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創新作文 >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10篇)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10篇)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1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它記載了一個民族的發展,記載了一個個朝代的興衰,流傳到現今的文化都是經過創新與保留等等的篩選,其中有精華也有瑕疵。因此,我們在發展文化中既要傳統又要創新。

所謂的既要傳統又要創新,是在保持好的傳統之上搞創新,在創新的結果上體現傳統,如果創新遠遠偏遠了傳統,那可不叫創新,那叫對文化的糟蹋。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可謂是我國文化中的精華,它集幾大派別的特色、優點於一身,是在封建社會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一直以來,不管它怎麼創新,戲服還是把演員包得嚴嚴實實,這是他們一直以來不可更改的傳統。

而有的人想把京劇“創新”,想來一個徹底的“創新”。如前陣子在第37屆中國區比基尼小姐總決賽和全球總決賽的啟動儀式上,參賽佳麗們帶着京劇頭飾穿着比基尼進行展示,完全脱離了京劇的傳統,失去了原汁原味,使人完全感受不到國粹的精華。

我想説,這並不是傳統的基礎上的創新,這太過於前衞,名曰“創新”實為對國粹的糟蹋。

還有一種創新,那才是真正的文化創新。如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莫言的作品,他的作品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他以國人生活為素材,以中國獨特的文化與風情為基礎,其中又融入了對世界文學發展的領悟。這種不脱離文學宗旨的創新,充分體現了作品從生活中來,又迴歸到生活中去,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創新。

聯想到書法界中,“板橋體”可謂獨領風騷,它集幾大書法優點於一身,説它像草書,卻又不同於草書,説它是行書,卻又不是行書,那筆劃龍飛鳳舞,瀟灑淋漓,單看一個字,覺得不怎麼樣,斜斜歪歪,但從整體上看,每個字卻錯落有致,給人視覺一個衝擊,可謂完美。這也是一種創新,在書法的傳統上的創新。

文化需要創新,但不是偏離傳統的創新,只有創新才有活力,只有善於傳承才有根基。所以,文化既要傳統也要創新。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2

文化,何為文化呢?它是人民從古到今的生活總結,可以是對生活的理解,可以是一門技藝……但是,文化是傳統的一成不變好,還是創新好呢?在文化的創新中,會不會丟失傳統呢?

在前一陣子,第37屆國際比基尼小姐中國區總決賽上,參賽佳麗們當時身着特別定製的藍底繡花比基尼,梳着京劇旦角的髮式,現場進行了一段中西元素結合的京劇元素比基尼秀。這立即引來了不少網友的議論,引發眾人的思考。

説實話,把京劇與比基尼女郎進行藝術創新業未嘗不可。中西結合,古今結合,把現代藝術元素與古典文化底藴相融合,把中國元素與外國元素相借鑑,實現各個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做法一直是許多藝術的創造形式,處理得好就能取得不同凡響的藝術效果。無論是繪畫藝術,音樂藝術或是其他藝術形式,都能找到成功的實例。但是藝術創新不是簡單的加法,更不是簡單的粗俗的加工。事實上,比基尼京劇表演只是藉助了京劇的外表來達到另類的誘惑效果。這類“藝術”説到底還是一種迎合與取悦,走的是美女經濟加低俗表演的路線。這樣的創造其實與藝術無關,只是披上了“藝術”創新的外衣而已。

傳統文化的推廣和傳承,固然需要與新載體、新時代結合,但傳統文化有其時代性,沒必要一味地迎合大眾譁眾取寵,當中國傳統戲劇元素遇上性感比基尼,或許在不自覺中就會褻瀆了傳統文化。在面對傳統文化時,我們不能只想着如何去創新,如何去吸引更多的目光,應該取其精華,在創新的同時,又不會丟失其中的傳統。

由比基尼小姐事件所引發的一系列思考,提醒我們不應在創新中迷失自我,祖輩所遺留下來的文化,不能成為利益的工具,應把這傳統文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創新、發揚!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3

