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創新作文 >

【實用】創新作文三篇

【實用】創新作文三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創新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創新作文 篇1

一、立足課本,解放思想

在作文指導課上,教師往往對學生作文的選材、立意、構思、語言等作過多的限制,甚至連文章分幾段,每段寫什麼內容都為學生預先設定好,學生能做的就是將這些條條框框填滿。筆者認為,在教學寫作知識時,教師應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選材上,幫助學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啟發學生的作文思路,寫出新穎獨特的文章來。

教材是作文教學的範文,教師應從教材入手,教會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這對於培養學生的寫作創造力至關重要。例如,蘇教版語文課本第十冊《月光啟蒙》中有這樣一句話:“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短短一句話把一個母親給孩子唱歌謠的情景呈現出來。

教師可藉此引發學生聯想其他的句子,學生們往往會説出各式各樣的情境,如母親的身影、房中的燈光、窗外的夜景等。這樣訓練,解放了學生的思想,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留心生活,捕捉新意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教師要教育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感受、勤于思考。例如,筆者在教學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莫泊桑拜師》時提問學生:“同樣是觀察馬車,福樓拜與莫泊桑得到的結果為什麼相差那麼遠?”接着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文中句子“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的含義,讓學生留心生活、仔細觀察,形成自己對生活獨特的體驗,從生活中捕捉新奇有趣的事物,發現新鮮的寫作題材。

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勤寫多練,及時把自己的新發現和新感想記錄下來,從而寫出有個性、有創意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這裏所説的“新”是指學生眼裏的“新”,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見聞相對而言比較少,他們眼裏的“新”對於教師來説或許司空見慣,毫無新意,然而只要切切實實是學生的新發現、新見解,教師都應該給予肯定、加以鼓

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否定學生的“新意”。例如在“寫自己的一次新發現”的作文訓練中,有的學生寫自己發現新版50元人民幣右上角的印花中有“50”字樣,有的學生寫自己發現了貓會爬樹,有的學生寫發現了狗會游泳等。這些發現充滿了童真童趣,教師應該給予肯定,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三、激活想象,大膽創新

作文訓練中的想象作文有看圖作文、串詞編故事、聽音想象作文、寫未來的事情、續編故事等,這些類型的作文有利於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為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揮想象,多寫此類作文,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例如人教版語文教材第十冊《積累運用六》的作文要求是寫自己想發明的東西,學生髮揮創造性想象,寫出了可摺疊、分層的輕便摺疊橋、可自動報警的防盜錢包、可預防和治療疾病的衣服……學生把創新思維投入到寫作當中,寫作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創新作文 篇2

每個人年少時候都有夢,我也一樣,以前好像做很多的事情,腦子一天也會有很多想法,老想創新。漸漸的,我懂得了,這個世界跟我們想像中是不一樣的。不能胡來的。

創新不是目的,常常創新卻是會讓我們摔得很慘,那一個個想法是一道道一條條彎路。

下午有個線下的朋友又打電話問我,問我最近還有什麼好的項目沒?我直接説沒。

因為我給他至少10個項目了,電話至少聯繫了幾十次,每次他都答應我,一定百分百聽話,不亂改,可是每次都給改了。搞得我到最後真的看到他的電話都害怕了。

因為只要做好其中一個,早可以起來了。

即使堅持其中一個的10%,長久堅持,以10倍時間堅持,也肯定跟別人一樣收穫。

想着以前有個女孩子,我們玩得很好,很經常聊。

後面她買衣服都會問我,哪件好看,她就買哪件。結果我説了,她卻是不買了。

又去繼續挑。

我們在很多的時候,其實都是這樣子的,常常想着別人給我們建議,問別人要怎麼做,但是我們自己卻是創新了,搞到最後大家都是鬱悶的,我們沒做起來,也沒聽他們意見

搞到最後,基本都是四分五裂了。事業失敗,朋友也都沒了。

但是他的終究源頭是創新了。假如沒創新,很多的彎路就不需要去走了,大家也開心。

在我很早的時候,我也會這樣子的。雖然自己很窮,但是仍然覺得自己牛。

但是摔倒之後,我知道要反着來。不然就不問,要問,就要100%相信別人,100%執行。

在阿里上也是這樣子,所以一直以來我也只混2個小論壇,但是卻都可以還行。

想着別人一天混着,一天想着新的方法的,基本2天都沒了影。

當然,更多的時候,是他們自己被自己內心也誘惑了,跟其他的無關。

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羣裏經常會有人問,我做這個項目行不行,大家幫分析下。一般不用分析的。因為一般這樣子的人只是過嘴癮,不會去做的。會做的人,早就偷偷去做。

所以這樣子的人,你怎麼幫他多沒用,再好的計劃,給他,他也不會去做。

因為他自己知道別人怎麼做,他只是想找更近的路而已,而世界上是沒有近路的。

還有一個就是會稍微做下,但是往往卻是大創新,用他自己的思路來做我們的東西。

你告訴他,你要這麼做,這麼做,三個月半年都幫他分析好了,結果他卻全部變了。

比如你説,一定要做10個項目,他其他的9個全部不會去做。只選擇一個最簡單的,稍微搞那麼一下。完了。基本都是沒起來的機會。而且他肯定還會找很多的自己思路的。

所以這樣子的人往往會把指導他的那個人都給拖下去的。把他拖進衚衕,出不來。

所以,對於下午的這個朋友,我最怕了,別人都行,他不行,你不能説。當然他自己最後也都沒搞起來了。因為是他的性格決定的。而且現在也都沒朋友會理他,都怕呢。

所以,以前的那個女孩子最後我也沒跟他玩了,因為他問了也不相信我,所以不管了。

想到這個,我想着,其實很多的時候真的不是別人的問題,是我們自己想太多了。假如我們能單純一點,再單純一點,很多的東西都可以做得很好的。為什麼要創新呢。

沒結果的創新又有什麼意義呢?能提高生產力的創新才是真的創新。

比如我的朋友假如能按我的100%去做,先做個3個月再説,我相信,現在的他肯定再也不是現在的他了。那個女孩子也一樣,假如她問我的衣服,她都買,或者説,100次也只問一次,但是問的那次,也是直接的去買,也許只有一次,但是我也會開心的跳起來。

