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肉骨茶外婆的味道隨筆

肉骨茶外婆的味道隨筆

前輩作家任溶溶前不久的一篇文章講到了咖喱,還透露一個細節。舊時上海英租界的“紅頭阿三”喜歡吃咖喱,是他們將這種風味帶進上海的。“解放後印度人撤走。我們希望他們把咖喱配方留下,可是他們不答應,於是我們就只好自己研製咖喱。”後來,中國的廚師搞出了咖喱味道的配方,但不知道這種誘人的黃顏色是從什麼原料中提煉出來的。最後找到一種野生的黃姜,經過高温獲取黃顏色的汁液,於是中國廚師製造的'咖喱也能散發出誘人的色澤和香味。

肉骨茶外婆的味道隨筆

日本人也喜歡吃咖喱,在東京街頭有許多小店專供咖喱雞飯、咖喱牛肉飯,列車上吃便當,咖喱也是必不可缺少的一味。日本還生產固體咖喱,分紅、黃、綠多種,牌子也有十多個,但是味道偏甜。現在我只用國產瓶裝油咖喱,夠味,價廉物美。

現在小青年重口味,有不少就是咖喱控,東南亞餐廳在上海火得不行,每天的營業額就要拜託他們幫忙。我也喜歡咖喱,不過説實話,真讓我過段時間就要去吃一次的飯店還真不多。

前不久去環球港二樓的星怡會吃飯,新加坡風味,據説短短兩三年就在上海已經開出10家,裝潢風格頗合小青年審美趣味,藍白相間的主基調,燈具與瓷磚也有古典情懷,恍惚在地中海,恍惚在希臘聖托裏尼島,飯點沒到已經有十多人在門口排隊了。新加坡我去過,咖喱也是南洋風味的組成部分,在海灘邊吃咖喱帝王蟹喝生鮮冰啤,看夜色中比基尼美女在沙灘上婀娜走過,是難忘的享受。

星怡會的咖喱牛腩纖維粗獷,帶筋帶膘,酥而不爛,咖喱皇大蝦算下來每隻不到10元,性價比很高,味道也很正。文東海南雞和墨魚拼絕對是下酒妙品,甜品中的娘惹糕和榴蓮泡芙幾乎每桌必點。黑胡椒蟹也在必點之列,碩大的海蟹來自斯里蘭卡,黑胡椒來自沙撈越,是廚師加黃油炒香後研磨的,兩者聯盟,吃了絕對上癮!對啊,我還看到有老潮州肉骨茶從眼前漂過,不禁滿口生津,馬上要了幾例。上來後我一看就樂了,店家用鑄鐵平底小鍋來盛這個肉骨茶,塗了一層正紅的搪瓷,沿口有點掉漆,反倒有一種百年老店的滄桑感。

想起來前一次領教肉骨茶真有點遙遠了,那時候南京西路恆隆廣場正在籌建中,有人在圈起來的圍牆中開了一個口子,開了家南洋風味的飯店,中午就有肉骨茶套餐,我第一次吃到,從此不再忘懷。再後來我到了新加坡,在渡海而來的華人集中區牛車水喝到了異鄉的肉骨茶,又參觀了一個博物館,聽了一些故事,滿滿的都是淚啊。

牛車水的一位老人告訴我,肉骨茶其實出自中國閩南,既是一味骨肉湯,又是一種茶飲。相傳一百多年前華人初登南洋創業時,生活條件很艱苦,由於水土不服,不少人就患上多種疾病。略知中醫藥知識的華人便用了相宜的藥材,比如當歸、枸杞、黨蔘等來煎煮湯藥,因忌諱一個“藥”字而將湯藥稱之為“茶”。後來有人偶然將豬骨放入了茶湯裏,沒想到喝起來十分香濃美味,後來商家就根據這個口味調整配料,經過數十年的改進,造就了東南亞最最有名的美食。

今天,肉骨茶分為新加坡的海南派和馬來西亞的福建派,海南肉骨茶較重胡椒味,福建肉骨茶較重藥材味。肉骨茶的藥味和胡椒味都是本色,亦是驕傲。

星怡會的肉骨茶,也在今天追求浮華的消費形勢下,推得有點過於小心謹慎,藥味、胡椒味都輕了不少,我喝了不過癮。找到年輕的廚師長,懇切希望小阿弟能保持肉骨茶的本來風味,以此來引導消費者,特別是重口味小青年們,在品味這道貌不驚人的骨頭湯時,既能喝出外婆的味道,更能喝出渡海華人在南洋打拼的苦難歷史。有時候我們品味一種食物,是為了加深瞭解與這種食物有關的歷史。

標籤: 隨筆 肉骨 外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ln8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