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好文 >

紅葉現代文閲讀

紅葉現代文閲讀

①因為看紅葉,特地跑到紹興去。上海是春天連蝴蝶也不肯光降的,秋天除了墓地裏的法國梧桐呈着枯黃以外,紅葉這一樣東西是從未入夢,更何論實景了。

紅葉現代文閲讀

②紹興是水鄉,但與別處的水鄉又不同,因為原來是鑑湖,以後長出水田來,所以幾百裏廣袤以內,還留着大湖的痕跡,在這大湖中,船舶是可以行駛無阻的,幾乎沒有一定的河道,只要不弄錯方向,舟行真是左右逢源。

③在這樣交叉的河道的兩旁,我們鑑賞着紹興的紅葉。紅葉是各地不同的,我與春苔、以剛兩位談論着:紹興的是柏葉,紅葉叢中夾着白色柏實,有的只有是紅半片,餘下的半片還是黃綠,加上柏實的白色,是紅綠白三色相映了;杭州的是楓葉,是全樹通紅的,並沒有果實等等去沖淡它,除了最高處的經不起嚴寒變成了灰紅色以外;北京人最講究看紅葉,這時我想起老友林宰平先生來了,我們的看紅葉完全是他提起興趣來的,也賴他的指示,知道北京人所謂看紅葉完全是看的柿葉。柿葉雖然沒有像紹興柏樹那般綠白的襯色,也沒有像杭州楓葉那般滿樹的鮮紅,但柿樹也有它的特色,就是有與柿葉差不多顏色的柿子陪伴着,使鑑賞者的心中除了感到秋冬的肅殺之處,還感到下一代的柿樹將更繁榮的希望。

④這時候我不知怎的,突然發生一種悲哀的預感,覺得我們的眼福漸漸縮小了。這不是很明顯的事麼,我們今年就沒有看到京西的紅葉。北京的柿子是著名的,雖在大雪的天氣,整車的紅柿子還推着沿街叫賣,柿子上蓋着一層薄雪,因為老年人説吃了可以戒煤毒的,所以大家不怕凍的坦然吃着。而在上海是,要想買一個好好的柿子也得不到。桔子與蘋果,是有“生基斯德”①的,我們不愁沒得吃。生基斯德如果不運桔子蘋果來,我們一定沒有桔子蘋果吃了,柿子就是個好例。十幾年前,一到這個時候,不是廣東的柑子,福州的`蜜桔,浙江的黃巖桔,都要上市了嗎?生基斯德一到,這些東西完全銷聲匿跡了。而柿子更脆弱,簡直不等生基斯德到,早已嚇得魂不附體,不敢跨入洋場一步了。

⑤於是我們大在紹興吃柿子。我預料,果子的命運,與民族的命運,也許是有一脈相通的。上海現在已經沒有柿子的足跡,紹興的領域也許只是十年五年的事了,再過五十年,一定只有深山荒谷裏還找得着,與的“番席”一樣,必有漢人挑了擔子從深山荒谷出來,一擔柿子換一盒火柴回去,而這擔子一入洋場,便放進玻璃櫃裏,上面寫着大字廣告:“華柿:新從深山荒谷得來,曾耗去子彈三萬粒,步馬槍各五千杆,本店店員採辦隊,尚有十八人負傷住院未愈,除略去醫藥費外,特別廉價出售,以饗各界士女,每個洋五十元整”雲。

⑥豈但柿子的命運如此,衣食住各項的命運無一不如此。你到上海木器鋪裏去問,他們有沒有一件木器,是用完全中國的木料,中國的油漆,中國的鐵鏈做的?當然沒有的。木料是從斐列濱、日本運來,漆是一擦便掉的,中國的鎖鑰無人中意,也只好改用洋鎖了。最使你聽了驚異的是,如果你一旦駕鶴仙遊了,棺材也菲律賓、日本的木材不辦,龍遊壽木的來源據説早經斷絕了。舉個最近的例,我們這個《貢獻》雜誌的書皮上不是有一條棉線麼,在上海各處大小雜貨鋪裏搜了兩三天,竟得不到一根中國的棉線,結果還是用S②的。

⑦趁時看看中國的紅葉,大概不久也要沒有得看了。

(選自《百家散文名作鑑賞》,原載《貢獻》 1927年12月15日第2 期)

[注]①“SUNKIST”的音譯,或譯“新奇士”,英國一家提供柑橘產品的公司。②S是全球最大縫紉線和裁縫製品制適商Coats PLC 的一個下屬品牌。

1.下列對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5分)

A.第③段將紹興、杭州、北京三地的紅葉比照着寫,目的是為了襯托紹興紅葉獨特的美。

B.第④段敍述自己當年耳聞目睹的有關北京柿子的瑣事,從中可以看出一種民情風俗。

C.第⑤段寫五十年後出供柿子的廣告,運用誇張的手法,突出了華柿“物以稀為貴”的境遇。

D.第⑥段首句承上啟下,由柿子命運談及衣食住各頂的命運.逐層深入,深化文章主旨。

E.本文敍述、描寫、議論相結合,語言樸實無華,不重意境的營造,而重感受的表現、見解的生髮。

2.文章開頭①、②兩段主要寫什麼?這樣寫有什麼作用?清簡要分析。(4分)

3.請結合文本簡要探析作品藴含的情感。(6分)

參考答案:

1、A C (A .“目的是為了村託紹興紅葉獨特的美”這一説法不恰切,目的是為了説明紹興、杭州、北京三地的紅葉各具特色。C .“突出了華柿物以稀為貴的境遇”這一表述不恰切,聯繫原文語境,可推知這樣寫是為了表露作者對於壟斷資本控制民族經濟的嚴峻現實的擔憂。)

2、第一段寫作者為看紅葉特地從上海跑到家鄉紹興;第二段寫紹興水鄉與別處水鄉的不同(2分)。意圖:第一段開篇點題,文代到紹興看紅葉的原因(1分);第二段欲擒故縱,先不急於寫紅葉,而是宕開一筆對紹興水鄉作了一番描繪,避免行文平鋪直敍(1分)(或,“使行文曲折有致”、“使行文張弛有致”)

3、本文表面上是在閒談風景、吃食和日用品等人生瑣屑,字裏行間滿含深情:對國家前途與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2分)對國人民族意識的呼喚,號召人們警惕並抵制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2分);對祖國、家鄉的熱愛。(2分)(如有其他觀點,言之有理,也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haowen/wq02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