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愛護保重心情隨筆

愛護保重心情隨筆

朋友們,當我們大汗淋漓後痛痛快快地洗漱時;當我們把水龍頭開到最大,任自來水嘩嘩地瀉下卻只為洗一件小衣服時;當我們對沒有擰緊的水龍頭視而不見時,可曾想過:從我們身邊悄然流逝一去不復返的, 僅僅是本來就很珍貴的水嗎?

愛護保重心情隨筆

在這裏,我不想羅列出各種數字來説明水資源浪費的情況,也不想用各種科學術語來解釋水資源的匱乏與危機,我只想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請珍惜每一滴水吧,它真的已經不多了,不要等到我們失去的時候,再追悔莫及吧!

我的家鄉叫鹿泉,顧名思義,這是一個有水的好地方,就拿我們村子來説吧,由於離著名的風景區---龍鳳湖很近,所以水資源就比起其他的村子來,要豐富一些。小時候,家家户户院子的東南角都有一口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老井。井水也不是很深, 井口駕着一米多高的木質轆轤頭,井口邊是用平整的大青石砌的一塊一塊的井沿。由於經常打水,井邊很濕潤。因此長出很多嫩嫩的青草來,青草長得也不高,只沒過腳踝,各種小蟲子也經常會在裏面開開演唱會,井邊蟲草鳴,青草石中生,也別有一番意境。爺爺經常帶我去挑水,他在前面叼着旱煙,晃盪着扁擔,我調皮地在後面學着。到了井邊,爺爺用井繩將水桶繫好一點點地放到井裏去,轆轤倒轉幾下就會聽到裏面“咚”的一聲。這時他停下來,稍微歇一下,笑着對我説,丫頭,新鮮的井水就要上來啦,説着便使勁地絞動把頭,我在旁邊高興地喊:加油加油!大概轉動十幾下,一桶透心涼的井水就被提了上來,剛打上來的井水特別清澈,用手摸摸桶邊,還是冰涼冰涼的。夏天,中午父親從農田裏回來,經常汗流浹背的,母親就趕忙從井裏打一桶水,讓父親沖洗一下祛暑,順便還會把一個大西瓜用繩子綁好繫到井裏,懸在井裏涼着,等父親洗好了,西瓜也涼的差不多了,全家就圍在小飯桌旁邊一起吃西瓜。被井水的涼氣浸潤過的西瓜清涼清涼的,一口一個透心涼,吃一塊就會覺得清爽很多,吃多了,還會覺得後背都發涼呢!由於井水的祛暑性,黃昏時,每家每户都會打很多新鮮水一桶接一桶地往院子裏潑,村裏人管這叫“潑場”。直到院子裏被潑的濕漉漉的,彷彿剛下過雨一樣,空氣中盡是瀰漫的泥土氣息。村裏人把小飯桌搬出來,一家人圍在一起一邊吃晚飯一邊聊聊家常,場面很是温馨愜意。

我是經常很納悶的, 井底到底是怎樣的景象,水會不會用完呢?用完了怎麼辦呢?直到一天我偷偷地往裏面看,發現老井很深,井口往下兩三米是長在一圈一圈堆砌的磚石上濃密的青苔,再深處就是一灘圓圓的灰白的鏡子般的水,泛着點白光。當時我想,水怎麼就鏡子那麼大呢?我跑去問爺爺,他笑着説,傻孩子,裏面深着呢,不會用完的,雨水滲進去,又會變成水,就算用完了,還有村外的那條河呢!

