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創新作文 >

有關創新能力作文7篇

有關創新能力作文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創新能力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創新能力作文7篇

創新能力作文 篇1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學生語言能力、知識水平、思想素質、思維習慣等的綜合反映,但是大部分學生談文色變,無話可説,無文可作,只能東拼西湊,勉強成文。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礎薄弱、缺乏興趣、見聞不廣、缺少生活積累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我認為是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沒有找準抓手。此文試就作文教學中如何以創新能力為抓手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談點看法。

一、以培養學生作文創新意識為抓手,打破常規思維定勢

思維是作文的催化劑,選材、立意、佈局、謀篇都離不開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參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打破常規思維定勢,使其思維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擴散,培養學生作文的創新意識。

心理學認為:“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力求作文形式的多樣化,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可採用全命題、半命題、命題加提示和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片斷作文、作文填空、口頭作文、想象作文、續寫課文結尾、編寫劇本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感到作文如同遊戲,興趣盎然。

二、以夯實學生作文創新基礎為抓手,豐富學生的寫作題材

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是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新穎別緻的好作文的。要使學生在作文中有話可説、有事可敍、有情可抒,指導學生髮掘收集寫作題材十分重要。

1、廣泛閲讀,積累寫作素材。廣泛閲讀是學生作文創新的基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不言而喻,廣泛閲讀與作文創新密不可分。閲讀可以有多種途徑:

①閲讀課文,教師要精心設計閲讀方案,結合課文,適當補充課外讀物。

②閲讀報刊,許多報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是學生創新作文的材料寶庫。學生在廣泛閲讀中,從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詩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精華,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彙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過閲讀,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2、開闢第二課堂,拓展作文課堂外延。新的語文課程理念強調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作文教學也不例外。第二課堂中可利用黑板報、宣傳欄開闢作文專欄,介紹作文寫作知識、技能、技巧,成立作文興趣小組,確立創作方向,舉辦作文故事、作文專題講座,向校廣播站投稿、辦班級學習報等形式,為學生敞開一片廣闊自由的寫作天地。

學生在第二課堂的滋潤下,會煥發出滿腔的激情,激發出創新的慾望。同時教師要讓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地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培養興趣、激活思維、開闊視野。學生在生活中創新作文,在作文中書寫生活,提高了作文創新活力。

三、以激發學生作文創新激情為抓手,創設寬鬆的寫作氛圍

教師要善於營造一個民主寬鬆、愉快生動的寫作氛圍,不要隨意否定或扼殺學生某些個性化的思想,讓學生用其稚嫩的文字敍寫自己熟悉的生活,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坦率地表達出對自我、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和感悟。

1、優化作文寫作環境。在作文課上要創設出一種民主、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與學習氣氛,允許學生大膽設想、敢於質疑,鼓勵他們求異思維,鼓勵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交流。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提筆寫作,大部分同學都有話可説,且語言流暢,這時就會出現大批優秀的習作。

2、給予學生“自由”,鼓勵創新式的表達。以往強行命題、框死文體、規定寫法、限定字數、粗暴批改等現象背離了寫作內在的“自由創造”規律,是不可取的。只有給予學生寫作“自由”,才能使他們潛在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得到充分的釋放,才能使作文教學與創新教育接軌。

四、以提高學生作文創新質量為抓手,優化作文評改方式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對於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指導學生找出作文中的優缺點,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作文質量和寫作水平。“學生作文教師改”的傳統模式,永遠讓學生處於被動地位,並不能真正養成學生寫作文和改作文的能力。

1、用肯定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寫出的作文對他而言,都是最高水平的發揮,也希望得到肯定性評價。語句不通順、條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確等等裁判式的評語,會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要站在理解、尊重學生的角度,改變以往評改中教師作為説教者的形象,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耐心的心靈交流,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提高作文水平。

2、改變作文評改的方法,提高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評改能力是寫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評改能力的強弱是獨立寫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教師要教學生學會批改方法。作文批改中可採用自讀自改、師生共評、小組互評等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作文批改中的主體地位。這樣可以使他們轉換角色,誘發他們對作文評改的興趣,促使他們形成健康向上的成就動機,可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自信力,還可以促進他們相互間的交流,培養他們互相協作的精神。

在新課程的新導向下,只要我們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作文教學的抓手,採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學生的創新思維一定能激活,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必將別有洞天,充滿盎然的生機,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

創新能力作文 篇2

有創造力、有創新精神是21世紀人才最重要的品質。創造力是最好的能力。寫作作為一種精神勞動,具有顯而易見的創造性。沒有創新的作品,讀起來是老生常談,味如嚼蠟;具有創新精神的作品才會膾炙人口、引人入勝。搞創作就是搞創新之作,用作文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

那麼,我們如何進行這項工作呢?

