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創新作文 >

【實用】創新作文合集十篇

【實用】創新作文合集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創新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創新作文 篇1

小學五年級時,讀《西遊記》,似懂非懂,現在反覆讀已到了幾乎能背誦的程度,於是發現《西遊記》並不十分完美。當然,不可否認,《西遊記》是有它獨特魅力的。首先,人物刻畫非常成功,很有典型性;另外,想象豐富,誇張恰到好處,但是比起四大名著中其他三部卻略顯單調。

八十一難中的每一難似乎都只是唐僧被擄走,妖怪大多數是某個神仙的坐騎,最後都要請神仙出面救出唐僧,千篇一律。因此如果構思再新穎一些或許能為《西遊記》平添一些亮點。如,沙僧也可以被抓,妖怪可以有善有惡,諸如此類。如果當時吳承恩能想到創新,或許我們今天看到的《西遊記》會更吸引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創新,學會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這樣便會有新的見解與收穫。

小學時學的《烏鴉喝水》,我現在還記憶猶新,講的是小烏鴉記得前人在瓶子裏放石子喝到水的經驗,也在井裏放石子,妄想喝到水。於是,我幫它想了一個辦法:用吸管喝。我的作文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的讚賞,但不久報刊上出現了一篇《新編烏鴉喝水》,和我的作文構思驚人的相似!

儘管被冠以抄襲的惡名,但我的心中仍會湧起莫名的欣喜。只因為有這樣一個創新,並且被報社認可,雖然那不是我的名字,但我相信我就是它的原創!我第一次知道了“創新”的價值。

創新思維是人共有的,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就會有所創新!

小時候做風車,沒有鐵絲,就用牙籤代替。看到電視裏用雞蛋殼做燭台,看着那搖曳的燭火,心中也生出了很多奇妙的小火苗,因為燭火裏有創新,它和你的思想擦出雖小卻無比明亮的火花。

創新能讓你更瞭解世界,更多地感受到世界的奇妙。

創新作文 篇2

一段時間以來,作文教學困擾着語文課堂:學生才思枯竭,怕寫作文;老師翻閲千篇一律的作文,索然無味,作文教學走進了一個死衚衕。究其原因,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寫作公式化、簡單化,從而造成學生思維土壤的沙漠化。這種僵死的教學模式泯滅了學生靈感的火花,扼殺了學生思維的活力,失去了作文教學的本來面目。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提高民族的創新水平對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文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已經成了作文教學必由之路。

時光如流水,轉眼我校 “創新作文”課題研究已有兩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各位課題研究教師積極投身教學研究工作,逐漸摸着了一些如何讓學生的作文活起來,新起來的門道,現將本人兩年的實驗工作進行階段小結。

一、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

更新教育觀念是教育科研的首要條件,也是課題研究的關鍵。因此,我特別注重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課題組實驗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學科研能力。課題開題伊始,我定期參加課題組教師學習總課題組的蒐集到的關於創新作文教學的最新資料、新課程標準與課題相關的文章,觀看教學錄像,通過學習,轉變了觀念。此外,我們還要求課題組成員自學業務理論,在課題組集中學習時進行交流,以達到資源共享,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積極參與課題教研,提高業務。

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師的業務素養,學校採取了“走出去,請進來”的措施。兩年來,通過傾聽外出學習老師的報告,我不斷汲取新鮮血液,為課題實驗尋找理論依據。另外,我還積極參加在本校和兄弟學校二中組織的課題研討,聽了一些質量較高的創新作文觀摩課。每個學年,我都精心準備,上一節創新作文匯報課,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達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研能力的目的。

三、認真做好“五個一”工作。

為提高老師教學教研能力,學校課題組要求每位實驗教師每個學期上一節研討課,交一份優秀作文課教案(或案例)、一份教學反思、寫一份實驗工作總結、寫一篇論文。本人每個學期都能積極完成,其中,論文《觀察與寫好記敍文同行》、《調動多種感官,增強作文能力》獲全國一等獎、《寫活人物,細處傳神》獲全國二等獎。彙報課《告別童年》得到校領導與同事一致好評。

