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理想的女兒隨筆

理想的女兒隨筆

就母女關係而言,《紅樓夢》中,最幸運的當數賈敏。

理想的女兒隨筆

林黛玉一進府,賈母便剖白:“我這些兒女,所疼者唯有你母。”日後,王夫人感歎,賈敏未嫁時,何等的嬌生慣養、金尊玉貴,印證了賈母的話。

除了擁有母親的愛,在女兒處,賈敏也得到了富足的情感。她病時,林黛玉“侍湯奉藥,守喪盡哀”;她逝後,林黛玉“哀痛過傷”,“觸犯舊症”。

要知道,不是每個女人,都有如此和諧的母女緣。比如,賈探春和趙姨娘,一個希望脱盡關係,一個巴不得對方接受命運的懲罰。

這與嫡庶制度有關,但我總覺得,她們矛盾的'本質源於距彼此的理想都太遠。

賈探春好強,她最敏感的是其庶出的身份,我不敢説,她“只認”的王夫人是其理想的母親,但她數落趙姨娘時常用“不見人欺他,他也不尋人去”的周姨娘作比,可見識趣、安分是她肯承認的母親底線。

探春呢?自然也不是趙姨娘理想的女兒。拉扯趙家、提攜賈環、分生母榮光……探春全無份,所以趙姨娘每每生恨,隔幾日便嚷嚷:“你還不是我腸子裏爬出來的?”

幾乎每個母親心中都有理想的女兒,每個女兒也都曾為母親設計過理想化的目標;理想越近,母女關係越好,反之,則矛盾叢生。比如,王安憶《長恨歌》中的王琦瑤母女。王琦瑤對女兒薇薇的愛有限,緣於薇薇不像她。

又比如,黃逸梵和張愛玲。據説,黃逸梵最初對女兒張愛玲的失望發生在抓週時,女兒抓了個金錠子,而黃逸梵一直想讓女兒實踐她的理想,做一個西方淑女。幾度分合,幾乎每一次長時間的相處,黃逸梵都未耽誤過張愛玲的教育——她一直將女兒往理想的方向培養,但她又嫌張愛玲笨,誇女兒只有一句,“頭圓”。

她嫌張愛玲不夠好,這傷害了女兒。“看得出我母親是為我犧牲了許多,而且一直在懷疑着我是否值得這些犧牲,我也懷疑着。”張寫道。

“母親始終是女兒最強烈感情的針對目標”,“女兒總在渴求母親的愛戀、許可、支持、賢淑和保護”,作家菲利斯·切斯勒曾道。因此,來自母親的不滿比母親的虐x更讓人痛苦。張愛玲用文字宣泄着,她筆下的母女關係很少不扭曲。讀到《傾城之戀》中白流蘇絕望時忍不住喊“媽”,又發現其實“她所祈求的母親與她真正的母親根本是兩個人”,我總疑心張愛玲寫的是她對母親的理想和現實本身。

有趣的是,張愛玲後來和姑姑親厚,從某種意義上説,姑姑彌補了她在母親身上未實現的温情和理想。

我的一個女友常回憶年少時,她的三姨——家族中最出色的女性每每誇她,“你和我一樣”,她便自豪、感動頓生,這是她奮鬥的動力。有意味的是,三姨只有一個兒子。這讓我不禁想起楊麗萍和她的傳人、侄女小彩旗,嘿,生育與否,有女兒與否,對女兒失望與否,根本不耽誤女人尋找、挑選理想的女兒。

所以,年長女性對年輕女性最大的賞識就是有意無意將她比作女兒。

説説關於女兒,我讀到最淒涼的一幕吧。黃逸梵和張愛玲不睦,晚年想回轉,但女兒已失去承歡之心,黃逸梵在英國收養了一個女兒——她失去了不夠理想的女兒,她想重新再來。

標籤: 女兒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9zlyw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