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思考作文 >

讀書與思考初中作文

讀書與思考初中作文

光讀書不思考,結果就會變成書的奴隸;光思考不讀書,結果就是得不到真的知識。小編收集了讀書與思考作文,歡迎閲讀。
 

讀書與思考初中作文

第一篇:讀書與思考

歐陽修“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的至理名言告訴了我們讀書的重要性,而英國作家波爾克説“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則告訴了我們思考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不僅要讀書,更需要思考,而且要將兩者結合起來。

第一,要讀書。古人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冰心也説:“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首先,“好讀書”是前提。顧名思義,即要喜歡讀書。如遊説六國的蘇秦曾為讀書“頭懸樑,錐刺股”,閉門不出,苦心研讀書本,最後成了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其次,“讀好書”是關鍵,是指讀一本有益的書。德國詩人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等於和一位高尚的人對話。”最後,“讀書好”是目的,就是要多讀書。高爾基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醫愚,讀書可以開拓視野,讓我們增長見識。

第二,要思考。曾經讀過這樣一則故事:近代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內斯特·盧瑟福得知一位學生整天都在埋頭做實驗,他不但沒有給予表揚,反而厲聲責問:“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實驗,什麼時間用於思考呢?”從這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對於偉大的發明家而言,不僅需要讀書,更需要不斷思考,沒有思考就沒有發明創造。因而讀書與思考如同孿生的姐妹,如影隨形。只讀書而不思考,則讀書便覺乏味;只思考而不讀書,則成了光説不練的假把式。

光讀書不思考,結果就會變成書的奴隸;光思考不讀書,結果就是得不到真的知識。所以治學之道,既要善於讀書,也要善於思考,更要善於將兩者結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第二篇:讀書與思考

古人云:“開卷有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每日都要“讀書”,但這“書”也是不可隨意去讀的。我們生活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許多掌上閲讀器橫空出世。我們的閲讀量越來越大。但是,“書”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影響巨大,我們要選擇對我們身心有益的書去加以閲讀和“思考”。因為“開卷未必有益,只有會開卷、開好卷,才能真正受益”。可我們也不能不去對自己所讀到知識進行“思考”,將那些知識理解並融會貫通。這才是“讀書與思考”最重要的聯繫!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陳壽的這句話點明瞭“讀書”的必要。可如何去對待“讀書”這件事呢?首先我們要樂讀書。《論語》中孔子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説知道這種道理的人比不上喜愛它的人。首先就突出一個“樂”。正類似與《敬業與樂業》中的,許多人總在嘴邊掛一句“讀書真累!”但是我們都明白這件事是我們所必做的,你做起來累,不做,難道就不累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愚蠢。所以我們要將學習態度端正,全身心地投入,用心去感受讀書時書中的快樂,沒有了心中的拖累,學習的快樂必然加倍,效率則會事半功倍。

其次是要勤讀書。只會學而不會去“鑽研”書中的知識,這樣也是不行的。我們應該帶着一種“鑽”的精神去勤讀書,將書中或自己所不懂的知識去刻苦鑽研,解題後的那種成就感會使讀書的樂趣翻上幾倍。

讀完“書”後,我們再來談談“思考”與學習的關係。

孔子説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説過:“要學會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難就向別人伸手。”這兩句話對於我們學習來講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孔子的話説明了實際學習和獨立思考的關係,強調在學習中兩者不可偏廢。而愛因斯坦的話則強調思考之必要。我們只有積極思考並加以刻苦鑽研,才能對書中難題有自己更深入的瞭解。多思考也能使我們對於書中的知識理解得更牢。

我認為“思考”對於每個人來説都有不同的感覺。我覺得一個會思考、樂於學習並樂於鑽研學習的人。他的學習方法才是最有成效並且最成功的。

我希望每位同學都能有效率的學習,不浪費寶貴的時間。將學習的這個過程作為一種享受!

第三篇:讀書與思考

很少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或許是學業壓力太大的緣故吧,但是讀書確有樂趣。每當有點滴讀書間隙,我都會如餓狼撲食般盡情享受書的芬芳,直至心滿意足時方才罷手。

關於讀書,我個人是有些體會的。不少同學用電視來代替書籍,實則不敢苟同。電視劇總以第三人的角度講故事,而人物內心經常的思想活動和細節描寫無法描述,只好一筆帶過或忽略不表,這無形中就降低了原著中人物真正的價值。其實,心理、細節的描寫往往是作品中最成功的部分,像《水滸傳》之《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魯智深打死鄭屠户後的內心活動,還有《范進中舉》中胡屠户的細節描寫,無疑是突出人物性格的絕妙之筆。

古人説:“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現在看來是有些誇張,但是在古代莘莘學子只有通過十年寒窗苦讀走上仕途。雖然時代不同,但現在這話仍有全新的解釋,只有我們學到書中的知識。然後兢兢業業,刻苦勤奮就能獲取“千鍾粟”,換來“黃金屋”,贏得“顏如玉”。由此可見,讀書不僅是陶冶情操學習知識的過程,更是關乎個人前程的大事——讀書真好!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説,“讀書破萬卷,下筆有如神”似乎更有用。有些人在面對題目時,抓耳撓腮,絞盡腦汁的思考也寫不出好的文章,其實這與讀書少不無關係。現在研讀前人的詩文時,總少不了作品裏的歷史典故,或議論,或抒情,留下了千古絕唱的佳作。他們都是飽讀詩書,學富五車的才子,生活賦予他們創作的激情,而腹中的“書”卻是他們成功的墊腳石——要多讀書啊!

現在的書五花八門,即使用盡一生去讀,也只能是冰山一角,望洋興歎。俗話講:少不看紅樓夢,老不看三國。它告訴我們,讀書需要甄別,並非所有的書都是益於自己的。《水滸》中的一百單八將為了義氣與民生起義的故事另所有人都熱血沸騰,但是如果一味去模仿,由着性子亂來,執着於書中人物的傳奇遭遇,只會讓你日漸頹廢。記得讀《魯賓遜漂流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時,被主人公的經歷所吸引,竟夢想着有一天我也能如此,睡覺前腦子裏全是這些內容,讓我有一種逃跑的衝動,過了好些時日才平復自己的心。至於那些八卦新聞和低級書刊,就更是難以抵制它們的誘惑了,所以,一定要有所選擇——要讀好書啊!

平日裏,我讀的最多的應該是關於歷史的書了,像《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通史》,還有《孫子兵法》,它們能告訴我很多故事,明白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瞭解了真實歷史和小説的不同。所以,即使學習再忙,也不能放棄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sikaozuowen/d7gzx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