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望嶽 >

望嶽寫作背景

望嶽寫作背景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那麼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望嶽寫作背景,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望嶽寫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詩人到洛陽應進士,結果落第而歸,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遊生活。作者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遊途中所作,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望嶽寫作背景,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望嶽》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別名: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漢族,祖籍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一般認為出生於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

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經歷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過程。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與杜牧是遠房宗親,同為晉朝滅孫吳的大將杜預之後裔(杜甫為杜預二十世孫)。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雖然杜甫在當朝不為世人所知,但經過後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終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作品集為《杜工部集》。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稱他的詩為“史詩”。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篇流傳數量是唐詩裏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

清初文學評論家金聖歎,把杜甫所作之詩,與屈原的《離騷》、莊周的《莊子》、司馬遷的 《史記》、施耐庵的《水滸傳》、王實甫的《西廂記》,合稱“六才子書”。在當代,杜甫對國家的忠心和對人民的關切被重新詮釋為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含義,而他本人因為使用“人民的語言”而受到現代研究者的讚賞。

杜甫不只在中國流名,還揚名海外。1481年韓國將杜詩翻譯成韓文,叫《杜詩諺解》。他對日本文學影響相對較晚,直到十七世紀他在日本擁有和在中國一樣的名聲。杜甫對松尾芭蕉的影響尤深。杜甫也是美國作家雷克斯羅斯(Kenneth Rexroth)最喜歡的作家。

【寫作背景】

杜甫二十五歲至二十九歲時,在齊趙一帶遊歷。這首詩便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它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泰山為五嶽之首,尊稱岱宗。第一句用設問語氣領起全詩。“夫”字是個虛詞,但在這句詩中卻不可少。它表達的是詩人高山仰止的感歎:岱宗究竟是怎樣的雄偉壯觀呢?一種迫不及待的搜奇探勝之情,躍然紙上。第二句作答,在寫法上如順水推舟,分外自然。久聞岱宗之名,現在身對此山,昔日的敬慕之情泉湧而出,他要對這巍巍的泰山作一事與願偕的觀望、禮拜了。於是他放眼四顧,只見汪洋的山色,一直灑滿齊魯兩國之境而猶“未”了——“泰山之陽(南)則魯,其陰(北)則齊”,五字囊括數千裏,境界何其雄闊!

上面寫的是由於迫不及待之情的驅使而作的遠望,接下來便開始寫近望之景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大自然是如此多情,把天地間所有的靈秀之氣都賦予了泰山。山勢崔巍兀立,光線南明北暗,判若晨昏。“陰陽割昏曉”暗承第二句,也就是説當山北的魯地尚顯昏繄之際,山南的齊地早已是陽光絢爛。這裏的“曉”不是指具體時間,而是指視覺上光亮的明暗。看第七句可知望嶽的時間是在傍晚。

咀嚼這兩句詩,細心的讀者也許會問,第一句寫的既是迷濛的山色,是目不能盡之景,為什麼接着又會出現“陰陽割昏曉”這樣清晰可感的形象呢?一片蒼蒼莽莽的青色和一昏一明的景色同時出現不是有點不協調啦?

這便是想象的妙筆。在現實描繪的基礎上,想象的翅膀騰飛了。詩人彷彿身臨山上,看到了山南山北的一昏一明的景象。這種想象,實際上就是形象思維的過程:既然是“齊魯青未了”,既然泰山是如此之高、之大,那麼它也理所當然會出現“陰陽割昏曉”這樣的奇景。如果參看詩人的《同諸公登慈恩(寺)塔》,則更能理解這一點:分明是傍晚登臨,卻寫出了“七星在北户,河漢聲西流”這種深夜才能出現的景象。如果把它看作實景,那麼下文的“羲和鞭白日”以及黃鶴哀鳴、大雁羣飛等景色描寫便無法得到解釋。可見,“陰陽割昏曉”和“七星”兩句一樣,都是想象中之景。有的讀者不明白這是寫虛景,便產生了詩人只有登上日觀峯才能寫得出來這樣景色的誤解。

