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傻氣的童年隨筆

傻氣的童年隨筆

因為貧窮,從小我就痴痴傻傻的,鬧過很多笑話,也捱過很多次批評,可就是不知道悔改!

傻氣的童年隨筆

小時候,家裏很窮,父親母親在生產隊幹活,一年到頭,能從生產隊拿回家錢過年,那就是燒高香了。也只有過年的時候,我們才會放開肚皮,美美的吃上香噴噴豬肉燉粉條和大米飯!副食,想都別想,最誘人的零食是母親在房沿上晾曬的白薯幹,那是我兒時的記憶裏的唯一美食。可母親也捨不得給我們吃,因為正餐還需要它填補。我們姐妹三人,我在小,從來就沒有穿過新衣服,兩個姐姐穿剩的衣服,就是我不戰而勝的戰利品,即便過年了,填件新衣服也是很難,不過舊衣服,也是被母親洗的乾乾淨淨的,穿在身上,舒舒服服的。那時候,內心可能有過一點小小的慾望,可是轉眼就消失。想想誰家窮的不是如此呢?

我曾經有過一個優秀的弟弟,那是我們家的掌上明珠!但是因為貧窮,弟弟也不能享受什麼特殊的待遇。平日做飯,大家吃粗糧,弟弟能和爸爸一塊分享一碗大米飯、或者一個煮雞蛋。但終究不能隨便吃。我清楚地記得,弟弟把掉在桌子上的大米粒用手都吃乾淨。“糟蹋糧食可恥”是我們從小就懂的道理。記得有一次,家裏來客人了。我和弟弟興奮的看着母親做飯。因為只有家裏來人,母親才會像變戲法似的,端出白麪,烙餅、烙盒子,熟了之後,切給像饞貓一樣等着的弟弟一小塊,然後弟弟就會高興地外邊玩去了。這次,弟弟心中又充滿了期待。母親烙完盒子,可能怕客人不夠吃,就全都端上了飯桌。看着母親把烙盒子都端走了,弟弟哇哇大哭起來,上氣不接下氣的説:“都給他們端上去,我吃啥呀?”母親趕緊讓我領着弟弟去外邊。我不情願的看着母親不動。弟弟被姐姐領走後,我的眼睛一直瞪着母親,一邊怨恨她不給弟弟吃盒子,一邊祈禱着客人趕緊走,別都吃沒了。其實看着弟弟撕心裂肺的哭聲,母親的眼睛也是紅紅的。本來母親是村裏出了名的巧婦,誰家有事找廚子、誰家的孩子填新衣服、誰家的`鞋樣不好看,都來求。母親是有求必應的。可是巧媳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因為貧窮,我不知道弟弟傷心過多少回?也不知道母親流過多少眼淚!

無論家裏怎麼困難,過年總是會吃上燉肉的。每到過年,最忙的是母親,蒸饅頭、磨豆腐、灌香腸、炸海帶,炸元宵。我們小孩子也因為新年的到來格外高興,屋裏屋外的跑。一家人喜氣洋洋,似乎平日的省吃儉用都是為了迎接這個日子的到來。飯桌上,擺滿了平常素日很少吃到的菜餚,大家圍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透着快樂。大人們喝點酒,嘮嘮叨叨的説着家長裏短,孩子們早就迫不及待了,看着桌子上鮮紅透亮的燉豬肉,我們的眼睛都直了,別的菜顧不得夾,只是對這個燉肉情有獨鍾!過去的豬肉,都是純糧食野菜餵養的,燉出來的肉味,能竄出院子、飄到街上去。別提有多誘人!尤其是弟弟,夾住一大塊肥瘦相間的肉,就往嘴裏送,但是嘴巴太小,只能放進一半,他就仰着頭,用半張着的嘴巴頂着肉,一邊嚼着一邊搗鼓着咽。奶奶、太太看着他那個貪婪的吃樣,笑的眼淚都流出來。眼看大碗裏的肉就要吃完了,弟弟趕緊夾住一大塊放在自己的碗裏,用米飯埋上。爸爸問他為啥不吃了?他歪着頭天真的説:“等最後再吃,你們都沒有了,我還有呢,嘿嘿”。看着弟弟,我詭異的一笑,把自己的那塊肉也悄悄留下來。他瞟了我一樣,我倆心照不宣,就等着最後在給他吃。弟弟長大後,對我最好,他老説“我三姐太傻了,誰要是欺負我三姐,我就和誰拼!”這句話,一直在我心裏柔軟的地方保存着。雖然現在想吃多少吃多少肉,想吃啥就吃啥,可是我親愛的弟弟已經不在人世了!往事如煙,而貧窮,讓我們如此的懷念!

