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赤壁賦 >

讀赤壁賦有感11篇

讀赤壁賦有感11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赤壁賦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赤壁賦有感1

蘇軾作《前赤壁賦》三月後,又重遊赤壁,寫下了寓意有所迥異的《後赤壁賦》。 宋代的唐庚認為“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彷彿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巴金曾説讀《前赤壁賦》,可以給人一種瀟灑神奇、出塵絕俗的美;同樣,讀《後赤壁賦》,它也可以把我們帶入一個陶然忘憂、隨緣自適的自由天地。

第一段蘇軾交代當時的時間背景,用短短的幾句,對眼前景物稍作描寫,就突顯出時令的特徵。蕭瑟冬景中,仰望明月,俯看人影,觸景生情,由樂而歌。“人影在地”襯孤月之明。“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寫出我與遊伴心領神會、陶醉其中的怡然自得之態。這般“月白風清”的良辰美景,該如何消受?

所以在第二段,同遊者願意獻出家中剛剛捕獲的珍魚,而蘇軾回到家又意外獲得妻子珍藏的美酒。有明月,有佳客,有美酒、有珍餚,為再遊赤壁提供最好的興致與條件。“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寥寥十六字,聲形並茂,神采飛揚。“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寫出了一派驚濤拍岸、猛浪若奔,怪石嶙峋、犬牙差互的驚險景象,給人以壯闊雄偉的美,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則展現出一幅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漸退、暗礁崢嶸的柔婉奇秀的意境。“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這一句即景抒情,明講自然景色變化之快,暗示人生在世之短。

第三段,蘇軾着力描寫赤壁之景與自己的行動。“江山不可復識”是此次赤壁冬景描寫的基礎,呈現出一幅赤壁冬景的山水畫。除了客觀的描寫,“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更表現出蘇軾的勇氣,與居高臨下的氣勢,寄託着蘇軾的壯志豪情,同時把景物與遊者行動融合為一體,互相加深了彼此描寫的生動。蘇軾面對月夜山河的蒼茫景色,不禁憂從中來,將鬱抑之情凝聚於長嘯之中,感情由樂轉悲。長嘯之後的寂靜悲傷,使蘇軾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葉扁舟從流飄蕩,表現出隨遇而安的態度,感情又轉為平靜。此時一隻孤鶴畫空而來,對孤鶴的描寫,讓人有一種空靈虛幻難以言喻的感覺,想象當時之景,彷佛身處其中,似乎可以感受到那震撼,不禁讚歎蘇軾善於把握事物的特徵與效果,竟能夠達到如此的境界。

第四段以道士化鶴的夢境做結,描寫與情節中有種飄逸的氣氛,情感由樂轉憂又轉於平靜的赤壁之遊,最終以夢境做結,也抒發了人生如夢的情懷。

後赤壁賦,不管在景物描寫、氣氛的營造、深刻的情感轉換、飄逸的人生觀,都在蘇軾簡潔的文句中清晰地表露,真切地呈現人、景、感情的相互融合。 全文表面上是寫遊赤壁之樂,其實是曲折地宣泄自己貶謫生活的鬱悶,同時也是形象地演繹自己的人生哲學。文章以樂為主調,而情有跌宕抑揚,婉曲奇麗。誠如蘇軾之自謂:”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讀赤壁賦有感2

初讀題目“前赤壁賦”,心中不免感想到——這應是篇懷古吊今之作吧?帶着疑問,我讀了下去。

蘇軾的詞向來以豪邁著稱,本首也不例外,一開頭便給人以磅礴蒼穹之感。一葉扁舟,泛於江上,“浩浩呼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美景佳人,怎會少了酒相助,這不,過了一會兒,正喝盡興了,便傳來歌聲。歌聲是美好的,可一加上簫聲,便頓時給人一種悽悽慘慘慽慽之感,或許是簫本身的音色,或許是作者的內心蕭瑟,聽——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這大環境的壯闊再加上簫聲的悽寂淡意,作者的內心,由一開始“湧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轉到“蘇子愀然,正襟危坐”便有理有據了”。

