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學習作文 >

高三作文:我的學習體會

高三作文:我的學習體會

高中三年的我收穫了我這一輩子都將受益的品質——端正的態度、良好的習慣和堅定的信念。

高三作文:我的學習體會

態度的確能決定一切。因為態度決定了行動,行動決定了習慣,習慣決定了命運。曾有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羣年輕人尋問蘇格拉底成功的祕決是什麼,蘇格拉底讓他們每個人一天甩三次手,一年後再告訴他們答案。一個星期過去了,大部人還是認真地去做;兩個月過去了,部分人開始偷工減料;半年過去了,一半金的人不去甩手了;一個後,只有一個人認認真真照着老師的話每天甩三次手,這個年輕人就是創建了柏拉圖學院,培養了來裏士多德的偉人柏拉。所謂端正的態度,其實展示的是一個人最基本,了是最可貴的素質。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説: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抒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為什麼孔子能成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因為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因為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也因為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這種謙謹求實的態度正中我們千百年來所秉承的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先賢尚且如此,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寫好每一個字,做好每一道題,聽好每一分鐘呢?

提到良好的學習習慣,我認為應概括為六個字:善思、好問、勤記。還記得一首兒歌: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勞動,大腦會思考。這雖不多,但道理卻不淺。優秀生之所以優秀,是因為他們關於運用大腦這個寶貝去不斷思考,而不是單純地記憶,要知道我們的大腦不是知識的'倉庫,而是一個知識的加工廠。文史學的好的同學,不是因為他的記憶力好,而是因為他善於思考。除了善思,還應該好問。而好問來自於懷疑精神,就像德國文學家君特格拉斯在闡釋“啟蒙”一詞時所説:要使大家習慣於“思考已經思考過的東西,直到懷疑還是確信無疑”。當疑問出現時, 們應該毫不遲疑地發問,直到從老師口中得到確切的答案,這便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好問精神。最後便是勤記。谷話説“好腦袋不如爛筆頭”,把平日所聽、所想、所學隨筆記錄下來,便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曹雪芹曾説: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們周圍有許多值得去書寫的事情,不妨就從今天開始盡情地記錄生活吧!

當然,你生命的筆記不可能總是陽光燦爛。必然會有烏雲密佈的夜晚,會有泥濘崎嶇的險路,會有狂風巨浪的航段。這時候,你需要的就是堅定的信念。記得二戰中德國對英國本土發動不列顛之戰,狂轟濫炸中許多城市成為廢墟,面對窮兇極惡的法西斯,丘吉爾首相向全國發表演講時講了三句話:決不放棄,決不決不放棄,決不決不決不放棄!這三句話至今令人熱血沸騰,因為它淋漓盡致地張揚了英國人民必勝的堅定信念。這也是我們所需要的品質——在難題面前決不退縮,在疲憊之時決不懈怠,在閒暇時間決不鬆弛!像于謙所説“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像王安石所言“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像鄭板橋所寫“千磨萬末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就是我的學習經驗——端正的態度、良好的習慣和堅定的信念。希望這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標籤: 高三 學習體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xuexizuowen/33dqk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