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創新作文 >

【必備】創新作文彙總8篇

【必備】創新作文彙總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創新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創新作文彙總8篇

創新作文 篇1

當我經過漫長的人生跋涉來到這個渡口的時候,我可以不無自豪地説:“我這一生是成功的!”是啊,我肩上七個背囊,裝滿了“健康”、“美貌”、“機敏”、“誠信”、“才學”、“金錢”、“榮譽”。人生若此,夫復何求?

渡口只有一隻小船,一位鬚眉皆白的老艄公正坐在船頭悠然地看天看雲看飛鳥,一副江湖隱士的派頭。

我走上前去,深深一揖:“勞煩老丈,擺渡過江多少錢?”他打量了我一下,目光停留在我裝着“誠信”的背囊上,然後露出笑意來:“一口價,三個銅錢,包你安全到岸!”“好,好!”我忙不迭地一口答應了,跳上船去。渡船開出去時風平浪靜。説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湧,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説:“船小超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這……”我看看自己的背囊,哪一個不是我辛勞所得?一時沉吟不決。艄公又説:“有棄有取,有失有得。”我聽他言語之中似乎暗藏玄機,於是咬咬牙,把“誠信”拋進水裏,艄公見我此舉,愣一愣,面上似有失望之色。

俄頃,風小了。我大喜過望,也不心疼那“誠信”了,忙催艄公:“老丈,趁着浪小,快快搖船吧。”豈料那艄公瞥了我一眼,竟索性停了櫓,徑自在船首坐下。我急了:“老丈,您這是……”老翁又抬頭去看天看雲看飛鳥,慢悠悠地説:

“要我搖船也可以,不過現在船價漲了,要用你那一袋‘金錢’來充當船費。”

“你……”我一時氣得説不出話來,但四顧水天茫茫,何處是岸?只得氣急敗壞地將“金錢”扔給他。船,總算又吱吱呀呀地行進了。行了不多久,艄公又坐下了。他望了我一眼,愁眉苦臉道:“哎喲,老人家身子骨不好,沒力氣搖船了――除非你把‘健康’送給我。”他懶洋洋地站起來,走到我身邊:“喂!年輕人,你好人做到底,連同那幾個背囊,一同給我老頭兒吧!”“你……”我再也按捺不住,衝他大聲嚷起來:“初上船時,你説三個銅錢包我到岸。可如今你卻貪得無厭,一再勒索。你,你怎如此不講誠信?”“哈哈,哈哈哈,”他大笑起來,“‘誠信’?你不早將‘誠信’拋入水中了嗎?與你這等沒有誠信的人還講什麼誠信?快將背囊拿來,現在我可比你健壯得多了!”“啊?”我一時噎住,只得乖乖將背囊給了他。他掂掂背囊,冷笑數聲:“你呀,就乖乖留在這船上吧,我可先走一步嘍!”撲通一聲,艄公帶着背囊,鑽入水中不見蹤影了。我呆坐船上,想起被我拋棄的誠信,追悔莫及,不禁落下淚來。

突然,有人濕淋淋地爬上船來,定睛一看,竟是那艄公,他將一個背囊拋到我身邊,大聲道:“年輕人,我給你把‘誠信’撈回來了。記住,不論什麼時候,也不能拋棄‘誠信’!”我驚喜交加:“你是……”他朗聲大笑:“我就是‘誠信’,誠信才是人生真正的擺渡人啊!”

創新作文 篇2

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能體現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作文教學的情況卻不盡人意。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都是老師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學生被動作文,應付了事,沒有寫作的熱情。如要改變作文教學中學生怕作文、厭作文的現狀,教師就必須在作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一、作文命題新鮮生動,緊扣兒童生活

在作文教學中,老師統一命題,學生作文,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作文訓練形式。這種命題的方式雖有許多的不足,但在訓練學生作文能力的方面仍有特定的積極作用。所以我們在統一命題時,應揚長避短,貼近學生的生活,選擇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使作文命題新鮮生動。怎樣做到以上的要求呢?我認為,題目不應當超出學生的經驗範圍,應當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替學生設想什麼材料是學生經驗範圍內的、是學生所能寫的、所要寫的。我在不改變教材每個單元作文要求的前提下,根據小學生喜動好玩、樂意追求新鮮事物的特徵命題,把寫作內容與寫作要求等多方面的提示結合起來,使他們一看到作文題目便感到有話可説、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比如《我的雙休日》、《家中的笑聲》等等,這些題目都是反映學生熟悉的人、事、景,或是他們參加過的活動,學生就會覺得有話可説、有內容可寫。

