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道德作文 >

【推薦】道德作文合集10篇

【推薦】道德作文合集10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道德作文合集10篇

道德作文 篇1

像璀璨的星星在天空中閃爍,給人留下無限的回憶;像從天而降的一滴甘露,清爽。但又是那麼的樸實。而生活中有道德的人,就像那璀璨的星光,清爽的甘露一樣,在人羣中綻放他的光輝。

道德二字是樸實的,但卻又是神聖的。它像一箱寶藏被藏在人們心靈的深處,只要那些聰明人懂得如何去挖掘它。這些包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一旦你擁有了它。在精神財富上你就會更加富有,然而這些聰明人只是少數的。許多人都在幻想。

我知道,我們的幻想毫無價值,我們的計劃渺如塵埃,我們的目標不可能在幻想中實現。一切的一切毫無意義——除非我們付諸踏實的行動。

一張宏偉的世界地圖,永遠是人們的思想,它不能帶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動分毫。計劃是成功的起點,但想要獲得成功、獲得精神上的巨大財富——道德,就必須付出本分、德善的行動,從此刻做起!就此刻!我們的一個動作,一句話都體現道德,但在椅子裏空想的人,就註定是失敗者。

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點滴積累,就有可能成為明天一個有道德的人。在課上認真聽講是對老師的尊重,是道德;隨手撿起地上的一片紙屑是對環境的維持和保護,是道德;尊老愛幼、幫助別人、傾聽別人説話等等都是道德的表現。

明天是軟弱者成功的日子,我們並不軟弱;明天是懶惰的人找藉口的日子,們並不懶惰;明天是失敗者成功的日子,我們並不是失敗者。

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付諸行動,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相信自己,你就已經成為了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 篇2

讀了《中彩那天》這篇課文,我想起自己也曾經遇到過一個道德難題。

有一次,我在樓下的小賣部買了兩包QQ糖,當回到家時,我才想自己只給了一包的錢,還有一包的錢沒給。我剛踏出門口,又退了回來。心想,反正售貨員沒有發現,可以省1元錢,多好阿。今天玩得很累,於是很早就上牀睡覺了。可是我翻來覆去睡不着,腦海裏總是想着自己買QQ糖沒給錢的事,心裏陣陣不安。我經過反覆思考,決定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趁小賣部還未關門,我急忙跑下樓,跟售貨員阿姨説明情況,並把1元錢還給她。阿姨摸摸我頭説:“你真是個誠實的孩子。”

那天晚上,我睡了個好覺。

道德作文 篇3

從海邊回來的公交車上,心,還像霧氣的天空。坐在座椅上,望着車窗外緩緩後移的風景,才發現霧氣而清冷的城市,今天是這般江南的夢幻。

也許是自己沉浸於車窗外,我不關心車上上下下的人。不知什麼時候,身邊多了兩個人,聽聲音是兩位中年婦人。她們的振振有詞打亂了我的思緒。其中一位有些陰陽怪氣的説道:現在的年輕人,嬌貴的可多了,見了年紀大的也不讓座,裝看不見我一聽,火就大了,本來我就一天水米沒打牙,又吹了海風,頭暈暈的,我説:抱歉,我整容了,實際我七十歲了。

那一刻,我很想説我討厭被道德綁架。

尊老愛幼是美德,給老人孩子,給抱小孩的人讓座並無厚非。但那些都是自覺自願的,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時刻身體棒棒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大俠一樣仗義相助,況且,讓座是自願的美德,不是道德綁架,不應該如是説。如此刻薄言語之人,即便上了年紀也不是什麼善類。那些老者不仁慈,難道天底下老人都要一概而論,而奉為神明嗎?到哪裏都有優越感嗎?尊老,來源於:中華傳統美德;尊老,來自於:您,值得我們尊重!

