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天材即耐性美文

天材即耐性美文

蒲豐是18世紀的法國數學家,他發明了數學史上著名的投針試驗,被命名為蒲豐投針試驗。後人根據這個原理,做了投針1000次、3000次、5000次的試驗,獲得圓周率。幾千次的投針試驗,的確需要耐性,這只是蒲豐的話的'最直接解釋。

天材即耐性美文

引申開來,蒲豐的話可以被理解為:當別人已經無法忍耐而去的時候,天才是那個還在堅持的人。那些天才畫家都是一直在畫畫的人(畢加索一生畫了37000多幅畫,平均每天一幅);那些天才音樂家都是一直在作曲的人;那些天才文學家都是一直在寫作的人。在別人做其他事情時或者無所事事時,他們卻一直在創作着後來被稱為天才的作品,他們本人也因此被後人稱為天才。

如果深究這些天才的形成原因,你會發現,他們之所以能夠堅持,之所以有那個耐性,是因為有來自內心深處的驅動力,而一般人是缺乏這種內心衝動的。只有熱愛、酷愛,內心的糾結、焦慮,才能構成這種內心的衝動。紀德在日記中寫道:“有一件東西最能使人們的思想有魅力,那就是不安。”許多成功的寫作者都是內心備受痛苦折磨的人。由於內心的不安、痛苦和糾結,他們總在自問自答,於是寫出來的東西就打動人。只不過痛苦有大小之分,如果僅僅是個人的瑣碎的小痛苦,就是一個比較渺小的作家;如果是人類面臨的大痛苦,就是一個比較偉大的作家。

發自內心深處的不安和焦慮不僅最能打動人心,而且形成永不枯竭的內心動力,最終產生天才作品,最終使人變成天才。

標籤: 天材 耐性 美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n0dly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