在對近望中的實景、虛景描寫之後,詩人更進一步寫細望之景。“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此時此刻,他早已為泰山這種雄壯的景色和氣魄所感染、陶醉了。他彷彿與泰山融為一體,那飄颺瀰漫在泰山上的層層雲氣,也簡直是在詩人自己的心胸裏縱橫卷舒。詩人屏住呼吸,睜大眼睛,目送着茫茫暮色中匆匆歸山的鳥兒,按捺不住自己那喜悦的心情,它也隨着歸鳥愈飛愈遠,愈飛愈高。“歸鳥”二字同時暗示時間已屆傍晚了。這樣便很自然地過渡到下文。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亂雲低度,宿鳥歸山。暮色愈來愈濃,今日登山是不大可能的了。可是,興高采烈的詩人卻並無半聲歎惋,而是滿懷熱情地寄希望於明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管千艱萬險,我將一定要登上那能一小天下的泰山絕頂!那時平庸的眾山,將顯得多麼的渺小!這兩句正如前人所評,是虛寫,是懸想將來的登山。《文心雕龍·神思篇》曾引“身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來説明想象的特色。我們也同樣可以説,杜甫是身在嶽麓之下,神遊絕頂之上的了。末句暗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是全詩的主旨,是杜甫積極進取的人生觀的生動寫照。

在理解這首詩時,我們必須要注意以下兩點:

其一,是想象力的飛翔。詩的第四、第七、八句都是寫想象中的情事,這樣在謀篇佈局上便能虛實結合,增強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其二,是它的豪放的風格。杜甫曾在二十四歲那年(公元735年)去東都洛陽應試,沒能登進士第。但他年少氣盛,根本不把它當回事。第二年便開始了齊趙之遊。這首《望嶽》便作於此時。當時的杜甫是“裘馬頗清狂”的,表現在詩裏的是氣勢磅礴、—往無前的豪放的風格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闊大的意境。杜甫這一時期的其它作品如《房兵曹胡馬》、《畫鷹》等,也無不表現出前程萬里、海闊天空的氣勢。這種詩風和杜甫後來的沉鬱的風格是迥異其趣的。

【意思翻譯】

號稱五嶽之首的泰山究竟是什麼樣?告訴你,在整個齊魯大地,你都可以看到它青翠的山影,雄偉綿延的山勢。正是由於大自然的偏愛,才使泰山集中了神奇秀麗的景色。日光照射下的山峯拔地參天,使山北和山南像黑夜和白天那麼分明。

【題解】

開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到洛陽應進士考試,未中,他就在趙齊一帶漫遊,這首詩是杜甫這個時期遊東嶽泰山時所作。詩中描繪了泰山高大而磅礴的壯闊氣勢,抒發了自己的豪情和抱負。

【註釋】

①岱宗:即泰山之別名,因為它為五嶽之尊。宗者長也。夫,語中助詞。

②青未了:指青翠之色一望無際。

③造化:指天地或大自然。鍾:指聚集或集中之意。

④神秀:指山色的神奇秀麗。

⑤蕩胸:雲氣層迭,激盪心胸為之開闊。

⑥決:裂開。眥:眼眶,形容極目遠望之意。

【賞析】

首句傳神地寫出詩人望見泰山時的興奮、驚歎、仰慕和揣摩之情。泰山究竟有多雄偉?以問句領起,形成突兀語勢,振起全篇。接下來的五句回答了第一句的問題。“齊魯青未了”,泰山之南為魯,之北為齊,齊魯千里大地,都被泰山的蒼翠所籠罩,這是用距離遠烘托泰山的高。“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泰山的神奇秀麗。高聳的山勢使山南山北呈現出幽明昏曉的不同。詩人看到如此撼人心魄的泰山,心胸為之盪漾,好像有云蒸霞蔚從中逸出。鳥都歸林了,可詩人還在眺望,流露出詩人對祖國山河的欣賞和熱愛。這六句寫盡了泰山的高遠,可詩人意猶未盡,接着寫出了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兩句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了詩人敢於進取,敢於攀登絕頂和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頌。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並説“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 這首詩句句寫向嶽而望。由遠及近,從朝到暮,由望嶽到懸想登嶽,充滿了浪漫氣質,體現出盛唐時的精神風貌。

