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羊肚子手巾隨筆

羊肚子手巾隨筆

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把陝北人頭扎白色毛巾,昂首笑傲蒼穹的形象展示給了世人。

羊肚子手巾隨筆

“羊肚子手巾”,指的是當年那種被北方農民包裹在頭上的白色毛巾,因其表面的線絨酷似山羊肚子翻過來以後附着在上面的絨毛,所以,陝北人就把它形象的稱之為“羊肚子手巾”。

曾幾何時,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農民,一年四季,頭頂上都會戴着一塊白毛巾,而且地域不同,佩戴的方式也不同。在我的印象中,晉冀魯豫平原地區的農民,大都是把毛巾往頭上一蓋,然後抓住毛巾的兩個角在腦後交叉一拉就好了,類似電影《地道戰》老村長的那種頭飾;而陝西關中地區的農民,則是把毛巾隨意地往頭上一蓋,用來遮陽或擋汗,故有“手帕頭上戴”之一怪。

然而,地處黃土高原的陝北人戴頭巾的方式則是把毛巾圍在頭頂上,將頭髮整個包裹在毛巾裏,然後拉住毛巾的兩端擰兩圈,再把兩端向前繞到額頭上方,交叉一掖,額頭上便豎起了兩個毛巾的邊角,猶如山羊的兩隻犄角,高傲地上翹。立馬,陝北農民那種果敢剛毅、桀驁不馴的個性便濃濃地洋溢出來了。

陝北人用毛巾裹頭,是陝北人聰明智慧的一個縮影。

陝北地處黃土高原腹地,氣候和環境十分惡劣,四季分明,晝夜温差大。為了應對這樣的惡劣環境,陝北人就用一條普通的毛巾就解決了應對的難題:夏日裏,酷熱難當,幹活時圍一塊毛巾,既可消暑,又可當汗;冬季裏天寒地凍,羊肚子手巾將頭和耳朵一包,就可以抵禦寒冷,勝過戴頂大棉帽;春秋時節風沙漫天、黃土瀰漫,羊肚子手巾便成了人們最好的防塵工具。

陝北早晚温差較大,“頭不涼,體無恙”。自古以來,陝北人認為頭是人體最怕涼的地方,所以,頭裹毛巾,是人們保護身體的必要舉措。如此看來,陝北人戴毛巾,應該是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舉,是智慧的結晶。

其實,陝北男人們隨身攜帶的那條白羊肚子手巾是具有多重功能的:

首先,它是一種裝扮。那個時候,男孩子一般結婚都比較早,十七八歲就成家了。於是,他們就會把羊肚子手巾紮在頭上,標誌着他們已經步入了成年人的行列,就要像男子漢一樣獨立勞作、獨立生活,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同時也意味着他在家裏也具有了説話的權利和地位。

其次,它還具有禦寒、遮陽、防塵的作用。

還有就是在野外勞作遇到有水的'地方,或是收工回家路過小河的時候,羊肚子手巾自然就成了洗漱的工具了,人們用它洗去勞作一天的疲憊和乏困……

總之,羊肚子手巾是陝北黃土高原一道沿襲了無數代的亮麗風景線!那是男子漢的標誌,也是陝北人吃苦耐勞、不畏艱難、勤奮耕耘、頑強生存、樂觀豁達的情操和信念!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陝北的環境和氣候也在不斷的變好,羊肚子手巾也因此就逐漸地退出了人們的生活,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陝北即將消失的一道風景線。

如今,頭扎羊肚子手巾的陝北人是越來越少,幾乎見不到了。只有一些極少數的老人還保持着原有的生活習慣,仍然捨不得丟掉那陪伴自己幾乎一生的羊肚子手巾。因為,那是他們的記憶,也是他們一生的歲月!

儘管羊肚子手巾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但令人欣慰的是它又以另一種方式根植於陝北高原的這塊黃土地上,而且生根發芽,茁壯長大,怒放在陝北民族文化的百花園中,越來越茂盛、越開越鮮豔了!

不是麼?

那塵土飛揚,喊聲震天,龍騰虎躍,氣吞山河的安塞腰鼓羣裏,滾動的不正是羊肚子手巾泛起的白色浪潮嗎?

那身着彩裝,手持花傘,搖頭擺尾,輾轉騰挪的秧歌隊伍裏,不正是羊肚子手巾把那些年輕的後生們裝扮得一個個英俊灑脱,氣宇軒昂嗎?

那高高的山圪樑樑上,險峻的崖畔畔上,不正是那些頭扎羊肚子手巾紅腰帶的後生們拉着架子扯着嗓子,聲嘶力竭地給對面樑樑上“二妹子們”釋放真情嗎?

那燈火闌珊的場院裏,人們不正在圍着那位頭扎着羊肚子手巾的説書老藝人,聽他用哀婉悽愴的聲調訴説着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喜怒悲歡嗎?……

誰説羊肚子手巾已經銷聲匿跡了?誰説羊肚子手巾退出了歷史舞台了?

事實上,羊肚子手巾在陝北人的精心呵護之下,在眾多陝北民俗文化傳承人的演繹之下,更是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態更多地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我相信,羊肚子手巾依然還是這塊黃土大地上永遠不會消失、必定璀璨耀眼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標籤: 肚子 手巾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ln2y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