創新作文 篇3

創新思維是思維活動的最高形式,是最活躍、最生動、最富有生命力的。陶行知説:“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創造力是沒法教學的,但創造力是可以喚醒和激發的。創造力的開發和培養必須藉助一定的載體及渠道加以實施,而課堂便是培養創新素質的“主渠道”,寓創新素質於課堂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的發現和創新的情感,讓學生親歷探索的過程,體驗發現、創新的樂趣。

如果説上列這段話是針對傳統教學中由教師主觀指令,主宰課堂,使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缺乏再學習的能力和鮮明個性的展現機會;使學生缺乏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而言的,無人有異議。但我們須警惕事情一旦超過了限度,那就有違我們的初衷了。

首先讓我們進入課堂中,去看看我們教師是怎樣引導學生自主創新的吧。我曾多次從有關教學雜誌上讀到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教學論文,其中不乏以教學《狼和小羊》一課為例,這也許已成為了“經典”了吧。其中介紹到:讓學生思考狼向小羊撲過去之後結果怎樣了?因為課文寫到此就打住了。雖然文中沒有直接挑明,但亦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圖很明顯:狼把小羊吃掉了。然而,因為畢竟沒有直接寫出結果,出現了空白,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因此,當教師提出填補空白,學生立刻積極“創新”:有的説,恰巧獵人來了,開了一槍,狼斃命;有的説,狼惡狠狠地撲過來,小羊一閃,狼冷不防,一頭碰在小羊身後的一塊大石頭上,一命歸西;有的説,小羊巧妙周旋,把狼引進了陷阱裏;還有的説,狼用力過猛,撲到小羊身後的河裏淹死了等等。

這樣的回答顯然脱離了故事本身所寄寓的涵義。雖然小學生們個個充滿善意的“創新”,教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這不僅賦予了故事發展的多樣性,並豐富了故事的內涵。然而這背離了作者的創作本意。對類似這樣的“創新思維”的鼓勵,我們經常可以見到。

在教學《司馬光》一課時,老師這麼問:如果司馬光不去砸缸,你還能想出什麼好辦法能救出落水兒童嗎?於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討論,不一會,還真的想出了不少辦法。有的説,可以找一根長竹竿把落水兒童拉出來;有的説,可以叫住在場的小朋友,一齊推倒水缸;還有的説,可以拋給落水兒童一個救生圈;更有學生提出,可以迅速調一駕直升飛機把落水兒童吊起來——類似的説法還有很多。而同樣在教《曹衝稱象》時教師則要求學生想出與曹衝不同的稱法;教《烏鴉喝水》,那就要學生想出新點子,讓烏鴉儘快喝到瓶子裏的水。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往往大家讚賞:你説得真好!你真聰明!你的辦法真是巧妙!你的想象真是豐富!此類種種,在教學中頻頻出現,這好象成為了一種流行,一種趨勢。於是有的老師採用“拿來主義”,就在課堂上讓學生這麼去創新,孩子們天真的“奇思妙想”也常能博得一些掌聲,學生看似個個積極思考,發言踴躍,課堂也很熱鬧,但課後再去想想,卻發現並未取得意料中的效果,學生有時連課文都讀得嗑嗑巴巴,還有些字詞仍不解其意。

姑且不論這些問題的質量,就其訓練創新思維的方法而言,單一而乏味,何來創新之意?細細想來,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這真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嗎?其實不然,這種流於形式的做法其實是不可取的。