作品鑑賞

1、文學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嶽”的“望”字着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氣。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語氣助詞,這裏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可謂匠心獨具。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裏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的地理特點,在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一個“鍾”字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説“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則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這力量不是別的,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這裏詩人此用筆使靜止的泰山頓時充滿了雄渾的力量,而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風格,也在此得到顯現。

“蕩胸生曾(層)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決眥”二字尤為為傳神,生動地體現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面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這一切看個夠,看個明白,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得更為形象鮮明。“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藴藏着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

末句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寫詩人從望嶽產生了登嶽的想法,此聯號為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的想望本身,當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嶽,但通篇並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佈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託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更以後出之作難以企及。

2、對比鑑賞

杜甫有三首《望嶽》,其旨趣、風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個時期的心態。詠泰山的《望嶽》表現的是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壯闊的感覺,全詩形成了遒勁峻潔、氣魄雄放的風格;詠華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報國無門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徨,動極思靜的人生,此詩因而顯得委婉曲折,沉鬱頓挫;詠衡山的《望嶽》即或是有所諷喻,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從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轉變的軌跡。不過,無論他的心態如何改變,有一點始終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愛國之心了。青年時杜甫想要為國出力,中年時他雖不得意,卻仍有報國之思,晚年時他念茲在茲仍是君主與朝政。

名家評價

宋·範温《潛溪詩眼》:《望嶽》詩云“齊魯青未了”,《洞庭》詩云“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語既高妙有力,而言東嶽與洞庭之大,無過於此。後來文士極力道之,終有限量,益知其不可及。《望嶽》第二句如此,故先雲“岱宗夫如何”……無第二句,而云“岱宗夫如何”,雖曰亂道可也。

明·高棅《唐詩品彙》:起句之超然者也。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頃見岱宗詩賦六本,讀之既盡,為區檢討用儒言曰:“總不如一句。”檢討請之。曰:“齊魯青未了。”

明·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

明·鍾惺《唐詩歸》:三字得“望”之神(首句)。險奧(“蕩胸”二句)。定用望嶽語景作結,便弱便淺(末句)。此詩妙在起,後六句不稱。如此結,自難乎其稱,又今設身為作者想之。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齊魯青未了”五字雄蓋一世。“青未了”語好,“夫如何”跌蕩,非湊句也。“蕩胸”語,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見其趣;對下句苦。郭浚曰:他人遊泰山記,千言不了,被老杜數語説盡。隻言片語,説得泰嶽色氣凜然,為萬古開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膽。

明·王嗣奭《杜臆》:“齊魯青未了”、“蕩胸生雲”、“決眥入鳥”,皆望見岱嶽之高大,揣摹想象而得之,故首用“夫如何”,正想象光景,三字直管到“入歸鳥”,此詩中大開合也。······集中《望嶽》詩三見,獨此辭愈少,力愈大,直與泰岱爭衡。詩垂近千年,未有賞識者。餘初亦嫌“蕩胸”一聯為累句,今始知其奇。鍾伯敬乃謂:“此詩妙在起,後六句不稱。”猶然俗人之見也,又謂:“定用望嶽語作結,便弱便淺。”請問將用何語作結耶?

