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鄉愁 >

《鄉愁》名家鑑賞

《鄉愁》名家鑑賞

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綜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傳統的美。下面是《鄉愁》名家鑑賞,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鄉愁》名家鑑賞

一、給詩歌增添傳統的色彩

余光中曾經説過,他的鄉愁詩寫的就是對中華民族的眷戀與深情。無論是寫李廣、王昭君,屈原、李白,還是寫荊軻刺秦、夸父逐日,都有一條清晰的 “中國情結”貫穿其中。儘管他的詩文中受到一些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在他的詩歌中還是以“藍墨水的上游是黃河”來表明他的文化傳承中仍受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中國文化的遺韻和對中華民族的懷思永不會改變。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仍可以清晰地看到《詩經》的身影。用他的話説:“我以身為中國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為幸。”“燒我成灰,我的漢魂唐魄仍然縈繞着那片厚土”。 余光中的祖父餘東有曾告誡子孫“富貴貧賤,同是人也,特其遇之不同耳。倘吾厚富貴而薄貧賤,是貴勢而賤人也”。 中華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藴,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圍,都使得余光中的詩歌飽含傳統的理念,呈現傳統的色彩。

二、給傳統補充時代的因素

雖然余光中初期的詩歌創作曾受歐美現代派的影響,但在五六十年代的詩歌論爭中,他卻反戈一擊,批評了現代派詩歌內容虛無、表現晦澀的惡性西化傾向,主張將傳統與現代融於一爐。在自己的詩歌創作實踐中毅然決然地把自己的筆伸向大陸,“去沾汨羅的波濤,易水的寒波”。因此《鄉愁》一詩的主題雖然是傳統的,但卻具有鮮明的地域感和時代特徵。通讀全詩,我們不難發現這首詩的視角非常新穎,表現技巧非常圓熟,悄然無聲地將傳統無形地融合在現實之中,將個人的悲歡離合融合在對祖國之愛、對民族之戀之中。強烈地表現了海外遊子要求結束中華民族分裂的局面、實現海峽兩岸統一的願憬。所以説這首《鄉愁》,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深度和廣度。在這首詩中作者找到了無可替代的意象來表現難以捕捉的鄉愁情緒,傳達的強烈而鮮明的現實意義。

余光中説他的這首詩“蠻寫實的”:小時候上寄宿學校,要與媽媽通信;婚後赴美讀書,坐輪船返台;後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詩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後一句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大陸這個“大母親”,至此,這首詩的意境和思路突然變得開闊無邊,“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句便水到渠成。所以,詩人寫過去,只是為了寫現在。現在望着一灣淺淺的海峽發愁呢,這才是全詩真正的落腳點。

三、給時代注入情感的血液

詩人不僅用詩歌寄託自己的情感,更用行動來實現自己對親人的思念,對海峽兩岸統一的期盼。2001年,余光中捏着一張窄窄的機票回大陸探親。 2002年清明節,他第一次踏上了武進漕橋故土,第一次站在芳草萋萋親人的墳頭。2003年十月,詩人攜夫人範我存女士專程重返母鄉常州,以解鄉愁,找尋他夢中故鄉的點點滴滴。2005年的元宵節團圓夜,詩人回到大陸,回到四川,探視少年時代的八年記憶,探望他的詩友和他仰慕的前賢,找尋自己的根,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根。

余光中先生對著名編劇蘇叔陽説,中華民族深厚的感情從歷史、文化、血緣來講,即使天涯萍水相逢也會一見如故。“所以我常對我的親朋説,不要因為五十年的政治而拋棄五千年的文化。”“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烙印在每個同胞身上,就像是‘胎印‘一樣,只要兩岸作家用的是中文寫作,民族感情是永遠不會中斷的。”

1972年的《鄉愁》離今天已近30年,那股揪心的鄉愁不但沒有漸漸淡去,反而隨着時代的變遷越來越濃,濃得已經化不開了。

拓展閲讀:解讀《鄉愁》的“中國情結”

台灣詩人余光中先生以“鄉愁詩人”著稱,他的一首意藴深刻,家喻户曉的《鄉愁》更是寫出了海外遊子的思歸之情,洋溢着詩人魂牽夢繞的“中國情結”。

一、濃重的文化尋根情結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説是人類共同而永恆的情感。余光中的《鄉愁》從兩個方面着重表現了對祖國大陸的這種文化上的歸屬感或者叫作葉落歸根情結。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國詩歌強調含蓄,強調藉助意象來表現情與思。余光中先生藉助中國古典詩歌藝術技巧,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可感的,和詩人人生的四個階段息息相關的意象:“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並且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抽象的情緒轉化為四個意象。小時候與祖國母親分隔兩地是由於國家政策關係,那時只能通過書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郵票”承載自己厚重的鄉愁,一枚小小的“郵票”成了兩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樞紐,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寫下的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藴含了中國人民多少的苦難與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後依然不能擺脱這種隔岸的牽掛。本應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卻變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獨,一張張舊“船票”飽含和多少空虛的歲月和相聚的感動,一張張舊“船票”割斷了無數鴛鴦夢。而最令詩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親,卻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煙消雲散,被一撮刺眼的黃泥永遠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裏,一方短短的“墳墓”卻成了生與死無法逾越的長城,一方短短的“墳墓”卻成了叫人銷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敍述自己思鄉的感情基礎上,將這種情感體驗流露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將所有海外遊子,港澳台同胞們鄉愁的心聲用一灣淺淺的海峽展現給了祖國同胞,將這種鄉愁的中華民族本性深深地紮根在人們心靈的殿堂裏。此時,詩歌的思想情感已經昇華到了整個民族及全世界華人的心中,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葉落歸根情結。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説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中國情結”。

其次,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國文化,尤其是《詩經》的影響。《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音樂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統一的美。《鄉愁》共四節。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採用《詩經》中的復沓手法,營造出一種迴環往復、一唱三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裏)頭”的四次重複,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對古典詩詞資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詩在整體上呈現出純美的維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極有意味。銘文似的語句和速度,純美的語言,齊整的體式,這些余光中一以貫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終不渝的“中國情結”。

二、深沉的歷史滄桑感

遠離故鄉的遊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葉落歸根。但台灣和大陸人為地長期隔絕,使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炎黃子孫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歷史滄桑感。即特有的“中國情結”。

“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語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後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一下子,讀者面前彷彿出現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淚流滿面地跪在母親的新墳前,面朝家鄉、祖國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邊,用嘶啞的聲音大喊:“母 ——親!”一種深沉的滄桑感油然而生。

標籤: 鑑賞 名家 鄉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xiangchou/myek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