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雨巷 >

【必備】《雨巷》教案三篇

【必備】《雨巷》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雨巷》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雨巷》教案三篇

《雨巷》教案 篇1

 教學設想:詩歌重在朗讀,體會情感,有感情的朗讀也被稱為“美讀”。本課旨在通過反覆的朗讀體會詩中的情感,在誦讀的基礎上,從意象入手分析意境,抓住情感基調,探究詩歌的內涵及藝術特色,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詩無達詁。”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力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重難點:如何在賞析意境和體會情感的基礎上探索詩歌的內涵,調動學生從多角度鑑賞詩歌的藝術特色。

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上課前發一張草稿紙給學生,讓學生隨時寫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以及疑問,在課堂上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留待下節課或者課後探討。

導入課文

一、朗讀體會

1、自由誦讀。

2、再讀一遍(可默讀可有感情的讀出聲來),邊讀邊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直覺感受,原初體驗。讀一篇文章會受到情緒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響,請2~3名同學用一句話説説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教師也可以談談自己的整體感受。

3、嘗試性“美讀”,揣摩朗讀技巧。

學習詩歌的重要途徑就是“美讀”,讀出感情來,讀出技巧。上單元的“點擊鏈接”裏提到了“朗讀的要領”,請嘗試一下,揣摩朗誦的技巧,讀出美感來。

①請一位同學示範朗讀;(教師和學生評點)

②聽錄音範讀;(提示學生看有沒有新的感受,記在紙上)

③學生再讀;(可齊讀,儘量模仿範讀的節奏和技巧,體會感情)

二、進入詩歌

(一)探究詩歌鑑賞的一些方法

我們前面學了幾首詩歌,做題也見過很多詩歌鑑賞的題型,你是怎樣閲讀鑑賞一首詩歌的?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可進行小組討論,形成小組意見,通過代表交流,教師做適當的補充。教師應着重引導而不是講解,並且善於激發學生的疑問。為避免場面失控或者意外情況發生,影響課堂氣氛或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準備好以下素材備用。)

1、作者及相關背景知識(可製成卡片或者幻燈片)

2、詩歌意象和意境(什麼是意境?什麼是意象?為什麼選取這些意象,其達到的表達

效果?)

《雨巷》的意境分析:“夢一般的悽婉迷茫”;(朦朧)

《雨巷》運用了哪些意象:“我”、“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籬牆”、“油紙傘”;

3、情感基調(可通過詩中的反映感情色彩的詞語進行分析)

4、表達技巧(着重分析象徵手法的運用,什麼是象徵?幾個主要的意象分

別象徵了什麼?)

5、詩歌的內涵(此詩的內涵可從多角度分析)

在夢一般悽婉迷茫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孤獨感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象徵的手法抒

發了詩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愁怨的失望的複雜情緒。

(可從探求“理想是什麼”這一角度來發掘詩歌的無限張力:這是一首愛情詩、政治詩、哲理詩等角度探究。但無論哪一種,其悽婉迷茫的意境和那哀怨的眼神、太息一般的目光,還有那彷徨的聲音,讓我們無限惆悵,一代一代永遠也走不出這悠長悠長的“雨巷”。)

6藝術特色(可通過比較的方法來賞析,結合前面學的新月派的詩歌《再別康橋》和《死水》來分析,看看《雨巷》在藝術風格上有那些特點。)

着重談談音樂美:和諧的韻腳,押韻;雙聲疊韻詞的運用;句式上的迴環復沓;節和詞的反覆出現(注意第一節與最後一節的“逢着”和“飄過”,可進行探討);流暢圓潤,富於吟唱(可播放《雨巷》這首歌)

(二)配樂詩朗誦

 三、作業:發揮大膽想象,把《雨巷》改編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説,並試着比較詩歌語言與散文和小説語言的異同。

《雨巷》教案 篇2

一導入

我們在在前階段的學習中先後學習了聞一多的《發現》、郭沫若的《太陽禮讚》,《雨巷》教案5。這兩首詩歌都是屬於感情激烈奔放的愛國詩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風格截然不同的詩歌——戴望舒的《雨巷》。

二作者介紹

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1905年出生於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災難歲月》一生留下了詩篇92首。《雨巷》寫於1928年,是詩人前期的代表作,這是一首既具有音樂美,又具有朦朧美的象徵詩。這首詩發表後,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美稱。

三朗讀此首詩,讀完後談談對這首的初步印象,可以結合前兩首詩來談。

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明確:朦朧。整首詩都籠罩在朦朧的'意境之中。作者為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採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説是景物)?

