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我和我的身體隔着遙遠的距離雜文隨筆

我和我的身體隔着遙遠的距離雜文隨筆

我今天又去看醫生了,去上次看過的中醫謝醫生那裏複診。今天和謝醫生有了多一些的交流,讓我再次感慨自己對身體的陌生與無知。

我和我的身體隔着遙遠的距離雜文隨筆

謝醫生大概是我遇見過的最奇特的醫生。她給人看病的方式和方法是複合的,望聞問切自然不用説了,用藥、鍼灸、按摩、談心都用上,她也是我這個“老病號”見過的最有耐心的醫生。

今天和她聊到了選擇什麼樣的運動方式。當她得知我最近幾個月都去游泳時,她覺得那是非常不妥當的,尤其是冬季游泳更不適合我這樣陽氣不足的人。她認為我的體質最適合的是靜養,不能選擇劇烈的運動。她説打坐、太極、掂腳和站樁是最適合我的。

我有點想反駁她,因為我每次運動出汗以後,都感覺很舒服,但是謝醫生接着問我:“然後呢?”聽到這個問題,我發現自己有點心虛,每次運動以後確實感覺不錯,不過身體確實經常陷入痠痛之中。最近兩年思想轉變以後,我的體質確實明顯好轉,不過痠痛卻是一直相伴着我。

謝醫生説我月經不來是腎氣不足導致,而腎氣的虧空跟我不當運動有關係,過度運動讓陽氣泄掉了。這些理論我都不懂,不過我感覺自己似乎又走入了另一個極端,從以前的不愛運動,到現在總覺得自己應該做一些能讓自己多出汗的運動。

然而我的身體卻是好靜的,我總是不願意出門,總想一個人呆在家裏。或者我的頭腦又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因為我總想方設法把自己推出家門去。

今天謝醫生幫我按摩的時候,讓我自己第一次觸摸到了十幾年前一直被當作卵巢囊腫治療的那個痛點,因為我最近通過拍打臀部感覺到了這個痛點。謝醫生在我的左腹部找到了這個點,她説這是跟腸胃有關的,而不是婦科問題,然後她引導我自己摸到了這個痛點。

當我親手摸到這個痛點的時候,我想起了婦幼保健醫院的那個所謂的專家,她從來沒有接觸過我的身體,就憑着我的描述就判定我得了附件炎,讓我吃了半年多的消炎藥,我的臉也因為這些藥而長出了很多的斑點。

中醫和西藥都是有着自己的理論基礎,我個人的體會中醫確實比較適合我,尤其是通過吃中藥改變了我從小手腳冰冷的體質以後,我更加認同中醫把人體當作一個整體的'理念。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文盲,對傳統的文化真的瞭解得太少了。

謝我讀讀《黃帝內經》,去年思寧來了我家的時候,我們聊到了讀國學的問題,她也説讀了很多國外的心靈成長書籍以後,才發現其實很多東西我們的老祖宗早都講過了,所以現在她也回頭開始讀傳統的經典了。

最近在喜馬拉雅聽《寶瓶同謀》,書裏也提到西方很多的科學研究得到的某些結論,其實東方的玄學家早有描述。中醫裏有很多東西似乎用科學的方法説不清楚,就被人認為是“偽科學”,怪不得有人説“科學成了當代最大的迷信”。

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身體非常敏感的人,或許是受自己學識的影響,又或許是因為心裏蒙塵太厚了,我感受到了身體的不適,卻讀不懂身體要傳達什麼樣的信息。不得已一直在向外求健康,然而會遇到什麼樣的醫生,真是全靠運氣。

瞭解自己的這顆心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而要懂得自己的身體也是一樣地難。我們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忙於各種大事小事,忙於處理各式各樣的關係,又有多少人能夠安安靜靜地坐下來感覺一下自己的身體,去感受自己的一呼一吸,有誰認真聽過自己的心跳聲?

恐怕很少人能做到。兩年多前我開始學習冥想,還被別人當作怪物,老公還提醒我不要“走火入魔”,其實我們都是離自己最遙遠的人,看似活在人羣中,熱熱鬧鬧的,我們卻並不瞭解自己,更是很少敞開心扉對待他人。

遠離大自然,遠離自己的心,遠離自己的身體,我們在人海里卻活成了心靈的孤島。要如何找到那身心靈合一的自己呢?我依舊在不斷的摸索當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9mo7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