一、破思維定勢,立創新意識

在美國的許多華人學者認為:中國學生學習刻苦,書本知識掌握得好,但動手能力差,創新精神不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歸根結底是由我們的教育思維習慣和長期形成的思維定勢造成的,因而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強的人能夠進行求異思維。求異思維要求作者在審題、立意、構思的過程中,突破常規思維的束縛,使思維沿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發散,得出新奇而較正確的結論。

二、加強學生思維品質培養,搞好創新

作文是思維的再現,一切作文訓練實質上就是思維訓練,最重要的是要加強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怎樣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呢?

1.養成逆向思維的習慣。

即從題目、內容要求的相反方向去思考,一反傳統做法,想出與之相對或相反的觀點。比如寫《靜靜的夜晚》這篇作文,如果從正面思考,是很難下筆的。夜晚靜靜的,萬籟俱寂,有什麼好寫的呢?但是如果能運用逆向審題,眼前立即就會變得明亮起來:靜靜的夜晚,大地萬籟俱寂,但是老師在燈下備課,種子在破土,小苗在生長,樹葉在沙沙作響,河水在嘩嘩地奔流,邊防戰士在站崗放哨,公安人員正整裝待發,一個個小生命在呱呱落地……思維的閘門一經打開,就覺得有寫不完的材料。

2.養成多向思維的習慣。

即從材料或題目的需求多方面去闡述,注意事物的各個方面,從而寫出看問題全面、解決問題有方的好文章。如以“手有五指”為題寫説理性文章,學生們就從四個角度確立了不同的論點:(1)五指有長有短,眾人千差萬別,辦事不能“一刀切”、一樣要求;(2)手指各有各的用途,我們學習也是一樣,各科課程不能偏廢;(3)一個手指做事難,協同合作有力量,同學之間要互相支持、互相幫助;(4)握筆寫字,小指要自覺站在一旁,同學之間不僅要互助,還要互讓,要看需要、顧大局。還可以採用“同一題目,多種體裁”的方法進行訓練,這類訓練既培養了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又訓練了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培養想象思維的習慣。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善於創新就必須善於想象。豐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機盎然、光彩奪目。 比如假設情境式的作文訓練題——《寫字枱上的鮮花》:“早晨,老師一跨進辦公室,只見寫字枱上插着一束鮮花,她將花兒貼着臉龐,情不自禁地問:“這是誰送來的花?”請續寫下去;幻想式訓練題——《太空旅行記》;推測式的訓練題——《第八代電腦》;假想式的訓練題——《三十年後全班聚會》……這些都是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獲得新材料的有效方式。

三、擴大閲讀量,創新有基礎

作文是多種知識的綜合表現,沒有較為豐富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是寫不出具有深刻思想性、高超藝術性的好文章的。所以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多讀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多讀一些自然科學的書籍,應當“讀萬卷書,走萬里路”,只有“讀書破萬卷”,才能“下筆如有神”。

為了更好地開展閲讀活動,我們應當這樣做:首先要用好圖書館、閲覽室,讓學生多讀報刊,作好讀書筆記。班級要時常組織讀書交流會談體會,組織故事會、演講會,讓學生鍛鍊口才,交流各自讀書所得;通過辦黑板報、牆報、手抄報、廣播站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樣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思想活躍了,創新能力強了,學生就會寫出一篇篇思想深刻、手法新穎的佳作來。

四、激發興趣,樂於創新

動機是引起個體活動以滿足個體需要的一種內驅力。葉聖陶説:“寫作文就為的是寫出自己想説的話。”這裏的“動機”、“內驅力”就是“想説”,就是一種“表達的慾望”,有了內部動力的驅使,才能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那麼在作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呢?