我童年的時候,農村好像也沒有幼兒園,我印象不深刻。那時候家裏養了很多鴨子,我從小就喜歡小鴨子,每到夏天,我就會趕着那羣可愛的鴨子去河邊放。母親怕自己家的鴨子和別人家混了,我分辨不清,總是用紅色的油漆,刷在鴨子後背的羽毛上,這樣,無論河邊有多少隻鴨子,我都會準確無誤的把自己家的鴨子如數趕回家。母親總讓我找個伴,我答應的很好,可還是一個人獨自坐在河邊的石頭上,甩着柳條,靜靜地看着清涼的河水、看着水下游來游去的小魚小蝦、看着兩岸碧綠的水草、看着那羣歡快的,自由自在的穿來穿去的嬉笑打鬧的小鴨子,眼睛不時的追逐着背上那些紅色的搖曳的身影,玩的怡然自樂。常常待到天黑了,也不知道回家,很多時候都是母親收工了,出來找我時,我才會慢慢悠悠趕着鴨子往家裏走。母親氣的經常掉着眼淚,一邊牽着我的手走一邊説:“你是不是傻孩子,咋就不知回家呢?”其實那時候,家裏也沒什麼可玩的和吃的,弟弟若是不在家,唯有河邊才是我最好的樂園。

因為貧窮,我們換取生活必需品都用雞蛋。印象最深的有一次,大約也就4、5歲的樣子,母親讓我拿雞蛋去換醬油,那時候的商店叫合作社。離我家也不是很遠。我怕忘了,邊走邊心裏默唸着:“醬油、醬油。”結果走到村裏的井沿兒邊,摔了個大馬趴,雞蛋飛出老遠,摔得粉碎,我的膝蓋和雙手都搓的像鋸條似的,鮮嫩的皮膚,往外冒着血。我抓着摔碎的雞蛋,哭着回家向媽媽報告:“雞蛋摔壞了,買不了醋了。”(把我摔傻了,愣把醬油還説成醋)母親心疼的把我抱着我,趕緊用乾淨的水一邊沖洗雙腿和手上的泥土和污物,一邊安慰我:“沒事、沒事,沒把你摔壞,就阿彌陀佛了。”母親看着我媽猴似的臉上,一道子一道子的淚水,無可奈何的説:“我的傻孩子呀!”

窮人的孩子懂事早。也就是剛剛要上學的年齡,奶奶住姑姑家了,爸爸媽媽下地幹活,倆姐姐可能還沒放學。懵懵懂懂的我在家看着弟弟,每日看着爸爸媽媽那麼辛苦的幹着農活,回家還要做飯,我多麼盼着自己快快長大,早點出去掙錢,或者幫助母親做飯。可是那時候,日子似乎總是很慢,自己總是長不大。但是我還是覺得自己能做飯了。我看着母親中午出工時候飲好的棒子麪,就毫不猶豫的抱來了柴火(夏天,農村都在院子裏搭的涼灶做飯,省的炕熱,無法入睡)往鍋裏放了一點水,蹲在鍋台上,學着母親的樣子,抓一把棒子麪兩隻手抖了抖了,啪的一下,貼在鍋上,等一圈大小不一餑餑貼滿後,我趕緊蓋上鍋蓋,蹦下鍋台,抱來曬乾的棒秸稈點火。那時候,太小了,火柴也劃不利索,費勁巴拉的點着了,又滅了,我急的滿頭大汗,趴在地下,鼓足了腮幫子,學着母親的樣子,一邊點一邊使勁的吹,沒吹幾口,灶門就開始倒煙,一股一股的往外湧,嗆得我咳嗽不止,其實蒲扇就在旁邊放着,要不説傻呢,都不知道用,或者根本顧不得。好不容易把火吹着了,火苗又開始往外竄,突然一下子火舌就撲到了我的眼前,我躲閃不及,頭髮撩了一大片,焦味都出來了,弟弟嚇得大哭起來。我讓他站遠一點等着。繼續加柴火,想着只要火着了,飯就能做得了,母親回家就會吃上現成的飯!一會兒,母親收工回來了,看到滿園子的煙霧,還以為家裏着火了呢,趕緊扔下傢伙就來找我和弟弟,弟弟看見母親回來了,哭着撲向媽媽。母親一回頭看着還趴在地上,使勁吹風的我,流下了眼淚:“誰讓你做飯的,看着你弟弟就行了,你怎麼那麼傻!”我一臉黢黑的站了起來,驕傲的説:“媽媽您看,我會做飯了!”“你會做、你會做,趕緊快去洗洗臉!”我洗完臉,看着母親麻利的燒火,鍋邊慢慢升起騰騰的熱氣,二十分鐘不到,母親説可以揭鍋了。我驚喜的等待着我的傑作出爐。由於我燒火耽誤的時間太長,玉米餑餑全出溜到鍋底了,聚在一起,分不開了。我很難過,可是母親依然誇我:“做的多好呀。我閨女真棒!”那時的我只會含着淚和弟弟一起傻笑。

進入初中那年,由於嗓音比較甜潤,我被當時鄉府選中,去做廣播員。那個年代,脱離農民,出去工作,是很多人農村人夢寐以求的機會。看着爸爸媽媽殷切的目光,我惶恐不安的:我應該還是個孩子呢吧,在我眼裏,成年人的世界,是如此的遙遠和陌生!我還是做夢的年齡呢,我應該繼續上學,無論將來如何,我也不會後悔!我拒接了鄉里看中我那個阿姨的好意。她帶着遺憾離開我家。我的決定令父母非常的失望,也讓村裏很多人不解。一句話:這孩子,真傻!

因為貧窮,讓我們年少的世界如此單純;因為貧窮,讓我們從小體驗到生活的艱辛;因為貧窮,讓我們懂得感謝父母的養育的恩情;因為貧窮,讓我失去了一次非正常工作的機會,但是我依然感謝貧窮,帶我走過那個純真的年代、給了我生活的本領、給了我難忘的親情!

標籤: 童年 傻氣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gdog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