二、重視作文內容指導,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作文教學從內容入手,教師指導時應注意激發學生作文的願望,開闊學生的思路。每次作文指導課,我會首先啟發學生從平時積累的材料中選擇作文內容,採用各種手段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當多數學生感到有話可説,寫作熱情高漲時,就放手讓學生自由地充分地表達,形成初稿,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那麼,如何讓學生有話可説,過好選材料這一關呢?要根據學生選不出典型事例,以及作文中對事物的主要方面、主要特徵描寫不細膩、寫不具體的現狀進行指導,在指導中狠抓審、議、比、思四個環節,有效地啟迪學生的思維。

審,即審題,引導學生在題目限制的範圍內選材,又要在題目非限制的方面去回憶自身生活的內容,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選擇與這次作文有關的內容;議,即全班評議,組織學生談自己選擇的材料,大家互相提供信息,得到啟示,獲取更多、更充實的材料;比,即引導學生從眾多的事物或事物的特徵中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準確的典型的材料;思,即引導學生把獲取的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裏地思考,啟迪他們用不同的眼光、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事物,鼓勵他們入其境、親其情,用語言激發兒童心底的激動情感,從平淡無奇的事物中引出新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原來模糊的材料變得清晰、鮮明,那些零亂的材料也會形成整體,這樣,拓寬了學生選材的思路。同一命題,可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立意,學生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從天到地,從古到今,自由地尋找新的思維空間,進行創新思維的活動。

三、讀寫結合,豐富學生創新思維的想象能力

在作文教學訓練中,我採用了讀寫結合的方法。在寫作前,根據作文的寫作目的和要求,介紹學生閲讀有針對性的課內外文章,通過閲讀使學生從中吸取豐富的寫作營養,為進入寫作積累了“財富”。寫作時提倡“拿來主義”,允許學生從閲讀的文章中“拿來”並不是抄襲,而是根據寫作的需求加以消化、吸收、靈活運用。通過閲讀,學生吸取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充實和完善了自己寫的作文。這種讀為了寫、寫促進讀的讀寫結合形式,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又增長了見識,既提高了學生的閲讀能力,又提高了寫作時的思維想象能力。

四、作文內容的修改,着眼於學生自改能力的培養

就小學生作文的內容而言,我認為有三方面需要解決。一是概括性的語言太多,描寫性的語言偏少,使人讀後沒有留下鮮明的印象;二是單一性敍述多,綜合性敍述不強,致使內容單薄;三是對事物表面現象加以分析思考欠缺,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內容不多,文章沒有一定的力度、深度。基於以上的認識,在作文批改中,要從內容上引導學生修改作文,適當地進行技法訓練,努力培養學生自改的能力。

學生生活環境不同,對事物的認識存在着一定的差異,因而作文內容也不盡一致,寫出來的文章也各有千秋。要依據學生的原作,提示他們調整寫作內容進行言之有序的訓練,要求他們在能突出中心的地方充實內容、寫好細節,進行言之有物的訓練,讓學生寫出符合人物身份及特定環境的語言,把文章中的大話換成實話、假話換成真話等,進行作文基本功的嚴格訓練。我的主要做法是堅持眉批,以“想一想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等提問形式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去充實內容;二是在評講中教給學生作文內容修改的基本方法,並在每次評講以後讓他們及時修改謄正原作;三是讓學生互相修改,“假如你寫到這一地方你會怎樣去描述呢?”“這篇文章最精彩的是哪裏?”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在欣賞作文的過程中,明白瞭如何具體地反映客觀事物以及怎樣恰當地表達真情實感,效果十分明顯。

在作文教學中,只有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創新作文 篇3

幾百年前,某個英國青年坐在花園裏,看着蘋果從樹上落到地上,並思考着他的原因那時起,就註定着他的理論將會影響整個人類的未來。他成功的祕訣就是:善於創新。

創造是一種富有創造力的行為。

魯班發現了小草的也吃會劃破手指,於是鋸子便問世了;諸葛亮發現了天氣將要變化,於是橋借東風,火燒赤壁:梵高,正應為它狂放不羈的用色,才做出了撼世的《向日葵》。

所有的靈感似乎就在這一剎那將湧出來,於是發明啊創造啊,都在這一刻產生了。

然而,事情真的會如此簡單嗎?

