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思考作文 >

精選思考作文錦集九篇

精選思考作文錦集九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思考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思考作文錦集九篇

思考作文 篇1

常聽見媽媽説“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不然會吃大虧的。”我也常常在課外閲讀時,讀到這句話,這句話的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三思而後行”這句話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要經過反覆的思考,想清了該不該這樣做,後果會怎樣,然後再去做,如果魯莽行事,只會讓你吃虧。

的確,“三思而後行”太重要了。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一個叫“三思”的人,他做什麼事都要思考許多次,想清楚後果再去做。有一個天他們的村子來了一個買電視機的人,那個人的電視機賣得非常便宜,大家都爭着去買,“三思”心想:“這麼便宜的電視機我也去買一個吧!可是他賣得這麼便宜,是不是歪貨呀!俗話説‘便宜沒好貨’,還是算了吧!”果然,大家買的電視機沒幾天就都出問題了。等大家再去找賣電視機的人時,那個人早已不知去向,大家都非常後悔,此時“三思”暗自慶幸:“幸好當時我多了一個心眼,沒有去買他的電視機,不然我也上當了”

在歷史上因魯莽行事而沒有好結果的事太多了。《三國演義》裏的關羽就是一個非常魯莽的人。有一次,關羽去攻打一個城池時,與黃蓋大戰,黃蓋假裝不敵,掉頭便走,關羽想也沒想立刻去追,結果被黃蓋突然射來的毒箭射中右臂,幸好有華佗幫他治病,才免於一死。試想:關羽如果去追黃蓋時多想一下後果,就不會身受重傷,險些喪命了。

如今,我們生活在瞬息萬變的現代,更要“三思而後行”。商人“三思而後行”,會為他帶來更多的財富;警察抓小偷時“三思而後行”就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傷害;普通的人民“三思而後行”我們的社會也會越來越和諧。所以,朋友,“三思而後行”吧!

思考作文 篇2

身為湖南人,開電視必定先看湖南衞視。我身邊的人沒有一個不愛看湖南衞視,其中的節目都是能吸引觀眾眼球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收視狂潮。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的掌聲還沒有停《快男》《快女》的歌聲還沒有消散,一批漂洋過海而來的節目已搬上了熒幕。它們不是一批原創,而是在外國“生產”,在中國“加工”,再在湖南“出售”的商品罷了。

20xx年,湖南衞視推出了歌手類競演節目《我是歌手》,緊接着,親子類互動節目《爸爸去哪兒。也再20xx年搬上熒幕,它們的播出,引起了全國觀眾的支持。在百度影音上,一直位居榜首幾個月。其實,這兩檔節目分別是從韓國《我是歌手》和《爸爸!我們去哪兒》所購買版權。

這種效仿,不只是湖南衞視,當浙江衞視《中國好聲音》一出,各大衞視便搬上了《中國最強音》《中國夢之聲》《中國好歌曲》《中國新聲代》……

這,引起我的思考。難道,在這個社會,只有模仿才會成功嗎?説到娛樂圈,一些轉型導演就是最好的典範,徐崢、趙薇、郭敬明等眾多轉型導演正是因為有創造力,才能使頭上“演員”“作家”的光環上又增一個“導演”的光環。並突破了幾億、幾十億的票房,同時也突破了自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轉型神話。

創造是開啟人生價值的最好方法,一個人有了創造力,他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活得開心快樂。若沒有了創造力,他只會去模仿別人,活在陰影下,做白日夢。邯鄲學步是眾人皆知的成語故事,燕國人正是因為沒有創造力,才去學習別人的步伐。最終,燕國人連怎樣走路都忘記了,只好爬回去。我在想為什麼一定要去學習別人的姿態,只要自信,大度從容的走,就能走出自己的風采。

