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好文 >

關於孩子有偏差行為怎麼辦

關於孩子有偏差行為怎麼辦

當您家孩子出現難以相處的毛病以及問題行為時,他可能會在各方面以不同方式表達反抗。他們常有一些共同特質,如: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過度戲劇化、對被要求的事抵死不從。然而這些偏差行為,可不只是過渡階段,有可能會從童年期、青春期,一路蔓延到成人期。如果家長只是漫無目的地等待孩子成熟、不再不守規矩,只會讓情況惡化而難以解決。身為父母的職責,就是教孩子表現出適當的言行舉止,而不是為他們的失當行為找藉口。

關於孩子有偏差行為怎麼辦

誤解會導致更多偏差行為

偏差行為是一種惡性循環,當偏差的孩子感到被誤解時,就會越不聽話。當他越不聽話,你就會越感到挫折,而這種挫折又會回過頭來影響你的反應,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誤解。孩子越是感到被誤解,行為就會越不乖,如此惡性循環不已。

容易造成誤解的9大陷阱

會造成誤解偏差孩子的原因非常多,但如果你瞭解的話就可以避免。以下是許多父母因為這麼做而無法理解孩子的例子,如果你發現自己常習慣性陷入其中一個、或多個陷阱的話,也不必過於自責——因為不只是你會如此。你可以改變情勢,而這些知識會讓你更有力量。

1期待孩子還沒準備好就能做某些事

當你想了解孩子時,過度期待反而會把情況弄得更復雜,像是要求三歲小孩立正站好,或是要求四歲小孩把房間弄乾淨。我們不該指望中年級學童不會忘東忘西,或是期待高年級學生知道該從生命中得到什麼。

2 過度論斷偶然的不當行為

若是孩子辜負了你的期待,你可能會以為他是在反抗你,而不是從他的角度進一步探究他的處境,而這也會影響你所認為的事情真相。偏差孩子會傾向表現出偏差行為,但這並不表示他的行為舉止總是如此偏差。每個小孩偶而都會表現出偏差行為,但你必須要能區分一般負面行為與偏差行為的差別。偏差孩子的.父母總是忽略了這種可能性,因為他們早已習慣將孩子每個負面行為都視為是偏差行為了。俗話説:“你認為是怎麼樣,事實就是怎麼樣。”所以一旦你開始尋找孩子不偏差的行為,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有很多行為並不偏差。

3 希望孩子的行為不像個孩子

父母很容易忘記身為小孩是怎麼回事,總是期待他們會表現得像個成人,而不是符合他們年齡應有的樣子。一個健康的孩子也可能會不受管束、吵鬧、情緒化、注意力不集中;所有這些毛病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這都是一般小孩會有的特徵。然而我們的社會與社會價值對完美行為的標準卻很畸形。當你假設孩子的表現是行為偏差之前,請先審視一下他的行為與他年齡的關聯。

4 期待孩子符合你的需要

你跟大多數父母一樣,總是期待,甚至是要求孩子能符合你的需要一安靜、乖乖睡覺、聽話等。身為父母的職責不是別的,而是要能滿足孩子的需要。當你發現自己因為孩子而讓你心煩、或是不讓你做某些重要事情而生氣時,請先深呼吸一口,記住你必須先滿足孩子的需要。你越是瞭解孩子所面臨的挑戰,就越不容易生氣。我不是鼓勵你讓孩子用很壞的態度對你,或是爬到你的頭上去。我的意思是,若是你放寬了對孩子的期待,他便有可能做出更符合你要求的事。如果他無法符合你的要求,請先了解一下是什麼原因,不要急着感到沮喪或生氣。

5 視孩子的錯誤自己的錯誤

你的孩子缺乏人生經驗,所以無可避免會犯錯。人不論在什麼年齡都會犯錯。儘管如此,父母還是很容易因為孩子犯錯而責怪自己,而不是試圖幫助他或瞭解他。請不要掉入視孩子的錯誤為自己負面反映的陷阱。請你幫你自己跟孩子一個忙,就是不要把孩子的錯視為是自己的錯。所有的孩子都會犯錯,千萬不要期待孩子二十四小時都不會犯錯。