清·金聖歎《杜詩解》:“嶽”字已難着語,“望”字何處下筆?試想先生當日有題無詩時,何等慘淡經營!一字未落,卻已使讀者胸中、眼中隱隱隆隆具有“嶽”字、“望”字。蓋此題非此三字(“夫如何”)亦起不得;而此三字非此題,亦用不着也。······此起二語,皆神助之句(首句)。凡歷二國,尚不盡其青,寫“嶽”奇絕,寫“望”又奇絕。五字何曾一字是“嶽”?何曾一字是“望”?而五字天造地設,恰是“望嶽”二字(“齊魯”句)。二句寫“嶽”。“嶽”是造化間氣所特鍾,先生望“嶽”,直算到未有嶽以前,想見其胸中咄咄!“割昏曉”者,猶《史記》雲:“日月所相隱闢為光明”也。一句寫其從地發來,一句寫其到天始盡,只十字寫“嶽”遂盡(“造化”二句)。翻“望”字為“凌”字已奇,乃至翻“嶽”字為“眾山”字,益奇也。如此作結,真有力如虎(末二句)。

清·黃周星《唐詩快》:只此五字,可以小天下矣,何小儒存乎見少也(首二句)。“割”字奇(“陰陽”句)。“入”字又奇,然“割”字人尚能用,“入”字人不能用(“決眥”句)。

清·張培仁《古歡堂集雜著》:餘問聰山;老杜《望嶽》詩“夫如何”、“青未了”六字,畢竟作何解?曰:子美一生,唯中年諸詩靜練有神,晚則頹放。此乃少時有意造奇,非其至者。

清·仇兆鰲《杜詩詳註》:詩用四層寫意:首聯遠望之色,次聯近望之勢,三聯細望之景,末聯極望之情。上六實敍,下二虛摹。少陵以前,題詠泰山者,有謝靈運、李白之詩,謝詩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卻平淺;李詩有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複。此詩遒勁峭刻,可以俯視二家矣。《龍門》及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諧,蓋古詩之對偶者。而其氣骨崢嶸,體勢雄渾,能直駕齊、樑之上。盧世曰:公初登東嶽,似稍緊窄,然而曠甚。後望南嶽,似稍錯雜,然而肅甚。固不必登峯造極,而兩嶽真形已落其眼底。

《詩學纂聞》:起輕佻失體。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齊魯青未了”五字,已盡太山。

清·汪師韓《讀杜心解》:公望嶽詩凡三首,此望東嶽也。越境連綿,蒼峯不斷,寫嶽勢只“青未了”三字,勝人千百矣。“鍾神秀”,在嶽勢前推出;“割昏曉”,就嶽勢上顯出。“蕩胸”、“決眥”,明逗“望”字。未聯則以將來之凌眺,剔現在之遙觀,是通過一層收也。·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

清·楊倫《杜詩鏡銓》:“蕩胸”句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見其趣。“割”字奇險(“陰陽”句)。

清·愛新覺羅·弘曆《唐宋詩醇》:四十字氣勢,欲與岱嶽爭雄。

清·延君壽《老生常談》:予嘗謂:讀《北征》詩與荊公《上仁宗書》,唐、宋有大文章,後人斂衽低首,推讓不遑,不敢復言文字矣。此言出,人必謂震其長篇大作耳。不知“齊魯青未了”才五字,《讀孟嘗君傳》才數行,後人越發不能。古人手段,縱則長河落天,收則靈珠在握,神龍九霄,不得以大小論。

清·施補華《峴傭説詩》:《望嶽》一題,若入他人手,不知作多少語,少陵只以四韻了之,彌見簡勁。“齊魯青未了”五字,囊括數千裏,可謂雄闊。

近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此十字氣象旁魄,與岱宗相稱(“造化”二句)。奇情寫望嶽之神(“蕩胸”二句)。抱負不凡。邵子湘曰:語語奇警(末二句)。

【講解】

題解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歲的杜甫赴長安參加貢舉考試,結果落榜,於是就在齊趙一帶(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四處漫遊,《望嶽》大約就寫於這一年。嶽:山高謂之嶽,這裏特指東嶽泰山,在今山東泰安市北。青年杜甫以這首詩熱情讚美了泰山的雄偉氣象,同時表現了自己的凌雲壯志。

