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好文 >

家鄉的黃河

家鄉的黃河

家鄉的黃河1

有一條河從我的家鄉浩浩蕩蕩地流過,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家鄉的邊緣,為家鄉增添了無限的光輝。她就是母親河——黃河。

家鄉的黃河

早上,太陽從雲朵間露出了半邊臉,柔和的晨光為黃河遮上了一層若隱若現的金紗,微風拂過,河面泛起粼粼波紋,這時的黃河更加神祕了。河畔的柳樹彷彿也被温柔的晨光喚醒了,拂動的柳條姿態妖嬈,它在黃河的倒影中梳洗打扮,亭亭玉立的樣子美麗動人。醉人的美景怎能沒有人觀賞呢?晨練的人融入了晨曦中的黃河美景,悠然自得的樣子讓人羨慕不已。

中午時分,太陽當空高照,陽光似利劍一般直射而下,河面上像撒上了一層碎金,閃閃亮光耀眼奪目,這麼美的景色怎能不讓人心動呢?於是,我赤腳在沙灘上狂奔起來,酥軟的沙土將舒適感從腳心傳遍了我的全身,傳到了我的內心。我撿起了幾塊石片兒開始打水漂,石片兒在水面上連跳數下,跳過的地方都泛起了層層漣漪,最後緩緩沉入水底。我躺在軟綿綿的沙灘上睡着了,沉醉着彩虹一般的美夢。

下午,一輪紅日斜掛天邊,一團團火燒雲升騰了起來,彷彿整個世界都被火紅籠罩,此時的黃河掩映着絢爛的霞光,條條波紋好似躍動的火苗,為黃河又增添了一份神祕感。偶爾有幾隻沙船盪悠悠地浮在水面上,它們也彷彿陶醉在了黃河的美景中,側耳傾聽黃河的低聲吟唱……

家鄉的黃河,你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傑作,你寄託着家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我愛你,黃河!

家鄉的黃河2

生成背景

一天,揚揚小朋友從家裏拿來一本印有黃河石的掛曆,自豪地宣稱掛曆上的黃河石是爸爸的收藏品。孩子們好奇地圍上去欣賞,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瞧,一條龍。”“不,是雲彩。”“像雪花。”“像老爺爺……”同時,孩子們也提出了許多疑問: “為什麼石頭的花紋都不一樣?”“這些漂亮的石頭是從哪裏找到的?”“只有黃河裏的石頭才會這麼漂亮嗎?”孩子們對黃河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黃河石作為黃河流域所獨有的地域文化而響譽中外,生活在黃河邊的孩子,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去接觸、瞭解黃河石。然而,我們的孩子對此瞭解得卻並不多。於是,我們以孩子的興趣為切入點,生成並開展了一系列關於黃河石的主題活動

活動總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黃河石是黃河流域獨有的文化,體驗黃河石文化的魅力。

2.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3.在探求答案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運用觀察、對比、發現、總結等方法主動進行學習。

4.在欣賞、創作黃河石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發現美、表現美、創作美的意識與能力。

活動 參觀奇石館

活動目標

1.體驗黃河奇石獨特的美,培養幼兒對賞石文化的興趣。

2.激發幼兒對黃河奇石發現者、研究工作者的尊敬之情。

3.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家鄉、愛蘭州的真切情感。

活動準備

外出準備。

活動過程

活動前,我們與奇石館的講解員進行了溝通,請他們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為幼兒進行講解。

1.講解員向幼兒介紹作為賞石文化載體之一的黃河奇石是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

幼兒1:這塊石頭像雪花!

幼兒2:不,更像桃花

幼兒3(面對作品《盼》):老師,“盼”是什麼意思呀?

幼兒4:我知道,我知道,那是爺爺,爺爺在想家,盼回家!

