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陋室銘 >

關於《陋室銘》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關於《陋室銘》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陋室銘》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陋室銘》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陋室銘》教案 篇1

【教材簡解】

《陋室銘》是部編本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單元的幾篇文章分別表現了人物不同的優秀品質與風範。《陋室銘》這篇文章採用託物言志的手法,通過對陋室進行描繪,極力表現“陋室不陋”,從而表達了作者高潔的品性及安貧樂道的情懷。對於文言文的教學,我們通常側重於文言字詞、翻譯句子等知識的教授,如何將品德的教育較好地融入這篇文言文的教學中,這是我們這篇教案所要解決的問題。

【目標預設】

1、朗讀課文,瞭解“銘”文的特點,感受其押韻美。

2、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發揮想象,體會“陋室不陋”。

3、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體會作者高潔曠達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貧樂道的情懷。

【重難點】

1、反覆朗讀,體會作者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設計理念】

人一生之中不免會遭受各種不順與挫折,語文的學習,不應該僅是知識的學習,我們應該從語文課上學到生活的態度,學到為人處世的道理。有了這個想法,教學安排上就着重讓學生多讀,反覆朗讀中,引導學生感受本文的音韻美,感受作者的樂觀與曠達,感受作者高潔的品性與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初讀陋室,感音美

1、導入

我們曾經學過劉禹錫的《秋詞》,知道了他對秋天的獨特感受。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陋室銘》,看看他對居室又有怎樣的認識?(教師板書課題作者,學生齊讀課題作者)

2、瞭解“銘”

課件展示)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是用韻的。(齊讀)

3、感音美

請同學們速讀這篇文章,看看文中哪些字是押韻的?所押的韻是什麼?本文韻腳:名ing,靈ing,馨in, 青ing,丁ing,琴in, 經ing,形ing,亭ing 押的是ing 和in韻

朗讀指導:對於韻腳,我們朗讀時應該讀得響亮些,讀得稍微長點,使韻腳能有別於一般的字詞。

要想把這篇文章讀得更有韻味,更美,我們還得了解這篇文章的節奏。下面老師來朗讀一遍,請同學們注意字音及節奏,在書上做好標註。看看你們劃分的對嗎?請按照這個節奏,我們男生女生分別來讀一遍,看哪隊讀得好。

二、再讀陋室,解“德馨”

作者寫的陋室,是他被貶和州做刺史時居住的狹窄簡陋的屋子,但他絲毫沒有感受到房子的簡陋。文章的哪句話體現了這個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請結合註釋説説它的意思。這句話的關鍵詞是德馨。對於關鍵詞,我們朗讀的時候會重讀,以示強調。請你為大家朗讀下這句。文中是如何體現屋子主人德馨的?請畫出相關語句。

展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體現了主人德馨,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彷彿看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來回答。

預設: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這句話的意思是苔痕長到階上,使台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我彷彿看到作者在綠色鋪就的地毯上漫步。

這裏有兩個表示顏色的詞分別是綠、青,走在綠色的天地中,你有怎樣的感覺?環境優美啊,秀麗啊,在這樣美的環境中,人們往往拋卻一切,沉浸在這美景之中,內心也變得寧靜。這句該怎麼讀?一生試讀這種喜愛之情。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陋室與作者説笑的都是博學多才的人,來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強調:鴻儒與白丁兩個詞語的意思。

我彷彿看到作者正與博學多才的朋友暢談大笑,好不愉快!這裏作者寫自己交往的朋友都是博學多才的,還有誰博學多才?作者自己。

那麼這句應該怎麼讀,你試試。

3、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這句話的意思是作者在陋室裏可以撫琴調絃,閲讀佛經。

我彷彿看到作者在陋室裏愉快得撫琴調絃,翻閲佛經,沉醉其中,不知還漏出會心的笑容。

這裏作者彈的是一種沒有加裝飾的琴,住在一間簡陋的屋子裏,可見他生活條件如何?——不富裕,很清貧,很貧窮。但他是否因此悲傷呢?“談笑有鴻儒”, 作者依舊談笑風生,與朋友説樂。除此,他還閲讀佛經,可以看出他的高雅及悠閒。