如果魯班不是長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能從小草聯想到句子嗎?如果諸葛亮不是很早就學習過觀察氣候,她呢昂有把握認定天氣會變嗎?如果梵高不是從小積累了繪畫技巧,他又怎能畫出不朽之作?

當有人嘲笑愛迪生做實驗失敗了1000此時,愛迪生卻説:“至少我已發現1000種材料不宜做燈絲。”一個善於創新的人,必須具有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一個善於創新的人,還必須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就北京城人力車伕多如牛毛,但為什麼只有老舍先生髮現了“駱駝祥子”?那正是因為他們有一雙善於創新,善於發現的眼睛,善於思考的頭腦。

曾聽説,有偽造名畫的畫師,他們的作品可以以假亂真,令人不辨真偽。這樣的技藝也該是叫人歎服的了。帶他們畢竟不是大師,因為,他們的`作品是“人家的”。創新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了。

如果稍稍回顧一下歷史,就可以看到一個事實:人類進步的動力之一就是創新。人類從茹毛飲血到學會用火,學會製作時期,學會種植農作物,哪一件不是通過創新來實現的?後來開始用青銅器,無非是應為發現了青銅必使其更耐用,更容易加工;不久,又發現了比青銅更好硬的金屬,於是進入鐵器時代。可以説,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創新能力還是檢驗同時代不同國度文明程度的尺度。中世紀以前,古埃及人發現了圓周率在3,12到3,16之間,古巴比論人發現了太陽的活動規律,制定了太陽曆……這些古國的文明程度遠遠高於同時代周圍地區的人們。

我們不能沒有歷史,但也不能忘了:那些都是前人的業績。“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學古而不仿古,推陳出新,才存在發展的可能。

創新作文 篇4

今天,我們班的九個小組還有編輯開了一個特別的會議---作文改進會。作文改進會就是編輯來評講我們的作文。

我一直都等待着我所在的小---第三小組講評。所以別的小組的講評,我是“左耳進,右耳出”。也不知過了多久,我都快睡着了,才終於到第三小組。

我跟着其他組員一起上台,準備接受編輯的“批評”。

這次,我排在了小組第二,往後退了一名。有些不高興,但還是細心地聽編輯對我的評價。編輯説我,有些文章字數很多,但廢話較多,就例如《小記者當選記》。後面還説我和蔡榕楠也有一個共同的問題。

等編輯説完,我知道我的作文也許有些羅嗦;有些不該要的需要做點刪改。

我想,我這些毛病是該改改了。但在這裏,我還有一些話想對編輯説:

我認為,我的文章雖説是有些多話,但是我覺得那不是羅嗦,而是細緻的描寫。這些描寫,也許就是我寫作的特色吧。就像陳櫻詩説的:老舍的文章也很長啊,他也是一些細緻的描寫,對於下文有着很重要的連接效果。我認為我也是這樣。

通過這次作文改進會,我學會了改進我的作文,也希望大家多多為我的文章做些點評,讓我的文章越寫越好!

創新作文 篇5

目標和意義

記得魯迅説過這樣的話:輸出多而輸入少,日後是要枯竭的。我以為,現今的中學語文教學從教和學的兩方面表現出了一種弊病,在學生的寫作中可以明顯的發現,由於在一個人必備的聽説讀寫的四大語文能力中,學生的聽佔45%,,讀佔16%,説佔30%,寫佔9”%,這樣的輸入和輸出是合理的。可是在當前的教育形式下,我們可以發現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常是備課、寫教案、批作業、改作文佔去了幾乎全部時間和精力,上課以分析講解為主以出題測驗來考查學生,而學生則是忙於應付教師的提問法、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法很少閲讀課文與其它書本,以至於讓學生和自己的讀書學習、消化思考、加油充電則提不上日程。這樣的語文教學怎麼能夠真正地培養人材?這樣的教學法則又如何可以讓學生去寫出好文章?作文水平的提高還有什麼指望呢?

