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童年的海隨筆

童年的海隨筆

中國綿延的海岸線造就了許多獨特的景色,而在我的印象中,有兩個地方的海最令我欣賞,一個是惠州大亞灣,一個是浙江瑞安的海灣。

童年的海隨筆

大亞灣,如客家人豪爽的性格,波濤洶湧,其聲如雷。才剛接近潮湧,便聽得見海浪拍擊崖壁的聲音。然而潮湧怪石嶙峋,是無法近距離接觸海浪的.。沙灘在潮湧約八百米的地方。這裏雖然有沙灘,遊人卻稀少,因為水中有着不可計數的黑色礁石,上面佈滿了牡蠣。若想游泳,要再向前走個六七百米,這裏的沙灘更加平坦、柔軟,水中也沒了怪異的石頭。

海水都是碧藍的,但真到了海邊,你會發現其實並不是這樣,離岸四五米內,海水都是比較混濁的,因為浪潮不斷地捲起底部的沙子。但過了一個界限,海水便清澈起來了,但也不是藍色,而是有點偏向於淺灰綠色。

夏日在海水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海水達到一定深度後,你會發現,從腳開始,水温開始漸漸地降低,而且分界十分明顯。就好像在冷水之上鋪了一層温水,兩者卻不相融。反映到人體上,便是上部分熱,下部分冷了。這是因為較深處太陽光照射不到,因而温度低,而較淺處卻一直被炎熱的太陽照着。

再向前走一兩百米,有一處十分好玩的沙灘。這裏有許多小拇指粗的孔洞,若是季節到了,從洞周圍挖下去,也許你會找到一個有趣的小東西。這小生物只有大拇指蓋大,殼是透明的,當你將它放在手心,它會在你手心裏橫着爬來爬去,也許會用它的武器——一對鉗子,給你來上就那麼一下,可是它也只能夾起你手心的沙石罷了。

當然,偶爾也有大傢伙。我曾見一對情侶手提小桶,居然挖出了一個巴掌大的螃蟹,背上是鮮紅色的,十分顯眼。

再往前走,石頭又多了起來,有一些甚至露在岸邊。石頭上佈滿了貝類,大半是牡蠣,這種依附在巖石上的貝類,殼的邊緣十分鋒利,稍不注意,碰上去,手上便多一條傷口。而在靠近巖石縫隙的地方,也許還會有一兩隻水母,白色的身上帶着點點黑色圓斑。可要小心了,這種水母有毒!

我在惠州的四年中,每到夏日,是一定會去海邊的,但那裏卻不是避暑的最佳之地。海邊無遮陽之物,只要接觸一會兒陽光,回來準得脱一層皮。

而瑞安便不同了。也許不是全部,但至少我去過的那片海灘不同。海灘的名字我早已忘記,但景色卻還記得很清楚。一座酒店依着海灘而建,人們一邊吃着漁民剛從海中打撈起的海鮮,一邊欣賞着遠處的海。

這裏其實是一處海灣,被高聳入雲的懸崖抱在懷中,如一顆明珠。海面如江南水鄉兒女温婉的性格,不論是漲潮還是落潮,總是風平浪靜,像一塊璞玉,一面鏡子,一張畫着天空白雲的玻璃紙。

這兒的沙灘與惠州大亞灣的沙灘也不同。沙灘是一種棕褐色的、有點黑的沙地。沙層中水分充足,踩上去很硬實,甚至可以騎沙灘摩托在上面馳騁。這裏的沙灘中,也有一種獨特的生物——泥螺,它是一種軟殼貝類生物,半透明,殼上有黑色條紋,當地人常將這種螺用醋漬調味食用,也是一種美味。

雖然被懸岸環抱,但沙灘上看不見石頭,所以大人也放任小孩隨意地玩耍,不用擔心他們會磕着碰着。在海灣遠處,一道防鯊網將海灣圍了起來,因而海灣中也沒有什麼魚類。

在這裏,不同於大亞灣的躁動,有的是讓人不禁感歎歲月靜好的恬靜柔和。

標籤: 童年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r4ke8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