人生不能沒有創造力,讓我們賦予生活創造性,過充實美好的生活吧。

思考作文 篇3

在我的生活中,有許多事情讓我快樂。比如説:我為在下象棋中挫敗對手而快樂;為考試位居榜首而快樂;為能與同學並肩進步而快樂,但更為我能思考而快樂。

那是一個讓我難忘的夜晚,我在家中看這看那,不知幹些什麼。父親提出了建議:“讓我們一起來做點奧數吧!”“好啊!”我回應了父親。我躍躍欲試,這可是我最拿手的呀!可不想,父親竟拿出了一本新的奧數書遞給了我。我一看,嚇了一大跳,“什麼,六年級,我才上五年級呀!這可讓我怎麼做呀?”我心中十分不滿。可是答應的事不能反悔呀!不然我就言而無信了呀!

我極不情願地拿了過來,可翻開第一頁就傻了眼。這第一道題竟要運用方程組。我沒轍了,只好用電腦學習了方程組後才開始了做題。我做題時冥思苦想,有幾次,我還想動用計算機幫助我計算呢。可是,為了提升我的計算水平,便咬了咬牙,把這種思想拋開了。在克服了種種困難後,終於完成了父親交給我的任務。

在父親宣佈答案是正確的時,我高興極了!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這種思考使我快樂無比。

思考作文 篇4

每到夜晚我就要進行一番思考,其實我常常覺地夜晚比半夜更清醒的時候,尤其是半夜,關上燈,拉開窗簾映着月光,每每我都會有許多思考,我覺得這時的我才是真正的我,我只相信一條:靈感是在勞動時候產生的。……勞動,這是一切靈感的最好的醫生。這是奧斯特洛夫斯基説的,但對我來説改了一下靈感是在夜晚中產生的。夜晚是一切靈感最好的醫生。

每天我都在思考的着同樣的問題,當着月光照耀着我的時候月光如同時間一樣,也許會匆匆流去,是否我能抓住,抓住又能如何,也許我抓住了,我就能擁有一切,其實從小到大從我小學一年級開始我每夜就開始了這樣的思考,只是每夜思考的內容不同罷了,至於我倒地思考了多少,我也既不清了,至於我思考的事情也已經數不清了,倒是我覺的真是奇怪的很,白天卻沒有都麼多的思緒,也許這個是深夜可以讓人靜下來的關係吧,深夜令我冷靜,這麼多年我每夜的深思前我都有一個必須思考的事情,那就是我今天到底哪個地方做的不夠地方,説來也真是慚愧,似乎每天我都許多做的不夠的地方,每次到這這種的時候,我總是對的自己的説明天千萬不要這樣了,看來我的惰性真的很強,總是做不到自己説過的,但是自從我看見了這樣一本書,是美國人寫的當時這個作者也只是剛上大學而已,書中的內容讓我明白,一個人想要成功,想要實現一個目標,紙上談兵是不行的,想我這樣每天晚上的思考幾乎屬於紙上談兵,書上説一個人要實現一個目標或者其他的什麼時候要一步一步的做,就像是如果如果你想要做到你是一個優秀的學生,那你就要每天在下課之前提出你不懂的問題就算拖堂幾分鐘,在老師上課之前認真擦好黑板讓老師願意在黑板上寫下更多有用的事,即使這不會被某些同學認同。。。。。等等

這本書讓我學會了每天上的思考只是紙上談兵要真正,實現自己,完美自己就要靠自己落實都真正的步驟上,而不是空想,所以這是我今夜最後的一次在夜晚的空思,

我將會做到如吉鴻昌説的一樣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我將會書寫屬於我自己最成功,最無悔的歷史。

思考作文 篇5

暑假讀書是充實閒暇生活的最好方式,孩子們在書香中漫步一定會過得充實而快樂。眼看假期生活已過去一半兒,怎樣讓孩子度過餘下的時光?我經過與孩子商量,決定讓孩子在圖書館閲讀來充實餘下的假期生活。孩子爽快的答應了。於是,每週一至週五下午,孩子像上班一族一樣,在下午三點準時到達圖書館。