2.講解員講述人們尋找黃河石、加工黃河石的故事

幼兒1:用這麼長時間,才能找到一塊奇石,真不容易。

幼兒2:黃河真厲害,沖刷出這麼多漂亮的石頭。

幼兒3:石頭的打磨、拋光,真費勁。

活動反思

難道讓孩子們僅從感官上感受到黃河奇石的美就足夠了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幫助他們從小樹立保護黃河石、傳承黃河奇石文化的思想,從而激發幼兒愛家鄉、愛蘭州的真切情感。面對幼兒對黃河奇石的種種比喻、討論,教師均不予干預,讓幼兒在無限的遐想中去體會黃河奇石的神韻。

家鄉的黃河3

生成背景

一天,揚揚小朋友從家裏拿來一本印有黃河石的掛曆,自豪地宣稱掛曆上的黃河石是蒼爸的收藏品。孩子們好奇地圍上去砍賞,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瞧,一條龍。”“不,是雲彩。”“像雪花。”“像老爺爺。”同時,孩子們也提出了許多疑問:“為什麼石頭的花紋都不一樣?”“這些漂亮的石頭是從哪裏找到的?”“只有黃河裏的石頭才會這麼漂亮嗎?”孩子們對黃河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黃河石文化作為黃河流域所獨有的地域文化而享譽中外,生活在黃河邊的孩子,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去接觸、瞭解黃河石。然而,我們的孩子對此瞭解得卻並不多。於是,我們以孩子的興趣為切入點,生成並開展了一系列關於黃河石的主題活動。

活動總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黃河石是黃河流域獨有的,體驗黃河石文化的魅力。

2.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3.在探求答案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運用觀察、對比、發現、總結等方法主動進行學習。

4.在欣賞、創作黃河石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發現美、表現美、創作美的意識與能力。

活動一尋找黃河石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黃河石是黃河流域獨有的。

2.知道“蘭州石”是黃河石中最著名的,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3.培養幼兒自主發現、主動探究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長的協助下,收集有關黃河石的文字及圖片資料。

2.在“家園版”公佈雙休目親子活動內容。

3.外出準備(車輛等)。

活動過程

1.分享交流:我瞭解到的黃河石

(1)以新聞發佈會的形式,請幼兒將自己收集到的有關黃河石的資料進行展示,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瞭解黃河石的相關知識。

教師:今天,我看到小朋友們都帶來了許多有關黃河石的資料,請你們相互介紹一下吧。幼兒1:很多地方都有黃河石,青海、寧夏、陝西、河南都有黃河石。

幼兒2:甘肅出產的黃河石是最好的,也叫蘭州石。

幼兒3:黃河石摸起來滑滑的,它是卯石……

(2)教師小結:黃河石為卵石,主要產於黃河上游劉家峽水庫至寧夏青銅峽水庫之間的黃河河道里,尤以蘭州一段所產為多,所以,此段所產的黃河石也被稱為“蘭州石”。

2.實踐活動:尋找黃河石

在孩子們獲取了黃河石的知識經驗後,教師帶領孩子們來到黃河邊,與黃河石“零距離”接觸。教師帶領幼兒到黃河邊實地玩耍、撿石頭,鼓勵他們選擇花紋清晰、形狀奇特、色澤鮮豔的石頭,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幼兒大多找到了自己滿意的石頭,在相互欣賞、談論中,對石頭的形狀、顏色及花紋的形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黃河石也初步獲得了較為直接和感性的經驗。

活動反思

怎樣讓幼兒獲得有關黃河石的經驗呢?是傳授,還是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去探究?我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還是讓孩子們自己去尋找答案。同時,我們也旨在使幼兒明白: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對幼兒而言,尋求答案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活動二解密黃河石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黃河石形成的原因。

2.讓幼兒在探究中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撿來的石頭、vcD光盤。

活動過程

1.我的發現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撿來的石頭,提問:這些石頭有什麼不同?

(2)幼兒進行觀察、比較、討論。

(3)師幼共同小結:每塊石頭的大小、形狀、顏色、花紋都不同,沒有完全一樣的石頭。

(4)教師提問:為什麼每塊石頭的大小、形狀、顏色、花紋都不同?為什麼沒有完全一樣的石頭?

2.解密黃河石

(1)觀看vcD光盤。

(2)教師提問:石頭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每一塊黃河石的花紋都不同?

