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勵志作文 >創新作文 >

【精品】創新作文錦集4篇

【精品】創新作文錦集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創新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品】創新作文錦集4篇

創新作文 篇1

現代教育觀認為,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科學知識的方法和途徑。這是達到“教是為了不教”之目的的根本出路。同理,我們所提倡的創新作文,也應該是要培養學生自覺作文的意識、能力,掌握寫作的基本規律和方法,達到會寫文章之最終目標。近幾年來,筆者在作文教學中,漸漸感到培養學生寫作的意識、品質以及具備的諸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下面擬就此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習於讀書,作文之始

(優習網整理)

作文是作者用語言文字表述對客觀世界的看法和見解的形式,是信息的輸出。這個過程很複雜。作者要形成對客觀世界的看法和見解,並且把它寫出來,就得有充分的儲備。一般地説,得進行大量的閲讀,還得深入的理解分析,吃透文字的精髓,領會文章的精義。創新作文不是空中樓閣,也不是沙灘上建塔,必須依靠紮實的閲讀作基礎,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閲讀品質至關重要。葉聖陶先生從40年代起,就多次強調學習習慣的問題,他説:“養成良好習慣,直到終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條規律。”((葉聖陶序跋集)第307頁)這裏葉老將養成良好習慣看成一條規律,可見其是何等重要。

但是,在快餐文化充斥下,大量的追求視覺聽覺乃至感覺的藝術作品進入學生的生活,擠掉了學生的閲讀體驗,消弱了學生閲讀意志,那種暴風雨席捲式的快感刺激替代了潤物細無聲式的潛心感受,使得學生失掉了閲讀所帶來的心情的愉悦,生活的體悟,精神的暢想,心靈的感觸,也談化了閲讀過程中讀者依靠聯想和想象的參與創作,這是極大的損失。

為此,我們提倡創新作文,首先就要引導學生走到閲讀的正路上來,讓他們潛心於世界名著的閲讀體驗,回到經典作品的世界,構築屬於中學生所特有的純正浪漫健康向上不懈追求的天地,堅強讀書的意志,增強閲讀的意識。如果這樣,學生的作文定能寫好。要為中學生列出閲讀書目,規定他們在一定的時間裏,讀完(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看完(復活)(安娜·卡列尼娜)(紅與黑)等,通過閲讀理解,體會玩味補充他們缺失的人文精神,文學品性。從名著中認知人性,感知真善美,得到文學賦予人的審美情趣,從而學會品讀作品,提高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古人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意義。

二、關注社會,作文之本

寫作,是作者與社會的一種對話形式,與他人交流的方式。不管是對話,還是交流,其內容均來自社會生活。可以説複雜紛繁的社會生活是寫作的豐富的寶藏,大量鮮活的、生動的、感人的材料都來自生活。古人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強調了關注社會生活的意思。好的文章,可以流傳百世,其主要原因都是它們緊扣時代特徵,正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為時而作,歌詩合為事而著”,其中的“時”、“事”都是社會生活,也就是現實世界。為此,作家就得肩負起社會責任,喚起時代的使命感,為國請命,為民請命,舍小顧大,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辭。從(詩經)到(楚辭),從賈誼晁錯到韓愈柳宗元再到蘇軾陸游辛棄疾,其詩文中沒有不閃耀人文精神時代光芒,沒有不再現詩人文人不滅的人格魅力的。這一切都來自作家生活的現實,這個現實就是作家寫作的.土壤,因為作家絕對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他們的思想精神也絕對不是虛無幻影。只有這種鮮活的複雜的生活,加上作家的使命感責任心,就自然激活了作家的心靈,使動了他們如椽的大筆,揮寫出氣吞山河驚天地泣鬼神的錦繡華章。

為此,創新作文就得緊扣時代,遠離虛構;緊跟社會,疏遠作文選;就得寫出真我,拒絕捏造的小我;就得真情實感,打擊忸怩作態。創新作文要的是水靈靈的而不是乾巴巴的素材,要的是活蹦亂跳的而不是生硬僵死的人物,反映的是改革開放以來的豔陽天,而不是令人壓抑窒息的陰雨綿綿。只有這樣,我們的作文才是新的,學生才會愛寫,老師才會愛看。

一些學生怕寫作文,原因是沒有什麼可寫。這是作文的一種誤區。主要是他們沒有深入生活,沒有關注生活,沒有放出眼光,沒有看到生活的豐富多彩,沒有看到生活的豔麗光芒,只是一味的把自己關在房子裏,心裏盤算着如何寫出新意的作文,成了“為賦新詞強説愁”的無病呻吟。閉門造車,“閉着眼睛捉麻雀”是永遠寫不出好文章的。