這句又該怎麼讀,你試試。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這句話的意思是,沒有世俗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官府公文使身體勞累。

我彷彿看到作者,如居仙境一般,沒有世俗紛擾,沒有名利羈絆。

擾亂作者的是世俗的音樂,什麼樣的音樂我們稱之為俗樂呢?(趣味不高的,令人討厭的,俗的)作者嚮往的是雅的東西,高尚的,不粗俗的。使作者形體勞累的是官府的公文,代表着權利與名利,作者不喜歡這些東西,可見作者淡泊名利的情懷。

愉悦開心之情來讀。

我們連起來,將體現屋子不陋,主人德高的語句齊讀一下,感受作者那種愉悦淡然自適的心情。

(學生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想象中感受作者的德馨,並對學生朗讀進行適時指導,引導學生讀出作者雖居陋室,但內心依然淡然自得的情懷來。)

三、插讀背景,陋室陋

(展示背景)貞元九年(793),劉禹錫中進士以後,官至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可謂官運亨通。因他參加王叔文的永貞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權貴寵臣,被德宗皇帝貶至安徽省和州當通判。按照當時地方官府的規定,他本應住衙門三間三廈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縣是個勢力之徒,他見劉禹錫貶官而來,便多方刁難。先是安排他住在縣城南門,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門,由原先的三間屋縮小一間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一次比一次簡陋,全家老小根本無法安身。劉禹錫覺得這縣官欺人太甚,憤然寫下了《陋室銘》,並請人書碑勒(lè)石,立於門前,以示“紀念”,一時轟動朝野。

四、 三讀陋室,悟其道

房子一次比一次小,一次比一次簡陋,居住在這樣狹窄簡陋的屋子裏,作者竟不以為陋。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怎樣的品德?(二三學生交流)

我們來回憶上學期學過的《論語十二章》裏孔子讚美顏回的句子。

(展示)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賢德啊,顏回!吃的是一小筐粗飯,喝的是一瓢冷水,住在簡陋的小房子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

孔安國稱這種品德為:安於貧樂於道。作者居陋室,不以為陋,這是安貧。能夠保持高雅情操,堅守自己,這是樂道。

文中作者還寫到誰具有這種情懷?——諸葛亮、揚雄,讀出相關語句。

誰能説説諸葛亮和楊雄,結合註釋

諸葛亮,蜀國丞相,政治家,文學家,我們學過他的《誡子書》。

楊雄,西漢哲學家、文學家。

兩人都是有才華有抱負的人。我們看看他們曾經的住房。

我們來了解廬和亭(PPT展示)都是比較簡陋的。但是他們卻能甘於淡泊,堅守自己的志趣。

作者寫他們實際上是為了寫誰?——寫自己,自己也像他們一樣具有高雅的志趣與偉大的抱負。這是一種類比的手法。

文中還有沒有使用類比這種手法的?借他物來寫自己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把自己有品德比作山中有神仙,水中有蛟龍,突出自己的不俗,引出惟吾德馨的主旨。

如神仙一般,似蛟龍一樣,居住在陋室中,陋室就變得不陋啦?孔子怎麼説的?

孔子云:何陋之有?

(課件展示)《論語﹒子罕》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此處引用孔子的話,再次論證“陋室”因“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應。使文章渾然一體,達到“不陋”的完美境界,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及安貧樂道的情懷。

作者這裏省略了“君子居之”。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期盼之情,我也會成為像孔子那樣的君子,不跟你和州知縣這種小人為伍。

五、總結學到這裏,我們知道了這篇文章作者淡泊名利和安貧樂道的情懷沒有直接表達出來,而是通過對居室的具體描繪體現出來,這種寫法叫做託物言志。那麼這篇文章中所託的“物”和所言的“志”分別是什麼?