(3)幼兒依據所獲得的石頭的相關知識,用繪畫的.形式表現石頭形成的過程。

(4)教師小結:許多年以前,黃河中上游地殼發生運動,巖漿在高温的作用下,與大自然中的水和空氣等有機物、無機物發生作用,形成巖石,歷經千萬年風吹日曬變成了石頭。由於發生作用的程度不同,石頭的形狀、顏色、花紋也就不同。在千萬年的歲月裏,黃河兩岸的大量石塊,被黃河水卷帶入黃河裏,在河底被長年剝蝕、沖刷、洗磨,造就了千姿百態的黃河石。

活動反思

石頭的形狀、顏色為什麼不同,花紋是怎樣產生的,等等,這些問題不是孩子能獨立解決的,這需要成人給予幫助,但指導方法必須形象具體、簡潔生動,以免孩子們覺得深奧、枯燥而失去探索的熱情。因此,圖文並茂的聲像資料,是幫助孩子們解惑的有效途徑。

同時,在幼兒探詢答案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運用觀察、對比、發現、總結等方法主動進行學習。而鼓勵幼兒以繪畫形式再現黃河石形成的原因,有效地提升了幼兒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幼兒主動學習和獲取科學知識的能力。

活動三參觀奇石館

活動目標

1.體驗黃河奇石獨特的美,培養幼兒對賞石文化的興趣。

2.激發幼兒對黃河奇石發現者、研究工作者的尊敬之情。

3.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家鄉、愛蘭州的真切情感。

活動準備

外出準備(車輛等)。

活動過程

活動前,我們與奇石館的講解員進行了溝通,請他們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為幼兒進行講解。

1.講解員向幼兒介紹作為賞石文化載體之一的黃河奇石是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

幼兒1:這塊石頭像雪花!

幼兒2:不,更像桃花。

幼兒3(面對作品《盼》):老師,“盼”是什麼意思呀?

幼兒4:我知道,我知道,那是爺爺,爺爺在想家,盼回家!

2.講解員講述人們尋找黃河石、加工黃河石的故事。

幼兒1:用這麼長時間,才能找到一塊奇石,真不容易。

幼兒2:黃河真厲害,沖刷出這麼多漂亮的石頭。

幼兒3:石頭的打磨、拋光,真費勁。

活動反思

難道讓孩子們僅從感官上感受到黃河奇石的美就足夠了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幫助他們從小樹立保護黃河石、傳承黃河奇石文化的思想,從而激發幼兒愛家鄉、愛蘭州的真切情感。面對幼兒對黃河奇石的種種比喻、討論,教師均不干預,讓幼兒在無限的遐想中去體會黃河奇石的神韻。

活動四我的黃河石

活動目標

1.瞭解黃河石加工的過程,嘗試加工黃河石。

2.體驗進行藝術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邀請收藏愛好者張叔叔參加活動。

2.撿來的黃河石若干。

3.加工黃河石的工具(細砂紙、鑿子、抹布、石蠟等)。

活動過程

1.神奇的黃河石

幼兒欣賞張叔叔的收藏品,激發起創作的慾望。

2.我的黃河石

(1)幼兒挑選出適於加工的石頭。

(2)在張叔叔的帶領下,對所選的石頭進行清洗,再用細砂紙對一些花紋不夠明顯的地方進行打磨。張叔叔還用鑿子把石頭上影響效果的邊角進行修整,最後,給石頭輕輕塗上一層石蠟。

(3)幼兒為自己的作品安裝底座,併為作品命名。

活動反思

孩子們所謂的作品從嚴格意義上來説,並不能稱其為“黃河石”,但“過程更重要”,孩子們從選料、動手操作到作品完成都極為認真,他們是懷着對家鄉蘭州滿腔的熱愛之情來製作這些黃河石的。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還親身體會了尋找、加工黃河石的不易,這更增添了他們對從事黃河奇石發現、研究工作者的尊敬之情。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幼兒創作的藝術性不作過高要求,不過多幹涉,只要幼兒喜歡,就尊重他們的選擇,讓他們充分體驗過程帶來的感受。

主題系列活動反思

雖然“家鄉的黃河石”主題活動結束了,但孩子們仍在不時地回味着。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黃河石”儼然已成為家鄉蘭州的代名詞。只要提起家鄉,孩子們就會自然地談論起黃河石;只要看到石頭,孩子們會馬上拿起來端詳研究;美術活動區裏,加工黃河石已成為最受歡迎的活動。