我領着孩子踏入圖書館,便感覺一股清爽侵入心脾,整個人彷彿精神也為之一振。圖書館裏涼爽宜人,閲讀氛圍濃厚,很適合孩子閲讀。我很慶幸自己的做法--讓孩子到圖書館進行閲讀的洗禮。

我們踏進閲覽室後,我環顧了一下四周,發現讀者多是在家長的陪伴下來讀書的。有的是爺爺奶奶陪着,有的是爸爸陪着,更多的是媽媽陪着。孩子們年齡大約在三到十歲左右。

閲覽室人很多,平時空空的閲覽室,一下子被人們填滿了。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兩個座位,兒子便立即坐下,不由分説打開書,津津有味的看起來。我也趕緊拿起挑好的書開始閲讀。不一會兒,我們便都沉浸在閲讀所帶來的美妙境界裏。

突然一聲訓斥打破了閲覽室的寧靜,後來得知:原來是圖書管理員看到兩個小女生不看書,而是湊在一起看手機視頻,才忍不住對她們發火。兩個女生對此訓斥,好像無動於衷,仍然我行我素。看來管理員也是愛莫能助,最後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我很好奇,便不由自主的向她們望去,順便想看看帶小女孩們來的大人作何反應?我竟然發現帶她們來的兩個老人也是表情漠然,仍低聲聊的不亦樂乎。好像此事兒與她們大人無關,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神態。我心想:怪不得她們不愛讀書呢?大人的做法對於她們的閲讀產生了不良的影響。試想如果帶她們來的大人一書在手,漫步書香閲讀之中,她們還好意思浪費時間,以看手機視頻為樂嗎?

可見大人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閲讀將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兩位老人的放任不管甚至漠視,導致孩子對於閲讀認識的不足。她們在閲覽室的言行也未給孩子們帶一個好頭。

我覺得大人們如果能夠做到在閲覽室認真閲讀,用行動陪伴孩子閲讀,相信孩子們一定會認真閲讀,珍惜在圖書館裏的閲讀時光。我旁邊的一位媽媽,用自己無聲的教育影響着她的孩子們。她的一雙兒女各執一書,沉浸在書香裏,媽媽也是手不釋卷。兩個孩子時而輕輕交流閲讀心得,時而掩卷沉思。那種温馨的閲讀場面令我不禁對她們豎然起敬。

大人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從鏡子裏模仿學習。如果大人的言行舉止大方、得體,孩子們也會紛紛效仿。那位媽媽就是很好的例子和榜樣。

我認為圖書館裏展現人生百態,最能反映人們對於閲讀重視的問題。如果您置身其中,且留心,一定會有所發現。我通過觀察發現了一個現象:喜歡閲讀的孩子一定有一個喜歡閲讀且善於引導的家長。 家長對於閲讀的重視直接導致孩子對於閲讀的熱愛。圖書館裏人滿為患,也從一方面説明了家長對於孩子們閲讀的重視。我覺得家長們僅僅是重視還不夠,還要身體力行的做好閲讀的榜樣,讓孩子體會到閲讀的重要性。把閲讀當成生活的樂趣,從閲讀中感受書香,感受閲讀的美好。

思考作文 篇6

人的優秀品質可,通過生活中一件件小事看出。將垃圾袋中的玻璃碎片,小心取出放入另一個垃圾袋中,並標註上“玻璃碎片,危險!”的標語,這一小小的舉動便可體現一個人的素養。

要想成為一個有素養的人,必須學會換位思考,為人着想。

孔子曾説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希望別人做的事,自己就別去做。這句話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要想成為賢德之人,做到這還是遠遠不夠的。不僅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要多為他人着想,不僅僅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還要滿足廣大人民的慾望。所以學會為他人着想是做人中的重要一課。

換位思考,為人着想,受益的並非只有他人,還有你自己。

在維護了他人利益的同時,你可能也同時收穫了友誼,理解包容等等;一場爭論開始時,若能換位思考、為人着想,那麼他將會平息;在處理事務時,也能換位思考、為人着想,事務將會被處理的十分得體。無論何事,雙方都能互相理解體諒,它便十分易於處理和解決了。因此學會換位思考,對自身成長也有許多好處。

