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翻譯和註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翻譯和註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於玄宗開元十六年,即公元728年(一説作於開元十三年)。該詩是李白頗具代表性的一首七絕,古往今來,備受推崇,明人陳繼儒曾譽之為“送別詩之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註釋

⑴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蹟,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游地帶,傳説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⑵故人:老朋友,這裏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

⑶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豔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創作背景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友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在漫遊和飄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跡遍佈中原內外,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東遊歸來,至湖北安陸,年已二十七歲。他在安陸住了有十年之久,不過很多時候都是以詩酒會友,在外遊歷,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陸期間,李白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讚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相會。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賞析

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它不同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於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繫,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着詩人李白的嚮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着無比的詩意。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裏的世界,還幾乎像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説:“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鬆雲。”這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順着長江而下,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遊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郁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裏進行的。李白心裏沒有什麼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嚮往揚州地區,又嚮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着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着江水盪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別友人,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美景令人悦目,送別卻令人傷懷,以景見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達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藝術效果。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於詩意的生活內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説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廣陵,又構成一種聯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塗抹得尤為濃郁。煙花,指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給讀者的感覺絕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又正是煙花之地。“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 李白渴望去揚州之情溢於言表。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的後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包含着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孤帆遠影碧空盡”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

“唯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單純是寫景。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嚮往,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詩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説,又是帶着一片嚮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將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將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極為傳神地表現出來。

拓展閲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讀後感

三月,陽春來臨,它的色彩真是五彩繽紛,太陽紅彤彤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十幾朵連在了一起,一叢叢,開放在挺拔的枝條上面,風吹來,它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美妙的樂曲中翩翩起舞。在這個美麗的季節,孟浩然要向李白告別,去廣陵。

在他們告別那天,李白在黃鶴樓那兒,為孟浩然擺了酒席。李白拿起酒杯,添滿美酒,對孟浩然説:“老朋友,我在此為你送行,不知何年何月我們才能再次相見,我祝你一路平安,在路上一定要慎重小心,到了廣陵也要珍重自己,我先乾為敬。”説完,他一干而淨。

孟浩然也拿起添滿美酒的酒杯,對李白説:“謝謝你的叮囑,我一定牢記在心,你也要珍重自己,不知在那兒,我還能否再交到一位你這樣的良師益友,我也幹了。”他説完,也喝了下去。

吃完飯後,他們倆人就來到了熙熙攘攘的江邊碼頭上,艄公早已準備好了,這艘船頂上鋪着白色帆布,還有兩扇窗户。在孟浩然準備上船時,他們互相做了個拱手禮,孟浩然説:“老朋友,希望我們有緣再次相見。”李白説:“放心,我們一定會再次相見的。”説完,孟浩然背起包袱,踏上了那一葉孤舟。

李白看着這艘船順流而下,漸漸地走遠,越來越小,直到消失。這時,他的腦海裏出現了他在酒店與孟浩然相識,他們以詩會友,然後逐漸相知,他們一起飲美酒,一起作詩,讓他們成了知音。但日月如梭,而今他已經走了,於是李白回到家裏便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雖然孟浩然走了,但他們深深的友誼依然長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guangling/4930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