噫!“烏台詩案”一發,蘇子被貶黃州,滿心的愁苦只在遊山玩水間被深深嚥下去,那心底的壓抑遇上一個大環境便發揮的淋漓盡致。周瑜、曹操,兩位三國時期風雲人物,周瑜在此將曹操大敗,如今蘇子同遊赤壁,也悲歎道:“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或許蘇子想借此撫慰自己,一時政治上的失意也沒什麼大不了,於此,作者懷古吊今的感歎發揮到了極致。人寄天地,投身山水,再加上大英雄的落敗,蘇子內心的渺小與落寂融為一體——“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一粟。”人生之短暫,人的渺小與天地而言,不過一霎,低頭望水,抬頭望月,竟心生羨慕之情“羨長江之無窮”,“抱明月而長終”,但卻又“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蘇子內心寫照應是——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手腳,但卻無奈不可多得,希望落空,失望來臨時,似乎連一開頭的“清風徐來”都變成了“秋月悲風”了。

然而,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蘇軾卻依然保持着曠達樂觀,積極豪邁的心情。再次低頭望水,抬頭望月,竟也發現了些許不同。水滾滾向前逝去,未曾回往,而月,卻最終沒有絲毫增減。自變與不變,往往就在一瞬,大概是自己變化的人觀看,則天地連一瞬間都不盡相同;自己不變化的人觀看,則物與我都沒有盡頭,又何需羨慕呢?如此説來,蘇子是自變者,潛移默化中,作者轉變了自己的思想——既然萬物皆有主,如若不是自己的,即使是一分毫也不能取得,借自然哲學之理,打消了自己從政念頭。“惟江上之清月,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啊,也只有這山水,為天下人共有之物,取之不禁,用之不竭,又何怕終止的那一天呢,不如趁現在,不負光陰年華,好好去遊一遊,賞一賞這“造物者之無盡藏”。想必此時,原本的寂廖與落寞一掃為空,作者又回到了賞景之中了,此時的喜,比最開始欣賞美景之喜,又多上一層深意吧。

作者曠達,積極、樂觀,一大部分是從自然之中獲取的。而最後的“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又給人以隨意灑脱,豪邁肆恣結尾,果然,從前那個東坡又回來了。

此詞與《小石潭記》很大的一點共通之處,便是以空寂廖落的環境觸發自己內心深處的壓抑,但最後,東坡悟得真經,柳宗元卻沒有,如此説來《前赤壁賦》不失為一篇佳作。不只有懷古吊今的悲慨,亦有自己對人生,對自然道理的悟徹。

讀赤壁賦有感3

赤壁賦這首詞是我們都學過的,用文言文寫出了赤壁的美景,大家都被蘇軾的才華所折服,讀赤壁大家有什麼感悟?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閲讀《赤壁賦》有感:風月動情美文生。

閲讀蘇子《赤壁賦》,文字美,音韻美,風景美,意境美,哲理美會一齊向你襲來。你會情不自禁地慨歎:這真不愧是古今藝術珍品!特別是“風月”二字,貫穿全文,無邊風光,使人心醉;從頭至尾有關“風”與“月”的語句不下十句。難怪清朝著名文學批評家金聖歎讀完此篇後,作出“此賦通篇只説風月”的點評。

蘇子是在“七月既望”“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既望,就是陰曆十六呀!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是一月中最亮最圓的月亮呀!難怪他在“月出與東上之上”後,在“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祥和的氛圍中,情不自禁地“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了,誦着唱着,唱着誦着,就浩浩乎飄飄然,就“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了。——是風月,觸動了蘇子的情思,催生了這篇美文。