可見,身為教師,只要我們留心,就會發現身邊有許多值得幼兒探究的問題。只要我們把握活動的目標和教育價值,兼顧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和經驗等因素,尋找可利用的資源,思考恰當的活動方式,就可以與幼兒互動生成更多的活動。

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同樣一個主題,由於教師的價值取向不同,幼兒的年齡層次、能力水平、生活環境不同,就會呈現不同的活動狀態。但是,無論怎樣的活動狀態,只要我們與幼兒一起探究,一起發現,就可以共同成長,共享學習的快樂。

家鄉的黃河4

我的家鄉河曲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它位於晉陝蒙三省的交界處,有“雞鳴三省”的美稱。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環繞着我們這個美麗的縣城,它用它那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勤勞的人們,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春天,沉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的黃河漸漸地甦醒了,它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嘩啦啦地唱着歌,向東流去。一陣春風輕輕地吹過,河面上泛起波紋,像老奶奶佈滿皺紋的臉。河兩岸一排排垂柳,慢慢長出嫩綠的枝芽。一些布穀鳥,燕子,麻雀,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鳥,在枝頭上亂蹦亂跳,唱出清脆婉轉的歌聲。垂柳的枝條伸進河裏,好像在跟小河親切地握手,又像在梳洗它那長長的頭髮。微風吹過,水面是蕩起了一道道波紋,印在水裏的青山綠樹一會兒擴大,一會兒縮小,一會兒聚攏,一會兒散開。

夏天到了,熾熱的陽光照在水面上,河水也變得煩燥不安起來,遇到漲潮的時候,洶湧澎湃的黃河水就像千萬匹黃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的向東飛奔而去。每到夜幕降臨,黃河就顯得更加靜謐可愛了!你瞧,西口古渡邊,高樓上的彩燈,欄杆邊上的草坪燈和柱子上的霓虹燈都倒映在河面上,有的像一道道美麗的彩虹,有的像一片片五光十色的雲朵,美麗極了!你看,雞鳴三省的沙灘上,可愛的小朋友脱掉鞋子在河邊沙灘上玩沙子,細細的沙子,軟軟的,踩上去非常舒服,泥沙弄髒了衣服他們都無暇顧及,那一陣陣銀鈴般的歡笑聲伴隨着嘩啦啦的河水聲飄向遠方。

秋天,天高雲談,河岸邊的樹葉變黃了,一陣秋風吹來,樹葉落到水面上,有的像一隻只蝴蝶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有的像一隻只金色的小船,還有的像一位優秀的舞蹈家……

冬天,平靜的河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由於天氣很冷,怕冷的小魚兒蜷縮着身子躲到了冰底下。一些大膽的人們小心翼翼地從冰底下滑過,潔白的冰面上深深淺淺地留下了一道痕跡。

家鄉的黃河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河曲大地上的兒女,我愛家鄉的黃河!

家鄉的黃河5

我的家鄉在內蒙古烏海市,這裏有連綿起伏的高山,有茫茫無際的沙漠,還有蜿蜒曲折的黃河。

春天,冰凍的河面漸漸融化了,黃河又充滿了生機,河邊的樹木抽出了嫩綠的枝椏,小草伸展腰身從睡夢中醒來,小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嘰嘰喳喳講着在南方的見聞呢!

夏天,黃河是最受歡迎的地方,人們成羣結隊地來到河岸邊乘涼、玩耍,水鳥在河面上盤旋,魚兒時不時露出水面吐着泡泡,共同演奏着一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交響曲。最美的,還屬傍晚夕陽西下的景色了,那時的太陽圓圓的、紅彤彤的、好像小姑娘羞得通紅的臉。

秋天,河岸邊的各種花草樹木,共同繪出了一幅美麗的水彩畫。此時正值菊花盛開的季節,五顏六色的菊花競相開放,在每年一度的菊花展上,人們可以挑選出自己喜愛的菊花冠軍。

冬天,河面重新封凍了,候鳥們飛走了,臨走時它們説:“明年春天我們還會回來的”小昆蟲們也都悄悄地鑽入地下,各自做美夢去了……

啊,我愛家鄉烏海,我愛家鄉的黃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haowen/zvplw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