1.課堂上創設民主、和諧、活潑的學習氣氛。

教師學生要大膽想象,敢於質疑,大膽探究,鼓勵求異思維,活躍學生思維,鼓勵不同觀點的百家爭鳴,各抒己見,營造一種百花齊放、熱烈奔放的課堂氛圍。

2.倡導學生寫富有個性的文章。

學生人小,單純直率,天真爛漫,思想上一塵不染,要體現他們的寫作優勢。

3.要採取激勵措施。

既要鼓勵寫作上出類拔萃的學生,也要鼓勵寫文章開頭好或結尾好的學生,既要表揚一個詞用得好或一段寫得好的學生,又要鼓勵選材好或寫作視角好的學生等等,以此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我常用的激勵措施有:選取學生中的佳作登黑板報,編牆報,廣播播放,學生傳閲,班上朗讀,編印《優秀作文選》等。

二十一世紀人才培養的焦點是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只有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能領導和把握科技發展的潮流。作文課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讓我們潛心研究,努力工作,指導學生寫好作文,啟迪他們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讓一代新人茁壯成長,成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的棟樑之材。

創新能力作文 篇3

很多學生都想提高自己的創新作文能力,提高作文創新的能力,十分重要。同學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作些嘗試。希望能幫助大家寫出創新的作文內容!

一、看清題目創新意寫作文首先要看清題目,在審題時,要多想,多琢磨,不要馬上動筆。

如寫《一件好事》這樣的老題目,你要避開幫助婆婆拎東西,推車等人家可能會寫的內容;而用以小見大的方法,選更新鮮的材料,如有一位同學,去看署假去山裏的親家作客,與山裏的小朋友成了"鐵哥們"的事,寫出了《我與山娃子交朋友》的好文章。

二、逆向思維引新意要想文章寫常新,對文章的題意進行逆向思維,也是寫出新意的一種有效方法。

所謂逆向思維,就是不順着題目的意思,而來個變化,甚至否定如一位同學《家裏裝了電話機》的作文,就不像大家一樣,盡寫電話機好,而寫了電話機帶來的煩惱,使作文很有新意。

三、貼近生活觸新意文章要有新意,小作者的思想必須要貼近生活,這樣才能有新的認識,新的感受。

如農村改革開放的十十年,鄉鎮企業的崛起,農村市場的開闢,旅遊景點的開發,這些都是尋找新內容新感受的好地方。有的小朋友寫出了《外婆和BP機》、《我家的“奧迪”》、等好作文,都是這樣產生的。

 四、變換手法創新意對同樣的作文內容,要變着法子去寫,避免表現類同、角度、變換方法,步入後塵。

這就要我們開始腦筋變換,變換材料,語言等來寫出新意。如同樣寫改革開放使我家生活富裕了,有一位小朋友從語文課文《數雞》得到啟發,寫了《數機》竟數出了家裏有32只“機”(家用電器),使人耳目一新。

五、科學聯想創新意寫作文,當然要以起初為依據,但只要是合理的,也是真實的。

作文一旦有了豐富想象加入,就會海闊天空、色彩斑瀾。其實,想象的產生也是從現實生活中獲取“靈感”的。“想象作文”同樣需要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不是憑空“瞎想”。所以只要我們在作文時能大膽地去聯想、推想、假想、猜想,往往會新意創出。各位同學,你不妨試試看。

創新能力作文 篇4

內容提要:語文教學的改革使作文教學的提到了日程上來,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又決定了改革作文教學又是改革語文教學的一條捷徑,所以我們必須從學生、教師和兩者的交流等多方面來改革作文教學,要讓學生主動地去寫,寫他們想寫的、願寫的,讓教師主動的去教,教他們如何去品味人生,品味喜怒哀樂,成為促進學生髮展的交流者與合作者。開放我們作文教學的主體與客體,培養出有時代精神的創新人才。

關鍵詞:開放思維、開放評價、交流合作

隨着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創造力,使其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已經成為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要的課題。如何改進我們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也就順理成章成為語文教師的研究課題,作文是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有着深遠的社會意義,是語文在現實生活中最廣泛的應用,也是人文表達最直接的方式,相對於閲讀來講,它本身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創造。因此,要使語文教學實現自主,開放作文教學無疑是一條捷徑。

一、我手寫我心開放學生思維

語文教學由於受到種種侷限,一直以來變化不大:從寫人到記事,從遊覽到抒情,無非是那麼幾種格式,幾個題目,有些甚至陳舊到三年級用過,四年級又見,到了五年級換個模樣又出來的地步,不但學生厭了,連批閲的老師也麻木了。我們班上就有這樣一個孩子但凡記人皆是我的表弟,只要記事就為一場乒乓球,文字倒是越來越嫻熟,什麼新意也沒有。