引導學生善於深入生活,關注生活至關重要。這種品質值得培養。只要留心,可用的素材不可勝數,可以説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可以,親戚朋友道聽途説的可以,報刊雜誌記述的可以,電視新聞報道的可以,尤其是“今日説法”“焦點訪談”“新聞追蹤”等等欄目都有很好的材料,把握這些材料中“情”、“理”、“法”的關係,分析其是否又是如何合情合理合法。總之,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怕沒啥寫。有些老師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大膽的嘗試,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三、探索規律,作文之法

“無有規矩,不成方圓。”寫作是一種規律性比較強的行為。從古到今,為文者無不在探索文章之法,這方面編撰的著作也為數不少。古人對文章的分類可謂細之又細了,不同文體寫法有別,不同內容章法相異,那是很講究很嚴肅的事情。眾所周知,辭賦這種文體就很複雜,分出大賦小賦;賦又分出駢賦文賦。至於其他文體,如論、序、跋、記、説、傳、表、書、疏、軼事等等,均有不同的寫法。受到人們青睞的唐詩,起、承、轉、合像是詩歌的筋脈,聯綴着每一首詩。學習寫作,首先就得弄清楚不同文體的特點,爛熟於心,方可運筆行文。所以作文之法,就得探究文章的規律,研究各種文章的文體特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寫出符合文體特徵的文章來,否則只能生產出非驢非馬的畸形怪胎。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由於受高考“文體不限”的指揮,學生們不注重文體,教師也隨之不很講究。結果,作文放開了手腳,隨心所欲,放任自流,似乎是很好的事情,張揚了個性,恣肆了性情,但是這樣的文章不正規,野路子,看起來總感到很彆扭,很不舒服。不講規矩的進行訓練,最終學生的作文水平難以提高,學生寫作越寫越不會寫,越寫越不知道怎麼寫,進入了一個怪圈而不得出來。所以,筆者以為訓練作文(包括創新作文)就一定要按照作文的規律進行。記敍文就是記敍文,議論文就是議論文,不能含糊。比如議論文,以前高考考得多,教師們總結了很多議論文的模式,最常見的就是“引——議——聯——結”式,當然這種模式也引來了很多有識之士的反對批評。但是作為教學生寫議論文的方法未嘗不是很好的,因為這種模式非常符合議論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這種規律作為初學寫作議論文的中學生難道不是快捷省力易懂易學易會的好法子麼?如果掌握了這種方法,學生就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何樂而不為?很多高考佳作那一篇是沒有符合這一模式呢?即便我們分析一些傳世名作,也何嘗不符合這一點呢?(六國論)不是麼?鄧拓的(燕山夜話)中的文章又有哪幾篇不是這樣呢?

筆者從教十餘年,樂於作文教學探索。探索中一直主張學生寫作首先要“入格”,之後才能“出格”,或者叫做“破格”,這個“破格”就是創造性的寫作。從“入格”到“破格”應該是要付出相當的艱苦的努力,是一種思想的歷練,文字的苦悶,章法的琢磨;也是一種自我挑戰,自我超越。“入格”就得循規蹈矩,就得符合文法章法,就得體現文體特點,是驢就是驢,是馬就是馬;“破格”是一種寫作成熟的表現,對各種文體爛熟於心,運用自如後的提升。它要求學生必須要有很強的綜合能力,在符合文體內在意藴的前提下的外觀形式的創新。譬如建築高樓大廈,要遵循高樓大廈的一般特徵,創新主要在式樣外觀形式方面,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創新作文首先是作文,不是創作,要符合作文的一般規律。前些年的新概念作文,現在也不很時髦,就是因為人們漸漸發現它也是作文,不是獵奇求異。彷彿小山溝突然來了洋人,開始很轟動,漸漸的大家覺得沒有什麼奇異一樣,因為洋人也是一般的人而已。

四、真知灼見,作文之魂

好文章,最主要的是有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見,也就是説有作者獨特的有別於他人的生活體驗,這種體驗往往與作者的生活閲歷、知識結構、性格稟賦以及它生活的時代有直接的關係,當然也與他寫作的目的動機不無關涉。比如同樣是探究秦國興亡之道的文章,賈誼強調“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杜牧則認為“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沒有“愛”“六國之人”而速亡。同樣對於失敗英雄項羽的評説,就有不少詩人文人作文評議,各有主見,孰對孰錯,見仁見智。類似這樣的作品之所以有非常的生命力,就在於他們有作者的真知灼見,他們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選擇自以為最佳的角度,發表自己最有感觸的看法,以達到自己著文立説的目的。筆者以為,我們所提倡的創新作文,更應該在這一塊進行大力的發掘。當然,這個要求必須是在前面幾點搞得很紮實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説學生已經具有了相當的寫作水平和能力。否則無法進行。

那麼,這種真知灼見從哪裏來呢?

