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小學科學老師教學隨筆

小學科學老師教學隨筆

探究式學習強調知識的獲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識如何獲得的過程更為重要。小編收集了小學科學老師教學隨筆,歡迎閲讀。

小學科學老師教學隨筆

小學科學老師教學隨筆【一】

有十多年不進課堂了,現在再次走上講台,似乎有些害怕的感覺:害怕一,六年級的學生會很調皮,他們根本不把你放在眼裏。害怕二,課堂教學結構生怕出差錯,因為六年級的孩子是能夠判斷老師教學的好與差。害怕三,這些學生不是我帶上來的,一來就接六年級,他們對我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我對他們也需要更多時間的瞭解與磨合。

經過半個多學期的時間與六年級孩子在課堂上的接觸,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害怕,讓我感到欣慰的是班裏有一小部分的學生紀律非常好,我藉助多媒體的教學,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鬆,這樣上課也輕鬆多了,能夠將知識點挖深擴寬都更深一層,擴大學生知識視野,另外大部分學生並沒有我現象中的差,不過學生僅僅在課堂上學課堂上感知是不夠的,我發現學生根本沒有認認真真去鞏固所學的知識,有些逢場作戲。

教師要有十分的耐心,顯出自己一點智慧和威信使學生折服,當然還要更多的情感交流。在一次製作《紙拱橋》的教學後,有一部分學生能夠在課後積極製作一個紙拱橋,還有幾位在課堂上拿出來展示,有一位同學的作品還送給我做留念。學生是天真可愛可教的,對他們要有一顆理解寬容包容的心,畢竟學生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發展時期,在教學中還出現這樣那樣的偏差,特別是在組織教學這塊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課堂,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的參與課堂學習上來,培養他們自己學,我能學的境界,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善於總結善於發現,善於改進課堂教學,儘可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科學老師教學隨筆【二】

探究式學習強調知識的獲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識如何獲得的過程更為重要。為此,學生須自主的抓住自然的事物現象,建立起來的科學事實、科學原理、科學定律,使之認真思考,進而提出問題,並尋求理解。

科學課主要通過發散思維,創造獨創性的特點,引導學生自行探究、討論。如《各種各樣的葉》一課,我給學生提供了兩片不同植物的葉子,讓學生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找出了形狀、顏色、大小、小蟲子、葉脈、邊緣、葉柄粗細、長短、含水量、光滑、毛多少等不同時老師啟發學生,你還能用什麼方法去找不同。學生找出了薄厚、葉尖、品種、氣味、聲響、味道等不同。從看、聞、聽、摸、嘗等各種方面來觀察葉子。鼓勵學生多想些方法來解決問題,從不同角度來看問題,在不斷的討論、思考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

在科學活動中,常常需要分組制定工作計劃,分組實驗和調查,需要討論合作學習。由於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差異性,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各不同。小組式的合作學習能使學生看到事物的不同側面,吸收和學習別人的觀點,並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思考和質疑。從而得到深層次的理解,使合作的意識得到發展。

總之,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探究式學習作為科學課的一種最基本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實踐着。我們要有效的運用探究式學習進行科學課教學,使學生能主動的不斷髮展,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小學科學老師教學隨筆【三】

通過幾十年的科學教學與探究,我覺得上好科學課應該抓住這幾點:

一、重視課前預習,學生產生興趣

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預習的任務,每個小組都有明確分工,此時,他們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幹勁十足。他們在課前準備試驗材料時,在查閲相關資料時,會發現許多有趣的、搞不清的問題或者許多新奇的事,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很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很想知道個究竟。學生天生就好奇、好動,這些實踐對他們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課前預習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徑。

二、重視實驗過程,學生會學學懂

實驗過程前對教學資源的篩選、加工、處理,能反映出一個老師駕馭課堂的基本功。

什麼是科學?恩格斯説:“科學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而學生的現狀是掌握的“理性的方法”不多,層次不高,往往是簡單地用經驗去對待生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我們的教學任務就是在他們現有的基礎上、通過探究的實踐養成他們用“理性的方法”對待生活、解決生活中面臨問題的習慣,逐步豐富和提高他們的“理性的方法”。我們的教學實踐,包括設計每個環節,選擇每種材料,採取每一種教學方法,都要從這裏出發來考慮,都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實施,這就是教育觀念的轉變,是解決“怎麼教”這個問題的出發點。特別是我們科學老師,有時我們要的材料沒有,只能自己用土辦法解決,只能自己在生活中隨時注意處處留心,有時辦法簡單,學生容易找到身邊的材料,實驗效果反而更好,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一個範本,一個載體,只要能過濾,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實驗方法分離,只要有效,就能達到我們所要的目標。

三、重視典型觀察,學生快樂學習

前蘇聯心理學家提出了活動內化的理論和皮亞傑等的建構理論都指出學生基於生活經驗基礎上在主動的活動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把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進一步昇華,這就要學生親自去觀察、操作、記錄……學生必須親身經歷、才能得到他應該得到的東西。

看來,科學課究竟怎麼教,具體方法固然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中:緊緊抓住學科的基本目標去設計教法。最關鍵的要把握兩條:根據學科和內容的目標確定教學的基本思路,思路一偏,整個課就錯了方向;根據教學的基本思路找準訓練重點和最有訓練的內容。沿着這個路子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一定能收到滿意的,理想的效果的。

小學科學老師教學隨筆【四】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科學課程,有利於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感受談一下。

一、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這意味着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種子埋藏在土裏,只是具備了發芽的內部條件;只有當它感受了陽光的温暖才會發芽!

我們要做的就是使學生感受到——我是課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這對學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二、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瞭解科學發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提問題的訓練,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動的起始階段。

2、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

3、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

4、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的方法。

5、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組織好探究後期的小結,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綜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點點體會,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者必須重視小學科學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lx98g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