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學習作文 >

向雷鋒學習作文500字

向雷鋒學習作文500字

雷鋒叔叔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了為人民服務中去,從不在乎自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向雷鋒學習作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向雷鋒學習作文500字

向雷鋒學習作文1

學習雷鋒精神是社會主義傳統的優良美德,可是當我看完這幾幅畫後,真為當今人們的思想感到不安。

你瞧,是誰在出板報呢?喔,原來是報社的王叔叔,只見他正拿着粉筆在版牆上出報,他想寫“向雷鋒同志學習”,發揚雷鋒精神,希望人民都向雷鋒學習,養成樂於助人的品質。沒想到他剛寫到“向雷鋒”時,不遠處有一個青年騎着自行車走過來,當他看到“向雷鋒”這幾個字時,便大笑道:“這年頭哪來的雷鋒!”王叔叔聽到這幾句話後瞅了他一眼,剛想走過來教訓這無知的青年,誰知他加快速度溜走了。王叔叔歎了一口氣,又繼續寫下去了。那青年一邊騎單車,一邊東張西望,一不小心撞到了一塊大石頭,他整個人從車上彈了出來,摔着了頭。有位執勤的老人看見後,由於身體虛,便大喊道:“來人啊!有人受傷了。”

王叔叔隨聲而來,王叔叔看到他頭流血了,便馬上為他包紮傷口,然後又背起青年往醫院跑去。背在背上的那位青年望了身後那位60多歲的老人,心中不由得感到慚愧,他想:就連一位60多歲的老人都幫助我,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身體情況,這不是助人為樂的精神嗎?他不由地説:“真是活雷鋒啊!”

希望社會上的人民啊!學習雷鋒樂於助人的精神吧!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讓雷鋒精神永世長在吧!

向雷鋒學習作文2

雷鋒這個名字,我早就熟悉了,大家也大都知道雷鋒的事蹟,但是有關雷鋒叔叔的故事,我卻知道的很少。晚上媽媽買回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我如飢似渴,拿起來就捨不得放下了。

故事中寫了雷鋒的家庭,寫了他的爺爺、爸爸、媽媽、哥哥、弟弟都是怎樣死的,後來是本家六叔奶奶可憐他,收留了他才使他活下來。

雷鋒原名雷正興,“雷鋒”是他在去勒鋼工作時改的名字,他説“雷正興”是孤兒的名字,現在解放了,他已經不是孤兒了,所以就改名為“雷鋒”。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不知做了多少好事!而且每做一件好事,他都在日記中記錄下來。後來,在一次指揮助手倒車中,被倒下來的木頭砸傷了,最後由於失血過多而犧牲。

雷鋒叔叔總是想着為人民服務,我們一定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我自己就用行動向雷鋒叔叔學習。

那次,我去姨姨家寫作業,把沉重的防盜大門推開進去後剛放開,就看到從樓上走下一位老奶奶,我立馬又使勁推開那扇沉重的大門,讓老奶奶出去。老奶奶直説:“我自己來吧,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象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同學們,讓我們都來向雷鋒叔叔學習吧,學習他的這種無私的精神,從小事做起,讓世界充滿愛。

向雷鋒學習作文3

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幾十年來,雷鋒的精神一直鼓勵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的成長;雷鋒的品行激勵着社會時尚的文明進步。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結合的物品,雷鋒精神跨越了時空,跨越了時代,在提倡“以德育人”的今天,在“山容萬物,堅如磐石”的磐安精神中,仍然具有強大的召喚力和感染力。學雷鋒、知雷鋒、找雷鋒仍然是時代的需要。

雷鋒幼小的時候,就飽受了舊社會帶來的種種災難。1944年夏天,長沙失守後,日本鬼子闖進了簡家塘村,村民們紛紛上山避難。由於山上的人實在太多了,野菜幾乎都被吃光了。再伢子、庚伢子蜷縮在深溝裏,抱着肚子,因為他們實在太餓了。而此時的雷一嫂已經懷孕了四個月,由於只吃野菜因而營養不良。雷明亮為了讓妻子健康的生下孩子,不顧個人安危往家跑。千方百計的拿到了一點點白米,這時雷明亮又被金管家抓住了,被綁在柱子上,龜田少佐坐在太師椅上,虎視眈眈的看着雷明亮,兇惡的日本鬼子用鞭子惡狠狠地抽打着他。夜晚,雷明亮強忍着疼痛,逃出了譚家,終於和雷一嫂相聚,兩人跌跌撞撞,克服重重困難,返回了寧家溝……

簡家塘解放後,地主惡霸潭四滾子和潭七少爺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有一天,解放軍跟村民們説:“你們這個村子已經解放了,我們不能長時間的守着你們,我們要繼續去戰鬥,直至解放全中國,再見!”解放軍離開簡家塘村時,村民們一大早就聚在村口夾道歡送。幾分鐘後,小通訊員快速地跑出隊伍,湊到吳指導員耳邊説:“吳指導,有人一直跟在我們背後。”吳指導向後望去,只見一個肩扛紅纓槍的人緊緊跟在後面。他就是庚伢子——雷鋒。庚伢子看見指導員停下,馬上立正、站直、敬禮,接着跟吳指導説:“解放軍叔叔我也想當兵。”吳指導笑眯眯地説:“孩子啊,你還小,等你長大了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也不遲啊!”1960年雷鋒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參軍後,成了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優秀的解放軍戰士,成為了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

雷鋒是一個講誠信、守公德、助人為樂、愛集體、愛勞動、遵守道德、積極向上的人,他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標籤: 雷鋒 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xuexizuowen/0zm7q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