文者,明道也;文者,表情也,文章的目的不同,其風格、體裁也會相應的不同,現在寫作的目的卻背離了作文的原意,讓孩子為文而文,使寫作成為學生的負擔,成為他們丟之不去的包袱,這包袱甚至會一直跟他到高中,也就難怪學生越寫越反感了。可想而知,這種心情下寫出來的文章只能是應付差事,既影響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阻礙了學生思維和個性的發展,更談不上創新了。

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就要改變我們寫作的目的,實現我手寫我心,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什麼時候寫就什麼時候寫,只要寫得真、寫得實、寫得發乎情止乎禮,就沒有什麼不可説、不可寫的。韓寒的《三重門》相信大家都聽説過,他為什麼能夠風靡一時,只是因為它出自一個孩子的內心,我相信這決不是教師給個題目,講篇範文就能教出來的。每個學生內心都有一塊明鏡,映照着生活的喜怒哀樂,只要他們把這塊鏡子擺出來,就是一篇絕佳的文章。

因此,我取消了但在作文課上寫作文的要求,取消了一週一篇作文的要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把文章放在平時,有所感就有所記,有所觸便有所寫,真正把寫作變成學生心靈的抒發。在作文課上,我只是將他們平日的作文講評一下,點明優劣,再讓寫作者講講當時內心的體驗,讓其他人觸類旁通,激發寫作慾望。

學生的天賦是無限的,潛力是無窮的,那就象一座巨大的火山,不是靠教師去挖掘,而是要讓他們自然噴發。

二、星星也閃光開放教師評價

由於每個人的經歷愛好不同,他們寫出來的文章必定也各有不同,有的側重抒情,有的側重敍事,有的擅長寫景,有的擅長狀物,有的以幽默為主,有的卻滿含深情,有的通篇俱佳偶有瑕疵,有的滿目狼籍一點閃光我們常常習慣把那種有情的文章成為真實的好文章,對那種胡編一通的文章不屑一顧,其實這本身就是作文評價的誤區,而正是這種誤區扼殺一代代創作天才。

看過學生一篇關於寫朋友的文章,他的朋友既不是他的同學,也不是他的鄰居,甚至不是他身邊的任何一個人,而是天上的雲,他寫了在他失意時,雲朵千變萬化逗他開心;得意時,雲朵輕舞飄蕩與他同樂,受父母責怪時,與雲彩訴心事,被同學欺負時,向雲彩説委屈,真真實實的寫出了一個缺少朋友,缺少親情的學生的內心,但是隻因為作文要求中有真實的描寫你生活中一個人的標準,他的文章僅僅得了60分。這不能不説是我們評價上的失誤,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作文教學的保守。

其實教師的評價也應該趨於開放,要引導學生對同一題材,從不同的角度,確定不同的中心;或者同一中心,從不同的方面去選擇不同的題材,力求選材新穎、與眾不同,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自主的選擇內容、真實的反映內心。教師評價時要看到學生的每一處閃光點,並且加以引導,真正做到學生的文章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如同剛才寫朋友一樣:讓孩子們可以寫同齡人,可以寫長輩,可以寫景物,可以寫動物,只要能帶給他朋友般的温情,分享他失意與得意的都應該算朋友。教師在評價時要從其優勢入手,以讚揚為主,把這點星星之火點燃。

三、心與心碰撞,開放師生交流

學生的寫作與教師的評價之後,難免會造成良莠不齊的現象,有時還可能使一些學生的文章定型化,沒有了發展的目標,所以相應的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也必須有所發展,有讓寫作變成心靈與心靈的交匯,感情與感情的碰撞。以前,我們是學生寫,教師講,而現在我們應該教師講學生也講;學生寫,教師也寫,真正使文章變成師生間的交流渠道。

