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雜感十七生活隨筆

雜感十七生活隨筆

有太多生活於現代成市的人,今生都在為能有一套屬於自已的房子而努力着,甚至不惜終身為奴。於是,被弦富階層抓住了機緣,張口便問:你有幾套房?後來,有人算了筆帳,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養大成人,再給買房子結婚,其成本更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弦富者也就隨機改囗:你有幾個孩子?並大讚孩子多的好處,就象品賞珍藏的幾件古玩。

雜感十七生活隨筆

但聽着聽着,沒有養育壓力的淡定裏卻滲出了些不和諧的、甚至有點悲哀的氣味來。究其因,是現實教育了他們,致使他們開始懷疑手中大把的鈔票以及給了他們鈔票的現代社會的養老體系,他們不相信養老院以及那些拿工資的護工,包括高價請來的保姆。同樣,多生子女也絕非僅限於幻想着兒孫滿堂的的天倫之樂,更出於一種無可奈何的現實,一種對幾千年養兒防老法則的懷疑以及對血脈親情的不自信,一種對年老體衰時趨於原始的有限的生存狀態的恐懼和不安。

多生幾個,一個不孝,還有另幾個,出孝子的概率更高些;要是都不孝呢?怎麼可能?回答得顫顫危危,滿臉敗光了的賭徒才有的不自信。但這種萬中求一、自認為可靠的訣擇裏卻埋藏着更深的隱患自稱為東方文化的隱患:多子未必多福!農夫四子,各立門户,父無依無靠孤苦度日,為父一口飯四子戰鬥不止,棍棒相向。禍必有根,父為了子孫不再為他而流血,悲呼:子不教,父之過!上吊殉命,但戰爭並未平息,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當然,理由也有:資質低,無文化,小家之氣,濺民之事。

但身着金絲綢緞、七步便能成詩的金命皇孫,不也最終同根相煎、人頭不保麼?歷代社會精英、滿嘴之乎者也的貴族,其深宮大院裏不也勾心鬥角、苦大仇深、烏煙障氣麼?一種人性的缺陷,一個文化的`誤區!千百年來卻被愛虛榮的祖先遮遮掩掩、塗描成了一個美豔絕倫的虛幻的光環。我們不再引以為豪,我們曾經嘲諷過的原始的無情和冷寞開始令我們恐懼。但這恐懼,這多少個夜晚把我們從惡夢中驚醒的恐懼,卻是一個革命性的新生的前湊,是一個更加自由文明的生活降臨前母體痛着但卻幸福的呻吟,是走向勝利的號角!

標籤: 隨筆 雜感 十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ln98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