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老師與故鄉美文故事

老師與故鄉美文故事

十幾歲做學生學習魯迅的《故鄉》,老師説這篇課文就一句名句:“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了路。”當時我就想啊,對啊!事實就是這樣啊,周樹人咋就能寫出這樣通俗易懂的名句,而我就寫不出來呢?心理覺得特沒勁,後來老師佈置作文常常是個《童年趣事》,寫着寫着就沒詞了,就不時的將這一句借過來用用,老師的批語是:文不對題。嗨嗨,管他呢,反正是交差了。

老師與故鄉美文故事

剛才是插敍,言歸前傳,老師講《故鄉》第一步就是介紹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魯迅是他寫作時的筆名,所以在這裏我就叫他周樹人了。講着講着用手摸了摸沒毛的上口皮,説魯迅的鬍鬚是最有個性的,硬而且密。文如其人文章也富有個性。老師説:魯迅最擅長寫雜文,雜文最隨意,想罵誰就罵誰。當時就有學生很好奇,問老師:“老師啥叫雜文?”老師説雜文也叫隨筆,我就問老師啥叫隨筆,老師面露愠色,高聲道:隨筆就是隨筆,你咋這麼黏糊呢?因此當時也就不求甚解,七十年代末,正好碰到魯迅的'集子大降價,我估摸着周老先生當時不是很吃香,就把我攢了好幾年的兩塊錢傾囊買了魯迅的集子,記得有《且介亭雜文集》、《朝花夕拾》、《而已集》等,雖然心疼了好一陣子,心理覺得蠻充實的。

二三十歲時做老師又碰到魯迅的《故鄉》,當時就想我不能像我的老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於是經過幾個日日夜夜,終於搞明白了,周樹人的筆名是大有來頭的,原來他小名就叫迅哥兒,母親姓魯,就取了這個名兒。為了將教材挖掘的更深些,我翻閲了好幾本教參,才搞清楚,致使閏土那麼有禮貌的原因是封建禮教,致使閏土目光呆滯,動作木訥的根源是封建的專制制度,典型的證據就是閏土臨走時總是沒有忘記拿走那個香爐,可悲啊閏土!不知咋的?當時就冒出了一股無名的火焰,唾沫四濺,神采飛揚,將《故鄉》最後一段像倒核桃一樣就背誦了出來,然後環顧了一下四周,學生都在瞪大眼眼睛看老師的嘴?老師太厲害了!最後畫龍點睛地告誡學生們:沿着別人走過的路未必適合自己,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五十歲時,猛然醒悟:其實地上路很多,關鍵是不知道應該選那條路。

標籤: 故鄉 美文 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qqvq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