最後我想説:社會道德綁架了我們,卻不能改變我客觀的是非觀念,我是我,不是別人怎麼説。

道德作文 篇4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交到人民警察叔叔手裏邊……”每當我唱起這首歌時,我就會想起我七歲那年的一件事。

一天,我和同學一起回家,我們邊走路邊聊天。之後由於路不同,我們依依不捨地分開了,可就在離開不久,發生了那麼一件事。

我走進了一個十分寧靜的一個小巷子,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叔叔。突然,那個叔叔的口袋裏掉了一百元錢。那個叔叔竟然一點兒也沒注意到自己的錢掉了。我撿起掉落的一百元錢,卻遲疑了一下。心想:這裏並沒有人,我到底是交給那個叔叔,還是把錢拿着,買新上市的玩具?此時,我大腦裏的天使與惡魔爭吵了起來,天使對我説:“你要拾金不昧,快把錢交給前面的那個叔叔,這樣,你還能得到叔叔的表揚”。“惡魔”卻反駁道:“你説得不對,主人應該把錢拿着,可以買玩具,餘下的錢還能買好多吃的東西”。“你才説錯了!”我大腦裏的惡魔與天使一直爭論不休,而我卻不知道到底如何是好?

我想:我們應該學習雷鋒叔叔,要助人為樂。我撿起地上的錢,猛地一衝,跑到了叔叔的身邊。“叔叔,您剛才掉了一百元錢,我撿到了,還給您”。“是嗎?”叔叔好像沒有感覺到,“謝謝你了,小朋友。”

聽了叔叔的表揚,我心裏甜滋滋的,雖然沒有那一百元錢,但我獲得了道德的勇氣與力量!

道德作文 篇5

眾目睽睽下男子竟因自己吐痰行為被指責而謾罵不休,無視老人和小孩,道德所在?

所謂道德,道德就是社會羣體在追求共同利益時共同定下的準則,就像無形的契約,人人都必須服從。男子的行為正損害了這份契約,肯定會有人站出來公道,那麼他自身構成的行為就遭到大家的反感。

正如材料中的吐痰男子所表現的言行舉止都更加肯定了他的沒素質,沒修養,正如他西裝革履下醜陋的靈魂。記得,曾經幾名中國留學生到加拿大體驗生活,當他們與加拿大學生一起擠着長長的隊伍打飯時,教師窗口卻寥寥幾人,沒有學生混進去打飯走捷徑,有人就問他們為什麼不去走捷徑,他們説是學校規定,破壞這種規則就是不道德。

看似簡單的對話,卻真正體驗到他們的規則意識和自身修養,怎樣做一個道德的人,如果一個沒有道德的社會,人與人就缺乏了最起碼的信任,只有依靠道德的社會才會有崇高的`道德修養,才能使社會進步。

一個有道德的人肯定是一個好人,一個心中充滿愛的人,而不是污言穢語,只想到自己的人。所以道外左,德在右,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播種,讓道德隨時開花,這一路必將一路飄香。

道德作文 篇6

8月5日播出的《中國夢想秀》中,來自貴州的“追夢人”楊成燕,夢想是讓失散多年的妹妹認回雙親,一起拍張全家福。楊成燕的妹妹張懿小時候被父母送給別人,知道真相後不願接受生父生母。張懿在現場一直拒絕和親生父母相認。不料,節目主持人周立波當場指責女孩心胸狹隘,説她應學會原諒,否則永遠不會幸福,還説出了“在你兒子眼裏你是個尖酸狹隘的女人”的言論。(8月10日《東南早報》)

張懿拒絕和親生父母相認,有兩個原因,一是怕養父母傷心;二是與親生父母並無感情,她信奉“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認還是不認,張懿已成人,她有權利作出判斷。而周立波一再詰問,甚至逼迫,出言不遜,哪怕初衷良好,也有道德綁架之嫌。

從法律上説,如果當初張懿的親生父母遺棄了她,已涉嫌違法;如果將其送養給別人,自收養關係成立之日起,她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因收養關係的成立而消除。換言之,張懿可以不認親生父母,也不必贍養親生父母。本來一件很純粹的事,卻因周立波的“好心”而變得複雜。