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中,都有創新與守舊的影子。

選擇創新還是守舊?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

守舊,顧名思義,就是堅守舊傳統,信仰舊觀念,按舊的方法做事。之所以有守舊現象,是因為無知,見識淺短和接受一些舊的思想,而不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切合實際,用舊的方法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所造成的。

守舊的多半是書呆子和沒有見識的人。雖然他們身份有異,但都同時犯了一個錯誤:沒能看清歷史發展潮流,緊跟社會的步伐。在科學界,守舊的人,往往會墨守陳規,不能有充分大膽的設想,從而阻擋了科學探究的進程。在政治界,守舊的人目光短淺,往往會誤國誤民。

總的來説,守舊是阻礙社會進步的絆腳石,守舊的人也不會有什麼成就。創新,指創造·發現新興的事物。創新也是要在前人探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人大腦的充分想象與邏輯思考,進一步發現事物的其它方面。為事物灌注一份新的氣息,使之與原物有所差異。也可打破傳統的觀念,創立有根據又新穎的理論,也稱之為創新。

創新的人具有過人的只會,非凡的想象力一級敢於打破傳統觀念的勇氣。善於創新的人也會有所成就。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伽利略打破傳統封宗教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理念,促進了科學進步。從而萬古流芳。

比爾蓋茨放棄哈佛學位,致力於當時並不吃香的電腦行業,成為了世界首富。因為創新,電燈取代了蠟燭,樓房取代了平房,空調取代了風扇。因為創新,人類社會日益進步。發展中國家為何落後?因為它們守舊。發達國家為何發達,因為它們敢於創新,善於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也是一個人生存的需要。因此,在守舊與創新面前,我們應毫不猶豫的選擇創新,擁有善於發現創新的眼光,敢於創新的勇氣。為國家,為全人類,為世界,做出貢獻!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4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讓我們引以為豪的是我們的文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區便是一種文化。即便這樣,仍有着不少的文化在流傳中消失,退出歷史的舞台,我想其中的原因莫不是“創新”二字。

“創新”即推陳出新,迎合時代的潮流。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傳統的文化是固定、不可改變的,但這不是絕對的。流傳至今的文化,必然是先人智慧的結晶,但是,文化也想生命體一樣,需要不斷補充新鮮的血液來維持活力,這血液便來自創新。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其之所以經久不衰,全憑我們代代人的不斷創新,讓漢字衝最初的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漢字,可見一斑。

然而現在面對網絡語言有人認為是創新,也有人認為不是,在此之前我們需要明白,文化的傳統,不僅可以讓今人接續前人,而且可以讓後人連接當今的思想。漢字其獨特的魅力在於它的內涵,一個字,便是一種情。這是其他文化所不具備的。而網絡語言在大談自己“創新”的同時,卻忘記漢字的根本。這又何來的創新呢?同樣,作為國粹之一的京劇同樣面臨着危機。

最近傳的沸沸揚揚的比基尼京劇便是危機的源頭。京劇中的服裝因素尤為重要,其中每一位人物的服裝、臉譜都可以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徵。然而,所謂的“比基尼京劇”只是在比基尼上印京劇服裝的印花,在舞台上隨便走走秀罷了,根本堂本談不上創新。與之相比的是,新版京劇“草船借箭”才是名副其實的創新。它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京劇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讓逐漸被人們淡忘的京劇再次成為舞台的亮點。

文化的創新不能只在新,濫竽充數等同於火上澆油。我們在創新的同時,不能忘記文化的傳統,傳統無異於其根本,像“比基尼京劇”這樣的做法就像是在掘根斷源,讓這一種文化衰退的更快。

文化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嚮往,不是我們手中玩新潮的道具,所以,創新不僅是新,還要有其根本。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5

