長的陣痛?

從小我的膽子就小,分分秒秒都不願離開温暖的港灣——媽媽的懷抱,有時因為媽媽有事不在家,我準會哭得稀里嘩啦,我就像影子一樣粘着媽媽。小時候最讓我痛心的是上學,只要提上學,我就像遇五雷轟頂,嚇得直哭。再怎麼也逃不出如來佛祖的掌心,家裏總是拿一切辦法把我送到學校。媽媽拿我最喜歡的糖來騙我進學校,那時我天真無知,就上鈎了。剛開始以為自己很聰明,當發現自己置身陌生的環境中,才知道自己上當了,只好哇哇大哭。

長大了,終要離開温暖的家。在媽媽的千叮嚀萬囑咐下,我步入了小學校園,剛開始每天都在想家,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晚上做夢夢到自己在家裏,醒來會傷心得掉下眼淚。後來一段時間內,我有了許多朝夕相處的夥伴,還有循循善誘的老師,不再像從前那樣想家了,因為這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在一起快樂地學習、玩耍、休息,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時光荏苒,我在這個大家庭中快樂地度過了六年,馬上就要分別了。我的腦海一直浮現我們的歡聲笑語,我們曾一起拼搏,一起努力的畫面,校園裏我們印下的足跡……時光不等人,我只能用淚水紀念這段美好。

我知道自己不能總是那麼幼稚,我們終要面社會,見風雨。初中,我選擇了邢台的中學,離開了家,離開了媽媽温暖的懷抱,飛向遠方。在中學的校園裏,我和媽媽很難見面,但我不再像以前那樣輕易掉下眼淚,我相信我長大了,我開始茁壯成長了。小學的分別對我影響很大,我常想人為什麼要面對分別。沒想到到了中學還要分班,剛建立的友誼又要拆散嗎?我想起每一次分別的場景,難過的感覺又回來了,但我知道這是為了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在一次次的分別中變得堅強,這就是成長。人生路漫長而遙遠,可能以後的分別還有很多,只要我們過得充實,學會珍惜,把分別化為人生道路上的前進動力,就沒有遺憾。

分別的'滋味

分別的作文 篇3

花再美麗,總有凋謝的時候,樹再壯大,總有蒼老的時候,人再親近總有離開的時候。

那是兩年前小學即將畢業時的分離場景,至今我還是無法忘卻。剛踏入教室,眼前的景象就讓我着實嚇了一跳,往日的歡笑,曾經的嬉鬧這一刻都沒有展現。同學們都忙忙碌碌的傳寫着“同學錄”和“臨別贈言”,走到我的座位,也擺着一沓同學錄,我歎了歎口氣默默坐下,看見同桌在給其他同學的信上落下一滴眼淚,我也在同學錄上加了一句話,“我永遠會記住你和這份永遠不變的友誼!”

“叮鈴鈴!”上課鈴聲無情地打響,而同學們卻在奮筆疾書的寫着自己的感情。老師拍了拍課桌:“好了,好了,大家都別這樣傷感了吧,邊説邊轉身在黑板上寫下總有分別的時候,讓每一次分別都上一個新台階!”

那一刻,教室裏安靜極了,大家目不轉睛地盯着在台上滔滔不絕的老師,同學們也是懂非懂的聽着,我陷入了深思,彷彿一下子穿越到未來。是啊!老師説的很對。我們的人生才剛剛起步,以後還會有少不了面對這樣那樣的分別、變動。想到此,我有些心潮澎湃:“無論將來如何,我都相信,自己都會跨上一個個新台階。”

是呀!離開小學已經兩年了,自己要在初中的課堂上努力、向前。

分別的作文 篇4

白色的牀,白色的牆,白色的病號服,白色的夢……

時常夢見我坐在你寬大的肩上,微風吹過臉頰,我們在田野上盡情奔跑,不時吹落幾片書頁,伸手捉幾隻蝴蝶,你會輕輕折下一朵白色茉莉,插在我的小辮子上。“抓好了,要加速了!”夢見月光普照的夜晚,你把我摟在懷裏,在白色的月光下給我講人生哲理。“你要勇敢的去面對困難,外公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

夢見我變成一把小藤椅,和你在清晨看雜誌,輕輕撫摸你的後背,在風中搖擺。夢見我變成家門口那一株橘子樹,衝着你甜甜地微笑。看着你,拿着白色水壺給我澆水。

夢見我變成你出門必戴的帽子,緊貼着你的腦袋永遠呆在一起。醒來,淚水濕透了枕巾,會將近一年前,一切如此沉默,望着脈搏指針快速跳動,三十、二十五、二十三,牀頭全家已佇立良久,二十、十九、十七,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最後一秒。你側身躺在牀上,風吹拂着你的臉頰,好想變成那股清風,依在你的胸口,陪你度過艱難的時刻。回到從前,坐在你的膝上,聽你講述那月亮的故事,枯黃的樹葉輕輕飄落在地上,時間彷彿靜止了。

一天後,所有東西都變成了黑色刺鼻的氣味。讓我無法忍受一切,似乎依然是如此平靜,凌冽的寒風刺骨,外公的臉還是如此祥和。我多麼想變成你的心臟,永遠和你在一起,黑色充斥在眼前,長佇在牀前思考你曾經講給我的道理,“永遠。”

