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邊城 >

解讀《邊城》的“湘西世界”

解讀《邊城》的“湘西世界”

邊城》是我國著名作家沈從文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的出現在我國近現代文學史上書寫了優美的一筆。如何解讀沈從文的《邊城》?

解讀《邊城》的“湘西世界”

沈從文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位,特殊的身世經歷賦予他獨特的文學氣質,他用優美古樸而又略帶憂傷蒼涼的筆調,傾訴着一個個普通平凡的小故事,構建成他獨特的“湘西世界”,而《邊城》正是這個世界的核心之作。本文將通過對《邊城》的解讀來探討沈從文小説世界裏那種“行將凋零的愛與美”

1 邊城—— 一片愛與美的世界

地處湘川黔交界處的“邊城”— —茶峒,山清水秀,風光怡人。《邊城》以白塔下,“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相依為命為基本素材,敍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端午節的龍舟賽上,翠翠與外公走散,巧遇當地船總順順的兒子儺送,儺送派人送翠翠回家,他青春活潑心地善良,給情竇初開的翠翠平添了一件無法言明的心事,朦朧中有着愛的追求與夢

想。然而儺送的大哥天保也同時愛上了美麗純情的翠翠,二兄弟按當時風俗相約唱山歌比賽定奪。後天保為成全弟弟,乘船離家不幸遇難;儺送則悲痛難耐,駕舟出走。外公因為翠翠的未來心力交瘁,在暴風雨之夜盍然長逝,留下了孤獨的翠翠一人,在白塔下靜靜守候着她的心上人。那個用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作者以純淨的筆觸譜寫出一首愛與美之歌。湘西淳厚朴實的人情世態,健美古樸的風俗習慣,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情調爽朗明快,色彩絢麗清新,是一幅優美別緻的風土人情畫卷。而青年男女的情愛,父子祖孫間的親愛,人民相互之間的友愛,以及自然萬物之愛與湘西之美糅合在一起,了無痕跡地融人了全部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之中。沈從文在談及《邊城》時説:“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有的一分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説明。”[1](p45)在邊城澈純明淨的風俗畫卷中,作者把自己的希冀與追求投射在眾多淳樸美好的人物身上,潛心營造出一片愛與美的世界。老船工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渡口,古樸忠厚,不僅對翠翠疼愛有加,對世事人情的寬厚謙讓也同樣讓人難以忘懷,並在為翠翠的未來擔憂中走向人生終點。天保文中雖然着墨不多,但我們仍然能夠看到他的豁達大度。至於儺送,更是與翠翠相得益彰,泗水捉鴨、乘船出航,充滿青春活力。在追求愛情時,篤定專一,“不要碾坊要渡船”,不為財物所動,毅然鍾情於翠翠。這一切都是邊城人愛的體現。沈從文説:“我心中似乎毫無渣滓,透明燭照,對萬匯百物,對拉船人與小小船隻,一切都那麼愛着,十分温暖的愛着。”[1](p254) 對萬匯百物的愛就是美。邊城的青山綠水是美的,邊城的故事是美的,邊城人那種沉浸於生活、融會於自然的心態也是美的。即便是城中的歌女,“也常常較之講道德知羞恥的城市中紳士還能信任”。總之,那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是美的。而文中最能體現這種愛與美的融合的形象無疑是翠翠。

2 翠翠—— 人性愛與人情美的化身

翠翠是一個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是人性愛與人情美的化身。作者用行雲流水般的樸素文字為讀者奉獻出一個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形象:

翠翠在風日裏長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遏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心機後,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恬靜,大自然賦予她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也養育了她清澈純淨的性格,留給讀者的是她“天真靈逸、羞怯中見嫻雅的氣質,是她如魚戲水地融合於大自然之中的詩一般的神韻”。

標籤: 湘西 解讀 邊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biancheng/7qwq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