與生俱來,原大千世界固有的萬事萬物,那不是文化,然而經過我們的雙手改造的事物,就可被譽為文化,因為純自然的事物一經改造,就擁有了折射民族偉大悠久歷史的作用。

紅土大陸,有飄色泥塑,那是吳川的文化;有雷歌儺戲,那是雷州的文化;有人龍醒獅,那都是我們粵西的文化……諸子百家、唐詩宋詞,這一個個讓我們自豪的文化,就鑄造成了中國的偉大。

中國文化,傳統美,創新更美。

在第37屆中國區比基尼小姐總決賽啟動儀式上,參賽佳麗們穿着京劇元素的比基尼進行展示,在音樂伴奏中,她們的惟妙惟肖也把中國京劇文化全新的一面給表現出來,讓我們印象中的京劇脱胎換骨,讓這種傳統戲劇表演更具魅力。然而,卻有人認為,這是在糟蹋國粹,這是對京劇的一種侮辱,一種不尊重。

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的祖國擁有着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

京劇比基尼展示的中國文化,也僅僅是悠久文化在當今時代,我們要做的,是要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便要大度地與世界交流,也要接納好的創新點子。京劇比基尼可以讓人們認識京劇文化的美好,也可以讓世人在感歎的同時更深入認識中國文化的傳統美與創新美。的冰山一角,然而,隨着國富民強,我們更要懂得保護好我們的傳統文化。

當王道士從敦煌石窟中把一車又一車的文物拱手相讓,當圓明園的古物珠寶一箱又一箱地被掠奪。我們看到的,是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輕視,與自身的無能。但作為當今社會21世紀的中國人,我們要做的,不是把本國流失文物一件件從拍賣會中購回,而是要銘記歷史,讓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偉大的文化,要有捍衞國家文化的意識的人們,更要有一顆接納積極創新的大度的心,讓我們珍惜我們固有的傳統文化,同時,堅持文化創新,讓民族文化更為耀眼。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6

文化創新,是對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部分改革,使其更符合時代的潮流。在第37屆的比基尼總決賽紅,佳麗們對京劇進行了“創新”,穿着比基尼演京劇,這樣的“創新”卻招來了全國的譴責。“呵,這也叫“創新”?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重要的傳統文化,他所表現出來的東方之美,是端莊,矜持,是東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而穿着比基尼演京劇,這個措施本來就不合適。比基尼是西方文化的象徵,主辦者本來是想中西結合,讓外國人也領略下東方之美。可這“創新”也未免太賣肉了,比基尼的豔麗,性感與京劇的本來風格矜持完全不相符合,這完全談不上是對傳統文化的創新,這是對中國文化的玷污,糟蹋!他們不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是不可以隨便進行所謂的“創新”,如果是真有心想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第一步而且是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它,只有真正地做到尊重中國傳統文化,才真正地能夠做到文化的真正創新。可是對於那些佳麗們和構思這個節目的人早已經忘記這一點了。

“京劇比基尼”在我看來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侮辱。所有的傳統文化皆有限界,一旦越界,就彷彿是象棋中的楚河漢界一樣,卒一旦過河,就再也無法回頭了。這件事情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就如以上的卒子一樣。博大精深的中國國粹一夜之間被“創新”地如此低俗,我相信許多人看了這場所謂的文化看不見任何的國粹文化,只是為了一飽眼福,看那些美女的胴體罷了。

唉!這也難怪,在如今的這個社會中,處處充滿着利益的慾望,為了吸引他人的眼球,可以不顧傳統文化的意義老進行“惡搞”,“創新”,只為了那赤裸裸的商業利益。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利慾薰心的人,讓我們看到了京劇的不再是京劇,國粹已非國粹,他們被裹上了商業的“創新”包裝,他們早已變味了。

假如這個世界上的傳統文化皆是商業上所謂的“創新”,這恐怕是全人類的悲哀吧!要想對文化做到真正的“創新”而且不越界,必須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它,才能更進一步地進行創新。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7