就拿上文提到的“司馬光砸缸”為例吧。文中,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怎麼讓掉入水中的兒童得救。歸納來説,救人的方法不外乎“使人離開水”和“使水離開人”兩種。“使人離開水”是我們常規思維方式所採取的方法。而文中司馬光所用的“破缸”放水救人的方法已經是一種跳出常規的思維方式了,已經是極大的創新了。如果再要求學生“創新”,學生要不就是模仿司馬光的做法,如提出喊住小夥伴一起放水,且不説能否推得動那口大水缸,即使這種方法有可行性,也只不過是變“砸”為“推”罷了,兩者在思維方式上根本沒有本質的區別,沒有新意可言;要麼是重又回到常規舊路上去了,例如“竹竿拉出水”“救生圈救人”這些想法僅僅是在形式上玩玩花樣,並不見得比原文的辦法更高明。課堂看起來很熱鬧,而實際上卻是“換湯不換藥”,同樣是毫無新意,也無價值可言。教師在引導學生創新的時候,的確是想致力於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精神,但切不可使學生以為創新就是簡單的“標新立異”,尤其是如此輕率地肯定學生,讓學生盲目地滿足停留在創新的淺層次上,實際上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反而是無益的!

反思一下,這和許多不良現象一樣,都是形式主義的結果。這種“創新”,只怕與真正的“創新”目標南轅北轍。我們不能用一種傾向掩蓋或取代另一種傾向,重蹈“一哄而起”“一鬨而散”的覆轍。其實對於一個真正的教育者來説,面對“創新”,潛心學習,廣泛吸納他人的先進理念,同時不斷去實踐、探究、反思和提高,而不會人云亦云地機械照搬他人的現成經驗。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依據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依據教材,從教材中尋找訓練點,以讀為本,設計有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的開放型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靈活性、多向性、發散性、創造性的思維。

創新作文 篇4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訓練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把自己的知識、體驗、情感外化的一種表現,是學生知識重組、創新的過程。因此,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沃土。新頒佈的《語文課程標準》特別重視鼓勵自由表達,放開種種束縛,在寫作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針對當今的作文教學狀況,

如何引導學生的作文力求別具一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

一、利用想象,獲取靈感。

當前,學生的作文模式化嚴重。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學生缺少想像力,特別是缺少創造想象力。寫作文,僅寫自己觀察到的,往往使人覺得有骨無肉。“想象是作文的翅膀”,作文離不開想象。想象能夠把記憶中的表象加以改造組合創造出新形象,可以使作者文思泉湧,浮想聯翩,使文章內容更充實,文章形式更多樣,文章的主題更深刻,思路更廣闊。沒有想象的文章,是乾癟無味的。因此,在作文訓練中,充分利用思維的形象性,引導學生大膽創新、大膽想象,以此來指導作文。

比如在啟發學生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多提幾個“這像什麼呢?”,“看着這些,眼前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呢?”等問題。促使學生從實際的事物出發,由此及彼,塑造形象展開合理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有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滿樹的桃花開了,啊!這可太美麗了!完全是用香花組成的桃樹,一朵朵花就像一朵朵小火苗,在綠葉中,像顆顆閃閃發亮的紅星星。”這些描寫小作者有重點地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合理想象,使讀者身臨其境,如見其景,這無不顯示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指導學生作文時,必須讓學生掌握這些規律才能寫出有靈氣的好文章,才能培養自己的想象能力,創新想象的翅翼才能在廣闊的生活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才能達到廣闊的作文境界。

二、善於觀察,發展思維。

要善於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生活,從生活中捕捉靈感,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世界上沒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的根底厚了,想象與聯想才有起飛的基地。很難想象,一個生活經驗貧乏的人,能寫出充滿活力的文章來。對此,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應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提倡他們寫觀察日記,留心各種各樣的事物和社會現象,做到觸類旁通,由此及彼,從而拓展視野,獲取豐富感人的生活素材。有了豐厚的生活根基,寫文章時就不會文思枯竭,無從下筆了。學生作文材料經常讓人似曾相識:總是下雨媽媽送傘、老師給我補課、幫助孤寡老奶奶等等。這是不注意取材的創新,思維侷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生活日新月異、豐富多彩,只要用心觀察、留意,“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上所見所聞均可入作文。事物的多樣性決定了材料的千變萬化。家務勞動、校園活動、走親訪友、興趣愛好都是寫作的好材料。我們引導學生先學幹一件不同尋常的家務活,然後寫《記一次家務勞動》,材料果然新穎、鮮活多了。

