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平凡的世界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賞析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賞析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百萬字長篇小説。孫少平是其中一個積極進取,敢於拼搏的青年。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參考!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賞析

環境設定

中國在1949年就已經宣佈解放,但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的實際生活並沒有立馬發生巨大變化。不少人依舊掙扎於苦難和貧困中,特別是黃土高原的人民,幾乎到了連飯都吃不飽的地步。孫少平便生活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一段時期。

外貌描寫

孫少平打飯:就在這時候,在空曠的院壩的北頭,走過來一個瘦高個的青年人。他胳膊窩裏夾着一隻碗,縮着脖子在泥地裏蹣跚而行。

他撩開兩條瘦長的腿,撲踏撲踏地踩着泥水走着。這也許就是那幾個黑麪饃的主人?看他那一身可憐的穿戴想必也只能吃這種伙食。瞧,他那身衣服儘管式樣裁剪得勉強還算是學生裝,但分明是自家織出的那種老土粗布,而且黑顏料染得很不均勻,給人一種骯骯髒髒的感覺。腳上的一雙舊黃膠鞋已經沒有了鞋帶,湊合着系兩根白線繩;一隻鞋幫上甚至還綴補着一塊藍布補丁。褲子顯然是前兩年縫的,人長布縮,現在已經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虧襪腰高,否則就要露肉了。

他徑直向飯場走過來了。他就是來拿這幾個黑麪饃的。跛女子在他未到饃筐之前,就早已經迫不及待地端着自己的飯碗一瘸一跛地離開了。

他獨個兒來到饃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後便彎腰拾了兩個高粱面饃。筐裏還剩兩個,不知他為什麼沒有拿。

他直起身子來,眼睛不由地朝三隻空蕩蕩的菜盆裏瞥了一眼。他瞧見乙菜盆的底子上還有一點殘湯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來,盆底上的菜湯四處飛濺。他扭頭瞧了瞧:雨雪迷濛的大院壩裏空無一人。他很快蹲下來,慌得如同偷竊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湯往自己的碗裏舀。鐵勺刮盆底的嘶啦聲象炸彈的爆炸聲一樣令人驚心。血湧上了他黃瘦的臉。

孫少平初到黃原:孫少平已經開始漸漸適應了他的新生活。脊背上潰爛的皮肉結成了幹痂,變成了一種深度的疼癰;而不象開始時那般尖鋭。手上的肉皮磨薄後又開始厚起來,和石頭接觸也沒有了那種刀割般的疼痛感。身架被強度的勞累弄得鬆鬆垮垮——這樣就可以較為舒展地承受一般的壓力……

孫少平影視海報孫少平在黃原幹了兩個月:原來的嫩皮細肉變得又黑又粗糙,濃密的黑髮象氈片一樣散亂地貼在額頭。由於活苦重,飯量驟然間增大,身體看起來明顯地壯了許多。兩隻手被石頭和鐵棍磨得生硬;右手背有點傷,貼着一塊又黑又髒的膠布。目光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亮,象不起波浪的水潭一般沉靜;上脣上的那一撇髭鬚似乎也更明顯了。從那鬆散的腿胯可以看出,他已經成為地道的攬工漢了,和別的工匠混在一起,完全看不出差別。

孫少平分家:少平把鞋襪扔在一邊,褲管挽在半腿把上,赤腳片跳進泥裏……

孫少平在田曉霞家:少平在對面牆上的穿衣鏡裏,看見自己穿着一身爛衣服頭髮亂得象一團沙蓬,坐在這舒適的全包沙發裏,實在有點滑稽。

從外表看,他臉色嚴峻,粗胳膊壯腿,已經是一副十足的男子漢架式。他仍然象中學時那樣憂鬱,衣服也和那時一樣破爛。

孫少平救協議工受傷:他赤膊露體,腰裏只纏着幾塊布,簡直象個土著生蕃。

角色設定

小説中看到的田曉霞、潤葉、少安、紅梅、金波、金秀、孫玉厚等系列鮮活的人物,他們的愛,他們的命運,他們的理想,他們的喜怒哀樂無一不牽動着讀者,正因為這些外延,正因為少平背後的人物羣,可以説少平背後有若干個世界。所以當看到少平敢於擁抱曉霞時,就同時想到少安與潤葉的愛情是怎樣結束的;當看到少平做工地背石頭的小工的辛苦時,同時會想到少安做磚窯的熬煎。少平成了大多數人情感經歷的集大成者,其紛繁的生活環境,艱辛的奮鬥過程,坎坷的心路歷程不正是人物豐富性的體現麼?

孫少平,是《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精神的代表,他代表着年輕時的孫少安,他代表着年輕時的田福軍,更代表着世世代代像他一樣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他有年輕而敏感的自尊心,他有積極而遠大的夢想,他不甘於在這個窮山僻壤裏度過自己的一生,他渴望的是外面的世界。

儘管孫少平出生在一個爛包光景的家裏,但是他卻有不同於常人的眼光和態度,他能從書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世界,他有更遼闊的眼界。他是不幸的,他內心充滿着矛盾和痛苦,他深切的明白自身條件的限制和他內心所追求的差距,年輕的心只能侷限於此。但他又是幸運的,他的大哥少安已經為了這個家放棄了學業,他不能再像哥哥一樣回家務農,家裏所有的人都支持他讀書,這也就意味着支持他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的夢想。

“如果你知道往哪裏去,全世界都會為你讓步”。果然,他碰到了與他志同道合的田曉霞,若不是有她的激勵,恐怕少平依舊徘徊在去與留的邊緣。正是他的積極、樂觀與不畏艱險,讓他一步步靠近內心最初的夢想。