明確:物:陋室(對陋室的環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進行描寫)

志:高潔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本文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寫出了陋室不陋的特點,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和高潔的品質及安貧樂道的情懷。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在寫作時可以通過對物的描繪,來表達心志和情懷。

六、品讀陋室,學淡泊

我們再來以舒緩的語調,以閒適的心情,體會作者淡泊的心境與安貧樂道的情懷。

《陋室銘》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句。

2、領會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課堂學習過程與方法設計

一、解題

1.陋室,是劉禹錫的室名,就是簡陋的房子。據説是劉禹錫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時修建的。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書“陋室銘”三個字,現在安徽和縣仍保存着。

2.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二、作者簡介(板書:劉禹錫)

劉禹錫,是唐代進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學家。他一生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銘》就是一篇傳世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賞析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

三、課文分析

1.出示膠片(與本文有關的山水畫),齊讀課文兩遍。

2.提問:這篇短文可分為幾個層次?

3.教師講解 文章的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並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麼寫起呢?

4.提問:這裏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麼呢?山和水來比?

5.教師講解 作者的目的是要寫陋室(板書陋室),卻用山水(板書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寫的內容,這種方法叫比興(板書比興)。這種比興的修辭方法,不僅構思新穎,文意通達,而且句句相連,使文章波瀾起伏耐人尋味。馨”字畫龍點睛,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興,暗暗施墨,徐徐點題,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麼,陋室究竟是怎樣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覺其陋呢?請看下文(出示與“草色入簾青”相吻合的山水畫)。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台階上已經長滿了綠苔——可見房子常年失修,極為簡陋;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這是寫陋室的環境(板書環境)。作者寫陋室的環境採用什麼修辭方法呢?

6.提問:苔痕 相對?

7.教師講解 “上、入”採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板書:擬人):採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台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説些什麼;“草色”也想從窗户窺視主人在幹些什麼。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境淒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陋室的環境宜人,而與陋室主人來往的都是什麼人呢?(出示占人彈琴圖膠片)

8.教師講解 作者並沒有寫自己是什麼人,而是寫與他交往的朋友(板書:朋友)。俗話説,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這就是説,要想知道他的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們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這兩句在於襯托(板書:襯托)。主人德才兼備,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懷。時有鴻儒來往,常同高朋談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説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書:生活)。調,彈奏;素琴,沒有裝飾的琴;金經,佛經;絲竹,管絃樂器,這裏指代不健康的音樂;案牘,指官府的公文。這幾句是説,在陋室裏,興致所至,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沒有不健康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宂的公文勞累身心。這兩句用了正反虛實(板書:正反虛實)的寫法。

9.提問:哪些是正面描寫?是實寫?回答:“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提問:哪些是從反面描寫?是虛寫?回答:“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提問:“可以調素琴”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無絲竹之亂耳。”

提問:“閲金經”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呼應。

10.教師講解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諸葛廬就是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隆中時居住過的草廬;子云亭是指西漢學者揚雄住過並寫作《太玄經》的亭子。這兩句話是説我這個陋室正如南陽諸葛廬的草廬,又像四川揚子云的亭子。作者採用的是類比的寫法(板書:類比),用歷史上諸葛亮和揚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原來也是陋室,由於他們的主人德才兼備而聞名天下,那麼我的陋室不也會如此麼?

11.提問:作者在這裏用草廬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還是在説明陋室不陋嗎?

12.教師講解 前有古人後有來者,我這個陋室將與諸葛亮的草廬、揚子云的亭子一樣被後人所稱道;我本人也要像諸葛亮、揚雄一樣被後人所敬仰。文章添了這麼一筆,再生一層波瀾,內容更豐富,主題更鮮明。寫到這裏,我們感覺到作者的意思已經表達得夠完美了,可以收筆子。

但是作者是一個弄墨的高手,在全文最後一筆,引用孔子的話結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峯:“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話再次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迴應“德馨”言盡而意無窮。孔子這句話是一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説,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麼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説:“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話講得很坦率,而劉禹錫只引用孔子的後一句“何陋之有”。

13.提問:劉禹錫為什麼隱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14.教師肯定:回答正確。

這是作者有意設置的弦外之音。明眼人——看便知,十分明白,自己正是孔子一類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態度正如孔子一樣(板書:態度),安貧樂道,君子固窮,這就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陋室不陋,關鍵在於“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語引經據典(板書:引經據典),力發千鈞,託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峯。

四、學生教師共同完成板書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 比興引陋室 —馨 對偶 擬人描環境——青

襯托 對仗誇朋友——雅 虛實 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 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據典表態度——樂