寫作是中考語文中賦分比例最大的,我們就不得不思考:怎麼樣才能讓學生作文有所創新?怎麼樣才能讓學生們寫出自已的東西?知識時代需要千百萬高素質的學生,可是我們怎樣才能適應素質教育對作文教學提出的培養人、發展人的要求,又如何順應課程教材綜合化、活動化的國際大趨勢,彌補作文教學中的缺陷,克服這千人一面、大話空話、假話連天、文中無“我”的主體迷失的種種弊端?這就要求教師要探尋一條新路子,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要進行的創新作文的實驗。

目標:

努力引導學生把追求做人真諦與作文之道融為一體,激活學生靈性,啟迪悟性,以真情打動人,以真知灼見説服人,以靈動的章法吸引人。以其純天然的屬性,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塑造中學生的人格品質。

研究方法和步驟

“物以稀為貴,文以新為妙:”,新穎的文章能夠激發讀者的慾望,而要想寫出富有新意的文章就必須在作文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的培養,但同時也要注重走進大環境,讓學生對生活知識有體驗與積累,這樣才能在作文中有所突破與創新。

步驟:

一、準備

首先從學校生活入手,讓學生進入一個大環境中,為以後的創作打基礎。誰都知道學生在學校的活動僅限於教室操場和餐廳。中學生與社會聯繫的範圍,多半隻限於家庭。他們的活動圈子小,生活閲歷淺,因此在作文中就出現無話可談,無題可寫的現象,更勿用提內容之充實了。鑑於此我認為要讓學生在讀書上下功夫,利用課餘時間多讀書,滿腹“經綸”下筆必有“神助”。

其次制定社會活動觀察計劃或有組織的集體觀察。可以利用假期來進行,此時學生的活動範圍加大,時間也相對來説較長。這時候我們就要制定計劃,明確目的。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場合的特點及觀察點、觀察角度等。還要指導學生寫好觀察日記心得。這種觀察,往往會把新的血液注入文章之中,使文章不會顯得無味。

最後要有規律的進行作文集中思維訓練和説話訓練。這個訓練關鍵在於教師的自身,我們要善於根據自己的親身寫作經驗,提出學生不易覺察到的點,然後進行指導。

二、實驗

第一階段:

本着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開始以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為主就成了作文實驗的基礎。在這一步中,教師所選擇的材料一般為生動有趣且淺顯易懂的文題,可以讓學從各種資料原文中找出優美的語句,進行體味和感悟,讓學生髮現閲讀的益處,並獲得所需要的大量的詞藻,鼓勵學生愛寫、敢寫、是會寫和寫好的前提條件,這樣用以增強學生創作信心。

評價:

因為是初步開始實驗,因此在第一過程中我們勿需嚴格要求學生,以免產生牴觸情緒。對一些平日不會作文的學生,只要是自己做出來的,再差也是好的——鼓勵學生敢於創造。即時表揚並加分。然後號召大家向他學習,評選作品,在全班展出,並寄一份給家長,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團結協作精神。

第二階段

此階段以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和加強學生對材料的理解能力為主,並學習閲讀技巧,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寫好日記。學生雖然進行了大量的閲讀,但要寫出有特色的文章是不容易的。因為他們還不有用自己的眼去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因為觀察是學生作文的基礎。這裏可以具體給學生安排觀察的有關事物:

1、課間小景小事。着重觀察同學教師的形象、語言、動作、神態等。此加強作文的寫實性。

2、放學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這是積累材料,豐富知識所不可少的。

3、觀察家庭,善於從平凡熟悉的生活中發現可創作的東西,這既是創造寫作的前提,又是學生作文的基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平凡中發現亮點,寫作才會充實,有新意。

4、這一階段所選擇的材料難度稍有所提高,但還是要圍繞課文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適當拓寬知識面。要求學生建立個人文集,將自己一個學期所寫的作文整理在一個厚一點的本子上,妥善保管。