筆者主張,引導學生進入大語文環境,即進入社會,關注人生,常常去探求人之為人的道理。注重道德規範,注重人情世故,注重情理法。凡事一定去琢磨其中的道理曲直是非,判斷孰對孰錯,對在何處,錯在哪裏。比如看看“今日説法”,斷斷案子,辯辯是非。天長日久,我們定會知道正誤曲直,判斷是非的能力就會增強,以後遇到新的事情也就會有新的獨到的見解。為了培養這種評判能力,可以專門找一些歷史材料來討論評説,特別是一些歷來有爭議的事件,比如和賈誼、杜牧再次辯論秦之滅亡,和杜牧、李清照討論項羽之失敗。在讀書時,也可以邊讀邊想,書中人物的命運歷程,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命運,她的行為能否稱讚,這個人物是否值得歌頌;(水滸傳)中的潘金蓮這個人物與安娜有哪些相似之處,也能否歌頌;(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怎樣的人物,哪些可以稱讚哪些要給以批判。只有經常這樣,有了感想並且把它寫出來,真知灼見漸漸的就有了。

筆者還認為,真知灼見也還包括作文時的真情實感,生於我心,出於我手,現於我言。要求作者必須在生活中有所觸動,觸發靈感,激活寫作的慾望,調動寫作的積極性,不能“為賦新詞強説愁”,杜絕無病呻吟;要用屬於自己的語言來真實的表述,要天真率直,清新自然,不可生硬苛求,誇大其詞,防止變形扭曲,恣意篡改。前幾年的高考作文允許考生“編述故事”,結果有些考生為了用感人的故事打動閲卷老師的同情之心,虛構編造一些不實的故事,説自己是怎樣的孤兒,甚至説自己是怎樣的殘疾人。有多事者進行了抽樣,發現當年參加高考的這樣的考生為數不少。所以,我們的創新作文必須杜絕這樣的虛情假意的文字來哄亂市常應該説真情實感就是人性的美,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才是美文,才有讀者,否則只能招來讀者的厭惡。現在回頭讀讀朱自清的(背影)覺得是那樣的美,率真自然,樸實無華,感人至深,令人唏噓不已。正因為(背影)裏的這種真知灼見才使得它光芒萬丈,至今為人稱道。

總之,作文教學改革的探索已經搞了很多年,它不是新鮮玩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老古董,它有自己的特點,我們進行教改就不能隨心所欲,要遵照它獨特的規律。創新作文是作文不是創作,就得依循作文的常規進行訓練。讀寫結合,思寫相依;以寫促讀,以讀促寫。從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很強調學生做人要求,即要求把學生首先置於社會之中,讓他説符合社會規範的話,寫合乎人情世故的文章,從而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來判斷是非曲直。因此我們的創新作文教學不但不能放棄學生的做人要求,反而更應該在這方面嚴格要求,正確理解“作文”與“做人”的關係,遵循“文以載道”主張,喚起學生的社會使命和責任,寫出屬於自己對社會生活的真知灼見,並且使學生的寫作行為成為習慣。只有這樣,我們的創新作文才會取得很大成績,也才會漸趨佳境。

創新作文 篇2

我愛科學,我愛奇思妙想,我更愛科技創新小製作。

在家的陽台上有一個我為媽媽設計的一個晾衣架,它的外觀雖然不好看,卻幫媽媽解決了她最大的煩惱。媽媽對衣着特別講究,可偏偏掛在普通衣架上晾乾的上衣常常被衣架兩端的頭撐出一個尖頭來,兩肩的衣服上就像起了一個包似的,難看極了。害媽媽每次把上衣收起來後都要用熨斗熨平整,非常不方便。有一次還聽媽媽在唉聲歎氣:“要是有可以把衣肩撐起來的衣架賣就好了。”把衣肩撐起來的衣架?媽媽的話讓這個愛奇思妙的我陷入沉思,咦!我房間裏的可樂瓶可不可以用上?

哈哈哈……我從小就喜歡把瓶瓶罐罐啊,玩具盒啊……收集起來,不肯丟掉。因為我要把它們變成自己有用的東西。比如:我會把大可樂瓶剪下一半,再在周圍貼上漂亮的貼紙,變成了一個精美的筆筒了,要麼把它變成一個小金魚缸……