良辰美景,風月無邊;飲酒作賦,甚是快樂。蘇子情動風月,其樂融融。他忘情地扣舷擊節,歌而唱之。當他唱到“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時,心裏就掠過一絲淡淡的,因忠君因烏台詩案而被貶黃州的悲哀。不料一客洞簫和歌,又撩撥了他的傷痛。簫聲嗚嗚,“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使孤獨的嫠婦也落淚悲泣。蘇子不禁由喜而哀,正襟危坐,變臉失色,厲聲責問:“何為其然也?”——是風月,觸動了蘇子悲傷的心靈。

徐風皓月之下,作者由眼前的風月想到了當年的曹操——躊躇滿志,一世梟雄;又由眼前的風月想到了困孟德於赤壁的周郎——“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然而,風月依舊,赤壁仍存,梟雄安在?英雄何處?此番議論,雖出於客人之口,卻流動於蘇子筆端,是蘇子感情的流露。——是風月,引發了蘇子的聯想。

風月,又是作者闡發哲理的憑藉。蘇子在歌風唱月之後,先借客人之口,哀歎了“吾生之須臾”,知道了“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的不可得。然後又借“水與月”發表議論:江水雖然東流長逝,卻未曾枯竭;月亮雖然有圓有缺,但卻沒有消減;萬事萬物既是不停的運動變化着,又是無限的永恆的。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也沒必要悲傷呀!——又是風月,引發了蘇子的議論。

風月,也暗示了人生的覺悟和曠達。全文由月出、月照一直寫到月消,暗示了時間的推移。也是通過風月,推進了人們情感的變化,預示了人生的覺悟和曠達:作者因風月而“飲酒樂甚”,因風月而悲傷愀然,又因風月而覺悟和曠達——達到了不悲不哀不歎不羨的大徹大悟。最後在文章結束之時,主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真是“結出大自在”(金聖歎語)。

縱觀全文,作者因風月而樂,因風月而悲,最後又因風月與客“喜而笑”,從而達到了覺悟曠達和宇宙觀的昇華。風月推動了行文思路,風月貫通了前後文脈。所以清代林雲銘在《古文析義》中稱:蘇子的《赤壁賦》是“以江山風月作骨”的。古代學問家的點評真是準確到位呀!

讀赤壁賦有感4

第一段,寫夜遊赤壁的情景。作者“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略其間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興之所至,信口吟誦《詩經·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體態嬌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與《月出》詩相迴應,“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並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雲:“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氣一貫。“徘徊”二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的.月光似對遊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遊人這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因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乘着一葉扁舟,在“水波不興”浩瀚無涯的江面上,隨波飄蕩,悠悠忽忽地離開世間,超然獨立。浩瀚的江水與灑脱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遊之樂,溢於言表。這是此文正面描寫“泛舟”遊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這裏所説的“美人”實際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段歌詞全是化用《楚辭·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之意,並將上文“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的內容具體化了。由於想望美人而不得見,已流露了失意和哀傷情緒,加之客吹洞簫,依其歌而和之,簫的音調悲涼、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竟引得潛藏在溝壑裏的蛟龍起舞,使獨處在孤舟中的寡婦悲泣。一曲洞簫,悽切婉轉,其悲咽低迴的音調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文氣一振。

第三段,寫客人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歎。此段由賦赤壁的自然景物,轉而賦赤壁的歷史古蹟。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古蹟作答,文理轉折自然。但文章並不是直陳其事,而是連用了兩個問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問道:“此非曹孟德之詩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勝問道:“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兩次發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荊州、迫使劉琮投降的往事。當年,浩浩蕩蕩的曹軍從江陵沿江而下,戰船千里相連,戰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在船頭對江飲酒,橫槊賦詩,可謂“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裏呢?曹操這類英雄人物,也只是顯赫一時,何況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歎自己生命的短暫,羨慕江水的長流不息,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才把悲傷愁苦“託遺響於悲風”,通過簫聲傳達出來。客的回答表現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個方面。

第四段,是蘇軾針對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客曾“羨長江之無窮”,願“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即以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不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這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脱、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脱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而後,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的説明。江上的清風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此情此景乃緣於李白的《襄陽歌》:“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進而深化之。