據楊成燕稱,其妹妹張懿屬於超生,要上交罰款。無奈家裏條件太差,楊成燕的父母實在拿不出罰款,只能將僅有1個多月大的女兒送走。更接近真相的細節應該是,楊成燕的父母重男輕女,因為在生了張懿之後,又生了一女一子,即包括張懿在內,楊家共有四個孩子,直到生了兒子才罷休。在筆者老家,有太多類似的情況,一些家庭連生了幾個女兒,直到生了兒子才滿足,孩子多養不起就把女兒送人。

不認親生父母,總有原因。作為旁觀者,我們自然不能勉強,更不能道德綁架。他們與養父母建立良好感情,不願讓養父母難受,已盡孝道。他們認親有時也容易受到阻力,比如被養父母勸阻,張懿就遇到了這種情況。養父母的做法,同樣值得理解。

毋庸諱言,現實生活中我們最愛拿道德説事。道德是砝碼,道德是武器,揮舞道德大棒,習慣於道德綁架,這種做法明顯不合適,可能遮蔽真相,傷害法律,掩藏了社會問題。少一些泛道德化,迴歸到法律命題,並深思道德泛化背後的社會問題,也許強過動輒上綱上線,拿道德説事。

道德作文 篇7

“什麼是道德?”這句話一直縈繞在我耳邊,我一遍遍地問自己,可總是找不到合適的答案。

後來在語文課本中看到一篇文章,寫的是關於道德的故事。講述了一對父子去漁場釣魚,兒子釣到了一條非常大的鱸魚,父親看了看手錶,離捕魚的時間還差些,父親就讓兒子把魚放回湖裏,兒子很不解。長大以後,他才明白這是道德!也許就是這麼小小的一個舉動,就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原來不一定是什麼大事才算得上道德!這篇文章讓我迷迷糊糊地懂得了一點,什麼叫道德,我開始有了頭緒!對,道德就是一種信念!

什麼是道德?我還是不怎麼明白,有一件事又一次解開了我的迷惑。事情是這樣的:錢學森爺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聲。隨着經濟的發展,什麼“題詞”、“顧問”成了一些名人時尚的賺錢法!給什麼單位題了詞,當了什麼顧問,可以拿潤筆費、勞務費等多項“好處”。可錢學森爺爺一點也不動心,他説:“我姓錢,但我不愛錢!”這個故事讓我進一步理解了什麼是道德,道德是崇尚真理,道德是腳踏實地!

道德,無處不在,它覆蓋的面很廣,可以是愛護環境的美德,可以是堅定不移的信念,可以是助人為樂的善良!可以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讓我們每個同學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爭做有道德的好少年!

道德作文 篇8

每一箇中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中國夢,我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中國夢——我希望我們能將祖祖輩輩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不要就此湮沒。

孔子説:“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可現在,人們為了虛榮,為了攀比而大話連篇。我曾在書裏看到這樣的對話:那是兩個穿着洋氣的女人。比較胖的女人“唉”了一聲,然後歎了口氣説:“這幾天真累呀!老公天天帶我出去吃飯,還給我買了好幾身名牌。”捲髮女人也不甘示弱:“你這還叫累嗎?我老公天天帶我去參加舞會,新買的名牌數不勝數。我才叫累呢!”比較胖的女人又裝作很煩的樣子説:“我老公可煩了,這不,又説帶我去東南亞旅遊呢!”仔細想想,有些人有了錢不顧自己的醜陋道德而互相攀比,這難道不是真正反映出了現在的真實境況嗎?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教育孩子要好好做人,可家長卻撒謊、攀比、拾金定昧……你説,這樣能教育好孩子嗎?再看看那些“最美的人吧”,為了學生失去了雙腿的“最美教師”張麗莉,為了乘客安全而付出生命的“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媽媽”吳菊萍……他們都在為社會傳遞着正能量,他們是真正將祖祖輩輩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的人。讓我們為社會作出貢獻吧!將祖祖輩輩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吧!這樣才能富個人、富家庭、富社會、富國家!

美麗的中國夢,我的中國夢。請你早日實現吧!