五、總結全文

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抒發了作者獨特的情懷,一個坦蕩樂觀、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文人形象躍然紙上。

(板書:學習目的:賞析寫作特色)

教師講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説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會顯靈。這些都是古人的俗語。古代傳説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龍隱現,興雲作雨,所以人們認為水中有龍就會顯示神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因為我品德高潔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發散很遠的香‘乙這裏比喻道德高尚,名聲傳播很遠。

回答:對偶。(板書:對偶)

教師講解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陋室的人物。鴻儒,大學問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這裏指沒有學問的人,在這個陋室裏.常有學識淵博、才華出眾的鴻儒談笑風生,高談闊論。這兩句也是工整的?

教師講解 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現了作者恬淡閒適、安貧樂道的情趣。總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實不陋。這一切又是為了陪襯“惟吾德馨”,呼應開頭。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經過作者反覆描寫陪襯,文章主旨已經突出,意思似乎已經寫盡,可是畢竟作者是大手筆,再用另外的寫作手法向深處開拓主題。(出示南陽諸葛廬圖)

教後反思

《陋室銘》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它的顯著特點就是語言精闢。採用大量的修辭方法,對偶工整,對比鮮明,互相襯托,虛實相生,引經據典,言志如詩,具有一種韻味如歌的音樂美,讀來如行雲流水,文氣通達起伏,是我國古典文庫中膾炙人口的珍品。

《陋室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 。

【過程與方法】朗讀,小組討論,教師啟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引導學生完成當堂背誦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對文章精妙新穎構思的分析

【課前準備】

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師:提一個問題讓大家選擇一下: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須説若干句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設有一簡陋室,那裏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個?

2、簡介作者、解題,揭示目標:

銘文體的初步認識,作者介紹,找尋壓韻

二、初讀課文,要求大聲朗讀,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停頓。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注意正音、句讀)。

3、教師範讀。 4、齊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能粗譯課文。

1、自由讀課文或默看註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遇到疑難,互相討

論。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學生解決。

3、指名粗譯課文(分組譯文,最後一句教師承包)

4、齊讀課文,形成完整印象。

5、師:那麼,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分析。

2.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大聲朗讀,並説説為什麼喜歡?

四、板書: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 比興引陋室 —馨

對偶 擬人描環境——青

襯托 對仗誇朋友——雅

實 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 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據典表態度——樂

五、小結寫法:託物言志(板書:託物言志)

投影: “託物言志”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

4、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六、集體背誦。

學生互相背誦 師生競賽 學生齊背

七、佈置作業 :

A(學優生):默寫

B:(中等生):朗讀並背誦

C:(後三分之一學生):朗讀並背誦

反思:

《陋室銘》教案 篇4

一、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字詞,背誦本文

2. 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

3. 體會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二、 教學重點

1. 疏通文意,分析文章內容

2.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託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學難點

背誦並默寫課文

四、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五、 教學過程

(一) 課堂導入(3分鐘)

PPT展示圖片金箍棒和羽毛扇,問同學們是否認識這兩樣東西,是否也想擁有它們。大家之所以喜歡金箍棒可能是因為孫悟空,也可能是因為它本身能夠變化,具有魔力,那麼,一把平凡的羽毛扇為何能夠婦孺皆知,流傳千古?原來是因為它的主人諸葛亮。這樣説來,某樣東西的價值似乎與使用它的主人有着密切的聯繫,今天我們要去看看一間簡陋的小屋和它的主人之間,微妙的關係,一起學習《陋室銘》。導入課題,並圖解“銘”這一文體。

(二) 聽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

1. 聽示範朗讀。要求一邊聽一邊給拿不準的字注音,並且劃分節奏

2. 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3. 齊讀。要求聲音洪亮,整齊劃一。

 (三) 分組合作,疏通文意

過渡:讀完以後,你能不能告訴我,這“陋室”真的“陋”嗎?如果不能,也沒關係,可能對文章大意不太理解,因為這是篇文言文,它的意思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現代漢語有很大區別,所以,要想理解文章內容就讓我們一起來疏通文意。

