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背影 >

朱自清散文《背影》寫作背景的思想主題及文章結構分析

朱自清散文《背影》寫作背景的思想主題及文章結構分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散文嗎?散文常用記敍、説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散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朱自清散文《背影》寫作背景思想主題及文章結構分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朱自清散文《背影》寫作背景的思想主題及文章結構分析

朱自清散文《背影》寫作背景思想主題及文章結構分析

一、寫作背景:

《背影》一文,寫於一九二五年。斯文乃追憶其八年前的一件往事。講述作者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唸書期間,得知祖母去世後,從北京趕到徐州與父親一道回揚州老家奔喪。辦完喪事後,其父到南京找工作,而作者則回北京唸書,父子倆在今南京市浦口區惜別的情景。此文後來收在了開明書店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它是自清先生早期一篇極為有名的文章,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傑作。作者僅以一千五百字描寫了一個生活片斷,卻能感人至深,膾炙人口,自清先生的寫作技巧,焉不敬服人哉!

二、思想主題:

通過對父親在車站給兒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熱愛和兒子對父親百般的懷念。

本文作於1925年,寫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讀書時的一段經歷。而在這一時期,中國的社會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廣大勞動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作者當時雖未站到革命立場,投入反帝反封的鬥爭中,但作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識分子,必然會感到社會的壓抑,產生一種落寞淒涼的情緒。作者以自己的家庭為例,講述了其家庭因社會的黑暗而日趨窘迫,“光景很是慘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親,先是“賦閒”,後為了找差事而“東奔西走”,乃至老境“頹唐”。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奔波勞碌,前途渺茫,謀事艱難,境遇悽慘的現實。在他們心頭籠罩一層不散的愁雲,如同文章所表現的灰暗的基調。在這一背景下,作者寫出了真摯、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愛,不僅是符合我們民族倫理道德的一種傳統的純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體貼,特別是父親在融匯了辛酸與悲涼情緒的父子之愛中,含有在厄運面前的掙扎和對人情淡薄的舊世道的抗爭。雖然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會引起人們的同情、歎惋乃至強烈的共鳴。

三、文章結構分析

《背影》是記實散文。它描述了在家庭遭受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兒子的經過。通過樸素真切的`語言,表現了父親的一片愛子之心和兒子對父親的感念之情。它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曾説:“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裏的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裏所敍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這話道出了《背影》的寫作緣由、描寫重點和寫作特點等,可以作為理解文章的鑰匙。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乃開篇點題。思念父親,最不能忘懷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即從“那年冬天”至“我的眼淚又來了”。以回憶往事,追述在車站與父親離別的情景,表現父親愛子的真摯感情。

然此部分又分三層:

第一層:從“那年冬天”到“我們便同行”。旨在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其主要交代此次父子分別時的家庭情況。

第二層:自“從到南京時”到“……太聰明瞭”。寫父親送行前的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第三層:始於“我説道”止於“……又來了”。描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子的“背影”,抒發真摯的感情。

第三部分:即最後一自然段。寫別後對父親的思念。以在淚光中再現“背影”作結,直接抒發深切懷念之情。

朱自清散文背影賞析

《背影》取材於生活中常見的父子送別的小題材,着力於叮嚀、囑託、買水果等細節,沒有重大的主題和宏偉的結構,沒有華麗的文字和刻意的雕飾,但卻極其生動地抒寫了純真聖潔的骨肉之情,再現了人倫之中深邃幽微的生活情趣,確是一篇敍寫實境、抒發真情的文藝珍品。

羅丹曾經説過:“藝術就是感情。”文學藝術是以情感人的,作家在形象思維時,只有將自己深切的情意滲透在自己所描繪的富有情感的形象中,才能創造出真正的藝術,才能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強烈共鳴。朱自清在回答《文藝知識》編者關於散文寫作的八問時,曾經這樣談到《背影》的寫作:“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裏的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湧。我父期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裏所敍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章只是寫實,似乎説不到意境上去。”由此可見,《背影》的藝術魅力,首先在於寫真情和實境。

那麼,朱自清是怎樣抒寫真情實境的呢?感情是比較抽象的東西,要用文字把它抒發得具體可感是不容易的。高明的作家往往在敍述事實之中,讓感情通過事實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給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並結合自己的經驗、印象以及知識去理解和補充,這樣的作品,便會使人覺得意味無窮。雖然作家並不特意去寫感情,然而歡愉慘惻之思自會沁人心脾。《背影》就是緊扣生活細節,加以着重渲染和深刻發揮,通過“爬月台買桔子”作為文章核心,對父親背影的簡敍,使父親的形象躍然紙上,把深厚的抒情和具體事件的敍述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首先,作者寫了父親的老態和老人的衣着。做兒子的從背後看着去買桔子的父親,映入眼簾的是父親的穿戴:“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而且是“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接着,就以細膩的筆觸刻畫老人過鐵道爬月台的動作:“他用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攀”、一“縮”、一“傾”和那“努力的祥子”,逼真地再現了一個年老體衰、動作笨拙的老年形象。作者流淚了,讀者似乎也要流淚了。寥寥幾十個字,都是敍事,但卻那樣地傳神。這裏寫的是“背影”,從背影中,人們真切地看到了父親為了兒子辛勤操勞的深情。另一方面,作兒子的,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自然會從深深感到父親的慈愛轉為對父親充滿疼愛和憐憫,因而聯想到父親平時如何在艱難的生活中掙扎着。此時此刻,做兒子的怎能不動情呢?所以,作者的感情這時也達到了高潮,“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一句既是作者對自己感情的正面抒發,也是作者對自己流淚這一客觀事實的敍述。

接着,作者寫父親買了桔子歸來時的情景:“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然後“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身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通過這些實境的敍述,把父親為兒子做了一件對他來説是十分艱難的事情之後輕鬆愉快的心情逼真地表現出來。説心情輕鬆,為什麼還要加“似的”呢?這是因為父子馬上就要分別,父親的心裏其實並不輕鬆,只是為了不傷兒子的心,故意做出輕鬆的樣子。臨走的時候,父親心裏本來有許多話,但説出來只是“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進去吧,裏邊沒人”這樣平淡的話,但是這比用許多語言直接抒情更加感人。這些敍寫看起來都很平常,但實際上其中每一個微小細節都是經過作者精心選擇的,裏邊包含着很深的感情。

當然,文章並沒有只在主要細節中着力寫人,還處處注意了人物心靈的點染。作者對父親的緬懷崇敬,是由於老人的許多美德。只有這樣,主要細節才能煥發出動人的光彩。父親不但是慈愛的長者,又是生活的強者,在禍不單行的日子裏,作者禁不住簌簌地流下了眼淚,老人卻壓抑住內心的苦楚安慰“我”:“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文章還運用了反襯對比,使感情抑揚有度,波瀾起伏。例如父親同腳伕講價錢,作者總覺得他説話不漂亮,非自已插嘴不可;父親囑咐茶房好好照顧作者,作者心裏暗笑父親的迂。這種父親對兒子的愛與兒子對父親的誤解所產生的矛 盾,使後來感情的進發更有力量。文中“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表達了作者深深的內疚、自責和後悔之情,巧妙地把內心深沉的思念反襯了出來。《背影》就是這樣緊扣主要細節着意描繪,前鋪後墊,反覆渲染,筆筆含情,步步有意,在敍寫實境中抒寫真情。父子之情叩人心扉,千種情思回味無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beiying/2mgzyd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