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好文 >

《壽陽曲·雲籠月》鑑賞

《壽陽曲·雲籠月》鑑賞

《壽陽曲·雲籠月》

《壽陽曲·雲籠月》鑑賞

元朝:馬致遠

雲籠月,風弄鐵,兩般兒助人悽切。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吁氣一聲吹滅。

《壽陽曲·雲籠月》古詩簡介

《壽陽曲·雲籠月》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小令。此曲表現在封建社會,女子受着封建禮教的種種束縛,因此在愛情方面也只能處於悲傷感懷、等待思念的境地。這支小令意境絕妙,前三句寫淒涼情景,天空中一輪孤月悄悄地躲進了雲層,滿耳聽到的盡是風吹房檐間掛的鐵片發出的聲響,這無限悽清引起未眠人深沉的思念。妙在後兩句,本欲剔亮銀燈敍寫心事,誰知因一聲長歎卻將燈吹滅。委婉含蓄地描寫了抒情主人公心事的淒涼、沉重。將燈挑亮而又吹滅,更提示出她在悽楚的夜晚,欲説還休卻又無法打發悲哀的複雜心情。主人公因愛極而生的怨恨心態,表現得極其微妙曲折,細膩真切。

《壽陽曲·雲籠月》翻譯/譯文

月亮被層雲籠罩,陣陣晚風吹動懸掛在畫檐下的鐵馬銅鈴,叮噹作響,這使得人更加感到悲涼悽切。起身挑挑燈芯,想把自己所有的思念、所有的悲苦、所有的怨恨都寫下來説給心上人聽,可是又長歎一聲,想把燈吹滅,不再寫了。

《壽陽曲·雲籠月》註釋

⑴雙調:宮調名。壽陽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風”。

⑵風弄鐵:晚風吹動着掛在檐間的響鈴。鐵:即檐馬,懸掛在檐前的鐵片,風一吹互相撞擊發聲。

⑶兩般兒:指“雲籠月”和“風弄鐵。”悽切:十分傷感。

⑷剔銀燈:挑燈芯。銀燈,即錫燈。因其色白而通稱銀燈。

⑸吁氣:歎氣。

《壽陽曲·雲籠月》賞析/鑑賞

元散曲表現思婦的悽苦,往往設身處地,曲盡其致。這首小令,就有着這種熨帖細微的特點,其最出色的地方就是意境絕妙。

起首兩句,寫雲層遮住月亮,夜風將檐前鐵馬吹得叮噹作響。前者為色,造成昏暗慘淡的效果;後者為聲,增添了悽清孤寂的況味,所以接下去説“兩般兒助人悽切”。用一個“助”字,説明曲中的思婦悽切已久。這“兩般兒”已足以設畫出淒涼的環境,從而烘托出人物的境遇及心情。

思婦對這“兩般兒”如此敏感,是因為她獨守長夜。這種悽切的況味難以忍受,亟須排遣,於是就有了四、五兩句的情節。燈蓋裏的燈草快燃盡了,思婦將它剔亮——這也説明她在黑夜中確實已挨守了好多時候。剔亮銀燈的`目的,是為了將心中的思情同眼前的悲苦寫在信上,好寄給遠方的丈夫。卻不料一聲長歎,無意間竟把燈吹滅了。這兩句針線細密:“剔銀燈”迴應“雲籠月”,雲蔽月暗,光線昏淡,加上銀燈又不爭氣,燈焰將盡,故需要“剔”;而“長吁氣”則暗接“風弄鐵”,窗外的風兒足以掀弄鐵馬,畢竟還未能影響室內的銀燈,如今居然“一聲吹滅”,足見長吁的強烈。這個小小的片段,既出人意外,又使人覺得極為真實;女主人公的心事和愁情雖沒有寫成,卻一清二楚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這個結尾堪稱出色。燈到底吹滅與否,作者未明言説破,或是故意不説破,這就使讀者自然去想象曲子中之女主人公欲吹不忍,不吹又於心難平的矛盾心理和複雜表情,揣摩詩句所包含的愛恨交織的情韻。可謂”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引梅堯臣語)的詩理。

《彩筆情辭》載盧摯的《壽陽曲·夜憶》四首,其中之一與此曲僅有少量不同,全文是:“窗間月,檐外鐵,這淒涼對誰分説。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吁氣把燈吹滅。”兩作孰先孰後不易確定,不過末句是“一聲吹滅”比“把燈吹滅”更有韻味。又《樂府羣玉》有鍾嗣成《清江引·情三首》,其一曰:“夜長怎生得睡着,萬感着懷抱。伴人瘦影兒,唯有孤燈照。長吁氣一聲吹滅了。”鍾嗣成是元晚期作家,其末句構思無疑是受了此曲的影響。

《壽陽曲·雲籠月》作者簡介

馬致遠(生卒年不詳),字千里,號東籬,漢族,元大都(今北京)人,號東籬(一説字致遠,晚號“東籬”),元代著名戲曲、雜劇作家。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約在至元(約始於1264)之前,卒年約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haowen/o02w38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