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唯求蔽體、養性美文欣賞

唯求蔽體、養性美文欣賞

孔孟之道,明禮;老莊之學,修身;儒道文學,明禮修身。

唯求蔽體、養性美文欣賞

——題記

人生一世,明禮修身。明禮,人之衣物也;修身,人之品性也。

明禮

周公制禮,明長幼尊卑之序,孔子弘禮,道禮儀之貴,先人尊禮,護一方和諧……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孟子曰,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足見於千年之前,孔孟夫子便已意識到學禮的重要性。

期間,雖有三綱五常之禮,壓抑着先民們的自然欲求,可也有《三顧茅廬》道尊師之禮,《卧冰求鯉》述孝義之禮,更有八榮八恥話文明禮儀。禮若蔽體衣物,似乎從未為人所廢棄。

然而,細看當下。公車上,無人禮讓,屢見不鮮;道路上,熟人陌路,已為常態;餐桌前,低頭一族,何曾抬頭;利益前,良心不在,見利忘義……如此種種,明禮者不禁要問,當下,可還有孔孟之道生存之地,可會有存禮之地?

當那些“衣衫襤褸”或“衣不蔽體”的人不經意間想起它時,又有誰真的去嘗試着瞭解過它。明禮,對於很多人而言,似乎已是可望而不可及……

在這個孔融讓梨可能被笑話的年代,我們不妨呼喚孔孟之道的迴歸。我們無需全盤繼承,可脱去那如帝王華服一般繁瑣的禮儀,穿上那如青衣素服一般簡潔的現代文明禮儀之服,吸取那孔孟之道的精華,守着那與當今時代相符的.禮,做一個明禮的人。

修身

或許,你認為它是消極的,可在有些人眼裏它又是積極的。它的無為,它的逍遙,是世人難以到達的超脱。

無為,在世事無常變換中,淡然處之,不為之所動,不為之所累,一切順其自然。

逍遙,無所事恃,隨心而行,鵬舉萬里。

可在當下,又有誰能無為逍遙?在這物慾橫飛的現代,土豪的橫空處世,虛榮者的奉承炫耀,試問,誰還能深諳老莊之學的精髓,保持無為逍遙的心態?

無為逍遙似乎變得很難。想逍遙鵬飛的人,卻又不得不受物慾的牽絆。能真正做到無為逍遙的貌似已經淹沒在過往的歲月。老莊之學的深奧,似乎已無人能參悟些許,更不用説無為逍遙,修身養性。

放眼當下,當人們一味高舉修身口號時,卻又沉浸在世間名利榮華里遊弋追逐,所謂的老莊之學,竟成彼此間口頭吹噓的虛言。

如若以老莊之學修身,卻又忽略老莊之學的內涵,那麼,修的只是外在的行為,有品行卻無品性。

明禮修身

孔孟之道的明禮,為人們預購了一套合身的衣服,不會因為太長而覺得煩躁,不會因為太短而難以遮掩。老莊之學的修身,讓一個人不至於像那千年不腐的兵馬俑,空有人形衣表,內心卻空空如也,亦或,裝滿那如空氣一般虛浮的功名利祿。

儒道文學的相承,禮儀的遵守,無為逍遙的無所事恃。不明禮,不修身,猶如一個沒了蔽體衣物,丟了心神品性,存活於世上的行屍走肉。

人生一世,明禮修身。唯求蔽體、養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mw72m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