6忽略了言語傷害孩子的影響力

大多數父母都知道體罰孩子是錯誤且有害的,但他們卻忘了憤怒的話語、侮辱與責怪,同樣也會讓孩子感到痛苦。當孩子受到語言性攻擊時,自然會認為是他做錯事。孩子虛張聲勢的偏差行為,很容易讓你誤以為任何事都無法改變他,但我可以告訴你,任何年齡的偏差孩子都曾因父母的語言傷害,而被傷得很深。為了避免掉入這樣的陷阱,請你想像當你做了或説了什麼之後,你的孩子會作何感想。

7 忽略愛的力量有多大

當孩子做錯事時,我們很容易忘了擁抱他,以及用温柔的語言給他關愛、安心、自尊、安全感,反而會陷入責怪他們做出不當行為的惡性循環。許多令人動容的突破性發展,都是從偏差孩子的父母擁抱孩子開始的,我從來沒聽過有哪個孩子會抱怨自己被愛得太多。

8 忘了孩子會從你的行為中學習

孩子觀察你很長一段時間了。他記在心裏的不是你説了什麼,而是你做了什麼。為了打小孩而打小孩的父母,卻告訴孩子説打人是不對,事實上等於是在告訴他打人是對的,或至少是反映了自己有某種權力。孩子若是在敵意中成長,他們會學到如何戰鬥,孩子若是在善意與關懷中成長,他們會學到如何尊重。若是父母能以平和的解決方式來面對問題,會教育孩子成為一個平和的成人。有些一般認為是問題的問題,反而能夠給你一個絕佳機會,讓你可以教導孩子良好的價值觀,因為如此,孩子可以得到絕佳的學習機會,從實際生活中學到真正的事物。

9 只看孩子表面的行為,卻未體察他的內心

當孩子的行為讓你失望時,你必須持續保持樂觀的心態。你必須假設他是心存善意,而且是在你能接受的範圍,及根據他自己的經驗才會做出這些事。如果你總是以樂觀的態度看待孩子,他將會不受制於你,而能夠竭盡所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所以從正面角度看待偏差的孩子吧!

言語讚美糾正孩子的偏差行為

由上面文字可知,言語傷害之大,足以讓孩子受傷很深;但同時言語讚美卻對孩子的正面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力。而當你讚美孩子時,請務必將以下幾點謹記於心:

誠心誠意最重要:你讚美得更具體,會讓孩子覺得更真誠,也更有效力。用具體的話語讚美孩子,可以增加對他評價的誠意,也能幫他正確地瞭解自己做了什麼正確事。

讚美的話不必多:請你用正面的方式來評價他,並請你説得簡單點,然後就別再一直説了,孩子聽到你的讚美絕對會感到很開心的。

明白表示前後差別:讓孩子知道他做了什麼事跟以前不同,以及這麼做為何對他有幫忙是很重要的。譬如:“當我在講電話的時候,你願意安安靜靜地吃東西,可以讓我專心講電話,真的讓我很感激。”

越快讚美越好:在你看到孩子做出正面行為時,請儘快讚美他。你拖得越久才讚美他,能影響孩子日後做出這種行為的慾望及動機就越小。當然,有時你會錯過了讚美孩子的黃金時間,特別是在一開始時。不過你還是可以告訴他説:“我很認真告訴你,我注意到今天你願意跟弟弟一起玩玩具了,你真是體貼。”

讚美的話要多樣且隨機:當你讚美孩子時,請避免每次都使用同樣的話。讚美的字眼越多樣化,就越能打動孩子的心。請你花一分鐘想想以下情形:如果有人每天經過你面前用同樣的語調和行動跟你説“嗨”,你的注意力很容易就會被其它事給岔開了。如果那個人表現得更活潑,或是問你一些問題,你可能會更注意到他。如果孩子做了什麼不錯的事,而你每次都説“做得好”,這句讚美會逐漸失去了意義,而且孩子會覺得你只是不經大腦就脱口而出。使用不同讚美的字眼,會讓孩子認為你的讚美誠心誠意,並且會樂於接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haowen/vz0k4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