明確:一共是6個,主要是三個意象(景物)。第一個是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並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悽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個是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結合自身住在衚衕的經歷)

第三個是丁香。整首詩説不清道不明的迷濛意境都來源於“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繫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麼要選用丁香?

明確: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着美麗、高潔和愁怨。《雨巷》中寫“一個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源於古詩李景詞“丁香空結雨中愁(《攤破沙浣溪沙》)全詞是:

手卷真珠上玉鈎,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雨巷》教案 篇3

【教學重點】

如何在賞析意境和體會情感的基礎上探索詩歌的內涵。

【教學難點】

調動學生從多角度鑑賞詩歌的藝術特色。

【教學設想】

詩歌重在朗讀,體會情感,有感情的朗讀也被稱為美讀。本課旨在通過反覆的朗讀體會詩中的情感,在誦讀的基礎上,從意象入手分析意境,抓住情感基調,探究詩歌的內涵及藝術特色,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詩無達詁。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力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上課前發一張草稿紙給學生,讓學生隨時寫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以及疑問,在課堂上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留待下節課或者課後探討。

一、導入課文

1、自由誦讀。

2、再讀一遍(可默讀可有感情的讀出聲來),邊讀邊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直覺感受,原初體驗。讀一篇文章會受到情緒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響,請2~3名同學用一句話説説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教師也可以談談自己的整體感受。

3、嘗試性美讀,揣摩朗讀技巧:

學習詩歌的重要途徑就是美讀,讀出感情來,讀出技巧,讀出美感來。

⑴ 請一位同學示範朗讀;

(教師和學生評點)

⑵ 聽錄音範讀;

(提示學生看有沒有新的感受,記在紙上)

⑶ 學生再讀。

(可齊讀,儘量模仿範讀的節奏和技巧,體會感情)

二、進入詩歌

1、探究詩歌鑑賞的一些方法:

我們前面學了幾首詩歌,做題也見過很多詩歌鑑賞的題型,你是怎樣閲讀鑑賞一首詩歌的?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可進行小組討論,形成小組意見,通過代表交流,教師做適當的補充。教師應着重引導而不是講解,並且善於激發學生的疑問。為避免場面失控或者意外情況發生,影響課堂氣氛或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準備好以下素材備用。)

2、作者及相關背景知識。

(可製成卡片或者幻燈片)

3、詩歌意象和意境:

什麼是意境?什麼是意象?為什麼選取這些意象,其達到的表達效果是什麼?

《雨巷》的意境分析:

夢一般的悽婉迷茫,朦朧。

《雨巷》運用了哪些意象:

我、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籬牆、油紙傘。

4、情感基調。

(可通過詩中的反映感情色彩的詞語進行分析)

5、表達技巧。

(着重分析象徵手法的運用,什麼是象徵?幾個主要的意象分別象徵了什麼?)

6、詩歌的內涵:

(此詩的內涵可從多角度分析)

在夢一般悽婉迷茫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孤獨感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象徵的手法抒發了詩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愁怨的失望的複雜情緒。

(可從探求理想是什麼這一角度來發掘詩歌的無限張力:這是一首愛情詩、政治詩、哲理詩等角度探究。但無論哪一種,其悽婉迷茫的意境和那哀怨的眼神、太息一般的目光,還有那彷徨的聲音,讓我們無限惆悵,一代一代永遠也走不出這悠長悠長的雨巷。)

7、藝術特色:

(可通過比較的方法來賞析,看看《雨巷》在藝術風格上有那些特點。)

着重談談音樂美:和諧的韻腳,押韻;雙聲疊韻詞的運用;句式上的迴環復沓;節和詞的反覆出現(注意第一節與最後一節的逢着和飄過,可進行探討);流暢圓潤,富於吟唱 。(可播放《雨巷》這首歌)

8、配樂詩朗誦。

三、作業

發揮大膽想象,把《雨巷》改編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説,並試着比較詩歌語言與散文和小説語言的異同。

標籤: 教案 三篇 雨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yuxiang/3pj2n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