首先文章來自學生就必須以學生的思維為主,不能用老師的觀點取而代之,教師只能是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理解學生的觀念,在此基礎上,添枝加葉;再次,學生基礎有限,教師必須能夠與學生合作完成文章。這種合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合作,而是教師在理解了孩子的觀念,讀懂了孩子的心理,在孩子的'引發下有所感觸,並與孩子交流,再讓孩子從交流中獲得新知,改進作文的合作。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參與者,而不是決定者出現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學生完成一篇作文,講的是他與鄰居孩子去捉魚的事情,教師可以先讓他談談當時事情的經過,和他一起分享快樂,然後教師再讓他根據文章説説,哪兒最有趣,他寫得好玩嗎?接着教師可以簡單講一講自己的趣事,讓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明白哪裏該詳寫,哪裏該略寫,哪裏不必寫。最後學生根據所得自行修改,同時教師也可以適當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兩者做個比較。

總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靈活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表達方式,寫出具有真摯情感而又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這樣才會開啟他們思維的大門,點燃創新的火花。

創新能力作文 篇5

1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作文教學中,筆者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樂於表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因為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條件。筆者常常鼓勵學生去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寫自己感興趣、原意寫的內容,寫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自己頭腦中想象的事物。同時給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摒棄固定的模式,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怎麼表達就怎麼表達。鼓勵學生將新的感悟,獨到的見解融入文章中,在作文中彰顯個性,真正寫出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文章。

2引導學生在閲讀中積累知識,生活中積累素材

俗話説,“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寫作,必須有豐富的知識積累。教學中,筆者首先轉變為寫而讀的讀寫結合訓練方式,將閲讀內容拓展到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並結合閲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如何閲讀的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閲讀方法進行閲讀,引導學生閲讀大綱要求的中學生必讀名著、詩詞等。其次拓展學生自由閲讀的空間,讓學生自由閲讀一些好的書刊、雜誌,閲讀中記憶一些成語詞語、名人名言等。三是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比如,定期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讀書經驗介紹,讀書心得交流,讀書演講,朗讀比賽等活動,從這些活動中,留心發現學生的優點,通過多種形式激勵學生的閲讀積極性。對於那些閲讀差的學生,給予幫助指導,指定內容讓他們抄寫下來,逐漸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天長日久,學生就“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一個學生在作文中曾經這樣寫到:“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增長見識,談吐不凡;讀書,使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讀書,使人眼界開闊,大飽眼福;讀書,使人感悟成熟,體會真諦”。通過大量閲讀,使學生獲得了豐富的書本知識,同時獲得了豐富的間接生活經驗和信息,增強了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使他們在廣泛閲讀的基礎上吸納精華,激發了他們無限的創造潛能。力求達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效果。新課標在知識和能力上,要求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我在作文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閲讀積累,還按照新課標要求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注意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積累生活素材的習慣。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隨時把紛繁多彩的生活帶給他們的感悟記錄下來,及時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並將平時觀察到的生活素材進行整理,便於在寫作時能及時提取寫作材料。

3進行創新作文指導

創新作文是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能力的創造性的心智活動,需要教師創造性地指導。那麼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寫出富有個性的創新習作,有效地提高學生作文創新能力呢?

3.1擬題新

創新作文的成功,首先取決於擬題者的指導思想與教學觀念的更新,取決於作文擬題的開拓與創新。在作文教學中,首先在擬題上,儘量少給學生布置命題作文,多讓學生自主命題。即使是命題作文,也要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可以給學生幾個題目供學生選擇。我在給學生出題目的時候,首先考慮命題能不能啟迪學生的思維,能不能讓學生展開聯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根據自己不同的認識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與思考。其次,命題時,從發展學生個性方面着手。在作文教學中,我首先考慮的是學生在興趣愛好、思想認識、情感情趣等方面的差別。如果學生實在不感興趣,可以選自己感興趣的材料,自己命題自己寫。這樣,命題、自命題的作文形式,為每個學生展示他們的個性和成長提供了機會,從而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發展。

3.2形式新

所謂形式新,就是要求學生體裁自由選擇。我從每年的中考滿分作文裏,精選一些優秀的作文,讓學生學習模仿。現在學生可以採用不同的體裁,不同的表達形式,從人或者物的角度去敍述,去議論。比如小小説、寓言、詩歌、日記式、會議記錄、倡議書、廣告啟事、成果報告、課本劇等等。有時寫記敍文,學生最喜歡寫成小劇本的形式;有時用小標題的文章結構;有時變換為書信式;有時運用問答式。日記和書信,都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學生可以隨心所欲抒發真情實感。

