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又是一年三月三隨筆

又是一年三月三隨筆

高原的初春沒有江南的鵝黃柳綠,春寒料峭的季節,灰濛濛的大地依然慵懶地蜷縮着毫無生氣。高原的初春是多風的季節,許是怕冬天沉寂得太久了,春分時而和煦、時而肆虐,一遍遍吹來,冰河解凍,萬物復甦,春天的腳步便一點一點走近了。

又是一年三月三隨筆

乍暖還寒的季節,沒有什麼好的户外活動,多風的天氣裏,放風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春風和煦的午後,陽光暖暖,身處鬧市的廣場上五顏六色的風箏搖曳在空中,為早春時節帶來一絲色彩。蟄伏了一個冬天的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沐浴着初春暖陽。藍天上,形態各異的風箏翻飛;廣場上,嬉鬧的人羣歡騰。大家手中的風箏多是成品,或為花鳥魚蟲造型,或為京劇臉譜,順風借力扶搖直上,倒也順手。

小時候物質匱乏,我們這些70後孩子的家中條件都不是太好,基本沒有什麼現成的玩具,每年春意漸濃時,放風箏的念想也就在心中蠢蠢欲動起來。會做風箏的孩子當屬孩子王,誰要是舉着一隻風箏在大院裏招搖而過,頃刻間,他的身後就會有一大堆追隨者。那時候的風箏並不太講究做工,用細竹篾、宣紙糊起來一個大大的田字,所謂的“馬褂”就大功告成了。時髦些的拿彩色皺紋紙做一個長長的尾巴,飛起來倒也生動好看。

上高中的時候,功課沒有現在的孩子這麼繁重。男生女生整天扎堆在一起學習、嬉鬧,倒也簡單、快樂。那時候玩心比較重,明明知道高考在即,卻總是不太當回事。春遊、划船、放漂流瓶,每天沒心沒肺的傻玩傻樂着,學業沒有長進,卻收穫了純潔的友誼。

春暖花開的季節,忘了是誰提出來放風箏的建議,男生裏有做風箏的高手,經不住女生軟磨硬泡,分頭行動起來。找竹條的、買宣紙的、找麻線的……兩個中午的時間,一個大大的“馬褂”就做好了。那時正值青春期的我們,總覺得這個世界處處與我們為敵,而自己宏大而又遙不可及的.理想如同靈魂一般無人理解、無處安放。我們在風箏上留下自己的困惑、無奈和彼此的祝福,把它拿到操場上放飛。憑藉好風力,風箏借風勢飛得高高遠遠,在幾乎要脱離我們視線的時候,把線一拽,風箏就被“野”了,看着它晃晃悠悠飄蕩而去,好像拋卻了所有的惆悵,心境居然明朗起來。我們還在風箏上留下了我們的聯繫方式,單純地希望有緣人能夠撿到那隻風箏按照地址姓名和我們聯繫,覺得那是一件極其美妙的事情。後來聽同學説,青海人很忌諱“野”了的風箏飛入庭院,覺得那是不祥之兆。還沒興奮一會,我們又為擔心人家會照着地址來興師問罪,心情由此而糾結起來。再後來,學業越來越緊張,這件事便淡忘了。

但那個晴朗的初春午後,那翻卷在空中,承載着夢想和困惑的風箏卻永遠定格在了記憶深處。雖然如今我們早已天各一方,但是每年春風起,風箏飄搖的季節,抬頭望天,往事依然歷歷在目。風箏飛過是不會忘記曾經的軌跡的,那長長的線永遠繫着彼此的思念和牽掛。

標籤: 三月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0km0l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