第五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後,轉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開頭,極寫遊賞之樂,而至於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連貫,結構嚴謹。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客人寄悲哀於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最後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覆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複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完美統一。

讀赤壁賦有感5

有了機遇的明燈,你才能找到人生正確的道路;播下機遇的種子,你才能獲得甘甜的果實;握住機遇的鑰匙,你才能打開人生寶藏的大門。

——題記

剛剛品味完杜牧的《赤壁》,我深有感悟。

不知這位大詩人佇立在赤壁磯前,手握着前朝的戰戟,內心是否與我一樣翻騰似海呢?

機遇,要學會抓住。

杜牧望着眼前的滾滾江水,手裏拿着柄生了鏽的戰戟,他感歎自己生不逢時,缺少機遇,雖然有着滿腹才華,雖然熟讀兵書兵法,可卻無法施展,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的祖父杜佑曾是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的宰相,可他自己愣是完不成自己那宏偉的政治抱負。這不就像現在的許多年輕人嗎?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抱負,這很好。但他們拼盡了滿腔熱血也完不成當初許下的理想。他們迷茫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看着車水馬龍,高樓聳立,卻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裏。於是,他們在歲月的長河中被遺忘,慢慢老去。他們那曾經為之努力的夢想被淡化。他們,其實並不是不努力,沒有才幹,他們是抓不住機遇。想一想,在他們還年輕的時候,有多少機遇在向他們招手?他們總是不能把握,總幻想着前方一定有更好的機會在等着他們。所以,他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不,他們什麼都沒有撿,只看着美食在慢慢地離自己而去。

當杜牧站在赤壁磯足夠長時間後,他便又開始感歎周瑜憑藉了良好的人生機遇,成就了名傳千古的功業,他已認識到周瑜是一個善於把握時機的人,他在讚美周瑜甚至嫉妒周瑜有如此的幸運。

其實沒有什麼幸運,把握好每一個點,腳踏實地的往前走,你就會成功。

當你抓住了機遇以後,不要嫌小,不要幻想,把握好它吧!它可能是你人生的轉折點,不然到暮年再回首望去,過去的機會都被自己浪費了,最後只能仰望那些登上成功之頂的人們,感歎自己沒有那麼好的機遇,感歎他人如此幸運。真的是沒有機遇嗎?別人的成功都是偶然嗎?別人也是付出努力,抓住了機遇才成功的。回首眺望,歷史上沒有哪位名人是平白無故就能成功的吧。

所以,抓住機遇很關鍵。

抓住機遇,你的人生已經半隻腳踏進了成功的大門。

把握好人生機遇的鑰匙,開啟成功的大門!

讀赤壁賦有感6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一種淡然;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是一種灑脱;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是一種自在。

喜歡赤壁賦,喜歡作者的這種淡然的處世態度,喜歡他灑脱的處事情懷,喜歡他對迴歸自我,尋找心靈淨土的那種執着的追求。大自然,是造物者出色的傑作,心嚮往之處,在大自然中徜徉時,讓我有了物與我同在,遨遊於天地的感覺。有時候覺得活着挺累,每天學會笑臉迎人,沒笑強笑,幹着不喜歡乾的事,沒有自我,接觸大自然,就可以卸下了虛偽的面具,純真的笑容,在臉上顯現。在自然中,可以什麼都不用想,什麼都不用煩,大自然幫助我們迴歸自我,找到心靈的那份淨土。與大自然的幽靜,清雅相比,這個世界就有點瘋狂了。