3.3內容新

創新作文,本身就是創造性的活動,需要新穎的材料作基礎。那麼,生活就是我們作文材料取之不盡的源泉,我要求學生把生活中搜集、整理的材料,進行想象發揮,充分而準確地提取源於生活的素材。

3.4語言新

在創新類作文中,語言本身的魅力是成功的關鍵。在作文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在語言上力求新,要用那些鮮活新穎的語言,要用那些具有時代特色的語言。讓學生從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意藴深厚等方面下功夫。並且在指導學生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有意識地借鑑和模仿中考滿分作文,反覆修改錘鍊。通過訓練,在學生的習作中,逐漸顯現出許多新穎的語言。

3.5要求學生抒寫真情實感,亮出自我風采

作文是反映學生情感的一個載體。創新作文既要有豐富的想象,還要寫真情實感。真情實感是作文的生命核心,也是個性化作文的基石。只有真情實感,塑造真我,才能打動讀者。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頭,同樣的生活內容,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寫作內容和情感體驗。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站在教育發展的角度,用發展的眼光審視創新作文的寫法,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把生活材料變為課堂創新作文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多讀書,勤觀察,掌握創新作文教學的新理念,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進取心,讓學生寫出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使作文教學逐步走出傳統課堂教學的藩籬,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寫出新穎獨特的創新文章來。

創新能力作文 篇6

幾十年來,學生作,教師改,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作文批改能不能創新呢?葉聖陶先生的話值得深思:“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引導指點。該怎麼改讓學生自己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動地位了嗎?培養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這段話為我們指明瞭作文批改創新的方向。作文批改創新的指導思想應該是:通過批改調動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因為一篇文章從構思到完稿都是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的。可是,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只是學生寫,教師改,卻不符合寫作本身的規律,因此,不利於學生的智力開發,能力的培養,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儘管教師為批改作文整天忙得手忙腳亂,卻收效甚微。那麼,怎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認為學生自批互改,教師瀏覽批改,重點講評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智力的開發。

一、講意義,讓學生重視。

就是在讓學生自批互改之前,教師要講清這樣做的目的意義,告訴學生這樣做是為達到“終身受用”之目的,並不是單純為減輕教師的負擔。

二、教方法,讓學生會改。

首先,學生寫完後,自己獨立修改一至兩遍,看一下是否切題,中心是否明確,語句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用錯的標點符號等。

其次、要求學生互改時注意兩點:

一是既要省時又要注意質量。需“三遍法”:

首遍快速瀏覽,勾出錯字、病句;

二遍慢讀,從頭至尾精批細改,寫好眉批;

三遍粗看,既檢查批改情況,又醖釀批語。

二是批改要抓關鍵,抓重點。就是看中心是否明確,段落是否分明,觀點是否正確,文風是否端正,語言是否通順,字體是否工整,標點是否恰當。(當然每次作文側重一兩個問題)

再次、批語有共同要求。要寫好眉批和總批。告訴學生眉批要有針對性,知識性,趣味性,準確性;總批要簡明富有啟發性,具體性和建設性。總的要求是多表揚,少批評。

三、分小組,讓學生互改。

可把全班學生劃分若干小組,每四人一組,任命一組長,負責批改。批改時,教師將學生自己批改過的的作文分發給各小組。兩人批改一本,寫好眉批和總批(評語由一個寫字好的執筆)。看完後,與本組同學交換,看本組其他同學批改過的,發現錯批、漏批或批語不當的及時轉告主批人。每個學生對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給個分,有組長集中四個人的分數進行平均,然後有組長將四人的平均分寫在作文本上,並分別簽名。

四、勤指導,讓學生改好改對。

在學生批改過程中,教師巡迴加強指導,既解答學生遇到的各種繁雜的問題,又要及時指導好學生的批改。在批改過程中,學生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不知道批語如何寫,錯字、病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等,因此,教師要隨叫隨到,別怕麻煩,並鼓勵學生多查字典、詞典、討論或查閲手頭資料,同時告訴他們,遇到問題多集思廣益,不輕易下結論,批語儘量做到準確無誤。

五、做筆記,讓學生有收穫。

批改或複閲本組其他學生的作文時,要求學生要邊批邊記,即把四本作文的優缺點找出來,以便與自己的作文比較。通過看、記,把妙語佳句、新穎的開頭結尾、好的寫作方法記下,為以後寫此類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六、寫後記,讓學生談體會。