具體操作:本文共計九句話,全班12個小組,前9組,每小組翻譯一句話,其餘三組做評委。然後每組推選一位發言人分享成果。要求:先解釋重點字詞,再翻譯整句話。

(四) 抽絲剝繭,感悟情思

經過了疏通文意,大家已經瞭解了文章內容,那麼現在能回答老師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嗎?(ppt展示問題)作者筆下的這間“陋室”真的“陋”嗎?請説説理由。(學生一邊回答,老師一邊板書)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既承認屋子簡陋,又不覺得簡陋,因為主人品德高尚。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描寫陋室環境清幽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主人交往之雅

4.“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主人情趣高雅,生活悠閒,同時也看出作者較清貧,但作者卻苦中作樂,體現出作者的安貧樂道。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亦有古代賢人的志趣和抱負。

 (五) 遠觀全文,探究寫法

問:作者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在寫物,可真實情況是寫物還是寫人呢?答:寫人。

問:主要寫人的什麼?

答:品德高尚

問:那同學們,作者借陋室來表達自己的志向,這種寫法叫什麼?

答:託物言志

(PPT展示)託物--陋室

言志--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六) 回顧全文,歸納主旨

揭示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主旨: 作者以“陋室”不陋,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平樂道的志趣。

 (七) 當堂背誦

比一比,看誰背得準又快

具體操作:以大組為單位,每人背一句,以“接龍”形式背誦,比比看哪一組最流暢、清楚、快速。

(八) 拓展延伸

(PPT展示兩組寢室圖片,一組是巴蜀中學的,另一組是本校的。前後豪華與簡陋相對比)

教師:雖然我們住得沒有其他學校豪華舒適,但我卻希望這簡陋的屋子因為有了優秀的同學們而綻放無限光彩。老師期待有一天你們能成為柏家中學的驕傲。讓我們深情齊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九) 板書

陋 斯是陋室

主人品德高尚

陋 環境清幽 安貧樂道

室 不陋 交往之雅

銘 情趣之雅 高潔傲岸

反問引用

託物 言志

六、 教學反思

本堂課的最大優點在於朗讀環節,每一次朗讀都給出了明確的目標。其次是重點較突出--翻譯課文。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改進。首先,課堂整體氣氛不活躍,尤其是在翻譯環節的發言,形式過於單調,沒有充分發動大部分同學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説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在翻譯過程中沒有給予學生必要的方法指導,本課較簡單,可以讓學生只看原文自行翻譯,有疑問時看課後註釋,若不能及時解決,可提出來讓同學們一起討論,若還是沒有結果,老師再進行點撥指導;再次,本課採取小組逐句翻譯的形式,這不適用於簡單的文言翻譯,不妨大膽讓學生自行翻譯;最後,本堂課最大的弊病是教學時間掌握不當,內容不夠精當,故導致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今後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希望能在各位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大進步。

《陋室銘》教案 篇5

教學目的與要求

瞭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並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分析與評價。

教學重點

1、 瞭解與認識作者情操

2、 文言詞語的積累

3、 語言優美、音調鏗鏘的銘體文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與教室或自己的書房、卧室日日相處,它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説起。

二、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

三、生結合課下注釋,瞭解課文大意。並與自己的前後桌同學討論。

四、幾個問題引起學生思考,進而瞭解文章內容,同時輔之以朗讀、誦讀。

1、 在讀完以後,你對全文的印象如何?學生在這裏可能有三種答案:陋、不陋、陋而不陋。如果答“陋”則以下設計2、3暫時不講,如答“不陋”與“陋而不陋”可順次展開。

2、 為什麼(陋而)不陋?這裏哪兩個字是最為關鍵的?

3、 作者的德馨體現在何處?

如果學生一下不易答出,可提出以下問題作為提示:與他交往的人多嗎?都是哪些人?為什麼要寫這些人?

這裏順便交代,劉禹錫曾與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交好,並有大量詩文傳世,如我們非常熟悉的<<逢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 由此可見,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5、 作者為何又寫了諸葛亮的草廬、揚子云作用何在?

6、 由此可見,室主人是什麼樣的人?

7、 由此可見,文章最後一句是不是“添足”?