評價:

作文能力是一種複雜的心智技能,它是由語言表達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因而寫作能力並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經過長期實踐、反覆練習。即使是成名作家也不可能是篇成功、文文皆優。這就要求教師在評改學生作文時有一個積極的態度,發揮一個引導鼓勵的作用,使他們不斷寫出好文章來。教師在批閲中,要重點指出哪些是寫得成功的文章,以及成功之處,使堅持和發揚。通過自己對自己、自己與別人的作文的比較,有效地增強學生信心,寫作就成了一件快樂的事。

第三階段

此階段重點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閲讀速度、寫作水平,引導學生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鍛鍊並形成嫻熟的寫作技巧。此階段的材料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大難度並增加一些科技、商業和人文類題材的材料。這一階段不在增加更多的要求。通過鍛鍊讓學生能夠從所給的大量資料中快速搜索並篩選出有用的信息提煉自己的觀點,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等,主張學生隨意作文,倡導學生可信手塗鴉,不斷改進,學為已用,學文結合。這就要求學生在閲讀進寫一眉批尾批和總批,也可以做讀書筆記和卡片。對課文的理解可以用筆寫也可以用嘴説。加大閲讀量,購買一些有意義的書籍,在班級設立圖書角。學生在閲讀的同時,注意汲取精華,排除糟粕,取長補短,充實自己的作文。

評價:

對於學生們的進步加以鼓勵讚揚,哪怕只有一點。讓學生交流經驗、傳授心得,最後讓學生互相説出其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優點以達到互相學習和鼓勵的目的。同時評選出進步最大的同學給予加分和重點表揚。這時學生在寫作題材上不僅限於課堂練習,而是向外拓展延伸,童話、小説、詩歌等廣泛涉及。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讓學生抄襲的現象不但減少,而且還湧現一批熱愛生活與作文的新的小作家。

三、總結經驗階段:

師與生同時寫出本次實驗的心得體會,教師對課題進行全面的總結整理實驗數據,並對其進行統計分析,總結提煉出成果。作文是一門藝術,只有植根於使學生愛寫、敢寫、會寫這片土地,才有可能結出累累碩果。

創新作文 篇6

提到創新,同學們會想到什麼呢?有人會説:萬有引力的發現、電話的發明、宇宙的探索……這些聽起來似乎都高不可攀。而我要説的創新,就在身邊,隱藏在小事裏。

開學初,我們學校接到一個任務:選拔五名學生代表平潭綜合實驗區去參加福州市“規範漢字聽寫大賽”。學校先進行選拔,我拔得頭籌。同學們對我佩服得無以復加,紛紛問我如何記憶這些浩如煙海的詞語。我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現在就介紹介紹我自己獨特的方法。

首先,要正確理解詞語意思。面對厚重的大詞典要是僅僅淺嘗輒止、死記硬背地讀,在使用詞語時就常常會不知所云,這就是因為掌握火候不夠。我們要正確地理解詞語,不能望文生義、自作聰明,否則很有可能對意思產生偏差。只有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才不會出現偏頗。

其次,聯想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譬如,看見成語“煢煢孑立”,就可以在腦海中聯想到一個形單影隻的人孤零零地站着的畫面;而看見“巾幗鬚眉”,就彷彿英姿颯爽的女將軍就站在面前……聯想能讓枯燥乏味且死板的詞語鮮活起來,立體起來,在腦中形成畫面,對記憶也有所幫助。

再者,還可以把字拆開並想象成具體的東西來理解。譬如“町畦”,就可以拆成“田丁田圭”,這幾個字橫豎分明,看起來就像被許多人家分成一塊一塊的田地;再如“巉崖”的“巉”字,雖然筆畫多得令人望而生畏,但是如果把它拆開呢?右半部分可以拆成三塊:最上面一塊就像平地崛起的巖石,也可以看作懸崖;中間的“比”字就像凹凸不平的崖壁;而最下面的就是一隻小兔子了。連以靈敏著稱的兔子都無法攀登的高峯,不就是高聳險峻的山峯嗎?而這就是“巉崖”本身代表的含義。這樣拆開之後,記住它就輕鬆多了。

最後還要謹記,一次不能記太多詞語,否則很容易顧此失彼,豈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嗎?