學生輪流批閲後,再發給作者,作者仔細看批改後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要看批語,改正錯字,病句,甚至重寫,然後對照筆錄的別人作文的優點,寫出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啟示,以及對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見。這樣,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個昇華過程。

七、再審閲,使教師心中有數。

學生寫完作文後記,再次交上來,教師既看原文,又看批語,還看後記,並隨時做審閲記錄,為講評收集素材。看原文以瞭解學生寫作;看批語,以掌握互評情況;閲後記,以發現學生收益。

八、搞講評,讓學生曉之作文之理

教師經過瀏覽審閲,對全班學生作文有比較全面的瞭解,在寫出講評提要的基礎上,教師要對每次作文情況作出概括總結,並抓住普遍性的問題重點講評。講評要每次側重一兩個重點。

上述學生自批互改,教師瀏覽審閲,重點講評“八法”,體現了作文批改創新的指導思想,符合葉聖陶先生提倡的“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精神,符合“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這“八法”使學生得到了傳統作文批改法中得不到的三個提高過程:

(一)從寫到改的提高過程。即從寫、批兩個方面來看,評價同一文章是一個把自己和別人的作文對照、比較的提高過程。在同一個作文題目下,自己做了,又看了別人如何做的,這就從選材組材、段落安排、開頭結尾、中心確定、詞法句型、修辭運用上一一進行比較。指出了別人的優點就學到了別人的長處,發現了別人的缺點,就避免了自己再犯類似的錯誤,使學生在比較中進步,在評論中提高。

(二)從“批改”到再寫“後記”的提高過程。學生改罷別人的作文回過頭來再看自己的作文,品味別人給自己的批語,有一個重新看待、重新認識自己作文的過程,這就是在評價、比較過程中,在眼界比較開闊、標準比較明確的前提下,來一個回頭望,來一個比較客觀的自我掂量,從而寫出後記,談出體會和收穫,這無疑是知識、能力提高升華的過程。

(三)從“審”到“評”的提高過程。這一過程不光是教師的工作,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綜合歸納的過程。學生在評價別人的作文,量度自己的文章,談了體會後,很需要教師對自己的原文,別的同學對自己文章的評價,以及自己寫作後記中的體會給予訂正、糾偏、評價,所以,瀏覽審閲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對學生原文、批改評語、後記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優缺點在講評過程中分析、歸納、綜合,使學生在如何寫文章、如何評價文章、如何對待別人評價等方面得到一個完整的認識和提高。這一提高的效果,只有在學生寫、評、後記幾個環節後才能充分顯現出來。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談的作文批改創新,與讓幾個尖子學生替教師判作文是截然不同的,既有質的區別,又有量的差別,這表現在:學生自批互改是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效果不同。教師讓幾個學生代勞判作文是看完了事,而本文讓學生自批互改,是全體學生的參與,重在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學生活動面不同。這裏有部分與全體的目的不同。教師讓幾個學生代而勞之判作文是單純為減少教師工作量,而本文讓數量之差。心理狀態不同。前者有僱傭思想,後者是主動參與,有主人翁責任感。教師的工作量不同。前者教師可不在場,而後者在課堂上有教師的巡迴指導點撥,解答疑難,並教之以方法,再加上瀏覽審閲,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必然多。

創新能力作文 篇7

 一、走向生活,尋求自主創新的源頭

(一)直接體驗生活,為發展創新打好基礎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張學生"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會之農工商,三教九流。自主地對宇宙發問,與萬事為友,並且向古今中外的三百六十行學習".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指導學生自主地寫好觀察日記,生活隨感,主動地吸引源頭活水。重生活積累,作文才能厚積薄發。

(二)間接體驗生活為發展創新做準備

中學生感受生活更多的是間接經驗,即以現代社會提供的視聽天地---圖書館、閲覽室、電視、網絡以及現行教材領域,都可以給中學生帶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間接體驗。閲讀和寫作的關係是自外向內吸收和自內向外表達的關係。寫好閲讀日記,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積澱,豐富學生的知識背景,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為學生的寫作帶來"長流水".