地球不曾停止過它的運轉,世界不曾停止過它的變化,文化不曾停止過它的腳步。文化在傳承中……

文化在傳承中得以延續。從人類開始懂得要把自己的見聞保留下來時,文化就開始了它的延續。在歷史長河的衝擊下,文化變得多彩,變得精粹。《周易》的奇經八卦算盡世間的命運終始,《孫子兵法》的神機妙算造就了戰士的不敗傳説,還有那張衡的地震儀,神龍吐珠,預測了地脈的流動軌跡。文化在傳承中,傳承到了我們的手中,我們的生活之中,繁衍不息,從過去延續到了將來。

猶記得李白的抽刀斷水,斬不斷那綿綿無盡的憂愁,李商隱的春蠶吐絲,到死方盡的思戀,還有陸游身披戰甲,驅逐檣櫓的身影。如今的他們,依然活着,活在我們的心中,活在我們朗朗上口的詩詞中,他們的生命在文化傳承中得以延續,文化的傳承在他們的靈魂中得以延續。文化在傳承中……

文化在傳承中得以創新。在傳承文化的過程中,人們把自身的見解。感情和希望融入了文化中,造就了文化的創新。在歷史漩渦的輪迴之中,文化變得深沉,變得精湛。古有屈原堅貞不渝,以死明志,表達自身對君王的忠誠。有諸葛亮為報知遇之恩,多年征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今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為救百姓於水火中,英勇獻身,驅逐韃虜。他們頂着大逆不道的罪名,用自身的血和肉還人民一個美好的明天。文化在傳承中,傳承到了我們的心中,我們的生活之中,得以創新,在現在改變着未來。

如今我們愛國,卻不再忠君,我們守禮,卻不再封建,我們相信天理循環,卻不再崇拜鬼神。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風流人物,他們的思想隨着文化的傳承得以改革,文化的傳承帶着他們的希望得以創新。文化在傳承中……。

文化是連接過去和現在的橋樑,從過去傳承到了現在,延續到了現在;文化是承載着思念和希望的方舟,渡過了歷史的汪洋,從現在航向將來。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8

小學五年級時,讀《西遊記》,似懂非懂,現在反覆讀已到了幾乎能背誦的程度,於是發現《西遊記》並不十分完美。當然,不可否認,《西遊記》是有它獨特魅力的。首先,人物刻畫非常成功,很有典型性;另外,想象豐富,誇張恰到好處,但是比起四大名著中其他三部卻略顯單調。

八十一難中的每一難似乎都只是唐僧被擄走,妖怪大多數是某個神仙的坐騎,最後都要請神仙出面救出唐僧,千篇一律。因此如果構思再新穎一些或許能為《西遊記》平添一些亮點。如,沙僧也可以被抓,妖怪可以有善有惡,諸如此類。如果當時吳承恩能想到創新,或許我們今天看到的《西遊記》會更吸引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創新,學會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這樣便會有新的見解與收穫。

小學時學的《烏鴉喝水》,我現在還記憶猶新,講的是小烏鴉記得前人在瓶子裏放石子喝到水的經驗,也在井裏放石子,妄想喝到水。於是,我幫它想了一個辦法:用吸管喝。我的作文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的讚賞,但不久報刊上出現了一篇《新編烏鴉喝水》,和我的作文構思驚人的相似!

儘管被冠以抄襲的惡名,但我的心中仍會湧起莫名的欣喜。只因為有這樣一個創新,並且被報社認可,雖然那不是我的名字,但我相信我就是它的原創!我第一次知道了“創新”的價值。

創新思維是人共有的,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就會有所創新!

小時候做風車,沒有鐵絲,就用牙籤代替。看到電視裏用雞蛋殼做燭台,看着那搖曳的燭火,心中也生出了很多奇妙的小火苗,因為燭火裏有創新,它和你的思想擦出雖小卻無比明亮的火花。

創新能讓你更瞭解世界,更多地感受到世界的奇妙。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9

在上個週五,老師就早早的通知我們説,在星期六早晨六點四十分省電台將轉播素質創新教育的講座,並要求我們寫好觀後感,我和同學生們很高興,以為可以學到創新的學習方法,每個人都滿懷期待!