五、品評、討論文章寫作目的。

1、 介紹.寫作背景:劉禹錫在和縣的經歷。

2、 回憶劉禹錫的其他詩文,並回憶、品評其中思想 。

3、 讀文中用典,瞭解典故意義。

4、 小結。

六、再次誦讀全文,賞析.寫作特點

結合註釋一中對銘的介紹,師生共同討論文中押韻、對偶、比興等方法。

課堂討論與練習

1、 如今物質生活高度豐富,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2、 我們在電視中常看到則廣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禮不在多,貼心才行;中脈蜂靈,正在流行。”請品析此廣告,並仿寫一則。

小結

板書設計

景 環境清幽

陋 友 交往不俗 不陋

趣 情趣高雅

《陋室銘》教案 篇6

複習目的

l、背誦課文,積累名句。

2、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詞句的解釋

3、體會作者借陋室抒發的感情,學習古人不幕榮利、安貧樂道的高尚節操

複習重點:

l、背誦課文,積累名句。

2、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詞句的解釋。

3、體會作者借陋室抒發的感情,學習古人不幕榮利、安貧樂道的高尚節操

複習過程:

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整體回顧。

1、本文主旨句: 全文點睛句:

2、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是:

3、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4、作者在文中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

5、《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文中表現作者對自己擺脱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

7、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對居室情景描繪,極力形容陋室 ,表達了作者的願望和____的情趣。

三、課堂練習。

1、文章的作者是___朝詩人_____ ,____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__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是用韻的。

2、解釋加橫線的字。

鴻儒( )無案牘這勞形( )( )( )惟吾德馨( ) 調素琴( ) 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 )白丁( )閲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 )。

《陋室銘》教案 篇7

一、文學常識

1. 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河南洛陽人。

2.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

 二、理解性默寫

1. 文章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 隱喻陋室具有“名”、“靈”的性質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 統領全篇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文中渲染陋室的清幽、雅緻的環境的句子(室外環境之優雅):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4. 文中比喻交友之妙境的句子(室中人交往之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 寫作者生活清閒、高雅脱俗,表現作者不為瑣事縈繞的句子(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6. 寫出了作者不受世俗、官場的干擾,厭倦世俗生活的句子: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7. 文中應用虛實結合手法的句子: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其中,實寫的部分是: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虛寫的部分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8. 從居室環境的角度描寫陋室的句子: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9. 從交往人物的角度描寫陋室的句子: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10. 從日常生活的角度描寫陋室的句子: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1. 作者使用類比手法,與仙人進行比較的句子: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徹底否認“陋室之陋”,起畫龍點睛作用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簡答題

1. 概括本文主旨:

作者通過描寫陋室環境,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2. 將本文分成三層(見原文),並分別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

第一層——點明全文主旨,陋室值得銘頌是因為深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第二層——從陋室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描寫陋室,表達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第三層——總結全文,照應開頭,説明“陋室不陋”。

3.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一句起了什麼作用?

引起下文,説明具有美好德行的室主人使陋室不陋。用類比、比興手法,強調陋室也有名、靈的性質。

4. 作者寫南陽諸葛廬和西蜀子云亭的目的是什麼:作者以此自比,表明他以古代賢者為榜樣的志向及抱負。

5. 文章最後引用孔子的話,有什麼作用?

徹底否認“陋室之陋”,起畫龍點睛的作用。警策有力,引人深思,強調了“陋室不陋”。

6. 文中説“斯是陋室”,而結尾卻説“何陋之有”,到底這屋子陋還是不陋呢?

不陋。這個屋子從構造佈局來講是簡陋的,但因為室主人品德高尚,這就不顯得簡陋了。

7.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於作者這種交友方式,你有什麼看法?

可取:這種交友方式可取,我們就是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不可取:這種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8. 本文“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涉及到“交朋友”的話題。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樣的個性化感悟?請聯繫本文內容自選角度具體談談你的看法。

例一:我認為對朋友的選擇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選擇那些可以給予我們幫助的朋友,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應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與這樣的人相處自己便能不斷受到好的影響而不斷提高。這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會在賢於自己的朋友的影響下成長一樣。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養之外,朋友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與“善人”、“鴻儒”交往,有助於修身養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loushiming/ndgjr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