(三)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為發展創新做保障

寫日記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較快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本人為了刺激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了如下嘗試。首先,以"量"上要求:比一比,誰的日記篇數最多,態度最好,定期評優授獎。再是"質"上要求:起初日記,如果無話可説,無情可訴,乾脆就寫:"我什麼都沒看見,什麼都沒聽見,什麼都沒有想,什麼都沒有做,收穫只是……"且允許可以有數篇如此內容的日記。沒想到我如此一激將,加上班裏組織形式多樣,助寫日記的"比""學""趕""超"活動相"夾擊",學生日記的內容漸漸鮮活起來了,創新的意識顯露出來了,日記火起來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日漸高漲起來了。

 二、創設情景,誘發即興創作的動力

(一)動情誘導

去年,我接任的八年級(6)班,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是12全校同級最落後的一個班。在新學期的第一堂語文課上,我走進教室,就在黑板上寫下:"寧可身冷,不可心冷!志不強智不達"!緊接着以飽滿的熱情發表了我的就職演説:"……同學們,莊稼長勢不好,農民從不責怪莊稼,而是在自己的種植方法上找原因,可是孩子不長進,作家長的,作老師的,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所有的責任推給無辜的孩子,這是不公平的!使莊稼豐收的養料是最好的養料,使孩子樂意接受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我多麼希望你們能跟我同心同德,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因造一個美好的班集體啊!你們理解我,願意幫助我嗎?!"望着一張張充滿笑容的臉,我知道孩子們漲湧起的信心和幻想,已像飛出去的鳥兒抖動着翅膀……我隨即出示了作文題:《我心中的好老師》。要求是:你能用心説出你敬愛的老師的形象嗎?你怎樣要求他?你怎樣要求你自己?把你的心痛痛快快的説出來吧!某篇不凡,情真意切……一篇篇優美作文讓我情不自禁地喊道:"我成功了!"人的心情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也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從此以後,本班的學生寫作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他們開始為自己的成功找方法、找措施了,少了一些推脱的理由、藉口。

(二)活動誘導

在作文活動前,教師有意義地設置挑戰賽、擂台賽、演講比賽、辯論賽、吟詩賞句、繪畫表演、實驗製作等綜合實踐活動。如我圍繞"古詩遊歷"組織了一次以吟詩賞句為主、繪畫表演為輔的綜合實踐活動---火車接力、唱詩演意、品賞詩句、詩題搶答、依樂吟詩、依詩配樂、依畫誦詩、依詩作畫……讓學生在看中誘發、聽中誘發、説中誘發、做中誘發、想中誘發……情緒被激發、思維被激活、創新之花在心中開放,在口中開發,在筆下開放。

1.教材誘發

教師在課文教學中應該滲透寫作方法教學,一方面,通過課文閲讀,從名家作品那裏師領會語言、揣摩立意、遷移構思、學習表達來積累和運用於作文;另一方面,通過小作文練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如教學《皇帝的新裝》、《羚羊飛渡》後可以引導學生續寫《小孩子揭穿謊言以後》《羚羊的身上我學到了》為題作文,鼓勵學生創新;學習了《我的叔叔于勒》後引導學生質疑《菲利普夫婦是如何躲避于勒的》,補寫菲利普夫婦遇見於勒時的神態、動作、心理活動;學習《公輸》一文後,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今天的國際國內形勢,如創寫《假如墨子還健在的話,怎樣抵制國際上的強權》等;除此手段外,本人在教學散文時鼓勵學生將散文改寫為詩歌;教學詩歌時鼓勵學生將詩歌改寫成散文等,通過改寫,不僅讓學生進一步加深了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可以在體會不同文體在表情達意上的妙處。

2.激勵誘導

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的作文評改,儘量找出學生文中的優點,通過習作展覽,習作結集,報刊發表,學校廣播站播放,美文送給家長看等手段,使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悦,揚起習作的自信,培養學生特久的習作亢奮情感。因而才有了好於習作,樂於習作、而達欲罷不能,開拓創新的新境界。

 三、嘗試作文,挖掘開頭創新潛力

注意創新教育的美國非常強調學生試一試,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倡導學生嘗試作文,必能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精神。我的一半做法是:命題-試寫-指導-自改-互改-評優-再寫。教師在學生質疑問難時給予點撥、幫助。這樣,必能激活他們自主作文的動機和創造力。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鼓勵學生寫作不難,引導學生在作文中創新也不難,只要我們一線的教師多一些反思、多一些研究、多一些實踐,作文教學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標籤: 創新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chuangxinzuowen/9e2n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