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中秋節作文 >

論中秋作文

論中秋作文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以下小編為大家分享了論中秋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論中秋作文

論中秋作文1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放學回家的路上,抬頭看看天空,月亮已經升得很高。看着幾近變成圓月的月亮,不禁感歎:又是一年中秋時。

中秋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八月十五,親人們圍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有説有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各自的近況,熱鬧非凡。皎潔的月光照着大地,給漆黑的夜晚帶來一絲明亮。月色如水,月下的我們談笑風生。

月,素來受人們的歡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中秋》是人們歷來稱讚的經典。最後一句更是被人們讚美為千古名句。

中秋節的由來跟一個神話故事有關:嫦娥奔月。雖唯美,但令人惋惜。“團圓”二字,向來是中華人民所期盼的,遠在他鄉的遊子不能和親人相遇就抬頭看看月亮:儘管不能在一起,賞同一個月亮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吧。

如今,中秋節的意味越來越淡。年輕人在外打拼,把父母和孩子留在家,一個月甚至一年見不了幾次。中秋的時候,父母盼望見到他們的兒女,孩子盼望見到他們的父母。辛辛苦苦地等來一個電話,滿心歡喜地接聽,失望遺憾地掛斷,無非就是工作忙,回不去。儘管如此,電話的這一端的人還是囑咐你照顧好身體。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卻忘了從前的簡單和快樂。過節本應是開心的,如今它變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沒了氛圍,一些老習俗也漸漸被淡忘。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繼承下來的究竟有多少?

抬頭看着月亮,即將到來的,是“中秋”,還是中秋?

論中秋作文2

伴隨着一輪皓月的升空,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隨之而來。

中秋,自古以來都是親人們團聚的最佳日子。想象一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月餅邊賞月,有時即興來了一場“中秋頌詩大會”,人人笑逐顏開,到處充滿了濃濃的`韻味,別提有多愜意了。與次同時,月亮也成了古人的一種寄託對家鄉親人思念的一種工具,古人有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亦有云“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而説到中秋,就不得不提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他的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堪稱古人寫月詩作的巔峯。其中的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更是令我記憶猶新。是啊,自古以來有多少人在本因團圓的中秋之夜月與親人相隔萬里呢?又有多少人只能通過這美麗的“嬋娟”來訴説自己無盡的哀思呢?可是,這又怎樣呢?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要有些小的挫折、困難,正所謂“十年磨一劍”,經過困難鍛造的人生才更加完美。不錯,現在的我們可能是不能與親人團聚,但我們還有下一個中秋,下下箇中秋。“心態決定一切”,當我們用樂觀的心態去看待世界時,一切的事物都是那麼美好。同理,現在我們雖與親人天各一方,卻還能共享這輪明月,共同進入到這美好的意境中去,難道這還不夠嗎?

有人曾經採訪過三個泥瓦匠,問他們各自在幹什麼。第一個人答道:“你沒長眼睛嗎?沒看到我正在砌這該死的牆嗎?”第二個人答道:“我正在建一座高樓大廈。”第三個人答道:“我正在美化這座城市,我感到很自豪。”

十年後,當那人再次來到那片工地的時候,看到只剩下兩個人了,一個至今還在罵罵咧咧地砌牆,另一個已是他的上層,唯獨那位為自己感到自豪的工人不見了蹤影。經多方打聽才得知,他現已是建築商的老闆。由此可知,樂觀的心態對人的影響是多麼大。

同學們,就讓我們懷着樂觀的心態,去度過中秋佳節,度過自己的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zhongqiuzuowen/wpq0wy.html
專題