分別的作文 篇5

天藍的時候很美,但過於深藍就會變得可怕,人間萬物的美好東西太多,漸漸的人們也忘記了珍惜,當美好的事物消失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錯誤,不管人們發現錯誤時是自責還是無謂,消失的東西是永遠不會再出現的,當某一個人消失了的時候,只有她的親人朋友才會傷心,其他世界裏的人不會因為某人的離開而傷心痛苦,他們依舊會過自己的生活,依舊為生活而努力奮鬥着,所以不管身邊失去了什麼也只是自己痛苦,反而你可以尋找身邊是否增加了某些東西,有失就一定有得,這是人生的定理。

分別的作文 篇6

六年似乎只是一瞬間,悄悄來了又悄悄走了。他如炙熱的流星劃破天空雖然隕落了,但留下了璀璨耀眼的光芒。

別了朋友別了老師別了充滿着笑聲的學校。有些事已在時光中難辨真假,有些事還來不及呈現就以和凋零的時間一起消失。只留下了一絲回憶一絲感動和一絲浮雲。悄悄留在了記憶的最深處慢慢沉沒。

都説人一生必定有一轉折,他給童年畫上句號給青春打上前引號。而我卻想着以後的再次分離,悄然回首心思透明才知道自己錯過了品嚐童年的點點滴滴。也許成長就是這般青澀的吧。那曾出現的花開花落都是如此真實,恍如昨日。寫着寫着一滴滴淚珠落下我居然哭了。

燥熱的可以吞噬一切的夏天註定是一個悲傷的季節,人來人往曲終人散。

之前一直是天真的孩子,彷彿在接受命運的考驗,他們將離開那個夢想的校園,踏上未知的路途,些酸些甜些苦些辣,太多感動太多傷感太多孤獨和太多太多的遺憾,最傷感的是分別。

青春的途中,似乎總是充滿了相聚和分離,當沙漏的時光一去不復返,記憶被一日日的減少,我似乎預見了六月的天空,驕陽下流淌着的淚水,肆意的張揚在分別的枝頭,最終還是無法挽留的落下。

忽然很想寫字,很想讀書,抓起久違的鉛筆,漫無目的的抒寫在重疊的紙張上,只是怎麼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或許,那種味道只能追溯到遙遠的夢裏,與寂寞有染現實無關。就像在多年前那個春末夏初的午後,我們都沒敢用揮手的方式道別,因為,一個轉身,一個心動,淚就會忍不住的落下來。

還記得,當年大家約定的永遠,在這平平仄仄的許多歲月裏,常常會莫名的想起。有誰知道,永遠到底有多遠?這個答案是否存在。世間之事總如大夢一場,幾多心事,此番種種,是緣是份又有幾人知。再次相聚是幾時。

走進六月,縱使別離是曾經的約定,可我還是忍不住的想把這一切化為生命中最美的執着,獻給我一去不返的花樣年華。

六月,終究還是分別。

分別的作文 篇7

離愁別緒牽絆着我的回憶,我將無言送別。

小時候

夕陽的餘暉將那抹橙紅透過樹葉的縫隙鋪灑在我的小臉蛋上。仰起頭,媽媽拎着行李站在小道上,暖風拂過她的面頰,輕撩起她額前的碎髮。深邃的瞳孔中反射出稚嫩無知的我依偎在奶奶身旁。媽媽狠心抓起行李轉過身,走了兩步,又回頭眯着眼看着,努力不讓眼中的東西滴落,又倉皇地回頭奔跑,彷彿逃離着什麼。只有我在奶奶懷裏凝視。

那一年,是我第一次目送親人的離去。媽媽因為工作關係將我託付給奶奶照料,那時冥冥中心裏空蕩蕩的,不知離別的傷感。

長大後

還是那年的景,只是望着前來接我回到城裏的那個家的父母,我仍緊緊縮在奶奶懷裏。媽媽眼中掠過一絲失望與落寞,只是竭力撐起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微笑。多年的勞累將她原本光滑無痕的眼角拉扯成一條又一條的魚尾紋,我猶豫着掙脱了奶奶的懷抱,我明白,等待我的不再是粗茶淡飯,而是優越的生活。我將頭小心翼翼地探出車窗外,看見為我送別的那個年邁的身影漸漸被逐出視野。不知怎麼的,望着笑容滿面的父母,我的心在痛,就像一小片碎玻璃輕輕地嵌在心底。

那一年,我目送着奶奶離開我的生活,才得以體會到送別竟也會讓人那麼地難受與煎熬。

而現在

冰冷沉重的鐵皮與牆面撞擊刺耳的聲音充斥在我的腦海,整個大廳死一般的肅靜,靜得使人發顫。我將頭靠在冰冷的玻璃窗上,看着奶奶被推入那個黑色的深淵。火光搖曳,我的淚剎那間湧出眼眶,像是哪裏裂開了一道口子,只能用眼淚來填補它的空缺。我沒有哭出聲來,怕擾亂了奶奶安詳的面容,我只是蹲下身子,將頭深深地埋在臂彎中,久久回憶我與奶奶的過往。

這一次,是生與死的離別,此次一別,再不相見。我只能用無言的送別來對離去的那個人説再見。

現在我明白,送別原來這麼痛。我想,無言送別將是對此最好的詮釋。

分別的日子

標籤: 七篇 錦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fenbiezuowen/w2em7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