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青春作文 >

青春,我們在路上作文

青春,我們在路上作文

青春,我們在路上作文1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是對青春時節的最好寫照,是對積極向上的青春態度的最好詮釋,是對“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最好迴應。青春,我們在路上。

青春,我們在路上作文

草長鶯飛的季節,淙淙流水依傍而下,撫摸過我的腳丫。回首望去,陽光把温柔慈祥傾瀉在她折了皺紋的臉上,銀白色的髮絲在空中舞動,勾起了我的記憶。

天氣變得越來越短,也越來越冷。即使陽光照進院子,也依舊融化不了鐵桶中的寒冰。早上五六點鐘,一位老人趕忙收拾,騎上那輛破破爛爛的“小三輪”,趕到縣城給孫女兒送行。昏暗的路燈下,她頂着寒風,儘管包裹的嚴嚴實實,可還是有一股股涼意透骨而來。但她願意,她一想到孫女兒趴到自己耳朵兒邊給自己撓癢,就高興地加快了速度。她是我的奶奶。我的青春中,有她,有温暖,便有愛。奶奶用一根紅線勾住了我的耳洞,從此把我放在她的掌心。青春的路上,與温暖同在。

生機盎然的季節,一切生物都煥發出不一般的活力,鬥志昂揚,積極進取。“知識可以充盈人們的心靈。”那天的古詩文閲讀課,已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優雅如畫的古詩文,朗朗上口的音韻,令我們師生如痴如醉。青春的路上,我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那天的陰霾揮之不散。無論怎樣,我都不能理解那道數學題的解題思路,請教了一遍又一遍,不爭氣的淚水如泉湧了出來,猛然想到朱自清的“春來草自清”,不妨先將其放到一邊,細心思考,總會有解決辦法的。知識教會我順其自然,春來草自青。知識讓我懂得心靜如水,知識教我知所懼,知所想,知所憂,知所能。我的青春中,有知識,有力量,有奮進!青春的路上,與知識同在。

“請同學們全體起立”,廣播中莊嚴的聲音響起,全年級統一起立,嚴肅認真地舉起右拳,“我宣誓……跨過書山,渡過學海……”每一個同學都以最飽滿的姿態迎接挑戰,迎接明天,都以滿腔的熱血、揮灑的汙水拼搏進取,昂揚向上;以百倍的努力付諸於行動,對待青春……我們的青春啊,不奮鬥,不流血,怎能叫青春?不努力,不刻苦,怎能稱“最美”?青春時節是蓬勃向上的最好時節,值得慶幸的是,我走在青春的路上,與“最美”同在。

青春的路上,最光與我們同行,温暖與我們同在,努力與我們共同創造奇蹟。“我的青春我做主”,青春,我們在路上……

青春,我們在路上作文2

猶記得那些年,風華正好,青春的不羈和高傲,在稚嫩的臉上顯得熠熠生輝,穿着白襯衫,在太陽底下奔跑,會為了一個笑話笑好久,遇見喜歡的'人會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在那些日子裏,會一個人靜靜的望着窗外發呆,看那些匆匆忙忙的同學們,想着自己的未來。有時彷徨無措,有時懈怠不前。那幾年的得失,痛苦,歡樂,委屈,都隨着時間一點一點的淡去了,就像什麼也不曾發生過一樣,只要不提起,時光裏不會記下,在那個時間,曾有那麼一羣人,一起歡笑,一起打鬧,一起暢談理想。所有的一切,終究是歲月的長河中一個小小的浪花而已。離開了那座小城,心中的記憶,也就隨之抹去。可時間最是冷酷無情,當你不經意的去觸碰的時候,那些青春的種種,便像洪水一般鋪天蓋地的向你撲過來,躲也躲不開,如同那些事情就發生在眼前一樣清晰,可真是遇到了青春中的某個人的時候,大概也只是會微笑着説一聲“好巧,原來你也在這兒”。

時光荏苒,畢業已經一年多了,而上學的這幾年,彷彿沒有好好經歷過就結束了,仍然是一切按部就班,一切平淡的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有時會想,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自己會做什麼,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反反覆覆的想,可是也沒有什麼結果。

去湖邊散心,漫無目的的走,或是去坐公交車,隨便找一個站下車。常常在想,為什麼會這麼茫然無措,看不到未來,思緒在夢想和現實之間遊離,就這樣靜靜的走吧,誰會知道前方會有什麼在等着自己,誰知道未來會有什麼樣的挑戰在迎接自己。走在青石小道上,腳踩在磚上發出了聲音,好像為自己伴奏似的,斑駁的磚塊上滿是歷史的印記,滿是歲月的滄桑,它都已經經歷了那麼多的風吹日曬,可還是堅持着自己的崗位,儘自己的最後一份力量。

人往往對未知的東西畏懼,可未來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未知拼湊出來的啊,誰不是在無助和絕望中成長,誰不是在黑暗中學會堅強。可能,沒經歷過坎坷的人生算不得完整的人生吧,活出自己心中的那個模樣,可能,才是不辜負青春吧。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正在經歷的好好珍惜,至於未來,希望自己永遠懷着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勇敢的接受挑戰吧。一路上,無論是平凡還是轟轟烈烈,都是自己選擇的路,無論是帶着笑還是含着淚,都要自己堅持把它走完。最後,一定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青春正好,我們都在路上!

標籤: 青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qingchunzuowen/qgol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