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優美段落 >

關於描寫中秋節賞月的段落

關於描寫中秋節賞月的段落

節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跟着小編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描寫中秋節賞月的段落

描寫中秋節賞月的段落1

1、月亮,總是帶着思念的色彩,它永遠和牽掛與憂傷相伴,源遠流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裏隱藏着多少離人的眷戀,寄託了多少親人的嚮往。在我的心底,月亮就是一份真情的告白,純美無暇,美麗闌珊;它又是一串徜徉心海的祝願,誠摯而又温馨!

2、月宮裏,有一個寂寞孤獨的嫦娥,月亮,也就成了一個孤單的化身。月亮不會象太陽一樣恣意地用熱量發泄情緒,也不會象彩虹一樣用調色板誘惑回眸的頻率,月亮,不會,真的不會。月亮有的,是温柔,是情思,是浪漫,是執着,古往今來,不知征服了多少桀驁不訓的情男痴女,演繹了多少悽婉絕美的故事。

3、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説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説,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説。雲生月隱,神祕、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説;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台或户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鬆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

描寫中秋節賞月的段落2

1、月亮悄悄地上來了,就像一輪銀盤,鑲嵌在深藍色的夜空上。月光靜靜的灑下來,整個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銀色的海洋裏。月光下,人們那多姿多彩的的生活,猶如一支優雅宛轉的月光奏鳴曲。

2、古有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説,今有人類登月的壯舉。月亮還是人們寄託思鄉情懷的對象,古代詩人在詩中多次提到月亮,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不知有多少人曾經為月亮的美麗感歎不已呀!月亮永遠是那樣皎潔,高高在上。

3、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陽台上,一邊賞月,一邊吃着月餅。桌上的月餅各式各樣,有豆沙月餅、水果月餅、火肉月餅,還放着各種糖果。月亮漸漸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圓月彷彿像一個大月餅,微風吹拂着我們的頭髮,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撫摸着我的頭,這時勞動了一天的奶奶開始為我們講起了“吳剛劃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許多神話故事。聽聽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圓月,我覺得自己也彷彿進入了角色。

4、外婆一看見我,親熱地摸了摸我的腦袋,給我一個月餅,“乖孫女兒,給。”我眯着眼睛,笑着拿了月餅,坐在椅子上……咦?這月餅正像天上的的那輪月亮的形狀,我的腦海裏好像隱隱約約的出現了一些畫面……可怎麼也想不起來。我很想知道,於是靠在椅子上,閉上眼睛拼命地想啊想……

5、我好奇的呆望了月亮很長時間。爸爸見我那麼出神的看着月亮,便問我:“你在望什麼呢?”“我在找嫦娥和玉兔呢!我已經看到他們的影子了,旁邊還有一顆桂花樹,我想到月亮上去。”爸爸聽了我説的話笑了笑,説:“你看到的不是嫦娥和玉兔的影子!”“那月亮上的是什麼呢?”我追問道。“你看到的是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的一些環形山,而產生的視覺感!”聽了爸爸的話,我還是不相信,依然堅持我的想法:“那個就是玉兔和嫦娥,《西遊記》裏曾經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哈哈,你怎麼那麼傻呀,那些都是古人編出來的神話故事,根本就沒有‘嫦娥奔月’。”媽媽在一旁説。接着媽媽又拿出有關於月球的資料。我看了以後,才明白過來。

描寫中秋節賞月的段落3

1、在月亮淡黃柔和的光輝下,房舍的輪廓漸漸可見了,道路清晰可辨了,世界亮得美妙而可愛起來了。夜變得寧靜變得祥和,變得令人神往了。人們都出來了,或散步或賞月或促膝夜談,笑看風雲,樂不思眠。

2、抬頭仰望天空,只見深邃的夜空中,掛着一輪圓月,周圍有幾絲白雲在漂移,月兒發出淡淡的白光。朦朧的月色投下神祕的影子,在水面上撒開浮動不定的銀輝,好似銀魚兒在那裏跳動。

3、月亮害羞地蓋着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裏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4、月亮似一位催眠師,萬物在它的撫摸下靜靜地睡着了;月亮似一位畫家,它把銀色給了大地和萬物,人們都已經甜甜地睡着了;月亮似一位美容師,給小草一條白色的短裙,給小河一頂銀色的睡帽,給其他生物一件銀絲綢做的睡裙,給大地一套晚禮服

5、月亮從不像太陽一樣火急火燎地把熾熱的光輝灑向大地;也不像風一樣忽急忽緩的工作;更不像雲兒一樣懶洋洋的在天空飄蕩。月亮總是柔柔地注視着大地,在星星的襯托下,輕輕地向我們“微笑”。

6、今天,終於盼到了中秋,古人説:“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而且今天的月亮亮的格外耀眼。星星也是那樣的多,那無數的星星圍繞着圓月。有些星星喜歡獨自呆在一旁,但是當它們看見那圓圓的月亮時,也想往那邊靠攏,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這一天,它們從不同的方向趕來與月亮團圓。

7、看,那帶着一圈金環的月兒終於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綹一綹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剎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它高傲地升起來了。它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我透過望遠鏡,看到了一個龐大的月球,它明亮亮白晃晃的,月球的左下角還有一些像煙花散開的時候一樣,好美呀!

8、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裏,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圓月非常調皮,一會兒鑽進雲姐姐的懷裏,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兒唱歌跳舞……真拿它沒辦法。

9、漸漸的,月亮從橢圓形變成了整圓。圓月中有黑色的影子,似天狗張大嘴巴準備食月;若嫦娥在月宮中翩翩起舞,抖着絲綢彎着腰;又如張牙舞爪的惡摩要撕開月屏,從中奔出,真有趣兒!

10、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youmeiduanluo/zg0g0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