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

生活的根基美文

生活的根基美文

常在月圓夜,山那邊的農家會放煙花。那是鄉間農人對月圓人圓的祝福,這是一種內心表達。山邊爆開的五彩花朵,墨色山巒是背景,與灰白天際形成對比,好似濃墨一筆。七彩煙花淡淡灑落在之間,如同古典名伶的裙裾,絢爛卻不失風雅,自知何時登場最為妥當,方讓人知道了它的身影存在。

生活的根基美文

趕緊取出相機拍下那瞬間的美好,一張一張地進入相機,然後流入腦際,內心頓時自足優雅。如果人持久處於四方屋子與結實的鐵柵欄包裹中,常會失去一種生活的標識。

瞬間美好,在夜空剎那間出現,一朵一朵肆無忌憚,如此美好、明晰。心心念念,人應對生活要有自我的觀照,心裏才不會迷惘,知道人在哪裏。反之,即便外表披着鮮亮的華服,內在也只是單薄的一堆骨架,無法支撐真實的生活。這是一種基礎。

與朋友在清源喝茶時,發現一户山野人家。利用在自家的農院搭了一處茶館,周圍栽種各種山花,山茶、野菊、鬱金香、雞冠花,諸如此類。院內彌散花香,使人愉悦。俯身端看花朵,朵朵皆柔軟芳香。農家主人使用的茶具也生動,茶座是廢棄的石磨底座,杯子是普通的農家青花小碗,花紋簡單素淡。女主人在天井下的水龍頭前洗衣服,旁邊的小狗在石板上打盹兒。院內沒什麼客人,卻不覺得冷清,而是一種清爽與幽涼。主人喚來小孫女,提來茶壺和開水,腳步踉蹌卻十分可愛。一切景緻讓人覺得內心愜意和舒坦。

坐定後開始煮水、品茗。接近午時,一位扛着鋤頭的老人從大門進來,很熱情地同我們打招呼,然後一起坐下,喝茶、聊天。他剛從小學校長的'位置上退下,開茶館只因個人對茶的喜好,沒有經濟的考量,是一種生活樂趣。然後和他一起到了內廳,看見他的書桌,筆墨紙硯齊整,桌頭有許多書籍,也有書法字帖。抬頭看見一幅橫條書法,四個字“花枝春滿”,寫得飄逸雋秀。廳堂的裝置僅有一桌,兩椅和一個書櫃,別無其他,簡單樸素卻有大雅之美。後來一直留念那家茶館,雖然它的面目與外界似乎沒有任何關係,只是普通敦實的日子,卻讓人着迷。

在電視上看採訪黃永玉,有一些話記憶深刻:“平素若沒有客人來訪,我一天時間的安排很規律,上午寫小説,下午畫畫。我不喜歡別人提及那些諸如意義、理想之類的形而上的問題。”然後談到《無愁河的浪蕩漢子》,他説:“沒有那些很大的理想,就是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表達出來,也沒有為一種偉大的意義去嘗試。沒有。寫出來,朋友喜歡,就開心了。寫作是一種隨心所欲的方式,寫到哪裏就到哪裏。”

聽到黃永玉的名字,自然會與諸如汪曾祺、鬱風、丁聰、黃苗子等聯繫一起,皆是同代人,如今他們都離他而去。他説:“我們這個時代好像一個眼口很大的篩子,好多人都被篩下去,剩下幾個粗的,沒掉下去。我們是幸運的,漂泊這麼多地方,都沒死,經過多少難以想象的磨難,最後活下來。”

人經常在某一個生活系統裏付出了巨大代價,因為他失去了生活的根基——素且清瘦的底色。

標籤: 根基 美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jingdianmeiwen/37mk9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