咦!我們的手臂不是跟小可樂瓶的大小差不多嗎?能不能把可樂瓶當作手臂把衣服撐起來?如果可以的話,不就可以幫媽媽解決這個難題了?有了靈感就趕快試試!我興奮地找來兩個小可樂瓶,剪掉上面的五分之二,然後把它套在衣架上,可是就一動搖,可樂瓶就掉了下來。不行,一定得想個辦法把瓶子固定在衣架上才好。我試了試用繩子綁,效果不好,用透明膠粘,效果也不是很好。於是我找來家裏動手能力最強的爸爸,我把我的想法跟爸爸説清楚了,只見爸爸把瓶子的縱向剪開一個三釐米的口子,再在這個口子的終點剪一個小圓圈,最後把它們插到衣架的兩頭,衣架正好卡在小圓圈裏,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做好啦!我欣喜若狂,立刻拿過去給媽媽。媽媽看到我的古怪衣架,還數落我一番:“這能不能行啊?”但媽媽同意試一試。

第二天,媽媽把剛從我的古怪衣架拿下來的上衣認真地看了又看,興奮地説:“兒子,你做的創新衣架還真有效果哦!”從此,這個醜衣架就成了媽媽的專屬衣架。

創新作文 篇3

在生活中,總會有許許多多的廣告,大街、牆壁、電視中以用街頭巷尾等各處無處不在。據我所知,電視一集電視劇、動畫片,中間至少間隔有十五篇廣告!廣告廣告,它有兩大宗罪:不僅多得不計其數,而且無聊到讓人怒髮衝冠。下面便是鄙人新創的幾篇廣告:

雲南白藥膏——黃藥師

話説《射鵰英雄傳》中的某日,黃藥師運氣受了外傷。(現在在亭中閉目疑神)突然,一位弟子送來了一大把藥草。弟子給黃大師呈上來,黃藥師猛地睜開眼,傷口發出一道光,過後,傷口不治而愈。弟子曰:“師父,您這是?”“徒兒拿走,我已用‘雲南白藥膏’治癒完畢”,黃藥師曰。“雲南白藥膏,就是好,傷口什馬的,都是浮雲!”

紅牛飲料——岳飛抗金兵

於公於XXX年前,岳飛抗金兵,打了三天三夜的仗,死傷不計其數,岳飛疲憊地回到帳篷裏,撫着額頭,想着計策。這時,小兵呈上一杯極品鐵觀音。岳飛見到,不耐煩地説:“拿走拿走,我有紅牛!”説着,岳飛一飲而盡,頓時神清氣爽,力量十足,計謀無數!

怎麼樣?我創的廣告不錯吧!誰説廣告不能創新。

創新作文 篇4

這是一個決定我們中華民族昂然崛起,還是繼續忍受列強欺辱的時代。南海海域濁浪奔湧,釣魚島上空陰霾籠罩。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們要張揚個性去創新,以便提高綜合國力,為振興中華作貢獻。

張揚個性去創新,是提高我們綜合國力的必由之路。一個渾渾噩噩,只知貪圖個人享受的民族,缺乏遠大理想,是不會有美好未來的。走進中國近代史,我們的民族閉關自守,自詡天朝大國而目中無人,不再創新,不再努力,在鴉片的裊裊煙霧中享受生活的時候,被裝備先進炮艦的列強打得割地賠款,忍辱受氣。

雖然,我們現在的國力,由於無數前輩的努力,已經有了較大進步,但是我們的創新能力還不夠,君不見,有個別國家一再挑戰我們忍受欺辱的底線,把他們的軍艦一再開進我國領海來耀武揚威,滋事挑釁。他們一會兒説我們的核武器太少,不堪一擊;一會兒説我們的潛艇噪音太大,不是他們的對手。試想,如果我們的武器和裝備比他們先進,他們敢這麼囂張嗎?讀中國近代史,我們的眼眸曾經充盈傷心的淚水。當年的恥辱,應該洗雪;當年的淚水,不能再次流溢。作為每一箇中華兒女,我們都應該張揚個性去創新,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出力流汗,加油添柴。

張揚個性去創新,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責任。這責任是體現在多方面的。一個國家要提高綜合國力,要挺直腰桿,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需要全體人民去努力,去奮鬥的。因為要與那些一心想分裂、肢解、削弱我們祖國的國家抗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們應該具有匠心精神,張揚個性去創新。

造核武器的和造核潛艇的,要造出更具威力的足夠的核武器和聽不到噪音的核潛艇,讓個別不可一世的國家不敢口出狂言,輕舉妄動。電腦工程師要設計出更多更精密的產品,讓中國創造飲譽世界。教師要在文道結合方面去創新,讓學生從小熱愛我們祖國,具有熾熱的愛國心。法官要在公正執法方面創新,以便更好地建設和諧社會。我們的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支撐的,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張揚個性,努力創新,為我們偉大的祖國作出應有貢獻。

一個具有凝聚力,每一個個體都在努力創新的國家是不可戰勝的。我們要時刻記住自己的責任,去努力從自己所在的角度去創新,整個民族同心合力,全力以赴,我們祖國就一定會有美好的明天。

標籤: 錦集 精品 創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lizhizuowen/chuangxinzuowen/0mrmg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