三、方式多樣,培養能力。

陳舊老套的作文題是束縛學生創新思維的枷鎖、也是讓學生感到作文無話可説的禍根。要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因此,作文命題中,要注重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寫作的熱情,命題從形式到內容都力求新穎、有趣,如:《我們班的新鮮事》、《我當上了小老師》、《假如我是校長》、《異想大開》、《我是小小設計師》等題目,來自學生“生活近區”.自然有興趣,也樂於寫。我還時時讓學生參與到命題作中來,如出一組有內在聯繫的題,讓學生自由的選擇,或請學生依作文要求,自擬題目,將作文命題補充完整再作文。學生突破常規思維束縛,自由、快樂地作文,作文中獨特的創新見解也躍然紙上。

除了作文命題,作文形式也力求多樣化,片斷作文,作文填空,連詞口頭作文、想象作文、編寫電視劇等多種形式的作文,使學生如同遊戲,興趣盎然。心理學認為:“當一個學生對某種學習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去進行學習,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又説:“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因此,“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成為學生作文時追求的一種境界。

教給學生思維方法。訓練小學生思維,需要老師的引導。在引導過程中,讓學生探索以小見大。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思維方式。為加強思維方法的訓練,或結合課文、或結合範文,或結合學生生活實例,讓學生觸景生情,觸類旁通,聯想思考。這樣長期注重思維訓練,學生認識水平明顯提高,並學會了運用逆向思維。多向思維、外向思維等多種方法作文,寫出的作文別出心裁、意想不到、耳日一新,如:《樓房高了,藍天少了》、《我與凡卡比童年》、《“三國”卡熱潮》等作文,充滿童趣,又散發出理性思維的光芒。

利用活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作文教學應當把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放在首位,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可以滲透到活動中去,如欣賞音樂作文,利用學生在音樂課中學到的節奏、旋律等知識,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欣賞和分析,體會樂曲的情感和意境,產生興鳴,再進行形象思維,在頭腦中構思創造出

四、注意評價,培養人格

要注意作文評價的開放,作文評價不能只有唯一的模式,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可以説、充滿激情的鼓勵,是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的火種,這也是我們在作文評價中必須做到的。比如,拿眾所周知的一個常識性問題“雪化了變成什麼?”來説,如果按照思維的定勢來回答,答案自然是“水”。如果有一個學生説“變成春天”,我們千萬不能大驚小怪,要滿懷激情地鼓勵他説得好。試想,如果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他的腦海中能近閃出這樣一個奇妙而充滿詩情的意象麼?作文評價中,我們有的教師在不知不覺中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如有的老師將“鋼筆在紙上蹭着癢”判作“荒誕”,將“老鼠撞到牆上,不省鼠事”斥為“生造”,這些評語無疑會給學生的創新思維潑上冷水,久而久之,會漸漸熄滅他們心頭的創造火種。要想讓我們的作文教學走出困境,真正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上這幾個方面是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應該做到的。

總而言之,將創新教育滲透到作文教學中,會讓我們的作文教學別有洞天,充滿盎然的生機。作為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努力做到,在學生寫作陷於困境時,要激發起他們興趣的火花,點燃火花以後,還要幫助他們燃起創新的火把,並使之越燒越旺,從而真正提高寫作水平。陶行之先生説:“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的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之工作。”對於新時期的每位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學中都要努力為學生架起創作思維的橋樑,使學生的作文從小就有一個獨特的創新見解躍然紙上。

創新作文 篇5

葛朗台在天使的引領之下,來到了上帝的面前,接受最後的審判: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一到上帝的眼前,葛朗台老頭就迫不及待地跪下,雙手合掌,央求上帝:“仁慈的主啊,可憐可憐我這個老頭子吧,請讓我到天堂吧。我是那麼地信仰您,尊敬您,也無時無刻不憧憬去天……”