當今世界物慾橫流,人們都在追求那些所謂的金錢,權利,由此,啃老族出現了,富二代出現了,人人渴望自己的爸爸是李剛;穿名牌的多了,穿不起名牌,就穿假名牌,因為名牌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它可以滿足人們的虛榮心,腳踩李寧耐克鞋,就像踩着別人似地,簡直高人一等,結婚買鑽戒,越大越好,有面子,攀比之風愈演愈烈,名牌、鑽戒被人捧起來了,價格越來越高,人們追求她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然後就開始不擇手段的掙錢,撈錢,管他貪不貪,犯法不犯法,這年頭有錢就是大爺,有幾個能像比爾?蓋茨那樣搞個裸捐什麼的,把自己掙得錢回饋社會。

同時追風的多了,在網絡上,鳳姐以一種惡作劇的形式登場,是炒出來的名人,好多人開始關注鳳姐,開始想,鳳姐為什麼會紅?應為她能夠有看點,惡搞的力量也挺強的,大家紛紛效仿,也來網絡惡搞,哎,一切的背後都是名和利,而後,網絡紅人越來越多了,農民工旭日陽剛上了春晚,搞網絡有前景了,商家紛紛投入網絡市場,獲取利益錢財的地方,就是人最多的地方。

追求過後就會發現,人生如夢,一切都是過眼雲煙,也許你就需要轉一下身,回顧想一下經歷的,你所追求的,是不是你沒想要的。浪子回頭金不換,及時的迴歸自我,活出自己,才是對的。之所以嚮往赤壁賦中蘇軾描繪的生活,是因為他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無拘無束,沒有壓迫,沒有煩惱,心態平和,滿足生活,人生由自己主導,為自己而活,當今社會不再是充滿戰爭火焰的社會,我們國泰民安,不用像保爾一樣,整個一生都要祖國的解放而奮鬥,我們可以幸福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必每天去追逐名利,追逐金錢,有吃有喝就好,做點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情,何必執着與那些如過眼雲煙的東西呢?一個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執着於追逐那些帶不走的東西呢?人生又是何其短暫,就像小瀋陽説的,兩眼一睜,一閉,一輩子過去了,浮華塵世,唯有守住心靈的那份淨土,不被世俗渾濁所污染,才能無怨無悔的走過一生。

讀赤壁賦有感7

蘇軾烏台詩案被貶謫黃州,在自己最苦難的時期與友人卻在赤壁下游玩。心境似乎與那明月“凌萬頃之茫然”的江面一般在開闊曠達之下映照着些許的寂寞冷清。白茫茫的霧氣與水光橫貫江面,連繫天際與詩人的一葉扁舟一起在這古戰場作着一名遊客回想着麾下延綿千里的戰船,遮蔽天空的旌旗,共念那當世一代英雄。

文章看似多以蘇軾與客人之間的對話形成,卻實質上是與這浩渺時空,動人赤壁景的無聲對白。且看那徐徐清風和水波不興的湖面,難道不是心如止水,沉浸在被貶之痛的作者心情的寫照嗎?悲傷、迷茫似“白露”橫貫江面遮住了那小小一葉在“凌萬頃”之上的扁舟;前途渺茫,小舟乘載作者凌空乘風而行,不知何處停棲,無所依的生活卻有如遠離世人羽化成仙的仙氣縈繞,景是情、情即化為人,遊赤壁倒不如説是寫自己,畫出的是赤壁之下不再“捲起千堆雪”不再“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在生活這一面水上被白露籠罩,無所依的迷茫蘇軾。景與人在對話,傳達彼此的故事。

船遊在月光之上,漿劃破月下清波,冷清的月光照進作者的心,勾起的是“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夢想展望;聽見的是悠悠簫聲,“倚歌而和之”。無奈這夢想在天另一方,而這蕭卻有如細絲不絕,纏纏綿綿,餘音迴盪,聽得蛟龍起舞,寡婦飲泣,愁苦像蕭不絕如縷,像船與明月船在月上走,卻究其也不得走進真正的月中。赤壁褪去了昔日“千古風流英雄”的壯烈,留下的是寂寞的景與人。他們在對話,景與人彼此傳達着情,愁苦悲涼的情。

