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贈汪倫 >

古詩二首贈汪倫教案

古詩二首贈汪倫教案

教學目標:

古詩二首贈汪倫教案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學習古詩《贈汪倫》和《遊子吟》,體會朋友之間的友誼,體會母子之情。理解感受詩的意境。

3.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説出詩的意思,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4.學會積累古詩,有背誦古詩的興趣,並能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掛圖、錄音機、寫好的書法作品、李白的詩。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起興趣。

1.出示課文插圖: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放錄音:

聽有關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小故事,然後教師簡要介紹《贈汪倫》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檢查預習:你在課前瞭解了哪些有關知識,是怎麼知道的?

2.小組合作,自讀古詩。

要求:①正確朗讀這首詩。

②結合你所知道的資料,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問題。

3.檢查自學情況:

(1)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注意"贈"是平舌音。

(2)找出難記的字,交流識記方法。

"潭"字:學生邊説記憶方法,教師板書,用紅色筆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兩個豎,而不是"西"。

(3)出示字卡:乘將踏詩

①指名認讀。

②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説説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③給這些生字寶寶找朋友。

(4)瞭解詩意:

指名用自己的話説説你對詩句的.理解,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5)質疑解答,指導朗讀:

①重點理解"深千尺""踏歌聲"和最後兩句詩的意思。

深千尺:誇張,説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邊用腳打節拍,一邊唱歌。

(指名錶演,幫助學生理解。)

②你們見過這樣的送別方式嗎?大家想一想,平常家裏來了客人,你是怎樣送人的?可現在李白走了,汪倫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還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他送行,從這裏你感受到了什麼?(汪倫與李白的情誼特別深。)

③你能試着將你的感受讀出來嗎。(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④想一想送別的時候他們會説些什麼?

⑤桃花潭水深與汪倫送"我"的情誼有什麼關係?(學生討論)

(6)小結:

這首詩用水深比喻情深。是啊!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與李白的情誼深!讓我們通過讀來理解他們之間那種濃濃的深情。(自由朗讀,指名讀,齊讀,師生輪讀)

4.小組同學在組內交流:

(1)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連起來説説詩意。

(3)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你從哪裏感受出李白和汪倫的情誼深?

三、朗讀感悟,創造理解。

1.注意節奏,讀中表達情感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2.假如你就是李白,此時你就站在船頭,請你把好友的深情盡情表達出來吧!(生邊看圖邊自由朗讀,指讀,評讀)

3.哪些同學可以來背誦?(指名背誦,會背的齊背)

4.表演詩中描繪的場面,創造性地理解古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拓展閲讀,欣賞古詩。

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現在老師為你們提供了幾首,供你們自學欣賞,請你選擇其中一首,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讀一讀(以書法作品的形式出示古詩)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五、作業設計:

1.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2.舉辦一次書法比賽。把自己最喜歡的古詩寫成書法作品,比一比誰寫得好。

標籤: 詩二首 教案 汪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zengwanglun/rq8z3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