“你帶來了什麼?”上帝顯然有些不耐煩了。

葛朗台一驚:沒想到上帝這兒也興這個!他慌忙掏出一把金銀珠寶,自己還留了幾個在衣袋裏,捧到上帝面前:“您收下,這是我小小心意,請您把我派到天堂吧,我是那麼……”

正説着,只見上帝衣袖一揮,眼前的珠寶全化為雲煙飄散,葛朗台傻眼了。

“你還有什麼?”上帝又問。

“我……我還有錢。”葛朗台慌忙又摸,這下他真傻了,衣袋裏什麼也沒有了。

“錢財為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你帶來的只是過眼雲煙,你沒有一點實際的東西嗎?”上帝準備拿出地獄通行證。

“我還有,還有,我有才學,我機敏,我是個賺錢的好手。”葛朗台幾乎要哭了。

上帝冷笑一聲:“哼哼!這些人地獄裏多的是。你沒有通往天堂的證明,去地獄吧!”

葛朗台一屁股坐在地上,面如土色。

這時,卡西莫多也被帶來了,他面帶微笑,臉上洋溢着生前幸福的微笑。

“你有什麼?”上帝問。

“除了誠信,我一無所有,尊敬的上帝,您看着辦吧!”卡西莫多回答得很坦然。

上帝一揮衣袖,卡西莫多立即身着清白的衣服,頭上懸着一隻光環,駝背也直了,宛然成了一位天使。

“去吧,你的天堂在等着你。”上帝笑着對他説。隨後卡西莫多消失在天宇間,去他的極樂淨土了。

“為什麼,他那麼醜,又駝背又傻,而且沒有錢和榮譽,他沒有資格上天堂!”

葛朗台跳了起來。

“可他有誠信,這是永恆不變的靈魂。健康、美貌是天生的;機敏和才學是培養的,他可以永存人世間。金錢和榮譽是虛幻的,死後一切歸為塵土。你現在一無所有,只能去地獄!”

葛朗台徹底服了,他發誓下輩子要以誠信為人生目標。

文章避實就虛,未寫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而憑自己的'豐富想像,把兩個世界文學長廊中的著名人物形象放在一起寫,卡西莫多因一生誠信而上了天堂,守財奴葛朗台卻因一生缺乏誠信而下了地獄。最後借上帝之口揭示了“誠信是永恆不變的靈魂”這一深刻的主題。

創新作文 篇6

第四招:巧妙的展示知識面(該驕傲時就驕傲)

我曾讓好幾屆學生寫過同一個作文題目《我與書》,一些同學只是平淡的交代了與書結識的過程,一些同學則開書單,只有很少的同學知道巧妙地展示自己的知識面。以下是兩個精彩的例子:

——14歲的我愛讀書。不知何時,兒時的嬉笑已成了回憶。當有些人沉溺於網吧,有些人熱衷於神聊,日暮燈下,我卻端坐捧讀,為屈原壯志難酬扼腕不平,為朱自清的樸實自然感動不已,駐足雨果的巴黎聖母院,跟着三毛迷路在撒哈拉沙漠,聽張愛玲講那30年代的舊上海的往事,我總會有陶醉之情,久久不願暫別,直至夜闌人靜。

——在那裏,我傾聽“曠野的呼聲”、“喧譁與騷動”,看見“伊豆的舞女”,感受“百年孤獨”。

這樣總比“我看過屈原朱自清雨果三毛張愛玲曠野的呼聲喧譁與騷動伊豆的舞女百年孤獨”這樣寫有文采吧?