第二天,很想睡個懶覺的我還是頂住自己的瞌睡,打開了電視,提前轉到了江西衞視第三套,生怕錯過了講座,心理很激動。

節目一開始,主持人説出了一大堆數字組成的乘法,讓一個學生當場去計算,這個學生用了5分多鐘才算出來,此後,另外一個自稱是學過創新方法的學生去計算同一道題,幾秒鐘就算出來了!這點讓我有點懷疑,誰知道這個人是否事先就知道了答案?我認為應該在電視現場把方法教給那位算了5分鐘的學生和電視機前想學的觀眾。

這樣才能體會它的真實性,才會有説服力!可是令人失望的是,我渴望出現的畫面沒有再出現,取代它們的竟然是推銷產品的廣告。

這不由得又讓我想起了一次我在永修賓館的遭遇:也是一個學習方法介紹講座,一開始也講速算速記,到了後面卻開始推銷,他們並不是真正意義的學習方法講座,也是要我們學生去購買他們的產品!此次的素質教育創新方法講座,也如出一轍。

他們也是打着省衞視的牌子,打着教育的口號,而實際上不過是在宣傳推銷自己的產品,歸根到底,還是為了一個“利”字,對此叫人很心寒,我感到既失望又氣憤,自已又上了一次當!

也許這些專家的講座的方法,真的能教給我們學生好的學習方法並能提高我們的考試成績,但是它們被某些人利用了,不購買他們的產品,不花錢,是不可能學得到內面真正的精華的。

與此同時,我不知道為什麼省級電視台也能被某些人利用,成為他們賺錢的工具?在此,我呼籲:那些真正能開拓思維,讓我們的能力能提高的學習方法,能真正地走進我們的課堂,能走進衞視教育頻道,真正能給我們這些學生提供幫助!

關於創新的作文範文10

在我的一生中,我讀過很多很多的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焚畫記》。

《焚畫記》的故事發生在明代,講的是大畫家文徵明焚畫的故事。文徵明是蘇州名士文林的兒子,從小酷愛畫畫。他勤學苦練,臨摹了很多畫。在他15歲生日的時候,他揮筆臨摹了東晉名家顧愷之的《新晴》,艘受到許多畫壇名士的稱讚。於是,他飄飄然的,沾沾自喜了。他的老師見了,便告戒他:“學人者生,似人者死!”他幡然酷悟,把所有臨摹的畫用一把火全燒掉。從此,他畫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成了光照千秋的名畫家,傑出的藝術成就為後世所景仰、傳頌。

這個故事雖然只有短短的七頁,卻有非常感人的力量。讀後,我陷入了深思……

古人有如此可貴的創新精神,而我們 ——改革洪流中的未來建設着應該怎樣呢?我想到了現實生活中的不少例子:有的同學考試成績僅在90分上下就洋洋得意;有的同學寫作文時,不愛動腦筋,乾脆一頭扎到《作文選》中去“大顯身手”了;有的同學則“兩耳不聞窗外事”,只知道把課堂上的知識背得滾瓜爛熟,而其它的一無所知……試想,如果這些情況不改變,我們能挑起四化建設的重擔嗎?聽聽文徵明的老師那諄諄的教會吧 ——“學人者生,似人者死!”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悟出一個道理:不僅要繼承祖先的文化,還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那樣,才會使文化得到新的生命力;若是墨守成規,抱殘守缺,必將停滯不前!

可想而知,我們時代需要的是勇於改革、大膽創造的開拓者!因為,整個自然界、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以新代舊,先進戰勝落後的發展過程。朋友們,讓我們揚起理想、智慧的風帆,駛向知識的海洋,在那個最宏偉壯觀的世界裏,尋找創新的真諦和理想的彼岸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chuangxinzuowen/7vx4x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