古時候曾經有一個知州,讓一個人去收取貧困地區的舊賬,並且要求買一些有用的東西回來。收帳的人到了那個貧困的地區,並沒有收帳,而是讓民眾們將欠條等一併銷燬,不用歸還。歸來時兩手空空的收賬人使知州感到不解,詫異的問道:“你買了什麼?”收賬人答到:“民心。”又過了一陣子,因為得罪了權貴,知州的生活難以繼續,收賬人便建議他前往貧困的地區。知州一到,老百姓拿出酒食盛情款待了他,這時他才明白了民心的`價值。

類似的故事,古往今來數不勝數,但他們留給我們的啟示是相同的:你在他人困窘之時,幫助他,他也會在你困窘之時回報你。你以何種態度對待他人,他人也會以何種態度對待你。

換位思考,為他人着想,既簡單,但又很困難。一件事情,這樣處理似乎十分簡單,但要做到事事都如此,便有些困難了,但為了成長,成為有素養的人,趕快學會換位思考,為人着想吧!

思考作文 篇7

首先讓我們回憶一些已經發生的事:20xx年的世界盃決賽西班牙奪冠,20xx年2月起的利比亞動盪中卡扎菲下台,乃至近期中國“天宮一號”的發射成功……這些事大家應該看過。可你想過嗎?你看,或者不看,結果也許並不會擺在那裏,不增,不減。

書中提到了一個想象實驗。一個封閉的黑箱子裏,放有一隻貓。這箱子中有一個機關,一旦按下便會產生幾千伏特的高壓電流,足以讓一隻貓瞬間斷氣(假設聽不見箱內聲音)。當你沒有打開箱子時,貓生還和死亡的概率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這便可用一個函數表示,這個函數被稱為波函數。當你打開這箱子時,你只會看到一種情況,生,或死。可當這表現在函數上時,原本有規律的函數突變,一個概率突變為0,一個概率突變為1。這説明了什麼?在我們觀察的那一瞬間,波函數突變了,原本不確定的結果確定了。

簡單來説,就是我們的觀察改變了結果。多麼不可思議的結論啊!這只是宏觀上的體現,而微觀上便體現在不確定性原理上了。不確定性原理的主旨是:我們不能既確定微觀粒子的位置,又確定其動量(一種描述物質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我們越是清楚它的位置,便越不瞭解其動量,反之亦然。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想確定一個粒子A的位置或動量時,必須讓另外至少一個粒子B(利用波粒二象性將波看為粒子)撞上被測粒子A。

於是問題出現了:B撞上A後,A的位置和動量便即刻改變了。這導致我們無法同時得知A的位置和動量,更無法在不改變A狀態的情況下得知。在微觀上,我們可惡的觀測又一次改變了事件的結果。因此,我們不只是觀察者,也是行動者。這讓我想到了自己曾經那些錯誤的做法。那次我正在旁觀幾名同學在教室玩桌遊,老師走進教室,我竟一彈就躲得遠遠的,好像要立馬與那位同學撇清關係。還好老師並未發現,那位同學也逃過一劫。可現在回想起來,在生活中,我們的觀察,也是一種行動。我雖為一個觀察者,但其實也“參與其中”了。為什麼不能擔當應有的責任呢?對於這點,我想了很多……有一羣人——當有人受到不法侵害時,他迅速逃離現場,唯恐殃及池魚;當有人生命垂危時,他們站在一旁,盤算着能否因此獲得一些名利;當有人要輕生時,他們冷眼旁觀,互相議論,卻無人上前勸阻,只管看會兒熱鬧……他們可笑地認為自己只是一個觀察者,殊不知,觀察即參與,觀察即行動。