創新並不僅僅限於偉大的定理和神奇的發明,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處處可見它的身影。只要學會創新,打破僵化保守,就能事半功倍。像這些另闢蹊徑的學習方法,不就是創新嗎?

創新作文 篇7

火紅的太陽燒着大地,熱得小狗都吐着舌頭。我才不怕呢!因為窗外的小夥伴正在招呼我過去。

“耶!玩沙子去啦!”我像剛出籠的小鳥“飛”向沙堆,手裏拿着工具笑咪咪的。

我問小明:“喂,小明,你們都怎麼玩?”

“我在堆一個小島。”小明笑呵呵地回答道。我見了,心裏大喜:太好了,下一個小夥伴會做什麼呢?

小剛大嘴都翹到耳朵根了:“我在堆一座城堡呢!”我也跟着他翹嘴巴。

“我在堆一羣海鳥,你呢?”心靈手巧的小紅關切地問我的心裏打算。

小剛、小明也問:“是呀!你要做什麼?”

“瞧!我的作品馬上就好!”我拿起鏟子把沙堆先挖出連綿起伏的線條。再把他們圍在沙圈裏。得意洋洋。

“我堆了一座大山,山下有一個小島、一座城堡,有三個小孩養了一羣海鳥,怎麼樣?我聰明吧?”我自作聰明,但又信心滿滿地問。

“高,太高了。”小剛站起來對我豎起了大拇指。

“你真聰明。”小紅用妹妹甜美的聲音讚揚我。

“師父,受徒兒一拜。”小明對我演起了戲。在朋友的讚揚下我有點飄飄而然了。心裏對自已自戀起來:天才呀!天才呀!我真是天才呀!

白雲姐姐正朝我微笑,風兒阿姨正撫摸着我的臉夾,太陽公公收起了電熱毯。這一切似乎都在鼓勵我,表揚我。陽光漸漸地黯淡下來。在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呼喚中,我才抹着汗水依依不捨地離開發小山、小島、城堡,一羣海鳥和三個小夥伴們……在夕陽的餘暉下,結束了這快樂、充實、美好的一天。我哼着小曲走在回家的路上,餘暉送我到了家門前。

創新作文 篇8

創新精神是世界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有了創新精神,就有了前進的希望。剛剛離我們遠去的傑出科學家、中國“兩彈一星”工程奠基人錢學森爺爺在臨終前最後一次談話中強調指出,我國科技人才的教育需以培養創新精神為第一要務。

創新精神不僅是科技人才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每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那麼,如何培養創新精神呢?

首先,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要充滿好奇心。牛頓少年時期就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常常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星星和月亮為什麼掛在天上?星星和月亮都在天空運轉着,它們為什麼不相撞呢?這些疑問激發着他的探索慾望。後來,經過專心研究,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能提出問題,説明在思考問題。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如果提不出問題,那才是最大的問題。好奇心是包含着強烈的求知慾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誰想在茫茫學海獲取成功,就必須有強烈的好奇心。正像愛因斯坦説的那樣:“我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

其次,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追求創新的慾望。“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詩聖杜甫在詩歌創作中不一味擬古,而是孜孜以求語出驚人的絕句,才成就了杜甫沉鬱頓挫的絕妙好辭。如果沒有強烈的追求創新慾望,那麼無論怎樣謙虛和好學,最終都是模仿或抄襲,只能在前人劃定的圈子裏周旋。要創新,我們就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勇敢面對困難,以非凡的魄力開闢出前人未曾走過的路。

最後,要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修養,堅持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創新並非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沒有科學文化知識做後盾,創意難以結成碩果。創新精神也只有符合社會道德取向,才能被人們認可、接受。

少年強,則國強。巍巍耀華園,82載春秋始終走在“繼承——發展——創新”之路上,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無數繼往開來、勇於創新的人才。“耀華杯“科技節已經拉開帷幕,它為我們培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提供了舞台。就讓我們放飛智慧,施展才華,積極參與,從一個個小發明、小製作中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最後預祝同學們在科技節中取得佳績!

標籤: 彙總 創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chuangxinzuowen/ogpg2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