種種機緣巧合都為少平尋找到了一個他最想要的出路。縱使少平一直走在荊棘叢生的路上,但他從不向命運低頭。他深切地明白,一切屈辱、折磨、磨難,對他來説不僅僅是考驗,而是他通往成功的階梯。他的內心不但不會責怪那些曾經為難他的人,他甚至是感激他們。他驕傲地將此稱作“苦難的學説”。

可是一路走來,少平似乎都在承受與他年齡並不相稱的折磨。當一切重新燃起新生活的生機時,一個突來的噩耗卻給這個年輕人當頭棒喝:曾經給過他最甜蜜愛情的愛人,還沒有跟她好好告別,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少平,這個世世代代年輕人的縮影,又重新背起沉重的行囊,踏上遠方追求夢想的路上。

角色經歷

孫少平是一個陝北農家的一個窮小子,他揹負着沉重的家庭負擔來到當地縣城念高中,一開始他由於自己貧苦的家境、穿只能尚且遮羞的衣服和下等的吃食而在同學的面前充滿了自卑,隨後和同班的郝紅梅由於相似的境遇惺惺相惜,少平在“初戀”失敗後初步成熟,隨後隨着出生大縣城,見多識廣,敢愛敢恨的田曉霞慢慢走近他的世界,他的視野逐步開放,高中畢業的少平不甘心在家務農而獨自來到異地的煤礦當礦工,同時和田的關係也進一步發展。工作、感情生活不斷地鍛造着他,最後憑自己努力成為礦工組長的少平在曉霞意外死亡後經歷了巨大的打擊,惠英貼心的關懷讓他在自己的感覺和外界的看法上左右為難,故事最後少平因為礦難而毀容,在養傷期間他進一步成熟;他拒絕了脱離苦難礦工生活、拒絕了留在縣城的機會,毅然回到了礦區,回到惠英身邊,完成了平凡向偉大的蜕變.

性格分析

少平性格的明確性在於他對理想生活和理想自我的執著追求。

少平生在農村,如果説當初的艱苦求學是為了走出農村,尋找出路,這是可以成立的。而後期,隨着年齡的漸增,他已不再只是尋求出路,而是開始構建較理想的生活。同步建設的,更深層次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小説中並沒有讓他過上舒適安逸的生活,而是給他安排了豐富跌宕的情感經歷,濃墨重彩寫少年的心路歷程。在最後的抉擇中,少平選擇回到大牙灣煤礦與那對孤兒寡母互相照顧,不能不説包含了對理想自我的取向。正因為執著,他才一路走得那麼激動人心,每做一件事都能引起讀者得熱切關注。小説流露出的那麼一股昂然向上的精神,在少平的性格中充分地體現。沒有這一性格的明確性,大概難以寫出少平如何捱餓上課,如何奮鬥,如何扛起責任走過那麼多的溝溝坎坎!

少平的身上也具有着很強的主體性。人的性格不是永恆不變的,是豐富多彩的,變化發展的。小説把他安排在老實巴交的貧苦農民家庭中長大,成員眾多,有哥有妹,有老有幼,偌大一家子,一起活過這麼多年來是因為勇於擔當苦難的責任,學會了彼此照顧,為家人付出。也就從小薰陶了他的品質、性格。這樣的家庭出一個能吃苦、能忍耐、對人真誠的人一點也不突兀,一點也不意外。因為環境煉就了他的性格,所以面對拋棄自己,偷了手帕的紅梅他反而解救,顯現出了早熟懂事。也正是這麼多的苦難給他一種品質並漸化成為性格,一直秉持,發展着這一性格,帶入生命的每一項活動中。也正是從這些活動中,一次次提高,堅定自己的做法,直至成為他的烙印。小説結尾寫少平回大牙灣煤礦照顧那母子倆時,那是他主動的對自己的要求,我不覺得偉大,而恰恰是感動。當你不覺得是偉大而是感動時,他就是真實的,深入心中的。

人物原型

王天樂與路遙孫少平的現實原型是路遙過繼後的四弟王天樂。王天樂上學到高中畢業相當不易。同路遙一樣,王天樂心氣很高,不願意面對兄弟姐妹眾多卻一貧如洗的家庭,而農村的生活經歷和大量的閲讀,使他熱愛生養自己的土地,又不甘於一輩子都生活在農村的一小片天地中,總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王天樂在清澗老家農村小學教過一年書,然後自願辭掉民辦教師的工作,選擇離家出走,跑到延安城攬工,一干就是兩年。由於路遙自幼過繼給延川的伯父,所以路遙與生活在清澗的四弟王天樂前後只見過三次面,基本上沒有説過話,兩人並不熟識。在延安城攬工的王天樂按父親囑託常給路遙寫信,説他看了什麼書,並談了自己的情況,路遙回信讓弟弟在延安等他。當費盡周折的路遙在圈窯工地看到當時只穿着件破爛的紅背心,正在往工地背石頭的王天樂時,環視三面將要圈起的石窯和弟弟遍佈身上的大大小小的傷痕,兩人抱頭痛哭。於是,王天樂跟着路遙從延安西溝圈窯工地來到路遙住的延安飯店205房間,在這個房間裏,王天樂給路遙講述了他人生的苦難經歷和屈辱故事,講了三天三夜。

1980年秋天,路遙通過好友高建羣,藉助其父親的關係,要到了一個銅川煤礦的招工指標,幫助王天樂跳出了農門,到銅川礦務局鴨口煤礦採煤四區當上了採煤工人。因為自身的文字功底與寫作才能,1984年秋天,王天樂通過自身努力當上《延安日報》記者,從此和路遙形影不離,給予路遙創作上的幫助和生活上的照顧,一直到路遙病逝。後來,王天樂調任《陝西日報》駐銅川記者站站長、陝西日報社高級記者等職。2007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不幸病逝,享年48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pingfan/kxx8mx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