他們的觀察,也是參與的一種方式;觀察的他們,也是謀財害命的幫兇。我希望我不是他們中的一個,不僅是客觀上的“行動者”,更是主觀上的行動者,在他人需要幫助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能儘量幫他們一把,以盡到自己的責任。你不僅是觀察者。無論你落阱下石、冷眼旁觀,亦或是雪中送炭,你同時也是一個行動者。作為觀察者亦是行動者的我們,在許久之後,但願能無愧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吧。

思考作文 篇8

在我讀過的眾多名著中,獨有老舍的《駱駝祥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讀駱駝祥子時,就給了我強大的震撼,我不能不為祥子的勤勞、質樸所震撼。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下層勞動人民生活的疾苦,也看到了他們面對困難時的從容的態度及由此表現出的中華民族的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它們無不使你的心靈觸動,為它叫好。

祥子來自鄉間,農村的破敗凋敝驅使他來到了小城鎮。他憑着農民的質樸在小城鎮裏安定下來,當他認準了拉車這一行,就成了“車迷”。一心想買上自己的車,憑着自己的勤勞和堅忍,他用了三年的時間省吃儉用,終於實現了這個理想,成為自食其力的上等車伕。然而當時中國軍閥混戰的社會環境,不容他有絲毫的個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馬亂中被逃兵擄走,失去了洋車,只牽回了三四匹駱駝。祥子沒有灰心,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克己地拉車攢錢,沒有其他理由,只為心中的擁有車的夢想。看到他這樣的刻苦、堅持自己的理想,我不能不想自己,想到現在的中學生,比起祥子的祥子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優越百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我們不用為穿、不用為吃而愁苦,可惜我們當中有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整天無所事事,渾渾噩噩,心中想得都是些:穿名牌,換髮型,直時髦,上網聊天,遊戲……

他們沒有追求,就是這樣貪圖享樂,他們哪裏知道,這些都是父母的血汗錢啊?父母掙錢為了給兒女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可是他們不能理解,不懂得珍惜,嬌生慣養的他們,遇到了小小的挫折就不能接受,就放棄。原本的遠大理想,因為這小小的波瀾,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的脆弱又怎能和祥子的頑強比呢?真讓人心寒啊!

祥子活在那樣的社會也真夠倒黴的,不管他怎樣的堅持與命運鬥爭,惡魔總會捨不得離開他,這次沒有等他再買上車,買車的夢想就再次成為泡影,所有的積蓄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可憐的祥子,命運怎麼會對如此的老實憨厚的人下毒手呢?惡運一次又一次的降臨在他身上,難道就不能放棄嗎?可是祥子沒有,他喜歡這樣,當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車,是以與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但好景不長,虎妞死於難產,祥子從此人車兩空,又回到了原來的自己。但連遭生活的打擊的他,加之又得知他喜愛的小福子的死訊,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他不同像從前那樣以拉車為自豪,他厭惡拉車,厭惡勞作。生活捉弄了他,他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出賣他人換錢,祥子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變成一具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

祥子為我們展示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對下層勞動者生活空間的威壓。由此我也看到了在巨大的挫折面前,在吃人的封建禮教面前,如此崇高而又頑強的生命被摧殘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生命的卑微就這樣被顯現得淋漓盡致。

可是在受到壓迫的祥子,就這樣接受自己命運的不公平,老天爺對他殘忍,他就逆來順受,甘願受壓迫,甘願承受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他太懦弱了,在那種情況下,自己可以反抗啊,面對虎妞的嬉戲,像她那樣的女人,誰敢靠近,可是唯獨祥子例外,厄運的降臨,難產能怪別人嗎?想想自身的原因也不少啊,膽小,懦弱,就是他走上悲慘道路的獨木橋。

我們説執著有時是好的,然而有時太過的執著就成為頑固,祥子就是這樣。自己喜歡車,於是想擁有,經過自己的艱辛努力,夢想終究實現了,然而此時處於社會混亂期,在兵荒馬亂中,又失去了車‥‥‥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都因買車而起,最後終於成為行屍走肉的人。

也許,他當初沒有買車的夢想,那麼就不會發生之後的一切,就憑他原有的勤勞、堅毅、剛強、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在那社會上會無法生存嗎?不會。也許他能成為有名的商人,最起碼自己的生活不用擔心。沒準也能找到自己的意中人,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他沒有,都是“執著”害了他。

祥子最後淪為城市的垃圾,靈魂的行屍走肉,墮落的他被社會遺棄,是社會的敗類,窩囊的一生臨死還要揹負着“敗類”的罪名。真是可悲啊!