再如:

為了表達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有的學生用了這樣一組句子:

我愛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

我愛那“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的泰山極頂;

我愛那“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九曲;

我愛那“兩岸猿聲啼不住”的長江三峽;

我愛那“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古樸塞北;

我愛那“日出江花紅勝火”的秀麗江南。

這組句子除了排比之外,還使用了“引用”、“對仗”等修辭手法,列舉祖國的名山大川,寫的具體形象,氣勢磅礴,很有文采。有的學生就不善於運用修辭,只是平平淡淡的寫:“我喜歡祖國的大好河山,比如黃河長江,還有泰山廬山等等”。同樣的意思,但表達方式不同,給讀者的感受和信息也就大有差別。

還如,《讀魯迅》

………可我既不解《故事新編》與《朝花夕拾》的強烈反差,也疑惑於《野草》的隱晦。夏瑜墳上的花環,狂人病癒前的呼喊,抑或是手持投槍的戰士,人鬼相爭的地獄,於我都難以理喻。《華蓋集》的首篇《咬文嚼字》已令我不解;《三閒集》中長篇大論式批評創造社的文字,卻使我從疑惑走向厭煩。讀他關於文字改革的提議,使我產生對他的不信任;聽他對於起義農民的評價,益使我對他懷疑。……

這些語言,巧妙地把自己讀過的魯迅的作品,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恰倒好處運用到文章當中去,既厚實了文章的底藴,又有力地表現了主題,形成了極具文采的語言。這總比“我看過魯迅的XXXXXX書”這樣寫生動吧?

創新作文 篇7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在這個時候,回眸中國一路走來的歷程,還是很有意義的。

當中國還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主義兩座大山壓迫,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時候,以孫中山為領導的反帝反封建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他們在借鑑外國革命的基礎上,力主中國革命有所超越,以摒除外國資本主義初期帶來的弊端。雖然他們的革命沒有完全勝利,但這種打破思想桎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想,這是我們應該繼承的。不管是民主革命,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亦或是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觀,都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出來的。也正是因為這種精神的繼承和創新,中國共產黨才會成立,才能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

時至今日,在中國正在不斷向前邁進的同時,學習各種國學經典,又成為一股新的文化熱潮。重要的是,在這些國學經典中,我們要學些什麼,我們要繼承什麼,我們要發揚什麼,我們要創新什麼。很多國學經典是不變的真理,但在這些國學經典中,也不鮮有不適合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的。對於國學經典的學習,我們應該抱有一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而不是生搬硬套。對於學習經典,重要的不是學,而是用。弟子規、三字經張口便是,生活中卻絲毫未見,這樣的學習又有什麼意義?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但你也要會在生活中用到。滿腦袋之乎者也,滿嘴的仁義道德,到頭來未見真才實學,不得不説是十分可笑的。當繼承已經成為一個問題的時候,如何創新更是無從談起。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就是因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體現。當經典走進生活,創新便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了。

繼承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沒有繼承,創新無從談起;沒有創新,繼承也不過爾爾。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繼承和創新,正是我們前進的路標和源源不斷的動力。

創新作文 篇8

“碧艾香滿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長眠於大地的詩人啊,你是否也預料到現今端午的荒涼呢?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樣光耀後世,他的清高不願與世皆濁的精神在歲月的長河中漸漸湮沒了,不少人開始不斷追求物質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燈紅酒綠中浪費青春,在紙醉金迷中虛度年華,又有多少人解《離騷》之苦,又有多少人會屈原之意?端午節的背後成了是人們玩樂的假期,其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傳承早已消彌殆盡,有的只不過是閒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在漫漫華夏幾千年文化中,中國文化的傳承竟也會斷流,是文化的缺失嗎?沒錯,先是端午節被韓國申遺,主權受辱;接着清明時節議紛紛,國人庸俗,難道還要讓中國的文化從此消失嗎?雖説早將傳統節日定為國假,但對其重視程度卻僅僅停留在物質之上,文化的缺失尤為重要。清明節的接踵不正是人們庸俗的體現嗎?親人在世時無暇多盡孝心,天人相隔後,花費無謂的錢財,對逝者價值何在?掩藏背後的不正是拜金主義、攀比之風嗎?更讓人心痛的是,造別墅,造名車後又掀起了紙糊蘋果成祭品的潮流,這些都折射出了社會的病態,難道不正與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馳,難道還想再上演一次悲劇嗎?