簫聲何其悲,戰爭何其烈!這一代英雄在赤壁留下輝煌戰功,卻有和人知曉他的去處。縱他麾下戰船延綿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可時光還是抹去了他的蹤影。這樣一想,你我本是江渚一人,以魚蝦麋鹿為友,何其渺小啊。看那廣闊之江河,你我只不過是蜉蝣,滄海一粟。奈何一生短暫,不敵長江之盡,曠達便在小我中產生,悲涼寄託在簫聲中被景與風攜走。樂觀被激發,因為景與人在對話,傳達深刻的道理。

流逝的是水、是月、是人、是天地。萬物均變,與自己生命一同無盡,我的生命即是月、水、是天地啊!雖物有所主,但惟江上清風,山間明月,耳得之聲,眼遇之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乃是不盡生命的寶藏。即得寶,又管何貶謫之事,任白露橫江;任美人兮天一方;任簫聲如泣如訴;任吾乃蜉蝣,滄海一粟,此刻舉杯,共迎曠達樂觀的東方曙光。景與人在對話,傳達不變得真理。

曠達樂觀,是人與景的對白,是不盡生命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讀赤壁賦有感8

蘇軾是一位有才華的詩人,他曾被譽為是最浪漫的詩人,最豪放的詞家,最灑脱的文人,最瀟灑的過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師~~烏台詩案後,他被貶黃州,寫下了《赤壁賦》。被貶謫離京,對於一個處在官宦生涯的人來説,是莫大的苦悶失意,但是,從蘇軾那“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順,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中,我們不難發現出,他曠達開朗的胸襟,超脱的人生態度。有人説這是他政治失意後的精神苦悶的自我排解。但是,潛藏的是作者內心深處的抑鬱和悲傷,誰能看出來呢?

現在的我們,處於一個新時代,雖不曾有那麼多動盪不安,但充滿了人世險惡。社會是現實的,是殘酷的,是美好的,是需要我們慢慢適應的。我們不能逃避,只能無理由的選擇面對,與其整天面無表情的度過自己的一生,還不如每天對自己微笑,對他人微笑,開心的面對生活,面對不開心,面對困境。生命是短暫的,累,只是一時的,傷心,也總是會過去的。“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只有它才是真正屬於我的,我會好好珍惜。

讀赤壁賦有感9

每個人隨着地位的變化和能力的大小,頭頂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光環,多數時候,光環對人有利無害,不過有時,光環也有可能要一個人的命,因為閃亮。

曹操並不是《三國志演義》中那個白麪奸臣,事實上“一世之雄”對於他來説更為真實,他破荊州之際“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好不威風,就是諸葛亮也只能承認“此誠不可與爭鋒”。但是,他頭頂上的光環太多太亮了,耳畔的阿諛奉承太多了,多到他自信地認為東吳會讓出苦心經略多年“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的地盤,多到聽不進謀士賈詡的勸告,最終在赤壁被一把大火燒得“折戟折沙”,喪失了三國曆史上唯一一次統一良機,他的勢力再也沒有到達江南之地。

東坡亦是如此,他的名號太出色,太響亮,才華太耀眼,他寫的詩詞把周圍的筆墨比得太暗淡,頭頂上的光環太過閃亮,把同時期的文人比的太狼狽,何正臣,李定等人出於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引發了一場可笑的鬧劇——烏台詩案。無論在哪一個立場上,這都是一個莫須有的無聊之事,儘管有皇帝和太皇太后的保護,但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蘇東坡還是被貶黃州。這一切,都是別人對他才幹的嫉妒,就是中國獨特的國情:小人常常會將太師擊敗,太師空有一身功夫,卻無能為力。

面對光環,我們該怎麼做?“他們説了,説了什麼,讓他們説!”這是蕭伯納在客廳壁爐上鐫刻的格言。面對他人的奉承,只過耳不過心,只有堅持自我,才能不走錯路,在成功的道路上揚帆啟航。試想以曹操平日之權謀,區區黃蓋之假降豈能不被識破!?東坡若是為人謙虛,廣交良友,自身不那麼尖鋭。豈會被區區小人所扳倒!