一個人力車伕,透透底底地向我們展示了下層勞動人民的疾苦與夙願,命運的悲慘更反映了一個遭受壓迫的社會,所帶給人民的痛苦與無奈,給了我們現代人更多的憤懣與思考。是啊,比起祥子的生活背景,我們是多麼的幸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我們有的是民主與公平,這樣的條件我們怎能踐踏它呢?

讓我們用自己的一生思考人生,珍惜現在,珍惜未來。

思考作文 篇9

當你在發泄的時候,你可曾知道他人的傷痛?

——-題記

我曾經自私過、衝動過、無理取鬧過,不顧任何人的感受,只為捍衞我瞬間的尊嚴;然而在漸漸成長、思維漸漸成熟的過程中,我開始寂寞、自卑、傷心、無奈,此時的我才漸漸明白以前的我是多麼無知,多麼幼稚,不顧一切的發泄已深深地傷害了他人。

人類——地球上任何一樣生靈都無法比擬的靈物,。

人與人之所以不經常出現像動物一樣的廝殺場面,是因為人有全面的思維,人不僅要經過肉體上的成長,更要經過思想成熟的過程,做人,真的很難,因為做人必須要站在他人角度上去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對方的情緒所造成怎樣的波動,其實,成熟,實質上就是一個思維逐漸發展全面的代名詞,凡是一個有着成熟頭腦的人,當他在處理完心中的怨憤的時候,必定能見到每個人臉上的微笑,這種人的生活和諧且有內涵,這種人的生命高尚且耐人尋味。

那一切都源於換位思考。她是一種智慧的閃耀,是一種理性的牽引,一抹淡淡的幽香,一種低調的超然,一種化險為夷的寬容。劉邦會寬以待人,是因為他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理解犯錯的下屬;曹操會寬容背叛的將士,是因為他能體會敵強我弱時士兵的逃脱心理。換位思考能產生一種巨大的人格力量,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它就如一泓清泉,澆滅怨艾嫉妒的焦慮之火,可化衝突為祥和,化干戈為玉帛。

固執己見,不考慮對方的需求,是自私的生活觀。當紂王奢靡行樂之時,可曾體會到名聲之疾苦,當聖賢受到貶謫的時候,帝王可曾體會到被貶後悲涼的人生,可曾觸摸到那一顆顆忠誠的心;當一位明星因為輿論而撒手塵寰的時候,那些挖掘他人隱私的人可曾知道隱私被變為公共話題後的難堪,為仕麼只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只在自己的世界中追尋自我,為什麼只會使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那種活法是令人排斥、使人鄙視。

換位思考只是使你思考得更全面,只是略微的妥協,只是略微改變,也許只是一瞬間,也許只是改變一度,就能柳暗花明。當你在發泄情緒的時候,考慮一下是否已刺痛了他人,也許以無意識挑起了他人的厭惡之心,也許無意中破壞了你和朋友間溝通的橋樑,當爭執即將要來臨的時候,先換位,後思考,一個如此簡單的程序,試着超越自己的角度來改變自己的態度,試着為對方思考,你會發現:它使細節有趣、使矛盾化解、使愁容舒展、使心胸寬廣。

也許,也只有在你真正體會到對方的言行所給你帶來傷痛之後,才會知道換位思考是多麼重要。那麼當你發怒的時候,請千萬記住:換位思考出境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sikaozuowen/4ppmw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