道德作文 篇9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花一大筆錢去做慈善工作嗎?是見義勇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嗎?是為救別人而捐贈器官嗎?不全是,因為這是道德的制高點,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一些小小的行為的舉止也能成為個有道德的人。

有時候一個舉手之勞也是道德,在一個喧鬧的城市裏,一塊路標不知是被那個頑皮的孩子弄到的,還是粗心的司機撞到的,一個身著名貴西服的中年人,努力彎下自己的肥胖的腰把那塊被弄到在地上的路標立了起來,這只是一個舉手之勞,讓那些對這個城市陌生的人找到方向。

有時候一個不經意的手勢也是道德。在一個醫院裏,一個年輕的女人去乘電梯,電梯裏有另一個婦女抱着一個熟睡的嬰兒,在電梯運作時,那年輕女人的手機響了,她把電話拿出來正要接時,看到嬰兒睡得很甜,不忍打擾所以她説話輕言細語,而且還用手擋住嘴邊,那婦女看到時,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感謝,在他人看來,沒有什麼。

有時候一座小橋也是道德。一對福父子在一條冰冷的小河修一座獨木橋,那個孩子對父親説:“爸爸,我們其實不經常要過河,為什麼要修這座橋呢?”父親説:“雖然我們不經常走,但是很多人還是要過河的呀!”“哦!”那個孩子所以領悟的回答“那河水可冰了,爸爸你真是個好人。”一座獨木橋不算什麼,那位父親給孩子做了一個道德的榜樣。

其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一定要做什麼大善事,一個行為,一個動作,一件小事,都是道德。

道德作文 篇10

我們身邊不僅僅圍繞着爸爸、媽媽的愛,還有親人的愛和朋友的愛,有時我們還能感受到陌生人的愛。這些愛像種子一樣在我們的心上紮根,將伴隨着我們一起長大。我們會漸漸長成一個個有道德的人,去感受愛、傳遞愛、付出愛,繼續把愛的種子撒滿神州大地!

5月12日,四川發生了8.0級地震,當天,就有許多解放軍、醫生、護士、志願者趕赴災區,抗震救災;第二天開始,全國人們紛紛自發地捐錢、獻血;而被困災區的人們,也在頑強地自救和互救。有一棟大樓,下面壓着一個小姑娘,如果要把小姑娘完好無損的救出來,大樓就會倒下來。為了給更多的人活下去的機會,人們痛苦地決定,“截肢!”小姑娘雖然失去了雙腿,但卻救了許多人命。不過半小時,這個地方又有兩個人被活着救了出來,工作人員感動極了,他們互相擁抱,互相……

在災難面前,大家都奉獻着自己無私的愛心,那一種完全忘我的同胞之愛、手足之情,深深地打動着我的心。像周圍的人們一樣,我們全家積極捐款、爸爸還去登記獻血,大人們教導我,這就是人的道德品性的體現,我們平常所學的“愛祖國、愛人民”就在這種大災大難前面得到了一次考試的機會,那位勇敢的小姑娘,那些參與抗震救災的人們,包括我們這些積極捐助災區的人們,在這次考試中都交出了優秀的答卷。

正是那一天傍晚,我練習騎車時不小心摔傷了腳,一位陌生的老爺爺扶着我回了家。第二天上學的路上,我走一步停一停,腳鑽心地痛,外婆吃力地扶着我走,平常不到十分鐘的路,好像怎麼也走不完。一位同學的媽媽看到了我們的情況,就主動用自行車推着送我到學校,黃春豔同學的媽媽半扶半抱着我上四樓進教室。放學後,章雨婷同學的奶奶又張羅着找人送我回家,而馬馮亮同學的爸爸早已默默地把我抱上了電動車……第三天、第四天,外婆用自行車接送我,黃春豔同學的媽媽特地等着我扶我上樓,老師們、同學們也很關心我,幫我拿飯、扶我到操場、幫我發本子……雖然只是一次小小的受傷,但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的愛與關懷。

大地震考驗了大家“愛祖國、愛人民”的大愛,而這一件小事,讓小小的我看到了身邊無處不在的愛,看到了身邊平凡的人們那不平凡的道德品行:樂於助人、無私奉獻。我想:身邊的愛無處不在,我們都應該學會感受愛、傳遞愛、付出愛,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會奉獻,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標籤: 道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daodezuowen/0mrr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