泰山名氣很大,文化內涵很深,歷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臨遊覽,留下了眾多賦詩題詞。但自從杜甫《望嶽》詩面世後,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這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嶽》詩石刻共有四處,摘其詩句者更有多處,此詩的知名度可見一斑。

杜甫一生寫過三首《望嶽》。雖然題目一樣,但是描寫對象、背景、旨趣、體裁、風格均各有不同。三首詩分別寫於杜甫二十五歲、四十七歲和五十八歲,把它們並讀比較,可從中略窺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際遇和胸懷。詠泰山的《望嶽》正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詠華山的《望嶽》正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意彷徨,動極思靜的人生;詠衡山的《望嶽》可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

句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泰山究竟如何?走遍齊魯大地,只見一片青綠蒼翠,一望無際。“岱”,泰山別名,舊謂泰山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岱宗。“齊魯”,原是春秋時兩個國名,在今山東省境內;齊國在泰山之北,魯國在泰山之南,後以“齊魯”作為這一地區的代稱。因為是遠望,詩人看不到太多的細節,只見到一片青綠蒼翠,望不到邊,故説“未了”。它生動地展現了泰山山脈連綿不斷的形象,同時也有看不盡、道不完的意思。

起始兩句以設問提起,既包含着醖釀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寫出遠泰山雄拔於齊魯大地的英姿,可謂意出高遠。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評論這後五個字時説“已盡泰山”,施補華《峴傭説詩》説,這五個字“囊括數千裏,可謂雄闊”。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大自然似乎對泰山情有獨鍾,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峯,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邊亮,一邊暗,就好像一邊是黃昏,一邊是晨曉。“鍾”,聚集或集中之意。“陰陽”,山北背日為陰,山南向日為陽。“割”字用在這裏,恰當地描繪了泰山的高峻奇險。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説:“岱宗如何,意中遙想之詞,自齊至魯,其青未了,言嶽之高遠,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鍾,矗天而峙,昏曉於此判割,二語奇峭。”這兩句詩已經體現出杜甫造語煉字精雕細刻、語不驚人誓不休的特點。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細望泰山,山間雲氣生髮,層層疊疊,令人心胸激盪起伏。詩人睜大了眼睛,極盡舒展目力,追羨那飛入山間的歸鳥。劉勰謂“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詩人目睹泰山的壯美而情懷滿腔。前一句顯出詩人襟懷的浩蕩,後一句顯出眼界的空闊。“決眥”,裂開眼角,形容極目遠望的樣子。詩人之所以如此,是山高鳥小,遠望所致?還是詩人的神思隨那鳥兒一起飛翔?這兩句在寫景之中,有詩人的不盡之意及神往之情。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由望山而聯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遠望近觀,再到決意登山,全詩雖無一個“望”字,但詩人分明不僅是用眼在望,更是用心在“望”。他想象總有一天,一定會登上泰山絕頂,放眼四望,腳下羣山是那樣的渺小!《孟子·盡心上》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大概此時也是這樣的心境吧。結句不但令全詩有含蓄不盡之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己期許,展示了一個青年詩人的雄心和氣概。

評解

這是一首酷似五律的五言古體詩,儘管全詩為五言八句四十字,且中間兩聯對仗,但句中平仄聲調未按規定順序演排,各句之間也不粘綴,所以歷代選本都歸入“五言古詩”。這首詩的結構,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卷一分析得極好:“詩用四層寫意。首聯遠望之色,次聯近望之勢,三聯細望之景,末聯極望之情。上六實敍,下二虛摹。”

本詩所寫的雖是泰山,卻也是作者借歌頌泰山之雄偉,兼寫自己的胸懷,表現了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眼下雖然未得志,但作者自信終能有所成就,攀越頂峯,全詩風格遒勁峻潔,氣魄雄放,不愧是懷有大志者的詩作,所以《唐宋詩醇》卷評價説:“四十字氣勢,欲與岱嶽爭雄。”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則感歎:“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wangyue/nkzme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