讀赤壁賦有感10

“為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彷彿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

人們總愛在開篇上做文字,但什麼逍遙遊樂圖簡直是胡扯。被貶三年,何來逍遙。細看其中深微隱曲,東坡多用典故,不過是表達內心失意後的豁達,也正因他的本性如此才能發出如此震驚千古的言論。心態豁達、胸襟開闊則能參悟自然萬物,通透古今人事,才能有“變與不變”的沉思,“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形式”的深刻認識。豐富的人生閲歷讓他學會並善於從多角度考慮問題而並非只關注問題的絕對性,也因此,東坡常能從惆悵怵惕中解脱,理性看待人生中的無常。

説到無窮盡,就又會想到愚公精神。這也就是為什麼愚公精神千百年來依舊被人們推崇,赤壁兩賦為什麼可以流傳千古人人皆知,他們所呈現出來的觀念是世人心之所往。誰不想“長生不老”看盡天下事,可萬物皆有時盡,但從是赤壁之賦中我們看到了,無論是傳宗接代還是變與不變之間生死的形式,都打破了平常意義上的生命的概念。將個體生命與萬物同觀,這是人們幾千年來一直追求的態度,“人生短暫,功業永恆”,這才是人與萬物同存的真諦。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這是赤壁兩賦穿越時空帶給我們最後的感悟。

附:就東坡文來看,有一個令讀者腦痛的地方——他把架勢擺好了,運氣寫足了,將我們一行人胃口吊出了,他又回去了,看來總覺得意猶未盡。

讀赤壁賦有感11

我也要讓現在的自己死掉,讓方鴻漸的靈魂從我身上撤走,把死掉的自己埋葬,立碑立墓,不用來悼念,而用來警示,讓活着的自己活得更好?坐在考場上,看着這道作文題,遐想無限。翻開一篇篇的散文,立馬給了我一種清新,脱俗之感。既是沒有衰老,想必也是未老先衰了吧!

本文記敍的是蘇軾與客人在赤壁遊玩之事,全文十分流暢。

我覺得文中的景色描寫很好:“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話,卻概括出了周圍的一切景象,使讀者有了身臨其境之感,同時語句又長短結合,朗朗上口,音韻和諧。

蘇軾的這篇文章和他之前的著作有相似之處,那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變化。細究蘇軾之前的作品,無論是詩歌還是文章,無論作者起初的心情是好是壞,他最終都會釋然,想方設法説服自己,讓自己暫時擺脱困苦,獲得歡樂!

如他的《水調歌頭》,開頭便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句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詩句,表現出了作者心情的愉快,但之後卻又“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心情一下子墜入萬丈深淵;之後呢?他又開始寬慰自己,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最終,他又豁然開朗,道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名句,心中的不快,也隨之釋然了。

本文亦是如此。起初,作者見到赤壁的美景,心情十分愉悦,甚至扣舷而歌之。但唱着唱着,便了“美人兮天一方”,作者不知不覺表現出一種傷感,一種壯志難酬的心情暗暗湧現在作者心中,隨後,客人洞簫之聲的“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更添憂傷之感,使作者心情一路下滑。但他並沒有一隻頹靡下去,而是正了正衣襟,開始預科辯駁,不僅是説服客人,也是説服自己,使自己釋懷。“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作者最終還是解脱了,獲得了暫時快樂和自由。

當然,這樣的情感,與蘇軾本身的身世是有莫大的聯繫的。

蘇軾的仕途生涯並不順利,多次被貶謫,不被賞識,身世風雨飄零,按理説這樣的一個人,應該早就無法忍受世事了,更不可能想蘇是這樣遊山水。而蘇軾卻忍下來了,因為他精通儒學、佛學、道學,並將這三者恰當的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標籤: 赤壁賦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chibifu/0230d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