那條河的源頭我是不曉得的,只知道是從地勢較高的鄰村蜿蜒地流到我們村子,綿延地橫亙了整個村子,一天到晚汩汩地流淌着清澈的河水,河底是圓圓的鵝卵石和遊弋着的碧綠水草,時不時夾雜着嬉戲的魚兒,河兩岸是一棵棵粗壯的大柳樹,枝條翠綠翠綠地瀉下來,這一片綠樹蓊鬱,翠鳥時鳴,很是生機盎然。母親經常帶我們去河邊洗衣,女人們在上游聚成一圈有説有笑地洗衣服,洗衣棒敲打石板的聲音此起彼伏,時不時還爆發出她們一陣陣爽朗的笑聲。我們小孩子則三五成羣地在下游挽着起高高的褲腿認真地摸魚、撿河蚌。下游的水不深,只到我們的小腿而已,我們很熱衷於摸泥鰍,經常是樂此不疲,有時候好不容易摸到一條小泥鰍,它又調皮地從指縫間滑走了。我最高興的是可以撿到河蚌,因為爺爺説過河蚌放在院子的中央,晚上會變成仙女,當時我聽到過很多類似的童話,便信以為真,為此臨睡前在院子裏精心放了很多白天撿到的河蚌,一心希望它們可以變成仙女。可沒想到第二天清晨,我欣喜地跑去看,卻發現它們都被踩爛了。我難過地哇哇大哭。爺爺卻高聲在堂屋説,真不知道誰在院子裏扔了很多石頭,硌的我腳疼死了。我聽後非常生氣,認為如果不是爺爺的無意破壞,它們還是可以變成仙女的,。所以我又堅持不懈地和小朋友們去河邊撿回來了很多河蚌,免得再遭到爺爺的破壞,臨睡前,我還將夜壺給爺爺送了過去,爺爺樂的合不上嘴,一直誇我孝順。後來,雖然沒有了爺爺的破壞,但我的願望終究沒有實現,不過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在小河邊玩。那裏,承載着我們太多的快樂和歡笑。

等到我稍大一點,不曉得什麼原因,氣候很乾旱,整天猶如火爐在烤一樣,一連幾個月也沒有一絲雨,知了有氣無力地叫着,柳樹幹的好像籠了一層氤氲的薄霧。誰家的井裏也打不出一桶乾淨的水,提上來的,也只是渾濁的灰黑泥水.。老人們都皺着眉頭説,以前大家用水過度了,還不知道節約,現在,老天爺生氣了,要懲罰了。。。。。我家的那口井,也是好長時間都打不上一桶乾淨水了,一桶水用完,整個桶底覆着一層細細的黃土。在那段日子裏,一桶水是那麼的彌足珍貴,它意味着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平時喝水都省着喝。洗臉水也是你洗一遍,我接着用,直到實在沒法用了,也會慢慢地攢起來拉到菜地裏去澆灌乾涸的'田地。

村頭的小河不知道什麼時候也流乾了,留下來的只是河水流過的深深的印跡以及大片大片裸露着的圓圓的石頭。河流上游的洗衣石還靜靜地躺在那裏,太陽繼續火辣辣地照射着一切,讓人感覺眼前的一切都是白花花的。這裏,沒有了隨風舞動的碧綠翠柳;沒有了林間鳥兒清脆婉轉的歌聲;沒有了棒槌聲的此起彼伏;沒有了指縫間滑溜溜的小泥鰍;沒有了給我們帶來幻想的河蚌,什麼都沒有了。。。。

為了解決水饑荒,村子裏決定打一些深井,那時候,村裏最壯觀的景象就是二十幾米高的打井機高高地矗立着,伴隨着咣噹咣噹震耳欲聾的打井聲。天天如此。通常一口井打上兩三天後就可以抽漿了,抽出來的灰黑灰黑的泥漿被引到路邊去,如此往復,直到是黃色的泥水被抽出來,打井老人無不感慨地説,我打了二十幾年的井了,今年最難打了,以前打到十幾米就會打到水,現在恐怕二十米都難啊。。。。

後來,喝水的問題是解決了,人們也不必為了一桶水而左省右省了,經過此次劫難,人們似乎也懂得了些什麼,每回誰家孩子玩水時,大人便會生氣地呵斥道:再玩以後連喝的都沒有了!再到夏天,無論天氣多熱,再也沒人往院子裏潑場了,但是村邊的那條小河,卻再也沒有活起來。。。。

所以,當我們一污染水源為企業盈利時;

當我們以浪費水源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時;

當我們擁有水卻不知道珍惜時,我們的得到正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失去,我們的滿足正是另外一種方式的缺乏,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珍惜水源,刻不容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xx3m2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