文化的傳承早已刻不容緩,對文化的關心與重視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創新,去培育。當然,創新是以文化內涵為基礎,像紙糊蘋果成祭品,這種行為萬萬不可取,這種所謂的創新更要嚴厲地打擊。其實韓國能夠成功申報江陵端午節成聯合國無形文化遺產,其背後也對它進行了很多的創造性發揮,將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斷地拓展,為國人所吸收接納,相比之下的我們難道不該慚愧嗎?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愛護自己的文化,當他人成功申遺時再去爭執,一切又有何意義,難道不覺得羞愧嗎?難道我們不該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嗎?難道還要讓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都被他國搶去嗎?不!對自己的文化我們要去繼承,但同樣我們也要創新,將現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義傳承下去,這才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文化。

我相信,不,我堅信,中國的文化在不斷地傳承與創新中,定會在歷史的蒼穹中綻放光輝,睡在水中的屈原也會會心一笑吧!

創新作文 篇9

美術老師每次上美術課的時候,都會説一句話“畫畫時不要按照書上的畫”我不明白,書上畫的不都是很好嗎?為什麼不讓按照書上的來畫呢?放學後,我來到美術老師的辦公室,我問老師:“老師,美術書上的畫都畫的很好,為什麼不讓同學們照着畫呢?”美術老師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齊白石,本是一個木匠,自學畫畫成為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已經取得成功的齊白石並不滿意,而是繼續努力。齊白石60歲以後的畫,明顯比以前畫的好,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80歲以後,他的畫風再度改變。據説,齊白石一生,曾五變畫風,正因為齊白石在成功後仍然不休息,繼續創新,所以他的晚年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

聽了這個故事以後,我覺悟了,想到一個名言可以來形容這個故事“要成長,你必須要獨創才行”説這句話的人是歌德,我感覺説的特別對,如果説一個人不懂得創新,那麼你就不在這個行業取得成功,就像我們的美術課上,如果大家都照着書上的畫,大家的作品都是一樣的,沒有創新,每個人都不會出類拔萃,大家要發揮自己的想象,才能畫出好的作品,再比如在表演的時候,你講了一個笑話,大家都笑的直不起腰了,第二個人上去講的時候依然是這個笑話,大家還會再笑嗎?當然就不會了,這個節目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我們要有創新精神,這樣才能成長,才能進步,——要成長,你必須要創新才行。

創新作文 篇10

戲劇家莎士比亞説過:“推陳出新,是我的無上訣竅”,的確,這是一個需要創新的時代。

為什麼需要創新?給大家舉個例子——諾基亞,曾經的手機業界王者,就是因為沒有跟緊時代的潮流,依然繼續研發老款手機,導致最後被幾大新興手機集團追平並反超,再舉個例子,為什麼清朝會滅亡?就是因為他們推崇原始的大刀、長矛、弓箭,把明朝的先進火器打入冷宮,因循守舊,不創新,不嘗試,導致喪權辱國。如果沒有創新,現在人們三伏天裏只能汗流浹背;如果沒有創新,人們現在出行還在用腳掌丈量大地;如果沒有創新,可以試想一下——我們還在茹毛飲血;如果沒有創新,就沒有今天繁華的世界……

世間萬物都在不斷的變化,不知道變通,不學會創造,終究會被淘汰和消滅,只有緊跟事物的發展,不斷地嘗試、創新,才會適應社會的變化,才會引領時代的進步,大到一國,小到一人,皆是如此。

因為創新,我們才有了共享單車;因為創新,我們才有了C919;因為創新,我們才有了網購;因為創新,我們才有了“新四大發明”;因為創新,我們才有了微信、QQ、百度;因為創新,我們才有了載人登月計劃;因為創新,我們才有可能探一探太陽系,甚至銀河系;因為創新,“火星移民計劃”才不是紙上談兵……

這個世界將由我們來改變,而改變的根本——就是創新。

標籤: 十篇 創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chuangxinzuowen/kqzqd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