開酒吧的朋友,在開酒吧前,至少試了100多了行業。老想創新。

團購網還沒出來的時候,就搞了個建材團購。阿里還沒實地認證的時候,他就建一個網站説要把實體的店面拿到網絡上,因為他説,沒有店面,大家不太容易相信。

很多很多,他就想着要創新,從來沒想着要賺錢,結果完了。

後面有次,我開了一個我羣里人阿里的旺鋪給他看,我説,單這個阿里旺鋪,一年純利至少可以100萬,而且我一直都分析給他聽。他聽完了,人都軟了。

為什麼呢,因為他創業3年,從來沒進賬,房子都賣了,準備去打工了。

當然後面他聽到的'話不是我上面説的那句,那句話的原話是,微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比如比別人效率搞,比如比別人成本更小,比如比別人銷售更多,這些才是真正的創業。

我總結説是,能提高生產力的創新是真正的創新。

按我經常講的話講,有結果就行,其他的儘量不要去多折騰。

也許在我們的腦子裏,我們也都會看到。應該是先模仿,再創新。

但是很多的人就是把順序給搞反了,先創新,再模仿,所以也在失敗的路上越走越遠。

想當年華為很能創新,結果創新出來的東西市場上都賣不出去,沒人要。

後面去IBM參觀,他知道了,創新越少,效果越好。所以永遠只創新3%,比如換條繩子,比如手感更好。比如顏色換下,更顯眼,比如增加了手電筒。

並且他們內部規定,誰創新的越多,加的分越少,得批評;誰創新的少,就大力宣傳。

經常看三國,曹操也是微創新高手。

他自己不説怎麼做,問別人怎麼做。只是別人説派20萬兵時,他説不要,至少50萬。

想打劉備,別人説,不用打,久了會跟窩裏反。他説,好,而且要加點,拿點錢加加火。

那個開酒吧的朋友,現在總算懂得真的創新了,但是他説,他一輩子就開酒吧了。

因為他的酒吧,也有了很多的微創新。

比如,大家都是正常,就他搞真空,比如,大家去了都是要篩子喝酒,他的機器裏安裝了軟件,不用搖,有很多的玩法,而且連罰酒的數量都寫清楚了。他賺得超級多了。

經常我們都看到了那些模仿的人都做得很好,也看到創新成功的人被別人模仿了。

他們自己教了學費,也為後來人鋪了道路。

所以,還能不創新的時候,我們就少創新咯。我們要追求的該是少走彎路,多賺錢。

一步一腳印,走得踏實了,也才有辦法創新。沒基礎,創新只能是空中閣樓。

只有有結果的創新才是真的創新,創新只是形式,有結果了,才是真正的厲害。

創新作文 篇3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創新,也是如此,但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能創新,同樣,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能成功。

山寨,國人深知也深為討厭的存在,但是我們卻不能一概抹殺其存在,因為也有那麼一些人通過模仿,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然後做好自己最終超越自己然後讓其不在被上山寨的罵名,做種成為完美的自己。所以,創新從模仿中來。

洋務運動,史學家們眼中的封建主義失敗自救運動,但是這真的一無是處嗎?不,不是的,至少他為後來的辛亥革命留下的工業的基礎,同時正因為打不過外國人,才讓當時的人發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是的,他們明白模仿你,然後超越你,這!才是他們想要的,可惜因為國情而未能成功。但,那也只是因為國情,至少方法是沒錯的。所以,創新從模仿中來。

新中國成立,革命的老前輩們學習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模仿着蘇聯,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通過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步一步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最終,打造出了這隻屬於全天下華人的,強大的,美麗的,中國!所以蘇聯不在了,我們卻還在,只因我們模仿,切不斷超越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只因那一句口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以,創新從模仿中來。

文章,同樣是這個道理,雖然一味模仿不可能有好的文章,但是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有好的文章的思路,就有好的文筆,這些,都是靠練習換來的,剛開始學文章是可以模仿的,這能更快將你帶入這個文學的世界,為未來的自己打造良好的基礎,“取其淨化,去其糟粕”説的,便是這個道理。再者,即使是模仿,但如果沒有自己的所思所感那也是不行的,而且,過度的模仿也會迷失自己,讓自己邊城傀儡一般的存在,失去原來的自我,這也是不行的;但同樣,如果把握適度,去同學間互相模仿,超越對方,然後寫出真正的自己的文章,最終與同學共同成長,這不也是很好的嗎?所以,創新來自模仿。

但是,模仿也不是隻有好處的,就和寫文章過度模仿迷失自我一樣,在別的方面過度模仿也有諸多的不良方面。正如那句話所説的一樣“所有東西都得有個度”,模仿也是如此,而其中的度量,需要每位同學自己把握,需要每位同學心中的那桿秤。模仿,也不是萬能。

冰出於水而寒於水,模仿,然後超越,所以,創新來自模仿。

標籤: 三篇 創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chuangxinzuowen/mj3o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