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飲湖上初晴後雨 >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句意思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句意思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句意思是什麼呢?《飲湖上初晴後雨》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也是一首寫景狀物的詩,為詩人蘇軾描寫西湖的代表作。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飲湖上初晴後雨》的詩句意思,歡迎閲讀!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句意思

  《飲湖上初晴後雨》

  作者: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粧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句意思篇一:

晴天,西湖水波盪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粧也好,濃粧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句意思篇二: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粧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句意思篇三:

晴天時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豔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羣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淡粧濃抹都是那麼的美麗多嬌.

【關於詩人】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佑二午(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着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進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於舊黨。在新黨執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後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果卒於常州。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yinhushang/q2rd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